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 第71部分(第1页)

第71部分(第1页)

徐静芝吃惊地捂住了嘴:“这、这不可能吧?哪有这么猖狂的人哪?”

贾瑾道:“怎么没有?我可是听说吏部每年都会出来好些档案,上面记载的就是那些死在任上的官员,而且死因也是千奇百怪,有惊马的,有急病的,还有什么马上风的,总之,名目多的让人眼花缭乱,而且很多还经不起推敲。”

徐静芝道:“怎么会经不起推敲呢?”

贾瑾道:“当年有一位鲁姓官员,本来是京里的某家世家的旁支庶子,自幼害怕马匹一类的大型的牲畜,你说他会去骑马吗?连马背都上不去、出入只能坐轿子的人,又如何上得马匹,又如何在崎岖的山路上飞快疾驰,以致马失蹄而落下山崖?”

徐静芝愣住了,黛玉道:“那么这位鲁姓官员又因为何事而被害?那个地方有强梁吗?”

贾瑾道:“那里曾经有个不小的铜矿,在这位鲁大人上任之前的近十年里,铜矿的赋税,逐年递减,朝廷几乎收不到当地的税收。鲁大人到了当地以后,多次明察暗访,小心求证,才知道,原来是当地衙门里有一皂隶,伙同刑名师爷和当地的富户,私自将出产的铜矿石运出去卖掉,中饱私囊。同时欺骗当地的百姓,说是朝廷的赋税重,所以没有结余。百姓们信以为真,对朝廷委派的官员都不相信,最终导致了大批的百姓为了活下去,沦为奴仆或者是上山成了盗匪。”

徐静芝道:“那么,那个皂隶和他的帮凶呢?”

贾瑾道:“又能怎么样,盗匪一旦横行,那几个小人又能保全了不成?他们自己成了盗匪们的祭品不说,而他们的财产,成了盗匪们招兵买马的薪资。至今,那里还乱着呢。”

黛玉听了,低下了头,一个铜矿,就能惹出了那么多的事情,那么自己的父亲守着盐政、守着扬州这个盐商云集的地方,是不是也是如此危险呢?

徐静芝道:“如此看来,这《牡丹亭》里的杜姑娘也是这样一个被算计了的官员家的姑娘了?”

贾瑾道:“是啊。你想,好好的,一个姑娘家,怎么没脸没皮地做起了那样的梦来了?想我们这样的官宦人家的姑娘家,除了自己的祖父去、父亲和自己的兄弟,何尝见过男的了?就是我想见我父亲,也要到晨昏定省的时候才能见到呢,更别说其他的了?”

黛玉眼里额外地惊慌:“这么说来,那位杜姑娘做梦,也是被人算计了?”

贾瑾道:“不错,我认为,是那些泼皮无赖通过帮佣仆妇,给人家杜姑娘下了要,作弄了人家姑娘,或者是干脆糟蹋了她。那个姑娘又惊又怕,为了名节,自己选择了服毒自尽。不想,反而中了圈套,整个人都落进了魔掌。”

黛玉和徐静芝面面相觑,都低下了头,思索这样的可能性有多大。两个人越想越怕,尤其是黛玉,以前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想起自己被父亲远远地送进了京里,心里总是有些不满的。自己热孝未过、母亲甚至还没有做周年,自己就不得不背井离乡,连守孝都不能。自己背地里不知道掉了多少眼泪,却从未想明白父亲送自己离开的真正的原因。如今听了二姐姐的这番话,自己明白了,自己若是不离开,这杜姑娘在背后经历的那些悲惨的事情,可能就是自己的未来。

徐静芝低头想了半天,道:“若是二妹妹说的是真的,那么那杜姑娘真的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灵了。她一个女儿家,手无寸铁,力气也小,还不是任人摆布?逃又逃不了,又无人知道她的消息,也不会有人来救她。那……”

贾瑾道:“不错,虽然这样的话不应该是进我们这样年纪的女孩子的耳朵的,但是,那位杜姑娘有可能被那些人当做玩物一样,任人玩弄,运气好的时候,可能只是挨一顿毒打,运气不好,就可能被人欺负。”

