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唤艹龅牡乩硌Ъ液吐眯屑摇?br>

鼓励孩子“异想天开”

人类社会的进步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断“异想天开”的过程。美国莱特兄弟小时候“异想天开”要上天,1903年,他们制成飞机实现了人类的首次机械飞行,真的上了天。人在几千年前就幻想过“顺风耳”和“千里眼”。1895年俄国波波夫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份电报,1925年美国贝尔?德明发明了机械扫描电视,人真的能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看到千里之外的形象了。

成人在考虑问题时,常要受到许多潜在的因素的限制,但孩子却不同,他们可以让思维插上翅膀尽情驰骋,常常会想出出乎人意料的答案,这是很可贵的。一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张白纸上用黑墨水滴了一个黑点,问成年人这是什么?答案几乎是一样的:一个黑点。问幼儿园的小朋友,有的说这是一只断了尾巴的蝌蚪,有的说是一只压扁的臭虫,有的说是一顶帽子,有的说是一粒黑芝麻,答案有很多。

有时孩子会向父母提出一些天真的问题,父母不能一笑置之,更不能随意地加以嘲笑,而应正面鼓励并积极引导孩子大胆地想!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还应设法促使孩子动手参与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去寻求答案,以发展其求新求异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想像能力。下面这些方法也许对父母有所帮助:

⑴一个问题给出多种答案。在遇到问题时,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要满足于标准答案,要提倡有多种答案,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鼓励孩子多想,在解决各种问题时要试验多种方法,比较出哪种是最优的方法。

⑵玩游戏玩出新花样。支持孩子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游戏的尝试,玩玩具和做游戏时,不一定非要孩子照一成不变的模式去做,不妨出点新花样。如孩子玩积木、拼图、玩沙等游戏,由于没有规则的约束,孩子可以依据自己的愿望和想像去构思、去创造,可以不断地玩出花样。

⑶通过绘画发展孩子的想像力。在绘画活动中,家长要给孩子尽可能的自由,让孩子能更多创造性地表现自我。有两种形式:一是可以给孩子规定一个主题。让孩子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对知识经验的回忆来加工与绘画。比如,要求孩子画小猫。孩子可能画小猫钓鱼、小猫捉老鼠、小猫的一家、小孩抱着小猫、加菲猫等。二是让孩子自由绘画,充分表达孩子的思维活动过程。如孩子画出汽车飞驰在天空中,表达了他想办法避开交通堵塞的愿望。

⑷音乐。让孩子在充分感受音乐时可以要求他为歌曲配上动作。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情感。为歌曲写新词。

⑸让孩子编故事。许多家长平时都给孩子讲故事,不妨在讲到一半时戛然而止,让孩子根据前面的情节续接故事,也可以鼓励孩子直接编故事。孩子平时都爱听故事,听到一定数量后,可让孩子自己来编故事。

⑹在日常生活中引导。父母要经常引导孩子多角度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逐渐养成换一条思路想想的好习惯。例如,父母可问孩子:茶杯除了喝茶的用途外,你还能说出别的用途吗?圆圆的月亮像什么?水可以做什么用?让孩子有机会动脑筋,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想像力。

小故事

有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到国外看到一个幼儿用蓝色笔画了一个“大苹果”,老师走过来说:“嗯,画得好!”而且爱抚地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高兴极了。

这时中国专家问教师:“他用蓝色画苹果,你怎么不纠正?”

那个教师说:“我为什么要纠正呢?我认为他画得很好,也许他以后真的能培养出蓝色的苹果呢。”

第二章 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性(1)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德国'赫尔巴特

6。 延迟满足:克制是成功的前提

心理学上有一个“延迟满足”的概念。它是指一种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甘愿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出来的自制能力。

“延迟满足”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用我们平常的话说就是“忍耐力”: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

一次“成长跟踪实验”

为了研究控制欲望与成功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切尔和他的实验人员曾做过一个经典的“成长跟踪实验”。

沃尔特?米切尔选择了一所幼儿园,并在幼儿园选出十几个4岁儿童,将他们带到了一间空房里。沃尔特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一粒包装精美的糖果,并告诉他们:“糖果属于你,你可以随时吃掉;但如果能坚持到我回来再吃,就会得到两粒同样的糖果。”说完,他就离开了。

有的孩子抵制不住糖果的诱惑,剥掉糖纸,吃掉了糖果。接着更多的孩子吃掉了自己的糖果。到最后,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克制着自己。40分钟后,沃尔特回到房间,给那些能克制自己的孩子分发了奖励。

沃尔特和他的实验人员把这个实验一直继续下去,他们对接受实验的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数学、语文的成绩要比那些没有延迟满足的学生平均高出20分;参加工作后,他们也很少在困难面前低头,总能走出困境并获得成功。他们能够更好的应付挫折和压力,具有责任心和自信心,也更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

那些急不可耐、经不起诱惑的孩子,在成年后更容易有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等个性表现。他们在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往往把自己想得很差劲或一文不值;遇到压力往往退缩不前,逃避挑战。

这个实验很好地表明:控制冲动、延迟满足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它甚至比智商更重要。我们可以看到,在生活中,那些事业有成的人,总是能够把一个个小的欲望累积起来,成为不断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再看看那些一时冲动犯罪的人,常常是由于不能克制自己一时的欲望,而做出了害人害己的行为。

家教故事

有一个男孩有着很坏的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在后院的围篱上钉一根钉子。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钉子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

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他的父亲这件事。父亲告诉他,从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篱上的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成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这位父亲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自我克制课”。

父母的错误

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父母对孩子过度宠爱。许多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无论吃的喝的、玩的看的,孩子只要一要求,父母马上就设法予以满足。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表现出欲求过分。欲求过分有两层含义:一是欲求的对象过分。例如,刚买过一个书包,还想再买一个;刚买过一个玩具,马上就要另一个。二是欲求的时间过分,不管什么需求,一旦产生必须马上满足。例如,看见商店橱窗里有趣的玩具,立即要买,即使爸爸、妈妈答应回家拿钱来买,都会哭闹不已。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性(2)

当孩子出现欲求过分的问题时,很多父母不能理性地看待,常常在有意无意中纵容和培养了孩子的这种心态和习惯。例如,有孩子要求马上喝水,父母便立即把热水从保温壶倒进大碗,又从大碗倒进小碗,最后还不断地用嘴吹,试图让水尽快凉下来。为了立刻满足孩子的喝水要求,父母动用了5~6个容器,无暇顾及其他事情,孩子还在旁边急得直跺脚,大人则在忙乱中不断地安抚着,“就好了,就好了,快了,快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