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照应其一二,熙凤会带她到各房中走动。黛玉轻声应了,迎春又指点黛玉与众姐妹相处之窍要,又告诫黛玉不要与宝玉走得太近,说了有好一阵子,见黛玉有些怏怏的,以为黛玉还在为贾敏之故伤心难过,少不得又安慰了几句方才告辞回去。

迎春回了房,见绣橘司棋两个在房中伺候,百枝连翘几个反而靠了后,便道:“明儿个百枝与我一起进宫。连翘,院子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林姑娘那里有什么事情,你就看着,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实在帮不上的,裁度着,去问问嫂子或者请示母亲,知道么。一切以林姑娘的闺誉为第一要务。”百枝连翘急忙应了,迎春又道:“至于你们两个,先跟着连翘熟悉熟悉,等我从宫里回来,再正式安排你们活计。这几日,你们也可以回去看看你们老子娘,但是不许惹事、不许见外男,记住了么?”众丫鬟都应了,迎春又敲打了司棋几句,照例赏了荷包,便收拾收拾,安顿了。第二日一早,向邢夫人请过安,又送贾赦出了门,迎春也收拾好了,领着百枝坐上进宫的轿子,在贾琏的护送下出了门。

黛玉向贾母请过安,由凤姐领着去了贾母后院,因为自己重孝,纵然探春再三相邀,到底没有进姐妹们的屋子,只是趁日头正好,在院子里坐了坐,送上给湘云探春惜春的礼物,再由贾母后院经穿堂过小道,先去向王夫人请了安,正好贾政也在,正问宝玉功课呢,见黛玉来了,少不得放过宝玉。贾政见黛玉满身的书卷气,再想想宝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就不好好读书偏生自己又不能好好管教,更是满肚子的气。黛玉给贾政王夫人见过礼,又与宝玉见礼,方才归座,又送上给宝玉和贾环的礼盒。贾政看了看礼物,哼了一声:“浪费,这么好的书给了这个畜生我都替他脸红!”说着挥了挥手,让宝玉收下了,又让门外伺立着的赵姨娘收了贾环的那份。闲坐片刻,贾政便回了前院,众人起身相送,贾政一走,宝玉就拿起礼物中的荷包,笑道:“好香啊,妹妹费心了。妹妹身子可好些了?休息可好?妹妹没什么事就过来玩,我和姐妹们都在老太太屋里住着,比二姐姐那里热闹多了。”林黛玉起身福了一福:“劳二哥哥挂念,妹妹在大舅舅那里住得很好。妹妹到底还在守孝,每日里还有为母亲祈福,恐怕不能常过来,请二哥哥体谅。”到底推辞了宝玉,又向王夫人告辞,言明去看贾兰。王夫人点了点头,嘱咐王熙凤好生照应着,去了李纨的屋子。李纨正抱着贾兰念书给他听,听闻王熙凤领着黛玉来了,连忙起身迎接,互相厮见过,各自归了座,黛玉送上给贾兰的书籍。贾兰懵懵懂懂,李纨却是几分惆怅几分感慨,接过书,发了好一阵子愣,方被贾兰一声“母亲”叫回了神。李纨连忙告罪,黛玉亦起身客气了几句,方才告辞。

王熙凤送黛玉回房,邢夫人已经午睡了,黛玉邀熙凤道:“二嫂子可要到妹妹屋里坐坐?妹妹也备了哥哥嫂子的礼,只是我院子里的丫头们年纪小,拿不动也怕磕了。”王熙凤客气几句,就随黛玉进了观风苑,黛玉一面命人上茶果,一面道谢。姑嫂客气寒暄一番,王熙凤就带着四色礼物告辞了。

迎春不在,每日早上去给贾母请安,黛玉总会被多留一阵子,渐渐地就和湘云、探春、惜春几个熟悉起来。惜春尚小不说,黛玉探春湘云却是一般大,探春精明爽朗有意迁就、湘云也是个叽叽喳喳爱热闹的,因此贾母院子里总是热热闹闹地,不比大房清冷,黛玉年纪小,最是天真的时候,留在贾母院子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加上宝玉天天黏在边上,赶也赶不走,黛玉身为客人,以她的家教也不能太过失礼,宝玉寻她说话时,黛玉五句里也会答上两句,乐得宝玉逢人便说林妹妹如何如何。

