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中国护士在美国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家里唯一的一架二手的照相机卖了,买米吃。那天中午,已经12点多了,先生站在二楼卧室的窗边,引颈期盼着答应买相机的人快点儿来,小女儿饿着肚子,坐在客厅的电视机前发呆,我则含着眼泪在厨房里东翻西找。好不容易,买相机的人来了,付了现款,先生去买了米,算是填饱了一家三口的肚子。

吃上都如此地节省,穿上就更甭提了。那时完全不买衣服又不行。一是小女儿正在长身体,她的衣服,穿不了几天就小了。二是美国人的习惯是天天换衣服。我们这些中国人每天扎在美国人堆里,如果总穿一身衣服,人家会觉得你很不卫生。所以,衣服不但得买,还不能是只买一两件,而是要买一堆,以便天天换着穿。美国高档次的名牌衣服,我们当时是看都不敢看,只能想办法买一些极廉价的衣服。

天无绝人之路。在美国,有一种叫作“yardsale”的售货方法。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家的院子里摆个摊子,卖些他们用过的、或是觉得没用的东西。这在美国不仅是合法的,而且很受美国民众的欢迎。一是这些东西比市价要低很多;二是可以随意地讨价还价;三是品种齐全,小到针头线脑,大到桌椅板凳,应有尽有;四是有很多东西都是全新的,只是卖主觉得对他们没什么用,就拿来卖了;五是有些美国老人平日里孤独寂寞、无人做伴,到了周末,就摆个摊子,引来一些客人,聊聊天,是一种很好的消遣方式,所以他们卖东西往往不计较价钱,买卖双方都高兴就好。这是美国的一种文化。那时一有时间,先生就带着我和女儿,穿街走巷地逛yardsale。常常是可以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不少如意又有用的东西。不光是我们的衣服,就连桌椅、床铺、台灯、玩具、厨房用具、以至于钢琴,都是在这种地方买的。虽然样样都是旧货,但用起来,一样顺手开心。

除了生活上的必要开销之外,为了能尽快地多攒些钱,早日实现把女儿送入幼儿园的梦想。我在老人院里,常常是拼命地加班。有时是从头一天的下午3点接班,一直上到第二天早上的7点才下班,连续16个小时的工作,当时居然没有把我拖垮,真也是件极其幸运的事。而且,每每到了美国的一些重大节日,我的美国同事都希望能在家休假,这正好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加班机会。况且,每逢节假日加班,总能得到双份工资。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三、天之骄子(7)

就这样,拼命地挣,尽量地省,终于我们有能力将女儿送进幼儿园了!那是一家教会幼儿园。醒目的栅栏围墙是由五颜六色的一根根酷似蜡笔的木料组成。围墙内是宽大的草坪,整齐平坦,好似一张天然柔软的绿色地毯。房前的屋檐下,放着许多辆半新不旧的儿童脚踏车。房后的一侧是个小型的儿童游戏场,从大象鼻子做成的滑梯,到蘑菇型的转椅;从棕红色的攀登架,到墨绿色的秋千,样样俱全。紧靠着游戏场边上是一个正方形的沙坑,一粒粒柔软细小的沙粒在阳光中闪闪发光。离沙坑不远处,是一个中型的游泳池,一池碧蓝的水映着天空中的白云。

走进幼儿园,活动室的墙壁是由着淡蓝、浅粉、乳白三色油漆漆成的。地毯是由蓝粉相间的花朵组成的图案制成的。活动室的入口处,是一排排齐腰高的柜格,每个格子的上方贴着一个孩子的名字。格子中间放着一个个蓝色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盒子里装着每个孩子的日常用品。室内的正中央是一排排小巧的课桌椅。四周的墙壁边,整齐地放着各种玩具。再往里走,便可以看到淡绿色墙壁的卧室,每个孩子都有一张儿童行军床,平日里都折叠在一起,依墙而立,只有到午睡时才打开使用。

