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大道之魂 > 第34部分(第1页)

第34部分(第1页)

随后,她取出赵菲菲的琴,在地上随意拨弄了几下,琴音或清悦或低沉,五音俱全。

只稍稍调试,俞清涟就摸清了这琴性,搞清楚了五音所蕴含的情绪,和不同节奏对人心灵的影响。随后,就静静地坐下来双手按在琴上,缓缓弹奏。

琴音低怆,沉重如同哀悼,给人一种强烈的沉闷之感。但是,在这沉闷之中,琴音又稍稍急切,蕴含着强大的力量,顿时让人又觉得这沉闷当中,如同潜藏着一股随时会爆发出来的强大力量。如同平静的水面背后,暗藏潜流,普通行人路人,暗藏刀兵。

琴音稍稍转急,顿时就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周围的空气沉重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

两人听着,大气不敢出,却又隐隐约约感觉到,这琴音当中,还蕴含着一股极其强大的精神意志,散发到虚空中,在呼唤着,与天地间的某种神秘力量产生了交互共鸣。

然后,天色便渐渐暗了,一阵阵寒风不知从何处传来。接着,只听哗啦一声巨响,一道电芒划过天空。

林佑和柳采茵抬头一看,就见头顶上,不知何时,已是乌云密布,方圆千百里,尽被云层所笼罩。云中,电闪雷鸣。

很快,黑压压的云层中,便有一滴滴,一颗颗豆大的雨滴洒落。雨水不断地下着,越下越大,越落渐大,渐渐地,就变成了**。大雨如同倾盆倒泄下来一般,狠狠地泼了下来。

四处,都是雨水。狂烈地泼落着,千千万万,数以亿万计的雨点,充斥着整个天地。顿时,千里内外,尽成了一片茫茫水世界。四处雨雾弥漫,仿佛天地由此而交接。

而大地上,之前变成了荒漠,但此刻,就被雨水滋润着,迅速变得湿润,变得湿答答的,变得泥泞一片。

于是,地里无法吸收更多的雨水,就有积雨凝聚成洼,洼盈成流,细流汇聚,不断地朝低处流畅,凝成小流,小流再聚,流向那之前大战时大地产生的裂缝,流向那之前大河流经的山涧中去,就变成了滔滔洪水,哗啦啦地作响,轰隆隆地咆哮,滚滚东流直下。

第十七章 太古秘辛

不过,外面的雨势再大,水势再大,也丝毫影响不到俞清涟等三人。

她们身体周围方圆数十丈内,却是滴水不侵。有着一个透明的圆形防护罩护着。

俞清涟一边轻轻拨弄着琴弦,也去想什么曲子,只随意而弹,就自然而然地自成一谱。不过,此时的琴音,却不是给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那种感觉,也不见缓慢,反倒是表现得相当急切,一音未断一音又起,琴弦拨弄,若干个音符叠加在一起,连绵不绝,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像是千点万点雨珠狂烈洒落,与周围的狂风骤雨,似乎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她一边弹奏着,一边平静地道:“佑儿,茵儿,天下万般神通,万般术法,种种法宝运用之道,其根本原理都是相通的。所谓大道至简至易,众理虽大衍万变,根源却相同。很多东西,只要把握住了枢机,洞察本源,也就能自出机杼,随意变化。

“我虽然不曾学过琴艺,但修炼到元神大成境界,懂得将精神注入琴音当中,释放出去,那就只要稍稍了解琴性,再在心中意守着意境,一切顺心而为,将精神凝于指尖,那手指也会自然而然地合乎意境地拨弄着,恰到好处地将心中所思所想,所所感受,尽数转化为琴音倾泻出去,无谱,亦可成曲。

“正如所谓的天籁,不过是大自然之音。不也无须能工巧匠修饰,也是天底下最美妙的音乐?天下音乐之美,无能出其右者,却又何需曲谱?所以,只要有心,能将心声转达,能引动人的情感,令天地万物为之情动,那便是最美妙的琴音,便是一曲惊世绝唱。一时间的惊艳,绝不逊色于浸淫此道的高手。”

两人听着,若有所思。

在世俗界,就有种说法,是琴声即心声,抚琴弹奏,其目的就是要将自己心中的感情表达出来,传递给别人,让别人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心情。而琴艺练到极致,就不论什么曲子,只需随意而弹,也能将心声传递。那就是顺手拨弄,不用作谱,也能信手拈来皆是曲了。

在世俗界中,琴艺之境界,分为“得谱”,“忘谱”,“无谱”三大境界。“得谱”者,根据曲谱学会一曲之弹唱奏方式,处处合乎音律,至无瑕疵者,技艺已是登峰造极,惊艳一时,为一代琴师。

“忘谱”者,心中有曲谱,但却因为一时之动情,心中有所思,所思又合乎曲谱描述的意境,却不拘于曲谱之种种音律规定,只在心中想着那心事,随心而弹,信手弄弦,于微妙之处表达情感,令琴音流转皆与当时心境相合,将情绪融入于琴音当中,那便能通过琴音将心中情感觉美表达出来,感化周围一切听众。此时,已算是大师。但这等境界,却是妙手偶得,不可复制。

而“无谱”着,不仅仅不拘泥于一份曲谱的束缚,而是心中已不受任何曲谱之束缚,心中不用想着任何曲调,只想着自己所感受到的种种情绪,一切随心而发,随意而弹,每每拨弄琴弦,便能将心声通过琴声完美表达出来。

这等境界,已是达到不论何时何地,信手拈来皆成天籁之音,皆能谱写出传世之曲的程度。这等实力,可名传千古,堪称一代琴神。

然而,在修道界当中,“忘谱”才不过是御音仙宗的入门。任何一位元神大成的高手,有琴在手,不需学,也都能轻易达到这个境界。若与任何凡间琴师比拼,普通人都会愿听这元神大成高手的琴音,而不愿听那凡尘之音,令那凡间琴师自愧弗如。

这就是“道”的差距。普通人苦苦寻求“琴道”,直至“无谱”境界才能感到大道所在。而修道之人,元神一成,已隐隐触摸到大道之边缘。心与道合,则运转精神之时,行止无不合乎“道”。

能将“道”融于日常万事万物当中,能将“道”运用于凡俗界中的琴棋书画诸艺当中,则无往不利。诸多小道,自然就是上手片刻就会,自然而然地融贯汇通。

正如同有人开挖出一条大运河,已有滔滔大河之水,再想在河旁开挖小渠,就不需要再多费力量,只要稍稍引流,就能够水到渠成。

这,就是“道”的强大与魅力之所在,是修道之人最为强大之所在。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