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乡痛,在城市的深处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乡痛 编者的话

在过去的几年里,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黄河边上的中国》等书的出版,使得三农话题经历了从书斋到社会、从专著到媒体、从城市到农村的不断深化与普及。2004年马家爵杀人案和2005年###总理为农民工讨薪,从上下正反两方面说明,农村与城市的关系,愈来愈受到政府与国民普遍关注的事实;从2001年李昌平发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呼声,到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口号的提出,更凸显出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不管你是多么高级的白领,不管你有着多么高等的学历,不管你是在多么高的楼房里办公或者居住,每一个城市人每天都得与农民接触与相处。几亿多农民进城,融入城市的每个阶层、每个角落、每个家庭;城中村在各个大城市的边缘或腹地已经札下了根。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农村人与城里人关系,已经成为建立和谐社会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2003年,我们在“天涯社区”的“关天茶舍”网上看到《我花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一文,文章表达了一个来自农村的青年,在与城市融合的过程中对于身份认同的迷惘,从非常感性的层面反映了城乡融合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此文吸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跟贴讨论,在一段时间内,与此主题相关的文章出现了许多。

如今,除了有几百万农民工,城市中还有许多出身农村通过上大学或者其他奋斗方式,拥有了城市户口的年轻人。他们已经摆脱了那种令他们不堪回首的生活,但是,他们并没有忘记仍然在田野上劳作,在贫困中挣扎的父老乡亲。农民之子的血还是热的。正因为如此,他们在蜕变中经历着我们难以想象精神的痛苦。于是,他们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既是抒发怀乡之情,也是为了相互了解。

这是一个确切的切入点。于是,我们产生了将这些文章汇聚起来,以此为主题编辑一本书的想法。

所以,本书中的大多数篇章来自网络,我们将那些让我们落泪、让我们击节的文章下载,保存在一个命名为“农民之子”的文件夹中。我们兴奋地发现,这类文章的点击率都非常高,后面的跟帖也非常精彩。比如,本书收入的网友“九天揽月”所写的《我所见识的中国农村》跟帖总数达近千条之多。编辑时本想把所有跟帖都保留的,但想到与几十个作者联系版权已经是件很困难的事,与所有的跟帖作者都联系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再加上篇幅的限制,所以只好忍痛割爱了。

因为多数作者使用的是网名,所以虽然耗时长久,仍有一些文章没能与作者取得联系。我们希望这部分作者,恕我们由于出版此书心切,并原谅我们的冒昧。我们期待本书的所有作者能与我们联系、交流并且成为朋友。一旦得到地址,我们将把寄上样书及稿酬。如有分发不出去的稿酬,将捐献给北京师范大学学生社团“农民之子”。

联络信箱:nmzhz2006@

千里背尸还乡记(1)

张 立  朝格图

一起出门打工的老乡病死了,为了给他的家人一个交代,湖南老汉李绍为背着尸体,上火车、赶公交,辗转千里返乡,直到在广州火车站被警察发现,这惊世骇俗的一幕,才得以终止。

事情发生后,外界有的说老汉愚昧,有的夸他忠厚侠义,有人被他感动而落泪,有人一听“就浑身起鸡皮疙瘩”。左家兵因何而死,李绍为为什么千里背尸?本报记者历时5天调查采访,力图还原事件的全过程,以呈现背尸行动背后的行为逻辑和行为环境。

这或许是一个让人惊悚的新闻,但或许更是一个充满着农民工辛酸血泪的故事,或许,它还是一次对社会和公众道德良心的追问。

2004年11月27日,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岳屏镇福龙村。

上午10时,李绍为正在田里种油菜,村民李灵伟的老婆一路小跑来了,“快去我家接电话,找你的呀。”电话是三塘镇封其平打来的,“老李,去不去福建打工?挖电缆沟,轻轻松松的,一天有六七十块钱,包吃住,还包车费呢。”

封其平是一个小包工头,经常组织周围的村民外出打工,李绍为一听当时就心动了,“这个工待遇很好啊。”

