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陈家洛的幸福生活 > 第66部分(第1页)

第66部分(第1页)

了军营,林震南连水都没喝一口,直嚷嚷着要陈家洛把步枪拿来看看。

“陈总舵主所练之兵用的都是这种火铳?”,林震南摩挲着改良过的褐贝斯步枪眉头紧锁,“就没有枪兵、刀盾兵?要说这火铳只能远战,论起斩首杀敌还是要靠肉搏战。”

时代不一样了,满清入关以来中国的军事技术不进反退,如今的欧洲长枪利剑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和林震南解释起来过于费力。陈家洛没有向他解释直接问道,“依林堡主看来林家枪法可能用到这上面?”

林震南拿起步枪耍了几个动作,思考片刻后说道。“长枪枪杆性柔,火铳枪杆性刚,二者截然不同,像抖、崩、弹这几式在火铳上就用不出来,唯有在刺字上下功夫!”

“如此足矣,军中青壮资质参差不齐,若是招式复杂反倒不利流传。林堡主只需琢磨出几式简便易学的刺杀术即可。”,陈家洛回忆了下纪录片中看过的解放军所用的刺刀格斗技术,“对了。在单人刺杀术之外还请林堡主费些心思,考虑下多人合作的战法,两人遇敌该如何应对?三人遇敌又该如何?”

“我先祖也曾在戚少保军前效力,练过鸳鸯阵。这群战之法我也有些心得!”。林震南点点头,“若是总舵主没其他吩咐的话就先去忙其他事情吧,林某打算在这军营中住上几天,等把枪法琢磨透了再来找总舵主!”,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如此甚好!”,陈家洛招过一名红花会的学员,“这几日就由这位兄弟招呼林堡主,若是有事吩咐他去办就行了。我等就不打扰林堡主了。等功成之日不醉不归!”

刺杀术有林震南,队列射击等有皮埃尔等法国老兵。参谋部有霍青桐,夜间上课有高类思等人,陈家洛终于可以腾出时间来处理内政了。回到久违的县衙,经过这段时间缓慢的渗透演变,县衙里的人都换成了红花会的下属,典吏李秀闲在家养病,教谕吴亚整日不是在县学里就是和几个文人游玩唱和,这县衙彻底被红花会所掌握。

“心砚,在忙什么呢?”,回到后衙看到心砚正抱着厚厚一摞文书翻看着。

“总舵主,过些日子知府大人就要巡查堤坝修筑事宜,我正在看高先生给做的修筑方案!”,这个时代科学家的研究范围往往会跨越好几门学科,高类思对于工程学也有研究,在经过实地考察,仔细询问过当地水文状况后,他给出了解决的方案。

“可有什么问题?”,赵高杨三家覆灭之时陈家洛带着红花会会众伪装的衙役从火堆里翻出不少好东西,有了银子这人力自然不是问题,钱、人、方案都有了,剩下的就是按照计划了,所以他也放心的交给心砚去做,若是能培养出一员内政干才那是最好不过。

“小时候在浙江,看那些知县知府整日游玩唱和,日子好不自在,我还以为当官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没想到轮到自己做了知县竟有这么多的事情需要操心!”,心砚抬起头来苦笑道,“整日操心钱粮、石料、人力这些繁复的事情,还好有高先生给的方略,不然小弟真不知道该如何才好。”

“那些当官的过得逍遥,他们治下的百姓可就过的辛苦了,如今你累一些,福鼎的百姓就能过的稍微宽松些!”,陈家洛温声安慰道。

“小弟明白,只是总舵主和陆先生这几日不在,小弟独自掌控这么大的局面,难免有些吃力。”,心砚之前只是伺候陈家洛的书童,连管理家中奴仆的经验都没有,突然把他弄到知县的位置上确实有些仓促。

“现在还只是一县之地,等将来咱们打下福建、浙江,还有一省之地要你去治理呢!”,从目前看来红花会缺少内政人才,学员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能使用,那种老派文人陈家洛又不想用,因此最近相当长一段时间心砚都会占据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我肯定不会给少爷丢脸!”,激动之下心砚又换回了少爷的称呼。

