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鏖战 > 2(第1页)

2(第1页)

一晃就是十年,转眼到了1948年。

农历戊子年的十一月初,天气逐渐转冷,地上铺满了落叶。金黄色的叶子经风一吹,簌簌地在空中停留片刻后,轻飘飘地落下,重新染黄了大地。此时的苏北农村,秋收已经完成,播种的小麦大部分也都露出了绿茵茵的尖尖苗儿,勤快的人家正忙着往地里施农家肥,希冀来年有个好收成。等忙完这一切,农活算是告一段落,庄户人家可以悠闲地喘口气了。

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大杨庄的村屋里,十几个人正在火急火燎地开着会。村长杨敬禄在区里一连开了两天会,今天风尘仆仆一回到家,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就召集所有干部和村中的积极分子来到村屋,说是要讨论打仗支前的事儿。中等个头的杨敬禄,不胖不瘦,理着平头,穿一件黑色的薄棉袄,看上去特别干练利索,虽年近六旬,但绝无村中其他老人驼背臃肿的老态。平日里,他的双眼常似睁非睁地眯着,看起来像没睡醒的样子,但是偶尔抖擞一回,射出的精光几乎能灼疼对方的眼睛。

干咳两声后,屋子里立即安静下来,杨敬禄开口讲话。

“今天把大家喊过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商量。上级开会说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发布了命令,要彻底消灭盘踞在苏北的蒋介石反动派,最近一两个月要在徐州一带打大仗了,解放军,也就是咱们过去叫的八路军就要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使劲吧嗒了两口烟,村长杨敬禄接着说:“大家也都知道,就在上个月底,驻扎在新安镇附近的黄百韬部队还对咱们宿北地区进行疯狂扫荡,闹得大小村庄鸡犬不宁。这不,一说要开战了,他们就夹着尾巴往徐州方向缩回去了。现在啊,解放军东线总部、特别纵队、后勤卫生部等先后入驻新安镇,县委、县政府机关也进驻到了马陵,咱们宿北算是彻底解放了。这个月的头两天,县委和区委在苗庄召开了紧急会议,传达地委指示精神,布置支前锄奸工作。县里要求各区和村都要建立支前领导机构,所以啊,开完会一回来,俺就召集大家赶快落实咱们村的支前工作。”

村长说到这里,看了一下会场里的成员,大家都在屏息凝神地盯着他,一改会议刚开始时的散漫和无精打采。

“大家清楚接下来我们应该要干啥吗?”杨敬禄抛出问题后,环视了会场一圈,绝大部分在场的人员都是一脸迷茫。

“要打仗了,一旦打起仗来,民工现用现调是来不及的,必须组织常备的担架队、运输队等。所以啊,上级要求各村必须把大家组织起来,投入到即将到来的支前运动中去。”对自己抛出去的问题,杨敬禄用两句话做了简短综述。

说到组织什么样的人参与支前,杨敬禄提高了嗓门,语速特别慢,生怕漏掉一个字——凡无残疾的男女村民,年龄在十六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者,都有参加支前的义务。对于男女分工和不同年龄的分组,杨敬禄怕说不清,是按照小本本上的记录读的——妇女主要担任碾米磨面、做衣纳鞋、洗衣看护等工作,不得已情况下也应承担短距离的运输工作;男人根据年龄和体力分任担架、运输、向导等工作,说得具体点,凡满十六周岁至四十五周岁以下的担任远夫、重夫、常备夫,四十五周岁以上或者体质较弱者,担任近夫、轻夫、临时夫。

详详细细介绍完这一切,杨敬禄最后说:“最终谁符合哪项条件不是个人说了算,要大家讨论认可,以示民主和公允。”

村长刚布置完任务,副村长杨又财叭的一下站了起来,他有话要说。开会之前,两位正副村长嘀咕过,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要把支前动员这场戏演好演活。

“过去咱们大杨庄为部队打仗也出过民工,但那都是临时的,问题出了一箩筐。这里俺要给大家说说:比如担架队和运输队是随时用随时调,在哪打仗就调到哪儿去,打完仗就回家,干活的时间没有走在道上的时间多,工夫都耽误在路上了;有时仗打起来了才着急忙慌地组织担架队和运输队,等担架队和运输队到了,仗也打完了,赶不上趟了;也有的时候去早了,仗还没打,只好干等着,公粮吃得不老少,就是没有干上多少活,好好想想是不是这回事?!”

念过两年私塾的杨好学是村治保主任,轮到他说上几句:“以前每次上边调担架、搞运输的事都很急,事先都没有一点谱,接到通知来不及好好动员发动群众,所以造成大家思想不齐,有的人说以前去过了,有的说不该自己去,有的甚至找借口跑到外边亲戚家躲起来了。这一次,咱们先讨论一下组织常备担架队、运输队有什么好处,思想通了,行动也就跟上了。”

听完杨好学的讲话,民兵队长杨二喜第一个站起来发言:“要说组织常备担架队、运输队的好处,俺有资格啰唆几句。如果事先建立好常备担架队和运输队,出发以后,随着部队活动,一来能熟悉担架和运输的常识,同时也能熟悉部队的情况,一旦仗打起来,相互之间就不生疏了;二来部队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送,东西既能及时运得上去,伤病员也能及时抬得下来,中间不断线!”

