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长恨歌 > 第2部分(第1页)

第2部分(第1页)

的永远是五颜六色的披风,精于隐藏之术,如果他愿意,你永远不知他在哪里以及会在哪里突然出手。涂凤的武功据说和化外荒岛琉球某一怪异武功门派有极深的渊源;“六六大顺”归翼喜欢收拾残局,谁如果一击得手,打扫战场的就是他了;“七上八下”党凌擅长上串下跳,其中最厉害的三板斧就是攻击人时上盘七下、下盘八下。这些都不算奇怪,奇怪的是这威风八面的七人居然是由一个出身家奴的人统领。

这个家奴不是一般的家奴,而是皇太子的家奴。

这个人就是“八面来风”王毛仲。

“八面来风”王毛仲苦瓜脸,一副病猫模样,而且从来没人见过他出手。

因为见过的都是死人了。

*元年是睿宗即位的第一年。睿宗是一个宽厚恭谨、安恬好让、善于避祸的皇帝。睿宗一生两度为帝。第一次是在嗣圣元年(684)春二月七日,即高宗皇帝驾崩后的第二年,他以豫王的身份取代皇兄中宗为帝,但后来武则天把他废去自己干了。这次即位距第一次已经是整整隔了二十六年了。

即位之后,睿宗拜谒了太庙,接受了群臣的朝贺,之后又在南郊举行了祭天大礼,朝堂政事开始步入正轨。但睿宗还是感觉不顺、憋闷。特别是韦皇后被贬为庶人并以礼改葬、武三思父子被剖棺戮尸之后,睿宗几乎天天都在做恶梦,梦见被披头散发的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以及上官婉儿追杀。好在高祖李渊旧宅那棵枯死的柿树,这一年又重新吐出了嫩芽冒出了新绿,才给了他极大的安慰。

枯树逢春,这大唐怕是要再逢盛世了。

可睿宗还是烦得很。

皇帝这位置,谁都想坐,可你一旦坐上了,便一天到晚处于惊惧中,害怕大好头颅被人取去。这皇帝也真不是人干的。一朝皇帝一朝臣,睿宗即位后,宫中各派势力重新洗牌,重新分化、组合,妹妹太平公主的野心也开始暴露,睿宗的头便更大了。牝鸡司晨,国之不祥,如果这样,她和李隆基的头便免不了有一个要落地。皇室就这样你杀我我杀你,到底什么时候是头啊……乱了,乱了。睿宗心如乱麻,对宫廷的争斗心灰意冷,便有了传位给李隆基的念头。

睿宗想放松一下自己了。

他想到了后宫,可后宫佳丽三千,天天应对女人那些鸡零狗碎也腻歪,何况为了这大唐江山,不能就此坏了身子骨,让史官落下不好的把柄。但欣赏一场既有豪情又艳丽的歌舞,让自己疲惫和紧张的身心放松放松还是可以的。

“太宗以武功定天下,终以文德绥海内,是该松一松了。”睿宗对自己说。

皇太子李隆基精通音律,准备一场歌舞,非他莫属。

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的李隆基,时年二十六岁。自从铲除韦氏一脉后,名声日隆,被立为皇太子后更是英姿勃发,雄心勃勃,准备象高祖太宗一样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目前最要紧的不是什么歌舞,而是斩草除根,除去韦后一党的漏网之鱼。

除恶务尽,斩草必除根,不除根必留后患。

但圣旨还是很快就到了东宫。

李隆基虽感觉圣旨来得不是时候,但还是暂时放下手头的事务准备歌舞。

按照历朝体制,奏乐皆有定制,如祭天奏《豫和》,祭宗庙奏《永和》,祭天地、宗庙登歌奏《肃和》……等等,不一而足。这一次,李隆基奏请演的是《破阵乐舞》。

《破阵乐舞》又叫《秦王破阵曲》,是一部集歌、舞、乐于一体,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统一中国、以武功定天下的大型综合歌舞剧。《破阵乐舞》阵容强大,需被甲执戟,模仿战阵之法的舞者一百二十人。由于刚刚经过一场内乱,人数都难以凑齐,李隆基便奏请由于参与谋划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和武氏党羽有功而擢升大夫、内给事中的高力士征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七拼八凑招齐了,但由于《破阵乐舞》是太宗所制,年代久远,又多年没有练习,乐工生疏得很,宫商角徵羽各种声调都参差不齐,所以只能加大力度,没日没夜排练。