整个环境给人的感觉是清新、大方、舒适、有趣。我问女儿是否喜欢?她笑眯眯地用中文告诉我,她爱幼儿园。那时,她还不会说一句英文。

就这样,四岁的女儿带着满脑子的中文童话故事,说着纯正的京腔,跨入了美利坚共和国的幼儿园,迈开了她在花旗国的第一步。

女儿安妮是当时那个幼儿园里唯一的中国孩子。她的到来无疑给这家美国儿童乐园带来了一抹东方的气息和色彩。她那时梳着一个娃娃头,聪慧中带着几分顽皮,活泼中带着几分宁静。美国的老师和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中国娃娃”。安妮自幼一点点地培养起来的自信、乐观的精神,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展。她那时虽是只字英文不懂,但凭着她良好的悟性,与老师和小朋友之间,一开始就有着良好的互动,这家幼儿园也由此成为她英文的启蒙园地。

她去幼儿园时,我已开始在老人院里做夜班护士助理。所以,我们母女俩还可以共度每日傍晚的时光。

外面的世界无限好,回到家里,还是一片中国天。我们一家三口仍旧在家吃中餐、讲中文。女儿仍利用流利的中文,给我讲幼儿园里发生的许许多多的故事。每晚陪她入睡之前,我仍旧用中文给她读故事。准确地讲,在她学英文的过程中,我没有给过她什么具体的帮助,原因是我个人的英文发音那时还很不准确,因此担心会给女儿学英文带来麻烦。毕竟,她那时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学英文的环境,能否听讲,只是一个迟早的问题。

世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语言的天才。他们学外语的潜力之深、速度之快、发音之准,都远远地超过成年人。安妮在入园的三个月之后,突然有一天用十分纯正的美音,给我和她父亲,说了一段美国基督徒饭前的祷告词,这是她在教会幼儿园每餐前必须说的。我至今仍记得她祷告时的那付十分虔诚的小样,以及一串串从她口里流出的英文祷告词,一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神态。

由于我工作作息时间的问题,那时接送女儿的事全由她父亲一人承担了。轮到我休息时,我们夫妇也会一同去接女儿。七月中,一个炎热的夏日里,我们接她时,发现她正身穿着她父亲给她买的红底白点的紧身游泳衣,在游泳池里玩得不亦乐乎。见到我们,老师很热情地告诉我们,安妮是个极聪明的女孩,教她游泳,她一学就会,并且有很好的潜水能力。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老师将一个玩具扔到水底,并请女儿潜入水中,将玩具拾起。安妮潜水时,身体轻松自如,一池碧蓝的净水随着她幼小身体的起伏,荡漾起一圈圈涟漪。我被眼前这神话般的情景深深地迷住了。我为女儿的聪慧、灵敏和勇气而自豪,我更为她拥有着快乐、和谐、美好的幼儿园生活,而感到欣慰。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三、天之骄子(8)

还有一次,女儿的幼儿园老师对我们称赞“安妮是个极懂事和善良的女孩儿”。原因是某天下午,一群小朋友在游戏场里玩,有个小男孩儿不慎从秋千上摔了下来,摔得并不重,可是孩子还是吓哭了。那时安妮正好在边上,她虽不会说很多英文,却会上前拥抱那个男孩儿,并用小手拍拍他的背,以示安慰。这一切都被美国老师看在眼里,并由此扩大为中国人的善良。

光阴似箭,转眼之间安妮亦入园有半年之久了。她那时已可以说一口流利的、字正腔圆的英文,并掌握了英文26个字母,以及一些简单词汇的拼写。后来,据幼儿园的老师讲,安妮大约有半年的时间都不大讲话。表现却十分快乐,周围也不乏朋友,很讨人喜爱。当时间过了六个月,她突然开口说话,讲话的语速不快,但却十分准确、清晰。

1990年9月,五岁的安妮正式入学,成为学校学前班里的一名新生。从此,美国社会、学校教育成为女儿生活中的主流。她不仅深入地了解了美国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学到了美国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成为中西合璧式的一代新人。

美国的教育在形式和原则上都有其特点。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