三位村干部都说二喜讲得好,乐得杨二喜半天合不上嘴。

村会计杨德水是个精明的人,心里像是掂着杆秤,说起话来论斤论两的:“各种常备民工小组组织得好,村里公粮消耗也就合理!怎样才能既干好活又少消耗公粮呢?俺认为,老的、少的、弱的、病的都可以组织起来,这些人留在村里,仍然吃自家饭,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只将村里的壮劳力组织起来,有任务就一批一批轮流去,只有这些人才吃公粮……”

妇女主任王秋菊是个急性子,早就按捺不住了。杨德水的话音未落,她就站了起来,先是把长辫子甩在身后,然后清了清嗓子讲起话来:“刚才几位大老爷们说话,好像支前全是你们带把儿男人的活儿,俺王秋菊可不这么认为!要俺说,组织常备担架队和运输队还有个好处,不仅让出门的男人提前有个准备,对留在村里的妇女也一样。知道自家男人往后不在家,俺们就得把带孩子、做家务、养鸡鸭和忙农活的事提前合计合计,啥时啥事需要村里照顾,心里也就有个底了!”

十来个人各抒己见,你一言我一语,最后意见趋于一致,说八路军在前线打仗流血牺牲,大杨庄应该马上组织好担架队和运输队,为打败蒋介石反动派贡献力量。虽然抗战胜利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已经更名为“解放军”,但很多老百姓仍然习惯叫“八路军”。

“好!”村长杨敬禄最后做总结。

“看来大家都是明白人,个个都认识到要把今后的支前工作做好,就得提前组织常备担架队和运输队。这样做,不但公粮吃得少,又不耽误打仗,比临时现抓强多了。明天咱们就召开全村动员大会,宣传教育,发动村民踊跃报名参加。”

“铛!铛!铛!”第二天吃过午饭,挂在村中央旧祠堂门前的那口大钟响了起来。近段时间以来,这口铜钟时常会被敲响。村里大人小孩都知道,铜钟一响,就是有要紧的事情。在洪亮钟声催促下,人们三三两两从家中走出来,很快就聚集到了老银杏树下。

大杨庄有两棵老银杏树,分立在旧祠堂门前左右两侧,像两位忠实的卫士守护着杨家祠堂。每棵银杏树的树身都很粗,两个大人都合抱不过来。夏天的时候老银杏树枝繁叶茂,秋天的时候一棵树上结满了密密麻麻的银杏果,数也数不清,另一棵树上除了叶子啥也没有,村里的人都知道两棵树一棵是公树,另一棵是母树,是对夫妻树。为此,村里多年来也形成了一个习俗,凡新婚夫妇进洞房前都要来抱一抱这两棵树,男人抱公树,女人抱母树,寓意枝繁叶茂、多子多福。

十一月份了,银杏叶已经变得金黄灿灿,一半挂在树上,一半散落在地面。挂在枝头的随风摇曳,散落地面的宛如给地面铺了一层软绵绵的黄金地毯。树根处被垫高了不少,形成一个齐腰高的小土台,正好当作会场的主席台。

此刻,杨敬禄就站在这个土台中央,手里拿着一杆旱烟袋,不时吧嗒吧嗒地吸上两口。过了大约二十分钟的样子,杨敬禄眯着眼睛瞅了一眼,看看人到得差不多了,依旧按惯例先是干咳两声,会场立刻寂静下来。

“老少爷们,不是俺想麻烦大家,实在是事情一件接一件地赶着。前天俺到区里开会,开了整整两天,区长亲自做的动员报告,说咱们这一带又要打大仗了,让各村提前做好准备。区长让咱们马上要把两件大事一起做好,一是组织常备担架队和运输队支援前线,往部队上运粮食、送弹药,打起仗来往后方医院运伤员,二是组织大家在后方做好后勤工作。”

村长杨敬禄讲话自有一套,先大后小,交代起来有理有条。

“开完会回来,村里就在一起讨论了咱们大杨庄组织常备担架队和运输队的事。大家一定会问,仗还没打,为啥要提前做这些事呢?”杨敬禄讲话有个套路,先提出问题,然后再解答。这个法子灵验,能把所有人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见众人将眼神聚焦到自己这儿,杨敬禄顺势把村里讨论的意见给大家做了宣讲,说:“以往大杨庄人做事,都是屎憋屁股门才脱裤子进茅房,误过不少事儿。现在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提前准备,这样不但对村里好,对每个人也好,大家可以了解自个儿今后要做的事情,当担架工的人要把怎么简单处理伤口、怎么及时救治、怎么抬运伤病员这一套学会学精,尽量减轻伤病员的痛苦,尽量让我们受伤的战士活下来,站起来;当运输队的人要学习有关运输的知识,要会修理各自的小推车,看怎么样跑得更快,要会捆扎货物,看怎么样绑得结实,半路上不要掉下来。总之,一旦有任务,就能和时间赛跑。”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