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透明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个专业网站上披露,可以用比克笔打开很受欢迎的氪星石自行车锁。不到几小时,一些博客上已经出现了如何撬锁的示范视频。尽管主流媒体(博客写手对它们很鄙视,但却越来越努力地接近他们)几天后跟进了这个报道,但博客版本已经被180万人观看过了。面对这场数字海啸,氪星石不到一周便宣布撤回这些有瑕疵的车锁。预计的损失是多少呢?一千万——几乎是这个公司当年计划收入的一半。

任何忽略这种力量的领导者都无法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即使破坏性信息首先是由传统媒体曝光的,但公众的情绪反应似乎在博客空间中更为显著。博客可以在几秒中内带来致命的经济抵制。不要生产危险产品——比如有副作用的止疼药万洛(Vioxx),或者佳腾有问题的除颤器等——首要原因当然是道德上不允许;但是每个领导者都应谨记:博客无处不在,它们在等待、监视、提意见,并说服大众。在宣传产品、品牌、创意方面,博客是独一无二的强大工具,但它们也可以很无情,在惩罚它们不认同的东西时,它们无所不能,无法阻挡。随着博客数量的飙升,它们只会越来越强大。

博客如此有效的一个原因是,只要能上网的人就可以随时随地写博客。和其他电子媒体相比,博客比其他传统的竞争对手触角更广。正如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乔纳森?特普林在加拿大关于互联网问题的一次会议上告诉与会者的,最近,YouTube上一个热门视频获得了900万的点击量。相比之下,一个成功的有线电视节目只能吸引到80万观众。博客存在于一个拥有超过10亿用户的网络世界,一个没有国界的宇宙,同时它创造了一个社区,里面的人彼此间唯一的联系就是大家都有参与的渴望。政府还没有找到方法控制这个巨大的、变化莫测的数字社区,他们只是尽己所能而已。因此,正如中国问题观察家肖(刚才提到的)指出的,(虽然)中国能够调集上万名网络警察来管理上百万博客写手,但没法让他们沉默。

博客写手拥有以前漫画书中的超级英雄才有的能力,轻轻一跳就能跨越国界。比如说在2005年,《纽约时报》报道过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博客写手对加拿大政治的影响。规避开加拿大联邦法庭颁布的“出版禁令”,美国博客写手报道了多伦多一个法庭提供的关于加拿大自由党官员*的证词。鉴于法官的命令,加拿大的报纸不能亲自报道这些证供。但他们告诉读者有这样一个博客存在。结果,加拿大人开始登陆这个博客,从那里得到新闻。

透明,准备好了吗?(2)

博客写手爱德华·莫里斯将这一现象称作“博客的历史性时刻”,事实的确如此,因为他的博客“船长宿舍”能为加拿大人带来本国法庭拒绝提供的透明。“言论自由和媒体自由的关键是让人们知晓发生的事,”莫里斯说,“试图隐瞒这些信息的行为是自由社会自暴自弃的行为。政治家知情,媒体知情,但加拿大选民被蒙在鼓里,那是一种退步的行为方式。”

领导者应当谨记莫里斯说的话。那些有前途的领导人,能够让组织在这个电子泄密者无处不在的时代兴旺繁荣,他们是那些努力让自己的组织尽可能透明的人。尽管在披露问题上,有各种合法的道德和法律限制,但领导者至少应当努力追求“无秘密”的政策。这样的政策,首要的受益者便是组织内部的人,他们可以尽全力工作而无需守秘。根据《快速公司》杂志的报道,全食公司(Whole Foods)的CEO约翰·麦基执行的是“无秘密”政策,其中包括公开每位员工的薪水。此举以及其他本着平等原则的和透明相关的实践(包括限制管理层的薪水,不要比其他员工高太多)的基本原理是麦基的信念:在全食工作的所有人“共享命运”。透明在全食的企业文化中至关重要分,同时也可能是公司在最近评选的最佳雇主中位列榜首的一个重要原因。

即使无法达到“无秘密”政策,也值得为之努力。在这个时代,每个青少年的手机都有摄像头而且能上网,守住秘密和保有隐私似乎越来越不可能。我们都要记住,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活在别人的监督之下,同时随时可能遭到曝光。如果忘记这点,很可能会在某天面临尴尬的局面或者更糟。如果成为头条或被博客披露,你最好不要说或者做那些将来可能不得不道歉的事。无论我们喜欢与否,这种新的、偶然的透明需要新的行为准则,现实要求我们,再也不能假设自己是独自一人或者无人监管。尽管我们讨厌这种新的曝光,但它还是逐渐成为生活中的一个事实。即使在自己家里,你也并不安全。现在已经有记录小区生活的房地产博客,还附带有本地的录像带,记录下那些不拉窗帘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的人。

讽刺的是,在那些知道秘密比以往更难保守的人当中,(竟然)有透明的倡导者约翰·麦基。2007年7月,媒体披露,全食的创始人和CEO一直在用假名在一个网络股票论坛上发布可疑的帖子。麦基用“Rahodeb”——黛博拉(Deborah)的变形词(他妻子的名字)作为头衔,宣传全食,抨击它的竞争对手野燕麦(Wild Oats),即使在全食收购这个较小的公司时也不例外。尽管这次收购终获通过,麦基的欺骗还是授人以柄,联邦贸易委员会以反垄断为由对这次收购提出了起诉。

用一位前安全及交易理事会官员的话来说,麦基在网络上的伪装“即使不违法,也是奇怪而且欠考虑的。”只是,到底有多奇怪?——在不挑剔野燕麦,也不吹嘘全食时,Rahodeb曾经称赞过他自己在全食年报中的发型:“我认为他看上去很可爱!”

