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在时光之外 > 第17部分(第1页)

第17部分(第1页)

在怎么又扯上了老贤木的老师?这么好的“文化大革命”是那么伟大的毛主席发动的,为什么把老贤木的研究工作也当做革命的对象呢?他无法排斥和否定“文化大革命”,但也决不能放弃和拒绝老贤木……

这天,动员会从早晨开到下午两点,突然有一名女生晕倒在地,队伍里出现一阵骚动。马校长即刻指挥几名教师把倒下的女生抬走,然后与李科长和红卫兵头头耳语一阵,又领喊了几轮革命口号,宣布散会。

第七章 革命来了2(1)

对于这场革命的到来,珠玑小学的全体革命师生并不感到突兀或惊诧,甚至有一种隐约的期待和向往。早在数月之前,学校消息灵通人士便获悉开展“文化大革命”的消息,而且了解到“文革”是由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的,更没有人觉得是坏的消息。近一段时间来,报纸上和收音机里的报道不断增加,偶尔从省城武汉开来的汽车也以车身的标语和撒下的传单传播实际革命形势的凤毛麟角,一般的概括是:“文化大革命”在首都北京乃至全国各大城市都开展得如火如荼,形势大好,不是小好,也不是中好。只是没有电视,无法看见那“如火如荼”的“大好”实况。这自然也是北京的高明:凡事自上而下或由点及面,先弄出一些看不见的“成功经验”和一种“隔山震民”的效应,更有利于推动革命发展。

但形势毕竟发展太快,让不少的人对革命认识不足或者错误地理解了革命。譬如向老师,他曾经在三( 1 )班宣讲过自己不曾见到的“文化大革命”,当革命来到珠玑小学后,他立刻发现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不仅肤浅,甚至存在偏差。后来,他真诚地向三( 1 )班同学作了自我检查:革命并非那么简单,斗争非常激烈,首先要抓主要矛盾,解决“司令部”的问题,这才是大是大非——还是党中央、毛主席英明!向老师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紧跟形势,积极革命。并以此与同学们共勉。

而他,作为三( 1 )班的学生,当日参与珠玑小学的革命后,主要的体会有五点:一是振奋——革命是及时的、伟大的;二是失落——革命似乎并不关心珠玑人民的生活状况;三是庆幸——革命把老贤木完好无损地带回来了;四是不解——革命间接地不赞成老贤木的工作;五是喜悦——革命看上去并不那么枯燥无味。五种体会,使他怀有更多的期待。

在“珠玑小学的文化大革命动员大会”即将结束时,他已经想好:等会议一结束,他便去见老贤木,问他是否收到他寄往清华大学的信,并建议他今后讲“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人类服务”。可是,会议结束后,红卫兵并没有放掉老贤木,继续拿他做“受害的人证”,去附近各学校发动“革命”。他便因此深感不安,觉得这“文化大革命”虽是好事,但实在不该耽误老贤木的运算——难道还有比老贤木的运算题更大的“主要矛盾”吗?

而且,革命的车轮的确是滚滚向前的,珠玑小学的“文化大革命”很快便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革命是大揭发大批判,采用贴大字报的方式。不到两天工夫,教师办公房被白纸黑字密密匝匝地包围了一圈。革命初期,小学的革命是在老师们之间开展。老师们忙着开会、辩论、写大字报,不再拿着备课本去教室。上课铃照样响起,同学们进到教室,见讲台上没有老师,就快乐地玩耍,或者向窗外瞅。三( 1 )班班长杨柳青有时会从座位上站起来,号召大家读语文书,大家埋头狠读一阵,不久便泄气,又去看窗外或者逗闹。下课了,同学们都跑去看大字报,很快便知道了一些老师们的“历史问题”,诸如赵老师的父亲是国民党的军医,钱老师的叔父做过日本鬼子的翻译官,李老师是大地主的姨太太生的……此外还学到许多新词,如“死不悔改”、“狼子野心”、“梦想复辟”、“反动人生观”等等,从而也滋生了不少认识,并努力要求自己把“阶级觉悟”提高起来。

