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升官决 > 第59部分(第1页)

第59部分(第1页)

原小生就一脸疑惑地看着面前两个一问一答的两个人。田晓蓉就解释道:“高中同学。”又看了陈昊一眼,陈昊好像突然反应过来一样,道:“对对对,高中同学,一个班儿的。”

原小生却能看出来,陈昊的眼神明显是要掩饰什么,也不好强问,就哦了一声,算是勉强相信了。

吃罢饭,田晓蓉回宿舍休息去了。陈昊和原小生也并肩往宿舍走。路上,原小生就在陈昊的肩膀上拍了一下,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陈昊早就知道被原小生看出来了,只好尴尬一笑,却把话题转移了道:“你跟她是怎么认识的呢?”

原小生觉得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就把昨天开学典礼上的事情说了出来。陈昊听完摇头笑了笑道:“看来也是一种缘分,你小子艳福不浅。”

能认识田晓蓉这样的女孩,艳福不浅也就成为一句没有丝毫意义的空话了。原小生是觉得陈昊还在故意隐瞒自己关于田晓蓉的事情,但是既然陈昊不想说,自己也不能一再追问,心中就开始怀疑,这个田晓蓉会不会跟吴艳丽一样,也是个“脱了裤子要级别”的人物,可是陈昊和田晓蓉一个在晋侯区,一个在沂川县,怎么会认识呢。似乎除了同学关系之外,也没有一个更好的解释了。

下午本来安排的是从首都请来的一位县域经济学方面的骨灰级教授,给大家讲授县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却因为教授在途中心脏病突然,不得不临时取消,由分管此次培训工作的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云生给大家上课。然而陈云生却天生不是个讲课的材料,讲了不到一个小时,就乱了头绪,东拉西扯的,估计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要讲什么了,下面的学员也是听的云山雾罩,干脆下课,让大家休息半天。

原小生连宿舍也没有回,直接去了市图书馆,想在那里找一些对了解河湾县有帮助资料。到了市图书馆,图书馆管理员却死活不让进去,说要进图书馆必须有单位介绍信,然后凭介绍信办理一个借阅卡,方能进去。这他娘的是哪门子狗屁逻辑。

由此及彼,原小生就感叹了半天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现状,改革发展的步伐加快了经济增长速度,而文化事业就跟改革发展前十年的境况一样,长期处于粗放式自由发展的阶段,暴力、**、恐怖充斥寰宇,而真正的文化产品却无人问津,在这个时期,女人似乎成了不可或缺的刺激性文化元素,只要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什么玩意都敢往外露。这些年虽然管的紧了,可挂着羊头卖狗肉的事情却又多了起来,打着揭露人性的幌子,四处宣扬疯狂理念。而与此同时,政府主持的文化产业却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县域经济中更是像唯恐落在时代的后面一样,干脆把图书馆也改成了电子放映室,其实就是网吧和电影院等快餐文化,而且是收费的。

市里似乎好一些,却像封建社会的遗老遗少一样,把祖宗的家法供在桌子上,顶礼膜拜,动则以惯例、多少年的规矩来压人,弄得你受了气,还得赔笑。收藏的图书也大多是让人蛋疼难受的玩意,似乎社会上流行什么,他们就排斥什么。除了那几本各县的县志和介绍沂南市共和国发展史的书籍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可看的了。却还要摆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态,孤风自赏,自鸣得意。

然而无论多么动听的奉承都打动不了图书馆那位年逾六旬的老太婆。那老太婆戴着一副黑边的深度老花镜,穿着上世纪留下来的灰色制服,板着脸,坚守着自己信仰:没有介绍信,就是不让进!

