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水满花南 > 第38部分(第1页)

第38部分(第1页)

去的。

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还是被人认出来了,那一天看电影的场院上最是热闹,大人倒没什么,小孩们可就不懂的什么叫给人留点面子了,都大声嚷嚷:“李钦来认他爹了,快、快、快看,这就是李钦,包上头巾跟电影上扮了小媳妇偷地雷的那个小日本地雷专家多么像!”那时的电影非常少,全国一年产不了几部,一部电影人们都看了十数遍,里面的每一个情节都深深的记在脑海里了。当时那种情景李钦就更不能快些逃回家了,那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真的是日本人的种了,他在那里坚持着,坚持着,一直坚持着将电影看完。回到家里那才真叫放声大哭,任他母亲怎么劝也不行,他反倒问他母亲这倒是怎么一会事,他母亲大骂李钦不孝,哭诉自己乃名门闺秀,虽是误嫁中山狼,却可惜的自己的清白名声,一气之下上吊死了!也不知是羞的,还是被人冤枉不过而寻的短见。

像李钦这种成份本是不可能找上对象的,但也合该着李辉这个现世宝出世,他居然还真的找上来了,年近四旬时找了是邻村的一个女人,名叫邢敏,那是声名远扬的。年轻在生产队时,远近几十里,周围十数个乡镇博了个“浪”字,在人们的口碑中是破的实在没法再破的鞋了,当时号称“公共汽车”,“大众拖鞋”。这种条件看来也只有李钦与她门当户对,珠连璧合了,恐怕再找不到比他更合适的任何一个了。结婚六个月邢敏就产下了李辉,对外总是说早产,但到了晚上,临居们却总听他家里,吵吵骂骂,哭哭泣泣,非常的不和谐。六个月的李辉居然还健康的很,不和谐的家庭也没有耽误他茁壮成长,自小也不生病。到了李辉记事时,特殊时期已过,但他的童年际遇一点也不强于他父亲,八十年代初中期,虽然中国已经开放但那时李辉的家乡与先前并没有太大的改观,这是物质生活方面,在文化生活方面也仍是与过去一样,仍是在村子里放映一些抗战片,只是种类更多了。一到了放电影的进村简直就成了小李辉最大的不幸,演抗战片,那些被丑化了的太君们一蹬场,八十年代的小孩们与五六十年代的小孩们一样的爱起哄,认真,“快看,李辉的爷爷,李辉的爷爷,李辉他爷爷鼻子下长着小胡子!”可回家看看父亲,大个瘦干不像电影上的那些人那么丑啊,倒是自己矮小难看倒似变了种。可话重千遍就是真理,人们都那么说,并听大人们说这些话自在他父亲小时候就被人如此传唱,他怕了,他幼小的心灵就受了巨大的创伤。他恨这些电影,是这些电影给他带来了巨大的不幸。

再后来他的年岁也大点了,懂的事也多起来了,电影也似是专为与他作对而拍摄的,题材多了起来,有了很多的故事片,每每片中出现了一些淫妇荡女,小孩们又是大喊着:“李辉他妈,李辉他妈,李辉他妈又勾引男人了,李辉他妈又和别的男人睡觉了!”这些闲话也不知是从哪里传出来的。这时的他已经懂不少在人情故事,更是令他抬不起头来,这让他感到耻辱,更不敢看这种电影,他对这种电影有着刻骨铭心的恨,但也只能将忿恨埋在心间,他家自小被人欺侮,面对了小孩的侮辱他也不敢支声的。是这些人们喜闻乐见的电影让他出不了门,让他自小孤僻,但也养成了异想天开、爱想象的才能,他奋发图强常常里暗下决心将来长大了他一定要当官,羡慕死那些耻笑过他的人。