“对了,最近政务上可有什么难题?”,陈家洛并未责怪他的激动。

“如今银子已经足够使用,但粮食快要有些支撑不住了。福鼎虽然产粮,咱们也从被恶虎寨袭击的那几家大户庄子里取出不少存量,但河工、军营、矿山三处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恐怕现在的这些粮食支撑不到秋收之时了。”,心砚从桌上翻出一张表格递给陈家洛,上面细细的列出了福鼎县现有的存粮和消耗。

这表格也是按照陈家洛的要求制作的,陈家洛接过来粗粗一看,粮食的确不充裕了,这还没有考虑到第二批、第三批红花会人马到达福鼎所需的粮食消耗。短时间内倒是可以依靠赵半山的船队从外地买粮运来解决,但长期的话就有些问题了。(未完待续。。)

ps:  继续求订阅

第一百六十九章 集体农场

想要生产粮食就必须有土地、劳动力以及种子,所以陈家洛开始从这三个方面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那三个庄子还剩下多少土地?”

心砚从架子上取下一本册子翻了翻,“三家被恶虎寨灭族后无主土地共有一万三千七百五十二亩,其中前一阵儿发给乡勇的有一千三百四十四亩,给黄游击分了一千亩,还剩下一万一千四百零八亩,现在都是这三家的佃户种着,我衙门里要求继承这些土地的状纸都堆成山了。”

“若是家中有人当乡勇的,不妨发一些下去,下次再招人就更容易了。”,想要别人给自己卖命,总是要给些好处才行,土地发下去容易收上来难,等到将来造反的时候,哪怕是想着家里的土地,这些人都不得不跟自己走。

“现在本地的乡勇才四百多人,就算每家人都发,也还有一万多亩没有着落。”,心砚粗略的算了算。

“剩下的如何处理我先想想看。”,陈家洛走到外面花园中,找了个阴凉的地方靠在躺椅上闭着眼睛想起后世的粮食生产来,袁大德鲁伊的杂交水稻技术?孟德尔现在还没出生呢,这项技术太过超前了,倒是可以考虑去引进一批现有的良种。化肥?目前的工业技术还达不到这个水平。兴修水利?这倒是个办法,封建时期的土地多为地主私有,土地分布极不均匀,再加上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小规模的修点水渠倒也罢了,想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完全不可能;这就在后世也是个难题,陈家洛自小在农村长大。在他的记忆中村子里的水利工程大多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集体出力修建,包产到户之后反而没了动静。不过福鼎现在到了自己手里,修筑堤坝又聚集了大批劳动力,等修完桐山溪和龙山溪两侧的防汛工程过后,可以把这一批人拉来去干这个。但要是兴修水利之后再把土地分给当地人,后期的维护修补优势问题,依照现在这些百姓的性子。要是能让自己家的稻田多灌一桶水,他们不惮于破坏整条沟渠。

记得村子里的粮食在满足农民自身所需之外剩余的并不是很多,那么后世的中国是如何保障自己的粮食安全呢?陈家洛脑中灵光一闪。想起自己去西北和东北旅游之时见得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农场来。大规模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只需要少部分劳动力就可以完成成千上万亩耕种、收获。依照目前的条件,机械化是没办法达到的,但大规模集中耕种同样可以节省劳动力、提高粮食产量。不说别的。单就耕牛来说。现在每家的土地大多零散的分布在村子的各个角落,说不定每天耕牛在田里耕种的时间还没有在路上来回奔波的时间长;等土地集中耕种之后就可以大大的增加耕牛的利用效率,而且有了自己的财力支持,之前那些农民想都不敢想的大型农具就可以排上用场了!而那些农民则可以转换身份,擅长养牛的负责耕牛的照看,擅长木匠活的可以去打造、修理农具,擅长育种的可以去专门培养种子。。。。。。归根结底就是用工业化生产的思维来经营农业。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