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三国:开局不如狗,我无所谓 > 第79章 来自何皇后的疑问(第1页)

第79章 来自何皇后的疑问(第1页)

刘杞开始经营霸陵县。

可惜时事变化,刘杞虽然现在规划的是挺好,但现在天下毕竟还没有真的乱,他头上还有皇帝和朝廷,有时候不得不接受命运的被动改写。

董太后也不可能允许刘杞一直在霸陵县。

董太后渴望兵权,玄甲营战力强悍,董太后自认为刘杞是她的侄子,理应该帮助她,因此董太后是无论如何想要把刘杞调进京的。

当然刘杞目前并不知道这些,他也不想去知道,他现在只想要一心一意经营霸陵。

古时候,做县令其实不难,尤其灾荒年代,只要不盘剥百姓,或盘剥百姓的时候稍微轻一些,足以落得一个与民秋毫无犯父母官的好名声。

不过十常侍安排刘杞做县令,可不是为了给刘杞送福利来的。

皇帝有心收回州郡兵权,十常侍当时是觉得刘杞一介武夫,少不读书,县令却是文官,县令虽然好做,那也分什么人做,他们并不知道刘杞能胜任县令。

不过当然,县令作为一县之父母,该干的事情其实还真不少,也还真不是一般人就能干的,每天要处理的事情也确实挺多:

比如张家丢了一头牛、李家丢了一只鸡,或者郑三家媳妇长得漂亮,总觉得有人惦记,这天回家撞见媳妇发髻凌乱气喘吁吁,怀疑隔壁王二来过,但王二说我这人本本分分什么也没干,于是郑三跑来报官。

虽然这些都不是什么大案要案,但如果县令没有一定的水平学识和手段的话,还真就很难理清这些事情,清官还难断家务事呢,何况一介武夫。

所以在十常侍的规划里,安排刘杞来做县令,其实是在刁难刘杞,到时候刘杞做不好这个县令,弄得县里事务一塌糊涂,再把刘杞罢免了就是。

这也是皇帝钦定的重整兵权的手段。

再者按照刘宏长期以来的规矩,做官是要交做官费的,相当于花钱买官,可是因军功升迁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没交钱,明显不符合惯例,挨整是必须的。

让有功的文官去做武将、让有功的武将去做文官,然后再对他们进行考核,所谓考核嘛,宦官主持的考核,也就是收点钱啥的。

反正官做不好就考核不过,考核不过就得想办法交一下做官费,要不然就直接罢免,最终做到将所有因军功升迁的官吏们全部筛选一遍,顺便就整顿兵权了。

还别说,这手段还真管用,最近就有一大批因讨伐黄巾有功而升迁的豪强和官员们、栽在了这种手段之下,要么交一笔钱,要么直接罢免。

只是这种手段到了刘杞和刘备这样的人身上就不太好用了。

因为刘杞和刘备一样、都并非真正的只是单纯的文人或者单纯的武夫。

刘备那边自然是不用说,枭雄之姿,做个小小的安喜县尉属实是屈了才。

刘备上任后顺风顺水,与百姓秋毫无犯,深受百姓爱戴,让负责去考核的督邮没办法,实在挑不出毛病,干脆主动索贿,挨了张飞一顿打。

刘杞这边,刘杞虽然自认为没有刘备那样的大才,但谁又能想到,刘杞上任县令后,居然比刘备那边还要顺风顺水。

刘杞有民心啊!

以刘杞在关中的威望,关中百姓皆敬若神明,对刘杞做县令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尤其是审案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不需要太麻烦,只要刘杞随便开口一问,犯事者往往便会发自内心不自禁地主动招供。

没有人愿意对天命公撒谎,如果非要在“欺骗天命公”和“坐牢”之间选择一样的话,他们宁愿选择坐牢。

刘杞上任霸陵县令后做官做得轻轻松松,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很快便搏得了个公平公正、为民做主、与民秋毫无犯、为官清正廉明、以及爱民如子的好官的美名。

当然其实以刘杞在关中百姓心中的地位,别说刘杞还有点能力,就算刘杞上任后什么都不干,估计百姓们依然会把这些美名都戴在刘杞头上,谁让百姓们爱戴他呢。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