………【第十一回花间镜断爪折翅小泉李辉齐登场(三】………

改革开放的春风在东南沿海强劲吹起,十几年后跨江越山终于吹遍中国大地了,九十年代以后的中国,普通百姓也能真正体会到改革所带来的这实惠了,小日本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由扛着枪,举着刀的凶神恶魔摇身一变而成财神爷了,日本人的精明能干,大和民族搞经济的团队精神等等大大折服了中国人。李辉当然也是其中的受惠者,并且比之于周围的人他是最大的受惠者,从此再也不矮人一等了,一挥过去心理上的阴影。

在刚进入九十年代的年份,大陆与台湾实现了三通,解放战争时遗落台湾久久未能归来的一些老人终有了可以回魂牵梦绕生他养他的大陆上那个家的机会,只要有点能力的老人都回来探家了,个个都是年逾古稀,时间不多了,为能在有生之年再看最后一眼家乡,谁不回来?当时的李辉还稍小点,他就天真的想啊:怎么不与日本三通呢?自己的生身爷爷什么时候能来看看自己这个为了他而受了多年苦能的没谋过面的孙子呢?也让自己像其他在台湾有个爷爷或爸爸的人一样风光风光!可是盼了一年又一年直到他成人了懂事了终也不见他的“生身亲爷爷”出现。

与人喝酒时也趁了几分醉意时不时牵强附会的提提自己的身世,当然是指有可能沾了四分之一日本血统的事,关于他是怀胎六月就生人的那种让人浮想联翩的事自然是片字不提的。不管是盲目崇洋的,还是本意讽刺挖苦的,但那些听了他言语的人都要口头上跟了恭维上他几句。既是有几分醉意嘛,当然也就分不清哪是真,哪是假,不过听在耳朵里都是很舒服。他越来越觉的自己比之于其他人要聪明了许多,大概是骨子里的这四分之一起了作用吧!从此就蔑视周围这些百分之百中国血统的人,发现了他们很多很多的不足,可能是民族的劣根性所造成的吧。他为自己有着这四分之一大和民族的骨血而无比自豪,这也成了他努力工作的原动力,个人的荣辱还算不了什么,可不能为那么优秀的大和民族抹黑,不能辱没天皇,一定要比周围的中国人做的好,有了奋斗的动力人才能有进步,不管是消极还是积极的,确实也真有起效,自一个乡镇驻村办事处的跑腿的一步步升至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虽说来事也不大,但比之那些老死家中种地同龄人,他要风光了许多。很多人羡慕不已,都说:“人家李辉家坟茔就是硬,祖辈里出官,不管是谁的天下,他家里总能出官,我们小老百姓比不了!”

但是自至县里后好像卡住了,自己的仕途就似到了山穷水尽处。人都是这样得陇望蜀,他常常哀叹自己的命不济,岂能就此甘心!大和民族是自强不息的民族!他常常里这样给自己打气,鼓励自己一定要寻找一切机会争取向上继续大步前进。机会终于来了,全县大招商!人显其能的时候!于是就立马报了名,在填写档案的时候他这个四分之一日本血统自是大书特书,还真没令他失望,求贤若渴的县领导们对他们这个身份特别重视,还特意请他吃了顿饭,并责怪他怎的这么谦虚,这种谦虚等于给全县制造损失。他自是受宠若惊,感激涕零立马在餐桌上立下军令状:若是招不来商他就横着回来!县领导听了他的豪言壮语自是高兴异常,对他是大为称赞,许诺招的了好商来必为他升迁,已是虚副县长之职以待庆功!他自是高兴坏了,在他临出发的时候,县里的领导们还专门又为他饯酒见行。

就这样,他被派往上海招商了,别人招商那是能招着最好,招不着就花着公家的那点钱出来玩玩,他则不同了,他是真心实意出来做的,公家的钱不够用自己就垫付上,反正是一定要招商成功。可那些外国人花钱要比中国人小气的多,若让他们投资建厂可不那么容易,他们得考察了再考察,算计了再算计,远没有我们中国人那样果断豪气,唉!狼不是那么好套的,商不是那么好招的。