很快,革命就取得了第一战役的成果。大约是“珠玑小学文化大革命动员会”召开后的第六天,珠玑小学在“动员会”原地召开了一场批斗大会,批斗对象是赵、钱、李三名有严重“历史问题”的老师,批斗的方法是让赵、钱、李三人各挂一个牌子,站到台上去低头认罪。不过,登台主持这天批斗大会的不是校长马老师,而是向雨老师。向老师剃了平头,满脸凛然正气;虽然依旧英俊,但看上去脸形有些改变,令人生疏少许。他首先宣布,根据上级的安排,由他从此担任珠玑小学“文革”联络组组长。接着,他指着赵、钱、李的背脊展开一番愤怒批判,最后作出处理决定:赵留校养猪,钱回乡务农,李打扫校园。

第七章 革命来了2(2)

他本来觉得革命是好的,自然也不会喜欢国民党军医、日本鬼子翻译官以及姨太太什么的,但他真切地看到赵、钱、李被批得弯腰驼背、汗流满面、时而咬牙抽筋时,“阶级觉悟”竟然就越来越低下去,心口一阵紧一阵地急跳。当这三人听到“处理决定”而几乎同时眨眼落泪那一刻,他禁不住“哗”的一声,剧烈地呕吐起来。杨柳青和邻班的老师连忙过来搀扶他,他听到向老师在台上高声说:“看,这就是我班上的学生刘浪!阶级觉悟多么高啊!见到牛鬼蛇神,都呕吐了!”他感到天翻地覆,就放声哭泣,哭着挣脱杨柳青和那位老师的搀扶,往家中猛跑。

接下来的两天他没有上学。第二天傍晚时分,向雨老师登上了他家的台坡。他看见向老师的影子,即刻退回堂屋,从后门口溜进了竹林。他已然感到,他在心底里已是不那么喜欢向老师了,只是好几次没让这个念头冒上心头。直到夜色已深,他蹑手蹑脚地靠近屋子,听屋里不再有向老师的动静,才推门进了家中。母亲独自坐在堂屋的油灯旁发愣,也不用看他,单是叹息一声:“这向老师……唉!”停了一会儿,又说:“还是上学去吧!也不要解释,你爸前不久回家说过,区里也在搞‘文革’,要全家人都积极拥护,听毛主席的话。”经母亲这么一说,他的眼泪流成两串珠子,便连连点头,把泪珠甩掉。

他就又去上学,但每天惟恐见着向老师。好在向老师当了“文革”联络组长,专心致志闹革命,不再到班上来。可是,有一天,教师办公房前的空场上发生了一场争吵。他随马宏达、李黑牛等人跑去看热闹,立刻见着了向老师!

原来争吵双方一边的代表是校长马老师,一边是向雨老师。两人怒目相向,都捋着袖子,一个甩手指,一个挥巴掌,你叫我喊,身后各站着几名老师,间或添油加醋,推波助澜。围观的同学越聚越多,推来搡去,一浪一浪地摇曳。

马校长正喊着:“学生对老师用点头敬礼的方式打招呼,这是文明礼貌的表现!”

向雨老师则大叫:“什么文明礼貌?与老师打招呼,说声‘某老师好’,多么简洁明快!”

“难道为了简洁明快就可以省掉尊师重教吗?”

“难道尊师重教非要用肢体表达不可吗?”

“你懂不懂一点道德教育?坚持肢体表达,是对人格意志的一种驯化和强化!”

“可笑!我干吗要懂你这一套教育!告诉你吧,你这一套比资产阶级思想还反动!”

“你说什么?”马校长大喝一声,犟着脖子定住了。

“我说什么?”向老师毫不示弱地正视着马校长,“我说你连资产阶级思想都不如,是地道的封建主义思想!”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