为什么假装Rahodeb?“因为我觉得这么做很好玩”,麦基说。也许因为,在Rahodeb事件之前,人们一直认为他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在这一事件中,麦基似乎保住了他价值不菲的天然食物连锁店,而且没有对他的个人名誉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精明的网络评论家嘲笑他是“手偶”(在网上假装成别人称赞自己的人),可全食当地的一些雇员称,他们接受麦基在公司网站上的道歉。

但麦基在网上做假的时间是值得关注的——直到2006年,他在雅虎上发了近8年的帖子。麦基竟然能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这么久,这对我们是一个警醒:虽然互联网已经极大的加快了透明化的趋势,但它在揭发的同时也可以隐瞒——而且持续的时间一般很长。

麦基被曝光时,他迅速在公司网站上向雇员和股东道歉,称他承认那些事是不当的行为。这位精通互联网的执行官知道如何快速按下发送键,在危机中为自己辩解。精明的克莱夫·汤普森在《快速公司》中一篇名为“大彻大悟的CEO”中写到:“谷歌不是搜索引擎。它是名誉管理系统。”对于这个事实,没人比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认识的更清楚。在他的帮助下,我们有了今天生活的这个数字世界。2007年九月,在iPhone上市两个月后,乔布斯便在原价(600美元)的基础上大幅降价,此举引起了苹果拥护者的愤慨。他们排了数小时的队,只是想成为该手机的首批拥有者。乔布斯很快进入了危机管理模式,在公司网站上平息苹果拥护者的愤怒。顾客的博客说:乔布斯在网上承认,降价是一个错误,未来在苹果商店购买产品的人将得到部分退还的付款。大部分人对此都表示接受。

那些不像乔布斯这么熟悉网络的执行官们需要聘请一些比他们更了解博客,并能以博客的速度在危机中做出反应的代理人。最好的公司必须了解,甚至实践这些,如何在这类紧急情况发生之前处理问题,而不是之后。这就好像某种法则,那些真正鼓励诚实共享信息的领导者创造的组织都享有坦诚的良好声誉。知道如何利用民众善意的组织,在做错事时一般更容易经受住审查。即使面对令客户失望的行径、产品或政策,这类领导的应对方式一般能保住客户的信任和尊敬。特别是当领导者能及时承认错误而不是等着外人来揭发的时候,这样的组织并不害怕博客写手。

透明的障碍物(1)

在一个理性社会,无论从道德还是实践应用上讲,组织者和个人都会赞成透明,这是最容易实现目标的状态。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即使这种已经蔓延全球的趋势促使我们更加开放,但强大的反作用力也成为了坦诚和透明的阻碍。由于这些力量很多并不为人知,而且反映出人类心中根深蒂固的恐惧和欲望,所以他们值得我们去更仔细的观察。

首先,一般来说领导者经常错误处理信息,给整个团队树立一个不好的榜样。组织内部的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隐藏信息;这样一来,信息无法流通,而且决策者在做慎重决定时也无法获取信息。伍德在一篇关于公司总裁如何对待敏感信息的分析中指出,不加区别的保密会导致一个结果:让那些在一线做生意的职员无法获得信息(格雷姆称,保密也会成为监管的障碍)。一小部分内部党派隐藏信息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人性中的一个特点:想要知道其他人不知道的事。知晓组织内部机密,并对属下隐瞒这些机密,一些执行官认为,这些事很有乐趣,这简直像个没长大的小孩。在很多组织中,消息成为了主管层的终极外快,这和公司的私人飞机没有太大区别——仅限组织内部的精英使用,仅仅为了取悦他们而存在。这种态度会令组织在效率和士气方面付出代价。

第二,结构障碍经常会妨碍信息流通。现在有一个经典的例子,说明组织的设计如何阻碍了美国情报界的正确决策。和很多导致决策失败的例子一样,这个例子是在一场大灾难后才为人所知的:美国政府是在有着严重问题的资料基础上,宣布对伊拉克的战争的。

接下来的内部调查让一个结构问题大白于天下:由于某种疏忽,信息流通系统的设计让核心决策者无法接触到关键信息,这样造就了日益增多的不良决策。主要的组织缺陷存在于中情局对两个分支组织的不同授权上:运营指挥部,负责从世界各地收集情报资料;情报指挥部,负责将这些原始资料加以筛选研究,得出结论。

