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仁爱和真诚构筑人类精神家园:中国人的信仰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要的。

谢朝华:问题是,通过信仰你怎么给人家幸福。我举个例子,你给人家捐款,那么雪中送炭就是一种幸福。这里面是有载体的。如果你仅仅是说,哎呀,我祝你幸福,这样光说是不行的。

王少农:是,幸福应该基于人需求的本性。

谢朝华:法国人有一个自杀理论的研究。比方说人为什么会自杀,其实,这就是偏执的一面,人的身体受到极端思想的支配了。还有人的疯狂性行为,这种行为就是人对自然正常秩序认知的错误。我记得是李大钊先生就写过一篇关于自杀的散文,说的就是这个问题。人的意志能够控制肉体,但意志亦能够忍受身体痛苦。比方说古代西方的斯巴达在冰冻天气里训练意志,锻炼体魄,然后忍受这样的痛苦,这就是勇气。人在求生的时候,有一种意想不到的力量。所以说,我们要建立大众的正常信仰,不要偏执狂。

王少农:谢主席这句话总结得特别好。

谢朝华:中国有一个作家叫丰子恺,他有一篇散文叫《渐》。就是渐渐的那个“渐”。这篇文章非常好。他阐述了渐进性的道理。人在生活当中有人感觉这个时间过得很快,而有人感觉到时间过得很慢。在幸福的时刻,人通常都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这个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所说的。所以说,在人生当中离不开最基本的信仰,而基本的信仰亦是在渐进的生活当中产生的。

智怀:谢主席讲的很丰富,这是我们很重要的收获。非常感谢。

王少农:感谢谢主席。

(朱乌有协助整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 许宏泉:人不能没有信仰(1)

题记:2009年11月23日,智怀、王少农到著名画家许宏泉老师位于北苑的工作室访问。作为当代知识精英,许宏泉身上既有中国文化的情怀,又有基督信仰。我们在许老师的工作室,听许老师穿梭两个时空,俯视高楼下不熄的灯火,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那天,诗人西娃在座。

智怀:许老师,您的画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作为同时游弋于中国文化之门与基督之门的艺术家,请问您怎么看待信仰?

许宏泉:你们做重建中国人信仰这样问题的采访,一定会采访到各种有宗教信仰的人。上帝是我的信仰,唯一的信仰。

智怀:道家的、儒家的、佛教的都采访了。

许宏泉:儒家不能说是一种宗教,因为它只是一种学术。关于中国的佛教,实际上也本土化了,而且,在我看来,文人、知识分子的所谓佛禅,多数不是宗教意义上的信仰,而是一种文化形式上的信仰。尤其是艺术家,他感兴趣的不是信仰的,而是文化趣味和生活的一种艺术化的契合,喜欢的是那种佛教艺术上的形式美感。譬如说,你在家里弄两支残荷叶插在陶瓶中,听一听佛教的音乐,点燃一根檀香。他是对这种艺术上的趣味感兴趣。从宗教的意义上讲他不是理性而更多地在意感性。实际上,以前我对佛教这种形式美也很感兴趣。譬如弘一、苏曼殊,我对他们的文字和艺术都是感兴趣的。江南的一些寺庙我大都也去过,甚至与某些高僧有过交往,我知道,实际上,我并未进入宗教信仰的层面,只是一种感性上的兴趣。所以,对我来说,信仰的道路很曲折。我跟那些很盲目地去信还是不太一样的。

智怀:您是怎么走向对基督信仰的?