黛玉自见过迎春做的玩偶,心里就一直惦记着想着给父亲做个荷包,这日午睡醒来,又被免了省昏请安,就叫了王嬷嬷,想请教一二。王嬷嬷听说黛玉想做个荷包给父亲做新年礼物,便道:“姑娘孝顺,老身自然愿意帮忙。只是这马上就是腊月了,姑娘以前又没有动过针线,想要做个拿得出手的也不容易呢。”黛玉说了缘故,又说迎春做的小狗狗玩偶实在是招人喜欢,自己想学着做个给父亲。王嬷嬷有些为难:“姑娘,说到底,姑娘是客人,又是守孝,打南面带来的物件里也没有皮子,姑娘还是慢慢学,来年再给老爷做吧。”

茈茹在一旁伺候着,忙道:“回姑娘,姑娘若是要做,奴婢去问连翘要料子就是。二姑娘的庄子上养着许多兔子,上次除了送了六对活兔子来,还送了好些兔皮来,有白的、有灰的,也有黑的,就是做衬子的料子也有,虽比不得府里做衣裳的料子,在外面也是不错的。何况,姑老爷、老太太若能收到姑娘亲手做的针线,一定很高兴。就是姑娘与史大姑娘、三姑娘、四姑娘来往,年节里送些亲手做的针线也是极好的。”说着,就打发薄荷去寻连翘,不多时,薄荷领着两个丫头捧着三个黑漆素面红木匣来,每只匣子里都是六张皮子,又从怀里拿出了一只拳头大小的纯银錾金玉兰圆盒子来,道:“回姑娘,连翘姐姐说,这些皮子给姑娘玩,这纯银錾金盒子里是二姑娘做玩偶剩下的两对玛瑙眼珠子,想着姑娘可能用得上,一并给姑娘,请姑娘收下。”

“这都给了我不碍么?”

“姑娘放心,二姑娘出门前吩咐过的,姑娘只管收下就是。只是这玛瑙珠子就两对,怕是不够呢。”

“姑娘,恕积雪大胆,不如姑老爷和老太太的就用玛瑙的,其他的用木头的如何?奴婢家就在后街上,街头的顾老爹手艺无论雕工还是漆工都是极好的,也有不少富贵人家的采办到他那里订物件玩器的。费上几两银子就能做好多,奴婢回家的时候悄悄地去,也不用惊动别人。”

黛玉觉得很是,依言给了积雪三日的假,果然,积雪回来后的第四天,积雪的嫂子将一盒子的木头珠子带了进来。黛玉将自己做的最好的两个荷包订了玛瑙的眼珠子,一个寄给林如海,一个孝敬了贾母,得了贾母一串体己的翡翠手串。又做了三个,给了湘云探春惜春姐妹。宝玉闹着,要林黛玉也给他做一个,黛玉原不肯,再三推辞,却是贾母开了口,无法,只得先给宝玉做了,又做了三个,亲自送给贾琮贾兰,又让雪雁将贾环的那个包了送过去,亲手交给赵姨娘,倒是让赵姨娘感恩戴德,说了许多好话。这里的黛玉不待见宝玉,又在大房住着,单门别院的,不像原著里跟宝玉一起挤在贾母屋子里面朝夕相处的,自然除了每日到贾母正房请安,根本就不见宝玉,也不和宝玉说话。贾环虽然没有资格去贾母的屋子,却是常常跑大房来向邢夫人请安找贾琮玩耍,自从接风宴之后,贾环也会来黛玉的屋子,黛玉不但好茶好水地招待,就是临走也会让贾环带上些点心。因此,在赵姨娘心中,荣国府里除了二姑娘还有个林姑娘记得她们母子。原著里赵姨娘每次在贾政的耳边说宝玉的不是的时候总会攀咬上黛玉,而这里,赵姨娘每次都会说黛玉好话,黛玉的难处、黛玉的不得已,因此贾政对黛玉更有好感,对宝玉的管教也更严厉。只要在家,就会在差不多的时间,在宝玉用完早饭的时候,将宝玉叫到书房背书,也让黛玉松了口气。而赵姨娘有了迎春和黛玉或明或暗、有意无意地照应也不像原著里那么惹贾母厌弃,连带着贾环的境遇也好了许多。

