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长恨歌 > 第18部分(第1页)

第18部分(第1页)

不觉在天天积聚。

金吾卫的街卒准时四天一次拉凌风去练习杖法。每次九十杖,例行公事一样。但十天半月过去,他们的杖法没有什么进展。他们打烦了。凌风的屁股居然没有被打烂,而且越打越好。也没见他有什么灵丹妙药。一个叫郭子仪的少年郎君倒是常来看,但也没见带什么灵丹妙药。反正,街卒们烦了,怕了。一个打不死的人,不是有神灵附体便是命不该绝。

命不该绝的人再打,就是有违天意了。

郭子仪常来打点一下街卒,街卒便开始做顺水人情。但却也不敢太过,东宫抓的人,谁也不敢松懈。

郭子仪也内疚。把凌风带进东宫,想不到得到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而且,还有更坏的。

郭子仪说,他去了一趟终南山,在终南山一个南向的山坡看见了一个坟墓,上面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何琼之墓”,铁拐李则不知所终。

听到这消息后凌风喷出一口血箭,向后便倒。

郭子仪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喷出就好了,喷出就好了,”一个好心的街卒说,“这郎君人虽小,可体内积了好多怨,好多苦,好多血啊。”

是的,凌风体内积了好多怨,好多苦,好多血。

血是喷出来了,可好多怨,好多苦,能喷出来吗?

郭子仪开导他:“山再高,没有过不了的山;坎再深,也没有过不了的坎。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凌风无动于衷。他不是听不懂。那么多的怨,那么多的苦,不是一、二句话就能消解的。

“上天在考验你。让你经历这么多苦,让你经受苦难,是为了今后不会再有苦难。只要挺过来了,前面就是康庄大道。重要的坚持啊。”郭子仪说:“远的不说,就说姚使君吧。姚使君今年六十多岁了,宦海沉浮,同样经受磨难,但姚使君从不改其青云之志。”

郭子仪说,姚崇在则天皇帝时,曾做过相王府长史。相王是谁啊?就是当今睿宗皇帝。但姚使君从不贪图高位而随波逐流、谄媚权贵。为此,三次遭贬,可谓“三起三落”。

郭子仪说,武则天长安四年,则天皇帝卧病不起。宠臣张易之为永保富贵,准备在家乡定州私建佛寺。姚使君时任礼部尚书,制止了这件事而得罪了张易之被贬。这是姚使君的第一次被贬;神龙元年,以张柬之为首的五大臣诛杀“二张”,拥立中宗皇帝复位。姚使君因事先参与谋划有功受到封赏,以宰相的身份参与政事。但当他在上阳宫看到离位的则天皇帝憔悴衰老的样子时,竞失声痛哭,公开表示对旧主的应有之义而被贬为亳州刺史。这是姚使君的第二次遭贬;*元年,睿宗皇帝即位,姚使君又被任命为宰相。他和侍中宋璟,同心协力,改革弊政,朝政面目一新。后来,姚使君和宋璟不顾自身的安危,向睿宗皇帝上“安储三策”,得罪了太平公主,又一次被贬到同州任刺史。

郭子仪说,虽然三次遭贬,但姚使君正气永存,信念不移。姚使君虽在同州,但心在庙堂,心系天下。为了大唐,他始终不屈不挠。

“千古艰难唯一死。死是容易的,不死才是艰难的。”郭子仪最后说,“好好活着,为了死去的人。”

凌风放声大哭。

“为了死去的人!”郭子仪这句话终于打动了凌风的心扉。师妹李雯死了,天下第一痴情的女子韦芷死了,伍谷婆婆死了,昔日的南阳公主后来的老尼也死了,与自己无亲无故的何仙姑死了。自己如果放弃了,她们死得安心么?

凌风决定站起来。他要活下去,揭开这真相。

“这个世界有阳就有阴,有光就有暗,有善就有恶,”郭子仪说,“到处是诡秘和阴谋,江湖如此,庙堂也如此,但我们不能就此屈服和沉沦。匹夫于天下,当如伟丈夫,顶天立地,死不旋踵,纵是虚与委蛇,也是换一种方法去争啊。”

郭子仪豪气干云。

“都是姚使君说的?”凌风问。

“不,是姚使君教的。”

“可我听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凌风说,“老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道德不废,安取仁义?这世界,圣人就是大盗。”

“小声点,这是谋逆之言,可是杀头的罪。”郭子仪四周看了看,“世间本如此,我们目前无力去改变它。大唐立国百年,国力强盛前所未有,就算和大汉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多数国人能够安居乐业,已是不朽盛世。如有内乱,就是百姓苦。好在大唐立国至今,只是皇室倾轧,没有波及百姓,我辈男儿,自当维护这盛世局面。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啊。”

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历任绥州、渭州、寿州、泗州、刺史,现在正在桂州任刺史。郭子仪虽为官宦子弟,但志与天齐。大唐官宦子弟中,有此志向而且能以天下苍生为念者真是凤毛麟角。大唐盛世,歌舞升平,那个官宦子弟不流连风月?正所谓长安街上销金窟,纸醉金迷。长安城金粉荟萃,十里珠帘温柔乡,都是官宦子弟、*诗人的好去处。可郭子仪小小年纪,却练武读兵书、学阵法不缀,游历名山大川,暗记军事形势,为了将来报国安邦做着丰厚的贮备。

凌风打心眼里佩服郭子仪。可自己一介平民,学武之人,初出江湖就受如此沉重打击,不学当年瓦岗寨好汉一样反了朝廷已是难能可贵了,还讲什么忠君爱国?

“那郭郎君今后有何打算?”凌风问。

“当是考取功名,为国家出力。”郭子仪说。

“既然是盛世,你我一介武人,如何出力?”

“大唐国力虽强,但四周依然强敌环伺。吐蕃、突厥、会纥,无不对我大唐虎视眈眈,建功立业,燕然勒石,何愁没有机会?”

“机会何在?”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