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 第34部分(第1页)

第34部分(第1页)

“可是,二姐姐不是已经拒绝了二嫂子不是吗?又怎么会来帮我呢?”

胡嬷嬷笑道:“乡君怕是不知道,其实青和郡君是不喜欢那王家出身的女子的,而那位琏二奶奶又是个贪财贪权势的,自然不得青和郡君的心。可是乡君就不一样,老身看得出来,青和郡君的态度有些奇怪,对乡君可不是一般的好呢。乡君不妨将话摊开了说,只有说开了,青和郡君才能帮上乡君的忙,不是吗?”

黛玉抹了抹泪珠子,轻声应了,重新梳洗了,就往贾瑾的屋子里来。贾瑾也得了消息,连忙叫人换衣裳,又重新梳洗了,配上首饰,让丫头打了伞,亲自到院门口迎接,姐妹二人在院门外相遇,互相见了礼,才进了贾瑾的正房堂屋。姐妹二人去了大红羽纱雨衣又去了外面的披风,才携手进了贾瑾的卧室。等小丫头上了茶果,黛玉方踌躇着将事情说了,又道:“二姐姐,妹妹知道姐姐能干又厉害,请姐姐提点妹妹一二。”

贾瑾笑笑道:“妹妹来得可巧,姐姐确实有个法子,不过能否挣银子就不知道了。”

黛玉捧着茗碗,用盖子拨了拨碗里的茶叶,咬了咬嘴唇,道:“愿闻其详。”

贾瑾用了口茶,道:“这次皇上又赏赐了我一座庄子,就在我那个温泉庄子西南四十里,一个名叫雁影湖的地方。我已经看过那个地方的地形图了,四周是一片山丘,周围草木却极为茂盛。因为那里之前闹过瘟疫,据说人口稀少,如今若是在那里买地的话,可以按照中下等地算,一亩的价钱是四两,原本那些田地都是中等地,没有六两是拿不下来的,也就是说花一样的价钱可以买多一半的地。我已经想好了,皇上赐我的庄子也就那么大,我打算再买上三百顷的地,全部拿来种植药草。”

“种植药草?”

“没错。这些年,年年闹灾闹瘟疫,流民也多,就连各地的药房惠民局都缺药材。如今京里的药材大多是南面走水路运过来的,花费大不说,就是路上的损耗也是不小的。若是真的能种植成功的话,可是一件大功德呢。若是不成功,也不过是多花了三万六千两银子而已。而且那里草木茂盛,我也可以养兔子养羊,开纺织作坊,也是好的呢。”

“姐姐手下有会种植药材的人吗?”

“目前没有。不过我记得前年宫里有位太医因为误诊被关进了天牢,他的家眷也全部进了教坊。我记得他那一双儿女都是会岐黄的,而他的正室也是个爱好摆弄花花草草的人,当初种得不少的好花。我回头得了允许就让人将他的妻子儿女都买回来,让他们去摆弄药草,拼上几年功夫,我就不信不能成事。”

“二姐姐,算我一份如何?反正姐姐也说了,就是种药草不成功,也可以置办纺织作坊的。妹妹如今也有些银子,也想置办个庄子呢。”

“妹妹一向不怎么在乎银钱的,怎么会想到要挣银子补亏空呢?”

“还不是在二嫂子那里,二嫂子说这荣国府一年要亏空数十万两银子。妹妹想着舅舅家还是有爵位有皇庄的呢,妹妹家里已经没有了爵位,父亲的俸禄一年最多也就几百两银子,可是妹妹这次在买卖街自己就花了千余两银子,可见我们林家也是亏空得厉害呢。”

贾瑾不禁莞尔,轻轻转了转手里的扇子,道:“妹妹多虑了。姐姐估摸着以妹妹家里的情形来看,妹妹家里的状况比我们家要好得多。妹妹家里人口简单,正经的主子也只有姑爹和妹妹两人而已,姑爹又是身居要职,那个扬州巡盐御史的职位,是天下一等一的肥缺,因此姑爹就喜庆宴饮这一块,就不要自己出钱,或者只要出一小部分就可以了;而向人情往来这样的事情,老实说,在盐政上,就拿盐引来说吧,肯定是要姑爹开字条才可以换盐引。那些盐商们为了早一日拿到盐引,都是重金去砸巡盐御史的门的,就像那些杂书上写的,拿五千两银子孝敬,只为了早一日拿到盐引,这早一日,他们就能多挣上两万两银子。这种孝敬还不算收受贿赂。所以妹妹也大可不必担心家里会有大亏空。”

“可是姐姐以前不也说过吗?之前也有个巡盐御史被问罪,就因为寒门出身而家里又被搜检出了一万两银子吗?”

“这就是寒门和世家的区别。一有事情,被推出去做替罪羊的肯定是寒门子弟,而处于险地却游刃有余的官吏一定是出身世家。这是我华夏儿女传承了千年的人情伦理。”

“可是爹爹真的不要紧吗?不会有人暗算吗?”

“以妹妹的祖母清河县主与当今太后的关系,只要姑爹忠心圣上,就没有人能动摇姑爹的地位,那些眼红巡盐御史这个位置的人就只能用其他阴损的法子,比方说送女人、下毒、买凶这样不入流的手段。妹妹如今也是朝廷正式册封的乡君,姑爹居然后顾无忧,自然在官场之上能更加顺当。”

“那姐姐,银两真的很贵重吗?能买到多少粮食?”黛玉顿了顿又问道,“妹妹想知道,自己能为父亲、为家里做多少事情。妹妹手里有些银钱,妹妹想知道这些银钱能做什么用,能救多少人,能帮上父亲多大的忙。”

贾瑾看着黛玉,沉默半晌,吩咐传话下去,转告贾琮贾环和徐氏姐弟三人,说她和黛玉有事不过去了下午的课程自习,等姐妹身边只留下几个宫里来的嬷嬷,才正坐面对着黛玉道:“既然妹妹这么问了,姐姐就花上些力气,细细将给妹妹听好了。不过妹妹不一定一次就能明白,姐姐在此,希望妹妹能记下,以后慢慢地琢磨。

“铜钱、银两、金子,这些钱货的贵贱都是相对的,也是变化这的。就拿京畿一带的官价来说吧,铁钱又叫角子(相当于现在的二角,十年前的一角钱),五个铁钱算一文,十足的官银一两值一千二百文,而散碎的银子或者是成色不好的,就只能换到一千文左右,两者之间的二百文的差价就是火耗。如今铜胎珐琅彩的摆设首饰风行,铜价上升,有的地方一两银子就只能换到七百余文。这是因为物以稀为贵,铜胎珐琅彩的摆设首饰的盛行,消耗了大量的铜,所以铜价就上升了。因此,那些商人们常常能利用火耗和这物以稀为贵的铜价的波动,迅速积累财富。哪怕将来有朝一日朝廷发现了一座巨大的能供应这个天下用上百年的铜矿,导致铜价回落,甚至是将来一两银子能换上两吊铜钱(一吊一千文),那些精明的商人依旧能挣到钱财。不过真正精明的商人是不会涉及倒卖银两铜钱的买卖的,因为这是挖朝廷的墙角,将国家的财富霸为己有,与通敌卖国没什么区别。”

正文 第五十六节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