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戈壁水世界 (完结无乱码~) > 第29部分(第1页)

第29部分(第1页)

两个孩子原来打算守在自己的家里,养点羊生活下去。现在羊没有偷到,还没被人抓到,而且这里也没有自己的亲戚,两个孩子对未来该怎么办也没有了主意。对李春花的问话,都是摇头。

“那你们愿不愿意留在农场呀?如果留在这里,我们还要送你们上学,这里的生活条件也还可以,以后就不用担心没有饭吃了。”李春花这哪里是询问,分明是引诱嘛!

两个孩子看着身上漂亮的衣服,想起KFC的美味,而且凭他们的直觉,能够发现李大山他们对自己很好。妹妹李奕听了李春花的诱惑已经都点头了,但是李志远却还在犹豫,李春花知道他在担心自己走了以后,妈妈回来找不到自己。知道问题所在,李春花又劝道:“志远在担心妈妈吗?不要多想了,我们有空回你们村子一趟,到时候把你的情况告诉村里的干部,以后要是妈妈回来,很容易就能找到你们的。”

听了这话,李志远也是眼睛一亮,同时坚决的点了点头,同意留下来了。

不过两个孩子还小,而且一直缺少系统教育,大家是不会同意他们单独居住的。幸好刘阿姨表态,他们俩事情不多,不如让两个孩子和他们老两口生活,也算是自己认的小孙子。黄教授随即也点头赞成。大家都觉得这样最好,李大山、李春花他们两个是单身,根本照顾不来孩子,李全学老人年纪太大,没有足够的精力,而李贺的老婆姜棠最近怀孕了,而且他们没有抚养孩子的经验,直接就被淘汰了。但是黄教授老两口有抚养孩子的经验,而且文化程度高,平时还可以教他们认字读书,学习礼仪,算是比较完美的安排了。

就这样,两个孩子算是在李大山的八鲤农场安下了家。

之后没几天,李大山开车陪两个孩子回了一趟老家日新村。首先是到村委会找到村上的干部,说明两个孩子的情况。村里人也知道他们家的事情,对此表示同情的同时,但由于生活艰难,村里人对帮助别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李大山也从村民破败的住房和陈旧的穿着看得出来,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日新日新,其实一点也不新。因为干旱和严寒,可能这个村子十几年来都是这个老样子。想想也是,如果这些偏远的村落都发展好了,草原市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村里的支书姓唐,五十多岁,但是看上去已经很老了。对村委会没有照顾好自己村里的孤儿,老人非常不好意思,拉着两个孩子的手,嘴里嗫嗫不已。最后又是不吝言辞的感谢李大山的善心,请他把两个孩子照顾好,如果办理收养手续的话,村里面可以开具证明材料。李大山一想,这也是个重要的事情,就要村里开具了证明,等哪天到城里找张副秘书长帮忙把领养手续办了,不然以后孩子上户口、上学都会有问题。

接着李大山开车来到李志远的家。看着破败不堪的房子,李大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房子破点在南方可能是面子问题,在北方却就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寒冷的冬天刮起的七八级大风,轻易穿过各处漏洞,直接击打在人的身体上,那种刺骨的感觉让人比呆在室外还难受,也不知道这两个孩子怎么度过严寒的。

房破屋漏家业贫,这房子不用锁,也没有人来偷。李大山走进去看了看,实在没有看到什么值钱的东西,可能好点的东西前几年都变卖了。两个孩子进门翻检了一番,也没有带其他的东西,只是把祭祖用的爷爷、父亲的牌位给包好拿上了。李大山见到此景,心里也一暗,自己的父母身死异乡,自己也没有供奉他们的牌位,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家乡是怎样祭祖的,而且自己也不敢将自己知道的秘密公之于众,但是心里偶尔泛起的隐隐伤痛还是让他难过。

除了这个烂房子,其他还能计算的资产就是属于李志远家的几十亩草场了。这片草场因为自然条件逐渐恶化,加之没有人管理,现在牧草生长已经很差了。短时间内,李志远也不可能回来管理,李大山也认为自己那里目前已经足够发展了,对这点牧场也没有放在眼里。

处理好这一切,李大山拉上两个对故土依依不舍的孩子,开车回了八鲤农场。坐在车上,两个孩子都默默不语,不知道是想念自己死去的爷爷和父亲,还是奢望逃跑的母亲能够回来陪他们。但是他们知道,一切苦难都已经过去,属于他们的崭新生活即将开始。

