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三体2:黑暗森林 > 下部 黑暗森林 第12节(第1页)

下部 黑暗森林 第12节(第1页)

西子把显微镜从水滴上拿起来,放到自己航天服的面罩上,其他三人凑过来看显示屏,看到了被放大一千倍的面罩表面,那肉服看上去与水滴一样光洁的面,在屏幕上变得像乱石滩一样粗糙。西子又把显微镜重新安放在水滴表面,显示屏上再次出现了光滑的镜面,与周围没有放大的表面无异。

把倍数再调大十倍。丁仪说。

这超出了光学放大的能力,西子进行了一连串的操作,把显微镜由光学模式切换到电子隧道显微模式,现在放大倍数是一万倍。

放大后的表面仍是光滑镜面。而人类技术所能加工的最光滑的表面,只放大上千倍后其粗糙就暴露无遗,正像格利弗眼中的巨人美女的脸。

调到十万倍。中校说。

他们看到的仍是光滑镜面。

一百万倍。光滑镜面。

一千万倍!在这个放大倍数下,已经可以看到大分子了,但屏幕上显示的仍是光滑镜面,看不到一点儿粗糙的迹象,其光洁度与周围没有被放大的表面没什么区别。

再把倍数调大些!西子摇摇头,这已经是电子显微镜所能达到的极值了。

两个多世纪前,阿瑟,克拉克在他的科幻小说《2001:太空奥德赛》中描述了一个外星超级文明留在月球上的黑色方碑,考察者用普通尺子量方碑的三道边,其长度比例是1:3:9,以后,不管用什么更精确的方式测量,穷尽了地球上测量技术的最高精度,方碑三边的比例仍是精确的1:3:9,没有任何误差。

克拉克写道:那个文明以这种方式,狂妄地显示了自己的力量,现在,人类正面对着一种更狂妄的力量显示。

真有绝对光滑的表面?西子惊叹道。

有,丁仪说,中子星的表面就几乎绝对光滑(1)但这东西的质量是正常的。(2)①中子星的原子都被压在一起,排列很整齐。

②中子星物质的比重相当于水的10的14次方倍丁仪想了一会儿,向周围看看说:联系一下飞船的电脑吧,确定一下捕获时机械手的夹具夹在什么位置。这事情由舰队的监控人员做了,螳螂号的电脑发出了几束极细的红色激光束,在水滴的表面标示出钢爪夹具的接触位置。西子用显微镜观察其中一处的表面,在一千万倍的放大倍率下,看到的仍是光洁无瑕的镜面。

接触面的压强有多大?中校问,很快得到了舰队的回答:约每平方厘米二百公斤。

光清的表面最易被划伤,而水滴被金属夹具强力接触的表面没有留下任何划痕。

丁仪飘离开去,到舱内寻找着什么,回来时手里拿着一把地质锤,可能是有人在舱内检测岩石样品时丢下的,其他人来不及制止,他就用力把地质锤砸到镜面上,他只听到叮的一声,清脆而悠扬,像砸在玉石构成的大地上,这声音是通过他的身体传来的,由于是真空环境,其他三人听不到。丁仪接着用锤柄的一端指示出被砸的位置,西子立刻用显微镜观察那一点。

一千万的放大倍数下,仍是绝对光滑的镜面。

丁仪颓然地把地质锤扔掉,不再看水滴,低头深思着,三名军官的目光,还有舰队百万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只能猜了。丁仪抬头说,这东西的分子,像仪仗队那样整齐地排列着,同时相互固结,知道这种同结有多牢固吗?分子像被钉子钉死一般,自身振动都消失了。这就是它处于绝对零度的原因(1)!西子说,她和另外两名军官都明白丁仪的话意味着什么:在普通密度的物质中,原子核的间距是很大的,把它们相互固定死,不比用一套莲杆把太阳和八大行星固定成一套静止的桁架容易多少。

什么力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一种:强互作用力。透过面罩可以看到,丁仪的额头上已满是冷汗。

这不是等于把弓箭射上月球吗(2)?!①物体的温度是分子振动引起的。

(2)强相互作用力是自然界所有力中最强的一种,强度是电磁力的一百倍,但只能在原子核内部的极度短距离上起作用,原子核的尺度与原子相差很大,如果原子是一个剧场大小,原子核只有核桃大,所以,原子的尺度远超过强相互作用力的范围,在原子间和分子间起作的主要是电磁力。

他们确实把弓箭射上月球了圣母的眼泪?嘿嘿丁仪发出一阵冷笑,听起来有种令人寒颤的凄厉,三名军官也同样知道这冷笑的含义:水滴不像眼泪那样脆弱,相反,它的强度比太阳系中最坚固的物质还要高百倍,这个世界中的所有物质在它面前都像纸片般脆弱,它可以像子弹穿透奶酪那样穿过地球,表面不受丝毫损伤。