莫说是个真假难辨的仅占了四分之一日本血统的日本鬼子,就是个地地道道,货真价实的东洋人费上九牛二虎之力劝他最真心的朋友来中国某个陌生的地方投资,也极可能收不到什么实际效果的。日本人谨小慎微,小气透顶,怎的能花半个冤枉钱?可不像我们中国人了,财虽小却气粗,听的一点影儿就是刮起一片移山倒海的大风,像什么:见了某某人种蒜发了财,立马号召建设万亩大蒜基地,忽见又有人种葱发了财,那就快点刨了蒜忙了发展十万亩大葱基地,都是动辄万亩、万亩!现在又换作招商,全国遍地开花大招商,大小每个县都征用了大片的耕种地开辟巨大的工业园。那小日本做事可就精细的很了,不让自己的半个钱打了水漂,他们要仔细的考察基础、市场等等,所有这些哪一点,信都县是绝也经不住的,他们见了李辉递到他们手上的介绍材料将头摇的似是拨浪鼓,立即发誓一辈了也不去那“鬼地方”。

可李辉不气馁,是铁了心的了,宁可死在招商战场上也得套个回来!他这个认真法公家发的那点钱自是不够,于是花完公家的又自己掏腰包,花光自己的再借,下血本了,为此真可谓债台高筑。你别说,“有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穿吴”他的真诚感动了上天,终有了回报,也不知使用了什么手段三年之后的现在真的打连上了一个,据说是个财界大颚,叫小泉寿夫,他的公司名列世界前五十强,垄断了世界上三大高科技:飞行器火控操作系统,高速飞行器引航系统,特种钢制作。全世界各国飞机、火箭、卫星、各种高精尖发动机核心器件所需的钢材都有须从小泉的公司里购买。

李辉联系上如此规模的大财团,传真发回信都县时,县里上下都兴奋的快疯了,欢欣鼓舞,全县搭戏台,大搞庆典一周,远近的歌舞团可忙坏了,这一周的收入快超过一年的了,平日里没人用的现在也有位置演出。到了晚上就放烟花彩弹,呛的城区及周边的居民都快得气管炎了。县电视台上天天大加宣扬,说是已与小泉的公司谈成了投资意向,届时小泉的公司极有可能将其公司总部都要搬过来,听了真的让人心鼓舞。这时候全县上下都在歌颂李辉的功德,在们的憧憬之中全县的土地都被征用了,覆盖了全县都是高楼大厦大工厂,全县人民都成了小泉旗下的职工,钱跟水一样花不完,用了人民币还有日元呢。这时那些善杞人忧天的又开始顾虑了,比如:一,到时候都住上楼了我家的牛,豁子、犁、镂、钯可往哪里放啊,这很快年轻人给予其答案,扔了呗;二,这个用工问题怎样呢?与在日本本土的是否同工同酬呢?有没有污染,这个污染问题怎样呢?这领导们给了他满意的答案,就别考虑那么多了,什么污染不污染,什么工啊、酬,人家吃了稠的给我们剩点刷锅水,留点腥味就可以了!

县里也忙了修订保护外商法,不仅是能招得商更重要的是也要安得住商,要给外商一个最为宽松舒适的创业环境。县里针对新形势又提出了新口号:重重莫重于招商,外商一路绿灯行。

现在县里上下谁不竖大拇指称赞人家李辉的本领,李辉的事迹又被深层次挖掘,连他出生时的种种怪异现象,小时候的种种异于周围小朋友超乎寻常的聪明也被人们挖掘出来了。现在有才人就是多,短时间内,李辉的先进事迹就被编成了地方戏名叫《阿辉正传》搬上了舞台,在县礼堂公演,那些从小立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催的很多爱落泪的人手帕离不开眼睛,真的催人奋进,若是在全国公演必能教育一代人。也有与李辉一起成长的同年,看了演出后,不知趣,卖弄见多识广,忙了洋洋得意的对别人说:“我和李辉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他这些光辉的事迹我怎么早一点也没发现啊?他本是比较自私不爱交接人啊……”这位立即招来了人的讨厌,成了众矢之的,“诽谤,纯属诽谤!见了人家出了名就眼红,小人,纯正的小人!”正在人家大红大紫的时候你不顺了人们的心理说还是自找人大厌吗?