黛玉有些茫然,她年纪小,还不知道那些落入狼窝的女孩子的悲苦的命运,却也知道,这绝对是自己所不能想象的悲苦的命运。但是徐静芝的年纪却不小了,加上经历过坎坷,自己也知道些事情,当即就变了脸色。

沉吟半响,徐静芝才道:“怨不得,那杜姑娘最后要去找自己的父亲了,连死也死不了,她又有什么办法?她也只有想办法向父亲求助了。”

边上探春和惜春两人也不知道来了多久、听了多少,探春道:“若是她真的想死,别人还拦得住她不成?白白的丢脸,失了名节不说,还连累家族的清誉。”

徐静芝道:“三妹妹,你还真是孩子话,你可知道,有的时候,就是需要寻死,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且,那些人既然胆敢算计杜姑娘,将杜姑娘偷出来,成为他们的玩物,就不会算计杜大人和杜夫人吗?”

探春道:“那么,后来的金殿求情是怎么一回事情?不是说,那杜丽娘的丈夫又中了状元吗?”

贾瑾道:“三妹妹真是孩子话,中状元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外面又多少读书人皓首穷经,就为了金榜题名,可是这世上又有多少人终其一生,也只能遥叹无缘。别人就不说了,当初的苏轼,不就是因为年轻,而同状元失之交臂吗?就是姑爹,不也是因为年轻,而只能屈就探花吗?珠大哥哥那么用功,还不是只中了秀才,就因为心力耗尽,而撒手人寰?”

贾瑾的声音并不低,但是却结结实实地落入了李纨的耳朵里。李纨自从嫁过来以后,就没有过过几天安生日子。丈夫借口要读书,却又宠着那几个通房,婆婆天天找自己的麻烦,丈夫没了以后,家里更是当自己不存在,老太太是看着兰儿的份上,对自己和颜悦色,可是其他人从不曾为自己说过话,而今天贾瑾说的是自己的丈夫是心力耗尽而亡,丝毫没有将贾珠的死怪到自己的头上。李纨看看上面的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等人,见上面似乎没有注意到贾瑾她们的动静,又看了看贾瑾姐妹几个,才自顾自的忙去了。

徐静芝道:“可不是,三妹妹。这金殿陈情这一节,根本就是那些人写出来糊弄人的。不要忘记了,那杜大人是那杜姑娘父亲,按照国法,就是杜大人当殿杀了杜姑娘,也是可以的。因为确实是杜姑娘失了名节、玷污家门在先。就是皇上也不能降罪杜大人,最多也只能说一声,杜大人迂腐或者是杜大人太刚直什么的。”

黛玉道:“我记得有些书上还要求,女子被人看见了手臂,就要将手砍下来。这一论调还在清流和士大夫间被广为追捧,杜大人只要操作的好,不但不会被人指责,反而会得到好名声呢。”

贾瑾道:“而且那位杜姑娘若是真的在金殿上数落自己父亲的不是,就是不孝。世人也只会指责杜姑娘的不是,而不会说杜大人的不是。相反,若是杜大人坚持调查,将那些蛀虫绳之以法,就是大功一件。对每一个人都有好处。当然,唯一不好的就是杜姑娘。谁让她命不好,遇见了这些事情,还不知道告知父母寻求帮助,反而一味逃避、寻了短见,不但让父母伤心,还给了他人算计自己父亲的机会。”

黛玉愣住了,自己是不是也给过别人算计自己父亲的机会呢?自己的父亲是巡盐御史,领着天底下一等一的肥差,加上这些日子,自己从嬷嬷们的口中得到的消息,自己的父亲是隶属于御史台,可以直接联系君王的,财富、地位、门第、权利,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比那《牡丹亭》里的杜宝杜大人的高多了。

自己也记得这位二姐姐曾经对自己说过,这贾家原本就跟金陵的甄家交好,尤其是那边的二房。每年的年节,两家都会互派管事送礼,互通消息。就是自己这个时常不在贾家的外姓姑娘也见过那甄家的人。那么二姐姐说的在背后操纵盐商,与朝廷作对、让父亲为难的人就与那甄家关系匪浅,甚至有可能就是那甄家的人。

黛玉抓紧了自己手里的帕子,第一次想到,这次自己的父亲进京,自己跟父亲一起回去,会不会好一点?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