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我说参同契 > 第71部分(第1页)

第71部分(第1页)

如果修道到这个境界,“结括终始”,要像口袋一样封起 来,什么都不管,因为阴极了,下一步又转过来到光明境 界,力量更大。所以“韫养众子,世为类母”,这个韫养的 第二度光明再来,等于这个阴极是妈妈,再生一个儿子出 来。在密宗也讲到这个道理,所以有子光、母光这个差别, 一般人把“明”的先后境界的差别,比喻母子相会的道理。 这是月尾的月亮,我们的境界也是如此。“上九亢龙”,“亢 龙”就有悔,到了最高处就不行了,“战德于野”,阴阳交 战。现在还是把所谓炼丹、气机、生命、精神、健旺这些变 化,用《易经》的乾、坤两卦六个阶段来说明。

群尤无首最好

“用九翩翩,为道规矩”,“用九”这个名称很有意思。 现在留下来这一本《周易》的“乾卦用九”、“坤卦用六”这 两个名称,只有乾、坤两卦里头有。坤卦是阴爻用“六”代 表,乾卦是阳爻用“九”代表,其他卦里头没有。怎么叫 “用九”、“用六”?历来解释很多,我的研究告诉诸位,就是 “用阴”、“用阳”。换句话说,到了最高的境界,天地宇宙万 物同人一样,都受阴阳的法则所支配。能够不受阴阳法则支

配,善于用阴阳,超越于阴阳之外,就是“用九”、“用六” 的道理。

所以《易经》的乾卦有一句话,“用九,见群龙无首, 吉。” “群龙”就是指这六爻,六条龙无首,没有头的,这是 大吉大利。六条龙都没有头为什么大吉大利呢? “用九”,从 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立场来讲,“用九翩翩”是谦虚到极点, 自己决不做首领,也不占任何位置。我常说中国文化里的隐 士之道,是帝王学的领导,隐士决不占任何位置,也不要任 何权益。所以“用九”这个群龙无首,也可以说是真正的大 民主的精神,平等平等。自己不在其位,一概不用,当然大 吉大利。一个人帮助团体得益很多,他自己什么都不要,飘 然而去,这个人就是“用九”。“用九”当然“见群龙无首”, 所以大吉大利。

按部就班九转还丹

“用六”也是一样,有吉有凶就是人有所求,到了无所 求的境界,也是与“用九” 一样。所以《参同契》“用九翩 翩,为道规矩”,是说做工夫一步有一步的境界,一步有一 步的道理,“用九”、“用六”而不被阴阳所用,是跳出了阴 阳之外。我们没有跳出以前仍要知道“用九”,每一个境界 来都晓得是过程,不是永恒。就算神通广大,能翻天覆地, 还是道的“用”,不是道的“体”。如果被自己的这些境界骗 住了,修道永远不会成功!所以,每一个境界都不能执着, 因为下一步还要变化。所谓“用九翩翩”,那是形容超越的 意思,“为道规矩”,是要晓得那是修道的这个道理。 丨 152|一

到了 “阳数已讫”,乾卦用完了,阳数“九”没有用了, “讫则复起”,阳极就阴生。“推情合性,转而相与”,拿人的 生命来讲,阴阳是性情,这是中国文化《礼记》的根本。性 包括心理的,情包括生理的,懂了这个法则来“推情合性”, 把生理与心理的境界合一,这也是一阴阳。也就是把心理的 一念不生的清净,与生理上气住脉停相结合,则一步一步自 然会起变化。所谓“九转还丹”,像一个圈子一样在旋动, “九转”并不是气在身上打转九次,“九”是阳数,是说阳气 极而转阴、阴气极而转阳这样的过程阶段。

“循环璇玑”,这个流动互相反复,“璇玑”是古代天文 仪器中心在转动的那个东西。“升降上下”,阴阳到了一升一 降,一上一下。“周流六爻”,从《易经》来讲六爻,六个位 置。“难以察睹。故无常位,为易宗祖”,每个境界的变化, 如佛经所说“不可思议”,不要去想,难以推想观察,因为 我们生命的功能都是自然变出来的。但是每步工夫不一定呆 定的,依个人的体能、年龄、心理等的关系而有异。活子时 也不是呆定的,可是这个法则、道理、规矩,等于科学的公 式,它是呆板的。所以必须要把这公式把握住了,才能 修道。

道家有各种各样的怪工夫,从丹田从海底提气上来,再 从背上转,到前面下去叫做转河车等等,这些都不是正统道 家的路线。你不能说他错,但是正统道家走的路不是这个样 子,只要是后天有意去做的,纵然成功也不是正道。因为做 得成的就坏得了,不做就没有,所以不是正道。

丹进先养性

现在我们翻到中篇,正统道家的神仙丹道之术,下手的 工夫先从养性开始。中国文化三家,佛家讲明心见性,道家 讲存心炼性,儒家讲修心养性。《参同契阐幽》这本书上, 注解的朱云阳真人,不用道家名称,倒用了儒家的养性说 法,道理都是一样。“此卷,专言养性,而御政伏食,已寓 其中。”养性同佛家明心见性不一样,不是用禅宗所谓参话 头的方法,他不要你参,因为人性本来就是道,人性本来就 是佛,你只要培养就出来了。这一篇专讲养性下手的工夫, 与道家的修持之路,以及得到金丹吃下去长生不老的道理、 程序,“已寓其中”,都包含在内了。

性命归元章第二十

将欲养性,延命却期。审思后末,当虑其先。人所禀 躯,体本一无。元精云布,因炁托初。阴阳为度,魂魄

所居。

阳神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性主处 内,立置鄞鄂。情主处外,筑为城郭。城郭完全,人民 乃安。

爰斯之时,情合乾坤。乾动而直,炁布精流。坤静而 翕,为道舍庐。刚施而退,柔化以滋。

九还七返,八归六居。男白女赤,金火相拘。则水定 火,五行之初。

上善若水,清而无瑕。道之形象,真一难图。变而分 布,各自独居。

类如鸡子,白黑相符。纵横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 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 若饴。

千古丹经《参同契》,内容归纳成三大纲要:御政、养 性、伏食。本章叫做“性命归元章”,是后人所加,指性与 命两个合一。在别的道书上,性跟命叫做神与气两种,神是 性的现象,气是命的现象,所以神气是讲它的现象,性命是 讲它的根本。现在修道成功变成神仙就是性命归元这个作 用,返本还元了,得了道长生不死了。所以“此章,言性命 同出一源,立命,正所以养性也”。道家的书都是讲先修身, 把身体修好,因为我们这个肉体是生命的一个杰作,一个果 实。譬如苹果是苹果树结出来的果,等于我们这个身体一 样,但是苹果的生命是苹果树上来的,苹果树是命根。这个 命根在苹果里也有,再把苹果籽种下去,好好培养,它又长 一棵苹果树出来。所以我们这个肉体不是本命,可是本命也 在这个肉体。真正把命功修好了,“明心见性”,见道自然很 容易,所以立命正是养性,就是这个道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