刺客便是在晚上排练的时候出现的。

那一晚没有月光,诺大的梨园内虽灯火通明但还是让人感到鬼影踵踵。梨园是大唐训练乐工的机构,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梨园子弟分为坐部、立部、小部和男部、女部。坐部一般是优秀演员,乐工坐在堂上用丝竹细乐伴奏,舞者大抵为三至十二人,舞姿文雅;立部即一般演员,乐工立在堂下演奏,舞者六十人至八十人不等,舞姿雄壮威武,伴奏的乐器有鼓和锣等,音量宏大;小部为儿童演出队。《破阵乐舞》把坐部、立部合在一起,由于人数不够,便把女部的舞者也凑了过来。但女舞毕竟较为柔弱,《破阵乐舞》的雄浑气势始终表达不出来,李隆基面有愠色。

“当年太宗征战天下,以赫赫武功开创大唐万世基业,所以《破阵乐舞》就要大气磅礴,有声震百里﹐气壮山河之势。人有血气生知之性,有喜怒哀乐之情;情感物而动于中,声成文而应于外。你等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可以感受,可以感受!”李隆基谆谆诱导,但诱导中自有一种慑人的气势,“你等想想战场上万马奔腾、枪戟如林、杀声震天、动荡山谷的场面,是何等的壮观?所以曲要气壮山河,发扬蹈厉,声韵慷慨;舞要有浓厚的战阵气息,还要有一种威慑力,令观者凛然震竦!”

李隆基讲着讲着,干脆闭上眼睛自己感受。后来他也要所有的舞者及乐工闭眼感受。而李隆基自己更是仿佛感受到了战场上的硝烟气息。

革时弊,安邦国、定边疆,舍我其谁?

李隆基热血沸腾。

于是继续排练。一百二十人的舞者披银甲,持画戟,左圆右方、交错屈伸、首尾回互,竟如战阵一般。闭眼感受后的效果果然非同一般,再次排练时抑扬蹈厉、凛然震竦的效果立现,加上玉磬、大小箜篌、大小琵琶、长短笛、楷鼓、连鼓、鼗鼓、桴鼓等几十件乐器和奏齐鸣,《破阵乐舞》果然声振百里,动荡山谷。

这时,一曲低沉幽怨的调子却不合时宜地从宜春北院传了过来。

宜春院是女舞的住地。大唐设立有左右教坊,教的是俗乐。俗乐和《破阵乐舞》这类雅乐自然不沾边。左右教坊的责任不同,右教坊多善舞者,左教坊多善歌者。教坊的舞者以女舞居多,如其中的宜春院,里面住的都是女舞。宜春院不少女舞是宫妓。大唐人叫宫妓为“内人”,内人住在教坊内,家便叫作“内人家”。一年四季朝廷会发给米粮给“内人家”用。但内人虽有家,却没有什么自由,只是每月的二十六日才给母亲探视,没有母亲的则由姐或姑代替。如果内人生日,则允许她们的母亲、姑、姐妹等探视。在这些内人里,有的还特承恩宠。李隆基精通音律,常常放下太子之尊亲自上场过过戏瘾。上场过过戏瘾自然会发生一些事。至于戏里戏外恩宠过那位内人,也就说不清了。

始乱终弃,就会有幽怨。虽然皇帝以及太子和其他皇子的所作所为谁也不敢说是始乱终弃,但幽愁怨恨是免不了的——虽然内人的地位并不高贵。但刚刚不是说“人有血气生知之性,有喜怒哀乐之情;情感物而动于中,声成文而应于外”么?

说来就来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