又过了两天,李大山带上黄教授两口子,专门进城找张副秘书长办理领养孤儿的事情。李大山自己没有结婚,根本没有领养资格,只有黄教授老两口才符合条件。由于村里面开具了证明材料,加之黄教授家经济条件也很不错,在张副秘书长的帮助下,李大山很快就帮两个孩子办理好了领养手续。由于黄教授的家在灵远,大家又跑了趟省城,把两个孩子也上了灵远的户口,这下子也算是省城的人了,只不过还是生活在八鲤农场而已。

黄教授和刘阿姨确实教学有方,李志远和李奕才跟他们生活了短短了一周时间,整个人的精神气儿都不一样了。以前两个小家伙虽然机灵,但是透着一股子野性,举止失措。现在有两个高级知识分子的指导,孩子开始显得聪慧而不失文静,行为举止也大方了不少。男孩子还没有什么,李奕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倒是更加招人疼爱了,现在大家的一个业余爱好就是逗弄小家伙陪自己说话。

而更让大家惊奇的是,李志远真的对养羊有不错的经验。对于李大山的滩羊,李志远一眼就看出了不同,觉得这群羊活泼有生气,体格健壮,比起别的羊来多个股灵气,只是他对这种差异难以表述出来而已。由于李志远每天都去羊圈细心照料这些温顺的动物,没两天,他很快就和这群羊熟悉起来。现在,只要他来到羊圈,这些羊就像对待李大山和李贺这些老朋友一样,围拢在他的周围,有时还舔舐他的手掌,弄得他咯咯笑个不停。就是和多多这些猛兽熟悉以后,李志远竟然比李春花等几个熟人还和它们亲切些。

李大山对动物有种不可言明的熟悉感。只有他清楚的知道,这些不能人言的动物正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李志远的喜爱。而这种待遇,就是偶尔来照看它们的李春花都不曾享受到。李大山心想,人和人真的不同,每个人的天赋值都不一样。这李志远看来真的是搞养殖的天才,这个弟弟对自己的农场来说确实是个宝贝。知道了这点,李大山有空也经常辅导李志远,教他一些养殖知识。虽然黄教授也在教他,但是李大山的很多体会却是别人难以学习到的。

第二卷 觅地再起 第050章 思索与考察(上)

更新时间:2009…11…18 11:14:34 本章字数:3903

李志远和李奕这两个小孩子是安定下来了,但是李大山却一直在回想自己前几天看到的日新村的衰败情景。他的老家东风村在定远山脚下,冬季严寒和烈风的影响还不是那么严重,而且水汽的蒸发也相对小一些,农业生产勉强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但是日新村的自然条件却要恶劣得多,天旱少雨,一年难有个好收成,冬季大风夹着冰雪,往往造成牧区牲口的大量死亡,就是人因为天气原因而病死的也不在少数。李志远的爸爸和爷爷的病情,其实都跟恶劣的气候有关。

虽然常人都说寒冷刺骨的冬季造就了北方人坚强忍耐的性格,但是当忍耐成为一种习惯,并因生活困苦而逐渐转变成绝望之时,展现在外人面前的就是失落、呆滞的村民面孔。李大山以前和这些人没有交集,但是现在他就生活在离日新村等贫穷落后的牧区几公里远的地方,自己的八鲤农场各项事业正在大步前进,发展趋势令人欣喜,但是那些牧民面对大自然的惩罚,只能选择默默承受,一年的劳作下来,甚至填不饱一家人的肚子。万一有人生病,更是雪上加霜,难以翻身了。

不管怎样,李大山想帮帮这些人。但是周围的牧民并不适合在自己的农场上班,一是他们的文化水平比较低,难以达到李大山的工作要求,二是这些牧民大多担心离家外出工作后,家里的牲口和老幼没有人照看,不愿意外出打工。怎样帮助这些人呢?李大山的心里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这天,他又想了许久,但是仍然没有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只好请教家里的两位老人(刘阿姨不算老人,这是农场的人公认了的)。把黄教授和爷爷请到自己的房间里,李大山接着把自己的困惑说了出来:“两位爷爷,我最近一直在考虑帮帮志远他们村的乡亲,但是想了好久,也没有想出个好办法。你们经验多,见识也广,给我出出主意。”

听了这话,两位老人都很欣慰。李大山的品性他们是知道的,诚实能干,乐于助人,对他希望帮助贫穷牧民的想法感到很正常。想了一下,黄教授开口问道:“大山,你现在能想到那些点子呢?”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