那它来干什么?中校脱口问道。

谁知道?也许它真是一个使者,但带给人类的是另外一个信息丁仪说,同时把目光从水滴上移开。

什么?毁灭你,与体有何相干?这句话带来一阵死寂,就在考察队的另外三名成员和联合舰队中的百万人咀嚼其含义时,丁仪突然说:快跑。这两个字是低声说出的,但紧接着,他扬起双手,声嘶力竭地大喊:傻孩子们,快跑啊!向哪儿跑,西于惊恐地问。

只比丁仪晚了几秒钟。中校也悟出了真相,他像丁仪一样绝望地大喊:舰队!舰队疏散!但一切都晚了,这时强干扰已经出现,从螳螂号传回的图像扭曲消失了,舰队没能听到中校的最后呼叫。

在水滴尾部的尖端,出现了一个蓝色的光环,那个光环开始很小,但很亮,使周围的一切笼罩在蓝光中,它急剧扩大,颜色由蓝变黄最后变成红色,仿佛光环不是由水滴产生的,而是前者刚从环中钻出来一样。光环在扩张的同时光度也在减弱,当它扩张到大约是水滴最大直径的一倍时消失了,在它消失的同时,第二个蓝色小光环在尖端出现,同第一个一样扩张、变色和减弱光度,并很快消失。

光环就这样从水滴的尾部不断出现和扩张。频率为每秒钟两三次,在光环的推进下,水滴开始移动并急剧加速。

考察队的四人没有机会看到第二个光环的出现,第一个光环出现后,在近似太阳核心的超高温中,他们都被瞬间汽化了。

螳螂号的船体发出红光,从外部看如同纸灯笼内的蜡烛被点燃了一样。

同时金属船体像蜡一样熔化。但熔化刚刚开始,飞船就爆炸了。爆炸后的螳螂号几乎没有留下固体残片,船体金属全部变成白炽的液态在太空中飞散开来。

舰队清晰地观察到了一千公里外螳螂号的爆炸,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水滴自毁了,他们首先为考察队四人的牺牲而悲伤,然后对水滴并非和平使者感到失望,不过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全人类都没有做好最起码的心理准备。

第一个异常现象是舰队太空监测系统的计算机发现的,计算机在处理螳螂号爆炸的图像时,发现有一个碎片不太正常。大部分碎片是处于熔化状态的金属,爆炸后都在太空中匀速飞行,只有这一块在加速。当然,从巨量的飞散碎片中发现这一微小的事件,只有计算机能做到,它立刻检索数据库和知识库,抽取了包括螳螂号的全部信息在内的巨量资料,对这一奇异碎片的出现做出了几十条可能的解释,但没有一条是正确的。

计算机与人类一样,没有意识到这场爆炸所毁灭的,只是螳螂号和其中的四人考察队,并不包括更多的东西。

对于这块加速的碎片,舰队太空监测系统只发出了一个三级攻击警报,因为它不是正对舰队而来,而是向矩形阵列的一个角飞去,按照目前的运行方向,将从阵列外掠过,不会击中舰队的任何目标。在螳螂号爆炸同时引发的大量一级警报中,这个三级警报被完全忽略了。但计算机也注意到了这块碎片极高的加速度,在飞出三百公里时,它已经超过了第三宇宙速度,而且加速还在继续。于是警报级别被提升至二级,但仍被忽略。碎片从爆炸点到阵列一角共飞行了约一千五百公里,耗时约五十秒钟,当它到达阵列一角时,速度已经达到31。7公里秒,这时它处于阵列外围,距处于矩形这一角的第一艘战舰无限边疆号一百六十公里。碎片没有从那里掠过阵列,而是拐了一个三十度的锐角,速度丝毫未减,直冲无限边疆号而来。在它用两秒钟左右的时间飞过这段距离时,计算机居然把对碎片的二级警报又降到了三级,按照它的推理,这块碎片不是一个有质量的实体,因为它完成了一次从宇航动力学上看根本不可能的运动:在两倍于第三宇宙速度的情况下进行这样一个不减速的锐角转向,几乎相当于以同样的速度撞上一堵铁墙,如果这是一个航行器,它的内部放着一块金属,那这次转向所产生的过载会在瞬间把金属块压成薄膜。所以,碎片只能是个幻影。

就这样,水滴以第三宇宙速度的两倍向无限边疆号冲去,它此时的航向延长线与舰队矩形阵列的第一列重合。

水滴撞击了无限边疆号后三分之一处,并穿过了它,就像毫无阻力地穿过一个影子。由于撞击的速度极快。舰体在水滴撞进和穿出的位置只出现了两个十分规则的圆洞,其直径与水滴最粗处相当。但圆洞刚一出现就变形消失,因为周围的舰壳都由于高速撞击产生的热量和水滴推进光环的超高温而熔化了,被击中的这一段舰体很快处于红炽状态,这种红炽由撞击点向外蔓延,很快覆盖了无限边疆号的二分之一,这艘巨舰仿佛是刚刚从煅炉中取出的一个大铁块。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