“我去我去。”李绍为连声答应。

11月份离过年还有3个月,正是出门打工的季节,尽管今年61岁了,但李绍为一餐能吃6两米,两肩能扛200斤,出门打工是常事。放下电话,李绍为一溜烟跑到了左家兵家中,左是他的好朋友,因为目不识丁,左家兵出门打工总是算不清工钱,被人欺负,后来,他就只跟着能写能算的李绍为出门了。左家兵的老婆陆淑梅一听,也乐坏了,“那我赶紧收拾行李,你回家等老左吧。”

10分钟后,两人就拎着一个旅行包、一个黄色编织袋上路了,包里装着换洗衣服,袋里是两床薄棉被,想到老板要包吃住、包车费,李绍为身上只带了50元,左家兵揣了20元。

从村里到镇上十多里路,搭乘摩托车要5元/人,两人都舍不得这钱,于是步行1个小时,再搭镇上1元/人的中巴车,赶到火车站。在火车站大树下等了20多分钟,封其平和另一个包工头谭跃兵带着14个人过来了。

“当时总觉得心里跳跳的,”李绍为后来告诉记者,“我从来没去过福建,太远了,又带着老左,这个责任大哦。”

在李绍为十多年的打工生涯中,这是第一次出省干活。

火车票买回来了,从衡阳到广州的硬座,44元一张,到广州之后,转乘汽车至福建漳州,再转车到龙岩市。

在衡阳火车站候车时,他们碰到了几个去广州的打工仔,听说李绍为他们去福建挖电缆沟,那几人摇头,“我们干过的,那个活不好,还拿不到钱。”这话在人群中引起骚动,李绍为准备打退堂鼓,封其平急了,“饭都吃了,票都买了,怎么又不想去?莫听他们的杂言杂语,没有六七十块,我也保证一天有四五十块钱。”封其平还把那几个“散布谣言”的打工仔凶了一顿。

李绍为后来一直后悔,当时如果坚决一点,甚至咬咬牙把车费赔给包工头,就没有了后来的这场祸事,但当时想想,这么多人一起去,又是同乡,应该不至于上当受骗。

但一到达工地李绍为就开始后悔了:“第一锄头挖下去,哇,都是石头,根本挖不动,我就知道上当了。”工程的要求这时候也变了,“来之前说3元/米,深度不管,现在要求泥地挖80公分深,石头挖50公分深。”上工的第一天,每人分10米开挖,结果十多个小时下来,十多人的手,全都起泡了,手背也肿了,而最多的也只挖了8米。

“这个活没法干了,”当天晚上,10位民工一起商量,决定派老郑去和包工头谈判,“要么涨工资,要么我们都回家算了。”

协商的结果,包工头只愿将价格涨到元/米,“愿干就干,不干就走人。”这时候,另一批19人的民工队伍也到达工地,施工队伍达到30多人,但从当天起,陆续有人离开,过了几天,就只剩下了十多人。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千里背尸还乡记(2)

李绍为也想回家,“活这么累,钱又少,宁愿自己掏钱也要回去啊。”可李绍为没钱,他和左家兵一共才70元钱,除去路上的花费和买洗漱用品等开支,现在只剩40多元。大约7天后,工地上已经只留下9人,都是身上没有路费的,当天晚上,大伙聚在房里,闷闷不乐,李绍为越想越伤心,嚎啕大哭了一场。

祸起元旦

就在李绍为大哭的那天晚上,封其平、谭跃兵和刘国兵这三个包工头之间,发生了一场争执,事后来看,这场争执决定了李绍为他们后来的命运。从工友们获知的情况来看,当天晚上,封其平与谭跃兵租来了两辆车,准备将剩下的人带回湖南,但这一动议遭到了刘国兵的强烈反对。事实上,他们三人都只是小包工头,在他们之上是一个名叫江宣伟的大包工头,如果小包工头不能组织人马,完成自己领下的工程任务,则大包工头不会支付一分钱的工程费。刘国兵不想亏本,他组织19个人来,现已全部走掉,车费和一路的食宿花掉了几千元,把剩下的人抓牢,然后把工程做完,是他“扭亏为盈”的惟一办法。

三个小包工头是如何谈判,又是如何达成协议的,外人不得而知。但封其平与谭跃兵当晚悄然离去,他们带来的人,被转手给了刘国兵,次日早上,刘国兵即宣布由他总负责,李绍为等9人跟着他干工程。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