为了保护消息来源人的身份,运营人员不会告诉分析人员他们对某一条资料可信度的内部分析。结果,一大堆稍后被证实是错误的信息中,混入了一些不太可靠的消息来源。如果情报指挥部知道运营指挥部一些来自伊拉克的消息并不可靠,它本可以得出结论: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基地组织没有联系,而且没有正在进行中的核计划。但政府的决策者对这些并不可靠的消息不以为意,对这些假定的事实信以为真。接下来的事后析误带来的结果是,要求中情局重新设计信息处理程序。中情局最大的教训说起来也很简单:如果没有全面了解相关信息的可靠程度以及来源,分析员不可以对关键性事物做出判断。

尽管在商业领域,对待错误的态度没有*政府那么开放,也没那么多全面的调查;所以,比起公司,在政府更容易找到这类例子。但一个组织无论何时犯下了严重错误,领导者都需要做一次透彻的事后析误。但是,这样的学习机会经常被忽视。通常情况是,公关部编造一个事实,深思熟虑后,做出一个不恰当的决定,也许会找几个公司雇员做替罪羊,甚至把他们开除。因为大部分公司都试图掩盖他们的错误,而不是从中吸取教训,所以组织在信息流通上的错误一般会在未来某一天会卷土重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透明的障碍物(2)

有一个大牌制药公司是个罕见的例外。几年来,公司通过收购小公司繁荣壮大。但出乎意料的是,一个看上去很有前途的收购却出了岔子。被收购的公司当时占有了将近90%的市场份额,但是仅仅在被收购一年后,它的市场占有率降低了60%多。看到这些数据,公司的CEO做出一个明智的决定:展开内部调查。

这次调查发现,在选择负责将新收购的公司合并进总公司的人时,流程出现了问题。挑选这个关键性任务的负责人的一般都是行政主管,他们会在一小部分的候选人中根据他们的专业技能,选出最合适的人。但是,在研究这次收购出了什么问题时CEO发现,选拔过程忽略了一件事。人力资源部门逐渐发展出自己的专业技能,明白具备哪种能力的主管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整合经理。那些具有移情能力以及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人,才是最有效率的整合领导人。如果整合经理缺乏这样的能力,新收购的公司便容易失败。事件的结果是,这个制药公司现在在选择整合经理方面,由人力资源部门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个常见的信息流通障碍是所谓的“闪光效应”。从某种程度上说,那些众所周知的、一夜之间坠落的很多明星CEO让曾经光辉的主管形象变得暗淡。但尽管发生了让安然高管威信受损的丑闻,在其他例子中,领导者仍然是许多人眼中半人半神的存在。很多部下因此不敢告诉领导那些不得不说但令人尴尬的事实。曾在办公室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检查CEO公款花销的标准和检查档案管理员的是有天壤之别的。某些阶层的特权之一,就是无条件获得某些行为的许可,而如果他们的下级做出同样的事则会遭到质疑。这一点即使不是大多数组织的情况,数量也不会少。很多领导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默许并鼓励这种将自己神话的观点:比如昂贵的办公桌,一尘不染的桌面,住宅的尺寸和私密性等等。

那些领导者做的令人厌恶的事不断传进我们的耳朵,本该监管的人因为领导太令人畏惧而没能直言相谏。一个经典的例子发生在霍林格国际公司的董事会,很明显他们在没有提出任何尖锐问题的情况下,就同意了那时的CEO 康拉德·布莱克购买涉及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价值800万美元的报纸,对于此次收购的价值,唯一的证据是卖方提供的一个评估报告。这个评估并非来自于一个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而是卖方自称这次收购会在一年内增值3倍。那么董事会为什么未经思考和审查便急切的批准了这次收购?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称“一些接近董事会的人……认为,这不是疏忽,而更像是因为敬畏,这说明了人们是如何看待自由统治的‘君主’布莱克的。”

很显然,亨利·基辛格和董事会的其他人信任布莱克,甚至敬仰他。这让他们忘记了公司股东对布莱克负有监督的责任。正如一个管理专家说的,董事会没能履行“好奇的职责”。

我们还不太清楚到底什么能够防止董事会迷糊地接受布莱克的行为,并质疑这次交易,以及公司的其他不当行为。但至少(我们知道),董事会本应本着一句老话的精神做事:“相信你的母亲,但该切牌时还是要切牌。”董事会的名誉因为这件事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从总体上讲,在布莱克丑闻事件之后,董事会的客观性也确实遭到了广泛的质疑。至于布莱克本人,2007年末在美国联邦法庭,他因三项欺诈罪和妨碍司法公正罪被判入狱六年半。

透明的障碍物(3)

对付“闪光效应”最好的方法便是领导的行为。最明智的领导懂得集思广益,不是因为他们开明,而是因为他们需要这样做。权利不能赋予人永不出错的能力。让信息逐渐变得全面而开放,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原因是:比起公?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