崩溃也好,郁闷也罢,进不了图书馆,这趟就算是白跑了,无奈之下,原小生只好给陈昊打了个电话,把情况简单说明了一下,希望他能有办法。原小生并不是不想遵守规矩,关键是因为要在图书馆里查个资料,回河湾县开证明,笑也要把人笑死了。人家不回说你勤奋好学,先会揪住说你小子无能,在沂南市连个图书馆都进不去。

不一会的功夫,陈昊就打车过来了,原小生又将情况给简单陈述了一遍。陈昊就笑了笑道:“你稍等片刻,我给打个电话试试。”说着拿出手机拨了一窜号码,马上有人接了电话。

“是冯叔吗?我是市人事局的小陈……对对对,我是陈昊。我有一个朋友想到咱们市图书馆借几本书,他是下面县里来党校参加学习的,回去开介绍信,恐怕有些麻烦,你看能不能给图书馆打个电话,行个方便。”陈昊对着电话一副客气的口气,却也不亢不卑。

陈昊说完,又嗯嗯呀呀了半天之后,最后道:“那就谢谢冯叔叔了,改天一定请您吃饭。”说着将电话挂了,事情就这样办妥了。陈昊并没有兴趣到图书馆看书,陪着原小生又见了那位黑眼睛的老太婆。

那老太婆就盯着原小生和陈昊看了半天,给原小生办了一个临时借阅卡,再不说什么政策、规定之类的屁话了。应该是陈昊说的那位冯叔已经打过了电话。

原小生就谢道:“麻烦你跑一趟,真是不好意思。也不知道你刚才打电话的那位是谁。抽时间,一定要当面谢谢人家。”

陈昊却不以为然道:“那倒不必了。这点小事,对人家一个大局长来说,也就是一个电话的事情。”

原小生这才明白,陈昊刚才打电话的人是市文化局的局长,听陈昊的言谈,却跟一个平常来往的朋友一样,心中难免又对陈昊的身份产生了阵阵的疑惑,连一个市文化局的局长都要给三分面子的人,在沂南市的背景,是可想而知的。

第124章 急应对县长考核 下

第124章急应对县长考核下一连数日,原小生一下课就钻到市图书馆,翻阅资料,了解河湾县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的名人录,**、政协、工联日志等等。大多数人并不重视这种由市县出版社弄出来的东西,因为其出版之初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捞钱,首先就会让人勾起人的反感情绪。不过,原小生却从中找到一些了解真实县情的捷径和窍门。

一般能列入市县两级名人录的,都是一些红极一时的政治人物,而且有很多都是活着的市县两级的政界原宿,有些甚至是从省一级高级领导人的位置退下来的,其人脉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而且名人录、**、政协、工联日志,这四本书是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这跟我们国家特殊的政治体制,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县处级干部,县委书记、县长,退下来之后,一般都会首先退到**,担任市一级**副主任,最后在**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休;县处级副职则退到本县的政协或者工联,担任一段时间正职,然后在政协或者工联退下来。当然这并不是死条框,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特例,不过大多数逃脱不了这种惯例和宿命。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为了减少领导干部退下来后,心理上的落差,稳定干部的心。当然还有发挥余热,监督、监察等其他方面的目的。

也因为此,如果要研究一个的地方政治关系,就完全有必要首先从这些名人录、**、政协、工联日志着手进行逐步的揣摩。名人录上面的大多数人物,都是在国家,起码在省内有着比较大的影响的名人,文艺界、民间艺人等是一个方面,但政治人物还是主角。

这些政治人物也是要分门别类去看待的,解放前的是一回事,解放之后的又是一回事儿,改革发展之后的还是另一码事儿。这里面关键人物还是在改革发展之后,从河湾县、沂南市走出去的这部分名人。他们对当地的政治影响,可以说非常的深远。解放前的和解放后的,虽然也有影响,但也仅限于对某一个时期,或者某一个人的影响,对于整个地方的影响还是非常有限的。

改革发展之后,从当地一步一步走上去的这部分人,虽然只是一小撮人,但是也绝对会影响到当地政界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人事关系。

在对这几本书的研究中,原小生就发现这么一个人物,他对河湾县,乃至沂南市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直到现在,在沂南体制中,还能看到他的影子。

他叫马德成,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担任河湾县县委书记,九十年代担任沂南地委副专员、专员,九十年代末,开始担任河西省组织部副部长,之后是省城河西市委副书记、书记,河西省宣传部部长。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