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千年书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参考:《史记·商君列传》

链接:《商君书》,又称《商子》,为战国商鞅一派法家著作的汇集。在《汉书》中录有二十九篇,但现在仅存二十四篇。《商君书》着重论述了商鞅一派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司马迁说:“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认为它的思想内容和商鞅所从事的政治活动相符合。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李斯

(约前284—前208)牵犬东门,岂可得乎

始皇帝的千古功绩,一半是李斯的。李斯虽出身寒微,却遇到了好老师———荀卿,还有个暗地较劲的同学韩非子。

李斯谏阻逐客,二十余年助始皇一统天下;以刚柔相济小篆为标准书体一统文字,以霹雳手段一统度量衡,造千古功绩。可惜凭仗地位显贵,李斯对上阿谀奉承,对下推行酷刑峻法。他听信赵高的邪说,废嫡子扶苏而立庶子胡亥为帝,遂造成大秦帝国须臾崩溃,最终,李斯被指鹿为马的赵高玩弄于股掌之间———判五刑,诛连三族。

他临终遗言:“牵犬东门,岂可得乎。”牵黄犬出东门去猎兔的闲情是不可再得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张良

(?—前186)急流勇退

张良,字子房,西汉杰出的军事谋略家,与萧何、韩信同被称为汉初三杰,被封留侯,谥文成侯。

张良辅助刘邦夺得天下后,多数时间称病不出,自言:“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汉书·张良传》)于是学道,不问政事,飘然而逝。

张良是聪明人,历史上与他类似的还有范蠡、朱升等,都是对时世和未来的国运、个人命运有预判的人。

陈平

(?—前178)暗种祸因

陈平,秦末汉初谋略家,始投魏王,继属楚王项羽,后离楚归汉,佐汉王刘邦,一匡天下,终成汉室名相。汉初三杰,韩信受谤,被擒于云梦泽,死于钟室;萧何遭谗,曾械于牢狱;张良惧祸,托言闲游。陈平却久居相位,且得善终,足见他官场权谋之老道,远在三杰之上。

陈平之人多奇事:年轻俊美,偏纳他人之###,为当时笑谈;六出奇计佐汉,助高祖解白登围,又平定叛乱,使大汉江山天牢地固。陈平之人善谋身:高祖欲杀“连襟”樊哙,一边真命天子,一边是皇亲国戚,陈平夹在中间受难,便对灵哭奏,解吕后构陷之心;后结交周勃,终于翦灭吕后势力,得了善终。

文帝二年,陈平去世,临终前意味深长地说:“我经常使用诡秘的计谋,这是道家所禁忌的。我的后代恐怕会被废黜,终归不能再兴起,因为我暗中积下了很多祸因。”后来果然如此。

陈平是高祖临终前点过名要做宰相的人,也被高祖认为是最聪明的人,但过于聪明缺少意志力。可见高祖知人善任。

参考:《史记·陈丞相世家》

曹参

(?—前190)萧规曹随

汉初诸臣,张良引退山林,学习仙术,韩信身死宫中,百般无奈,萧何遭遇猜忌,郁郁而终。求其根源,莫过于功高震主,才盖于天。那些隐藏在他们身后的人,如曹参隐在萧何,陈平隐在张良,周勃隐在韩信,却能独善其身,荣泽后世。

曹参是西汉丞相,嗜酒成性,不理政事,这使惠帝大为不满。

惠帝对曹参的儿子说:“你私下问问你父亲:‘高帝刚刚去世,我又年轻,你作为相国,整天饮酒,如何能忧虑国家大事呢·’”哪知曹参听了儿子的话,一怒之下,打了儿子二百大板,并且说:“赶快进宫侍奉皇帝,天下大事不是你应当说的。”

事后惠帝责备曹参。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考虑一下,关于圣明英武,陛下能比得上高帝吗·”惠帝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比呀!”曹参又说:“陛下看我的才能及得上萧何吗·”惠帝说:“你好像不及他。”曹参说:“讲得好,高帝和萧何平定了天下,制定了明确的法令,只要我们遵循这些法令去做就行了,这不是很好吗·”惠帝说:“说得对。”

萧何与曹参一向不和,临死的时候,他却向惠帝推荐曹参,以公事为重。曹参没有辜负萧何嘱托,“萧规曹随”,终于为“文景之治”开创了一个好局面。

曹参临死前推荐陈平,同样以公事为重。汉朝正是这些开国之初的名相治国,才有了后来的“文景之治”和汉武之风。

参考:《史记·曹相国世家》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