正文 第十三节 清凉殿迎春救皇孙 (一)

且说迎春进了宫先去拜见太后娘娘,皇后领着众位妃嫔并太子妃赫然在座。迎春向太后三跪九叩之后,被免礼叫起,又依次向皇后、几位主位妃嫔、太子妃叩拜行礼。起身后,太后问了迎春几句话,就有皇帝身边的大总管李公公来宣迎春御书房见驾。迎春复向太后、皇后、众位妃嫔、太子妃依次行礼告退,随李总管去了勤政殿。

原来,今年河北一带大旱,两湖又闹洪灾,大量流民涌入京畿,京城各义庄、惠民局都出现了人手不足、流民闹事、病患众多等等问题,就连京兆尹也是焦头烂额。据调查,京畿收容流民的各大义庄都曾爆发过瘟疫,就连惠民局也曾人手不足而导致数个义庄一度封锁。唯一收留过万流民又未曾出现瘟疫的地方,只有迎春的庄子,因此特地招贾赦并迎春勤政殿问话。

迎春至勤政殿御书房时,圣上正面独坐,太子斜坐在圣上左面交椅上,下面两溜椅子上依次坐着帝太傅三朝元老颜大人、四位相国大人、枢密使章大人,贾赦亦陪末座。迎春向皇上三跪九叩被免礼,又向太子行礼,起身后,太子向其招招手,迎春看看皇上,见皇帝一脸笑意,又看看自己的父亲,得到同意后方告了罪,在脚踏上坐了。勤政殿中诸人说了许久,突然听到一阵腹鸣,只见迎春红着脸,摸了摸肚子,见皇帝一脸笑意,起身行礼后方道:“启禀圣上,臣女饿了。”众人皆大笑起来,贾赦连连赔笑,又擦了一把汗。皇帝示意将自己案几上的糕点赐给迎春,迎春再拜谢恩,却不起身,皇帝问何故,迎春道:“回皇上的话,臣女还没洗手呢。”皇帝大笑起来,找来小太监打水给迎春洗手,迎春再拜谢恩方才起身洗手用点心,勤政殿内气氛轻松起来。皇帝又道:“这可是第一次有人在我面前要水洗手呢。”贾赦连连擦汗,迎春忙将嘴巴里的点心咽下,起身道:“启禀皇上,家母教导臣女,病从口入,所以要饭前勤洗手衣裳常换洗。臣女一直都记得呢。”

“怪不得,你的庄子上免费提供衣物被子,还强制流民洗浴,将流民的被子等物烧毁。为此,还杖责过一位管事又将闹事的流民送官,不过将流民送官,似乎有些过了。”

“回皇上的话,臣女认为并不过分。那是臣女的庄子,臣女固然可以直接下令收留流民,但是臣女更应该为庄户们考虑,毕竟臣女的庄子还要靠他们的劳作才能收获粮食上缴租子赋税。若是让流民将病气过给庄户们,那才叫哭都来不及呢。”

“那你为什么还要主动下令收留流民呢?”

“回皇上的话,除了臣女的庄子上缺少人手之外,还因为庄子附近的徐家庄易主了,起因是野菜。”

“哦?野菜?这倒稀奇?说来听听。”

“是,皇上。徐家庄原来的庄主徐老爷是个屡试不中的秀才,守着三十来顷地过日子,是个老实本分得有些迂腐的读书人。他只管收租子,若是庄户们采些野菜什么的他也不管,就是庄户们给他看管果园子从树下采些野菜药材什么的,他也不会多说什么。偏生有个姓罗的商人常常到他的庄户们手里高价收购这些野菜药材,一来二去,庄户们买野菜药材得的钱财比种地的收成还多,庄户们渐渐地就说那姓罗的好徐老爷刻薄小气。偏偏徐老爷不是举人,不能享受国家对读书人的赋税优惠,自然他的租子也是不能降低的。因此,庄户们渐渐地就不愿意种地,反而借徐老爷的地养些野菜药材,徐老爷就下令不许庄户们拿他地里的野菜药材们卖钱,结果被人半夜里烧了房子。徐老爷只好卖了地,出去坐馆。”

“怎么,这徐秀才不去报官?”