许宏泉:我是由对佛教的兴趣而信仰基督教。对于佛教,最开始是对这种形式,这种艺术化的表象形式感兴趣,并不是实质性的。譬如说,吃素。吃素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很超脱的。那么念念经,念经也许能够使人的内心在生活中获得一种平静。这也是精神层面的。经过这么多年的渴求和探索,我最终皈依基督信仰。人的内心里面有一个洞。我们不是讲欲壑难填吗,无论名利、地位、爱情,所有的俗世的满足都无法填满。那么,我们倒底需要什么?我觉得他唯一的盼望就是需要信仰。对我们基督徒来说,是圣灵充满。我为什么会选择基督信仰?我觉得,佛教在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个层面不能让我感动,因为人的生与死这一关你是逃不过的。那么我们的永恒的盼望在哪里?这是永生的盼望。这是一。第二,信仰了基督以后我懂得谦卑意义。我们的知识分子总是满怀着骄傲的,觉得我们很有智慧,我们很膨胀。当你进入基督信仰,你一定会谦卑下来。完全谦卑了。承认自己是个罪人,完全地交托在上帝的面前,这是信仰的力量。人是有原罪的。只有知道自己是有罪,我们才能够谦卑,才能不会去逃避。经过很多这样心灵碰撞和反思,最后我决定选择了基督信仰,准确地说,上帝拣选了我。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懂得谦卑,学会宽容。曾有朋友问我,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会信仰基督教呢?我觉得,信仰和文化是两个层面的东西,文化是文化,信仰是信仰,在文化层面上我可能是个非常纯粹的民族主义者。我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字、语言和艺术。但信仰跟文化并不冲突。他们怎么会冲突呢?有人误解基督教是西方的,其实它也不是西方的。我觉得文化跟信仰是两回事。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十 许宏泉:人不能没有信仰(2)

智怀:文化应该是信仰的桥梁。

许宏泉:文化不束缚信仰。譬如有一次,我偶尔画了一套十二生肖,有一个龙的图案。有位弟兄说,你信仰基督,怎么能把龙摆在那个地方?我说既然上帝都允许龙的存在,那为什么不可以摆在那里呢?在我看来,“龙”它就是一个图案而已。

回到文化和信仰话题,与艺术可以更直接接轨的是佛教。你可以抄抄佛经,画一幅佛像,等等。佛教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了。基督教虽然传入中国也很早,但显然没有佛教这么根深蒂固,不能给人以文化,只给人信仰。早晨阳光灿烂,我看见阳台上花花草草,我画下来,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喜乐。我会充满对造物主的感恩。这是很美好的一件喜悦。当然,我不排斥其他信仰。但,我是只信仰上帝的,这是我唯一的信仰。我不排斥其他人有选择信仰的权利。因为这也许也是上帝允许的存在。每个人都在追求一种终极的东西,只是有不同的认识和选择而已。也许冥冥中,跟他选择终极的点是一样的。这是很奇妙的。当然,我还认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更多是文化基督徒,或者是文化佛教徒。真正能进入到宗教信仰层面的,我觉得还是太少。

智怀:嗯,那么这种问题出现在哪里?

许宏泉:问题是中国经历这么多苦难以来,缺少真正的信仰的背景。其次,中国的文人太多骄傲。那些假的信仰破灭以后,我们开始陷入一种空虚。人不能没有信仰,空虚之极我们又开始追求信仰,但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又缺少真正的引导,我们就会盲从。但不论文化层面信仰亦好,宗教层面信仰亦好,每个人都是需要信仰的。人不能没有信仰。

智怀:您信仰基督,基督讲博爱,这种博爱的爱是怎么通向信仰的呢?

许宏泉:我觉得爱不是基督信仰的全部,还有公义。真正的爱我们很难做到,比如爱你的仇敌,这种爱离我还很遥远。爱只是基督信仰的一部分,基督信仰包含了生命的终极关怀,一种永生的盼望。爱在其他宗教里面都会有,这个爱不是我信仰的全部,我觉得。

比如,从佛教里延伸出来的环保意识。环保意识恐怕许多是受佛教的影响。譬如不杀生,护生等等,我觉得这当然很好,我们要有这种环保意识。可是,我们在张扬这种文化的时候,却忽视这种爱心的另一面,很多人他可能会去怜悯一条狗,而人与人之间却没有爱心。对身边的人,对弱势的群体,他会很冷漠。一个走在大街上的贵妇女手中牵的一条狗可能值十万二十万,而路边的乞丐,她却视而不见,不会去怜悯他。许多的这种所谓的善,实际上是一种伪善。那些言称慈善家的人,同样可能不是爱心的表达,因为他满怀着骄傲。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