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烟村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冉瞎子一笑:“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去吧。哥哥若不嫌弃,就去我那里吃碗粗茶淡饭!”

“多谢冉师父,我们一路过去。”田八戏说着,搀扶起冉瞎子。随后,大家一起背上乐器,走下香炉石。田八戏的戏班子还在河坝上等着。

当晚,江岸月色溶溶,一行人慢慢往回走着,把冉瞎子与田八戏围在当中。两位艺人还在倾心交谈。而杨花又俯身贴在正艾耳边轻轻说着什么;正艾听不太懂,只感觉耳朵热热的。哑巴领着戏班子,抬着行李、箱子,跟在他们身后。正清也从河坝上赶来,却一句话也不说。月光把长长短短的影子映入沙滩。

从半边街到烟村老街,不到一里路;一边是山,一边是草坡,中间有条小路。草坡之下,就是黛溪。到了春天,山上山下就生出各种野花,有海棠、木槿、玉簪、石竹花、夜落金和点点红罂粟。小路与黛溪平行——上游的珍溪、白水溪,汇成下游的黛溪;这三条溪流,连成烟村的“三枝藕”;旁边盛开着“九朵莲花”——分别是松树堡、狮子堡、白象堡、状元堡、青龙堡、天鹅堡、水瓶堡、栖霞堡和观音堡这九座山包。栖霞堡位于西边,上面有座尼姑庵,名为栖霞寺。观音堡形似观音,上面有座观音阁。观音阁与栖霞寺相对,中间隔着黛溪,四周围绕着一片天然林,有松柏、楠竹、红豆杉、古银杏。天黑以后,烟村两端都亮起灯火:一端是码头和东西走向的半边街,另一端是南北走向的老街。老街又叫杨柳街;街道很窄,风一吹,两边的柳枝都连接起来。

第一章·冉瞎子与田八戏烟村(8)

俗话说:“灯影子歇栈房,人多不吃饮食。”而田八戏领着戏班子,今晚住进了冉瞎子住的匡家栈房。主人匡德东是烟村的大户人家,开的酒馆、栈房,还有一些田土。冉瞎子和杨花住在底层;田八戏他们就住楼上。这是一楼一底的穿斗房子,白墙上露出“井”字形的木梁。每间屋里有一张带木架的大床、一张红木圆桌和两条长凳;从朝南的窗口,可以看见黛溪。老街就靠在溪水边,一路过去,经过槽坊槽坊:酿酒的作坊。、粉坊、油坊,还有酒馆和纸火铺子。

冉瞎子没有家,常年歇栈房。虽一贫如洗,却古道热肠。今晚他又从小抽屉里摸出一堆铜壳、法币,还有几个帆船帆船:民国时期的一种钱币,正面是孙中山头像,反面是一艘帆船。俗称“帆船儿”。,准备宴请远道而来的知音田八戏。

“这月房钱还没交呢!”杨花说。

冉瞎子并不理会,只说:“相见恨晚,相见恨晚……”至于房钱,他想都不想:今朝有酒今朝醉。命运告诉他,人世间的一切,都是过眼烟云。

而今晚的一切都是真的:小酒馆热气腾腾;田八戏领着戏班子进来,高朋满座。两张大圆桌都摆满了:扣碗扣碗:搁在碗里的蒸肉。、格格儿格格儿:用很小的竹笼屉蒸的羊肉、牛肉或排骨。和扣碗一样,也是一种特色川菜。、长江鱼、青菜头、香喷喷的豆花饭,应有尽有。田八戏破例喝了两杯枸杞泡酒;冉瞎子一时兴起便开怀痛饮,并在酒后一展歌喉:

太阳出来红似火,

晒得贤妹无处躲。

为兄一见实难过,

摘顶草帽你戴着。

难得开腔的杨花今晚也喝得脸色通红,与冉瞎子对唱道:

太阳落土又落山,

象牙床上铺红毡。

心想留哥歇一晚,

太阳还有三竹竿。

冉瞎子接着唱道:

情妹下河洗衣裳,

双脚跪在石板上。

没等他唱下半句,就听见一个孩童的声音:

捶衣三棒朝天打,

双眼望着少年郎。

人们回头一看,是正艾在唱。问他什么时候学的;这孩子竟说“本来就会”。想想也是,在江岸烟村,云里雾里,都飘着好听的歌。

煤气灯下,有人起身敬酒:“来来来,为情妹和少年郎!”

“为八戏兄远道而来!”冉瞎子举杯说。

“为烟村后继有人!”田八戏也站起来说。

众人连干三杯。田八戏笑道:“你们听听,天生一副金嗓子。冉师父,这小徒弟你不收,我可把他带走了?”

“哦!”冉瞎子摸着自己稀疏的胡须,微笑着说,“就冲八戏兄这句话,这个徒弟我今天就收下了!”

田八戏一拍正艾的肩膀——“还不快去给师父磕头?”

正艾跑上前,跪在冉瞎子面前,连磕三个响头,并学着大人的样子说:“师父在上!受徒弟一拜!”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