“颜太傅,这几年京畿不是旱就是涝再不就是蝗灾,流民极多,官员们都焦头烂额了,哪里会在乎房子着火这样的小事,何况,这位徐老爷只是一位秀才,平日里极少和官员打交道,临了,自然只能一走了之。”

“这些个刁民,真是胆大包天,还有那姓罗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参知政事大人可不能这么说呢。书上不是说了吗?熙熙攘攘。那位商人只有不停地将银钱换成货物再在别处将货物换成银钱,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利才能养家糊口,当然银钱的转换速度越快,他获利也就越多,这是商人的天性也是义务,高价收购野菜药材不过是加快银钱转换速度的手段而已。至于那些庄户们也是为了过更好地日子。就拿养孩子来说,半大小子饿死老子,这口粮就不用说了,还有衣裳一年至少两件,更不用说那心疼孩子的,想送孩子念书的,那更是一笔老大的开销呢。说来说去,还是那位徐老爷管理无方,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我也怕庄户们有样学样,才决定收留流民的。只有庄子上有充足的劳力,庄户们才会担心丢了饭碗,才会努力干活;而流民们只有有活干,才会不担心有上顿没下顿,不担心过朝不保夕的日子。”

“为什么要用石灰煮衣服?”

“回皇上的话,这是为了防病除虫。那些流民脏兮兮的,也不知道身上有没有病症。加上京畿到处都缺药材,石灰是臣女能找到的最方便最省钱的能除湿也能驱虫的东西,只要将河里的石头拿去烧就好了。而且去河里采石头可以顺便清理河道,采石头需要人手,运石头需要人手,烧石头也需要人手,开采烧石头的泥炭也需要人手,这些流民有活干能拿到粮食作工钱就不会闹事了。”

皇帝又问了许多话,后、宫虽然不能探听到勤政殿里的事情,却也知道皇帝一连数日宣召迎春,太子也十分喜欢迎春,还曾亲自送迎春回慈宁宫,也曾陪迎春逛御花园,这让这个后、宫及诸多太子嫔御摸不着头脑。

太后自不必说。迎春不过一介女流,虽然薄有功劳晋位乡君,可是年纪尚小,一介乡君实在算不得什么,只要儿子高兴不碍国事又未曾冒犯了她,太后自然无所谓。况且迎春是个知趣的,虽然因为庶出,礼数规矩上有所欠缺,可是难得温柔恭顺,眼底一片坦诚,在宫里倒是难得的干净。太后也愿意乘她还干净的时候让迎春在慈宁宫有几分体面。

皇后也十分淡定。自己是当今的原配,当初救驾导致中毒伤了胎儿,致使嫡皇子天生是个瞎子而自己再也坐不了胎,可是因祸得福,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况且自己的娘家是百年大族,不但出过宰相、侍中枢密使,其他高官也不少,嫡皇子无法继承大统也让自己娘家处境好转。此番无论是皇上还是太子看中了迎春,都不影响自己的地位,自己也不用做这出头鸟。

容贵妃表示十分纠结。自己娘家不出彩,儿子又从小养在皇后身边,与自己不亲。这迎春也不知道是皇上看中了还是太子看中了,若是引得父子离心,只怕儿子不好,自己更没有好下场。可是迎春年纪又小,皇上一连数日宣召其入勤政殿,可见圣恩隆盛,自己也不敢明着找她麻烦,让皇上不高兴。容贵妃闷闷地坐在暖阁中,细细地盘算着这宫里有谁可以利用的,又与自己的乳母嬷嬷商议了许久。

郭淑妃十分生气,在寝宫连连砸了好些物件:“这贾迎春算什么东西!一个一等将军家的庶女,京里多得海了去了。天生的狐媚子!才十岁,居然勾引得皇上日日召见!可怜我的八公主,一个月能与皇上说的话,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

“母妃何必发那么大的火?不管怎样我都是当今的亲生女儿。”

“可是她已经被封了乡君。你呢?都十二岁,马上就十三岁了,至今尚未受封!”

“母妃,二姐姐六姐姐不都是临出嫁才被册封为公主的吗?再怎么说,我是君,她是臣,我若真的放下身段去与一介乡君计较,那才叫失了身份体统,给父皇脸上抹黑呢。”

“那能一样吗?二公主六公主的是美人养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