县里已经开始准备征地了,人们心急火燎盼了日本的工程车早一些开了,县领导也给李辉打电话恳求,朋友们也给李辉打电话询问:“李县长,您什么时候能凯旋,小泉先生什么时候能来到啊?”人们千呼万唤,小泉终于踏上了信都县这片热土。可一下汽车,他的脸就是秋后九月连阴雨,眉头皱成疙瘩不放晴,二话没说登上汽车走了。死活好留,那助理才暂且晚走了一会儿,他说这里无起降大型运输机的机场,无停靠几十万级**的港口码头与相应的内河航线,无电气化高速铁路,无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信息通讯设备远远落伍,全民文化素质水平太低,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万人比太低,等等,等等都不行,要啥无啥,全是低、低、低,拜拜走人。县里领导们好话赔了好几火车恳求他再好好考勤虑,说是在这些硬件方面没有保证,可在后勤服务方面多多给予补偿。一是他根本听不懂汉语,二是他铁石心肠,决不能让自己的一分钱打了水漂,故坚决要不得走。

盼来的财神爷眼看着就要飞了,人们都急的快哭了,最后还是那个翻译透露给人们一点非常驻价值的东西,这个老鬼子非常的孝道,他父亲那个老老鬼子曾随日本侵略军来过中国,对中国的古董最是喜好,特别对中国古画更是痴迷,从走私商那里,或是自己投资组织走私,组织盗墓,等等,通过多种渠道他弄得的中国画都够办个博物院了。老鬼子好色,最为喜欢的是展子虔《江塘四美图》,他已经收集了两张,剩余的那两张无论如何也弄不到了,为此老家伙一病不起,现值弥留之际,据说就等了见那画之后咽最后一口气了。小泉派了许多的中国通来中国四下里打听剩余那两张《江塘四美图》,这种东西谁知藏在东家还是匿在本邻,或是哪年哪月早毁于哪场战火,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上哪儿去找?又不能在电视台公开征求,那是中国的国宝。

真的应了小小孩,老小孩,那老家伙就是认上这个理了,一定要在临死之前见到这两张东西不可。可把小泉急坏了,连续开除了几百号找不来那两图的无能之辈。可不管他怎么施淫威,得不到的东西仍是得不到,一天找不了来,家里那个老不该死的则一天情况坏于一天,躺在病床上含糊的骂,骂小泉不孝顺,假仁义。小泉没辙只得自己来了一次中国,其实他才看不起中国呢,若不是为了这件事,他一辈子也不一定能踏上中国这块土地,他崇拜的是美国。

就这样小泉来到了中国,他第一站先是到了上海,在那里他每个大博物馆里去打听,每条**里都钻,四下里寻找《江塘四美图》,他也有中国朋友,就有人为他出点子,“你还用费这个劲,反正也没人见过剩下那两副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找个画工再画两幅,冒顶上算了。你老头子正值弥留,老眼昏花更是辨不出真伪。”他当然不依,还说了:“做人得凭良心,尤其是对自己的父亲。别看他仅是我的继父,我也不能做出那样不仁不义的事!”于是立即将他那个中国朋友从他公司里开除了,由此更没人再敢说什么,只得赔了他做白耽误时间的事了。

他是何等身份的人物,到了哪里也是前簇后拥。李辉正值招商无望,心理快至崩溃边源的时刻,那一天他正蹲坐于大街一旁,抱了头想哭,忽见一大群人从国家大博物院走出来,他们众星捧月般簇拥了一个个子矮小秃顶的白胖人物,那矮小秃顶人物看样子极是沮丧,当了那么多人,出了博物院的门也不上车,蹲坐于地上抱头低泣。凭了招商招了这么长时间的经验,李辉立即看的出这是个日本人,还能猜的到这是个身价不菲的大财鳄。他南下上海这么长时间了为了就是求得遇到日本大款,现在就在眼皮底下一?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