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血火明末 > 第84部分(第2页)

第84部分(第2页)

从海盗刘豹手上抢到的荷兰火铳,已经全部被龚德茂解剖了出来,图纸也画了出来,零零散散的零部件也是依次分mén别类的放在了一起,而且也表明了方位,以及各自的作用为何,可以说详细无比。即便周世龙这个不懂火铳制造技术的小白这时一眼望去,仔细看上了几眼之后也差不多懂了个大概,起码知道这火铳是怎么一回事了。

看了一圈,周世龙有些纳闷这都解剖得这么详细,怎么还是制造不出来?

“龚师傅,这都如此详尽了,为何还打制不出?”他指着桌面上的这些零部件的图纸,问道。

龚德茂显然也是有些烦恼,这时听到他的问话,脸上有些苦涩的拿起了桌面上的一个零部件对着他道:“大人,问题就出现在这,我们大家伙研究了好几天,最后也是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

周世龙伸手接过,是一根枪管,纯钢打制的钢管。不过他在往龚德茂指的地方一瞧,却发现这钢管赫然是一根线膛枪的枪管,里面刻画有回旋的膛线。

不是来复枪吗?”周世龙有些吃惊,荷兰人竟然把来复枪卖给了郑芝龙。

火铳,后世来说就是火枪,它分为了两大类,一个是这个时期普遍的火铳,枪管之内没有膛线,光溜溜就一根纯钢管,因此称为“滑膛枪”,而另一类就是后世的主流枪支、单兵装备,来复枪,其实就是线膛枪,枪管之内刻划有线膛的枪支。

与滑膛枪相比,线膛枪因为枪管之内有了膛线,能给与子弹一股旋转的力量,因此jīng准度比较高,shè程也更远。

当然,这倒不是说线膛枪一定比滑膛枪好,其实到了后世二十一世纪,滑膛枪依旧是很重要的一种枪支,因为它加工jīng度要求不高,工艺简单,子弹也来源广泛,而且在有效shè程之内杀伤力大。后来各地警察用的枪支,其实就是滑膛枪,是一战时美军一种战壕枪支发展而来,名字响亮:霰弹枪!

荷兰人竟然把技术先进的来复枪都卖给了大海盗刘香,他们这么大方?见到来复枪后,这是周世龙的下意思的一个念头。

不过再转念一想,看了看龚德茂解剖出来的枪支示意图,却是了然荷兰人的想法了。不是来复枪不够先进,而是来复枪在这个时候还是挺jī肋的,装个弹yào竟然要用木槌敲到枪管里去,这怎么能用来打仗?

火枪兵刚刚发展的时候,为什么始终不能战胜冷兵器,战胜不了骑兵?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发shè速度过慢。骑兵骑马一个冲锋之下冲到阵前其实时间非常的短暂,等他们冲到了阵前,你这边还在装弹yào,这不是送死吗?

明朝这个时候的将军为什么很多也不愿意用火器对付满清?不是他们认识不到火器的厉害,也不是因为制造昂贵,装备不起,实在是面对后金骑兵的时候起不到什么大作用,反而容易被后金骑兵给冲垮了阵型,一败涂地。

周世龙也记起来了,后世之时来复枪从诞生出来之后,貌似一直就没有得到过重用,装弹费时导致发shè速度慢,造价又高,而且直到十八世纪末才因为出现了后装弹式枪支才成为战争中的一部分,更是要到十九世纪过去了很长时间,才因为出现了定装弹yào而渐渐的成为战争的主流兵器。

可以说,从诞生到成为主流,来复枪的发展历经了几个世纪,非常之难!

荷兰人这个时候把来复枪卖给大海盗刘香,因此也就不足为怪了。

“看来你们是因为这线膛的问题了?”这个念头,只在周世龙脑海中转了一圈,周世龙便即回过了神来,淡淡的问道。

“是啊,大人,在枪管里面划拉出膛线来实在是困难,大家伙到现在都没有想出法子来。”龚德茂极是苦恼的道。

“嘿,你们难道没有想到先把线膛划拉好,然后再来卷成枪管?”周世龙皱着眉头说道。

“先划膛线?再来卷枪管?”

周世龙一说完,在场的工匠们都愣住了,是啊,只想到在钢管里划线,怎么就没有想到画好线再来卷成钢管呢?要知道,他们打制火器其实就是用钢管卷起来打制成型的。

龚德茂神情激动的道:“大人英明,大人英明啊!”

周世龙也有些无语,往往看起来很复杂的东西其实就是一层窗纸,一桶就破,但偏偏很多人都看不透,也不知道怎么去看透。想必来复枪的发展,同样也是如此,只是一时之间没有人想到而已,因此才隔了几个世纪才最终大成,在世界战争史上大放光彩,成为枪支的主流!

“其实有时候想问题要各方面去想,尤其是再制造局之内。本官虽然不通技巧,但也知道事情不能钻了牛角尖,各位以后看来还要多多思考啊。”虽然想出来了办法,在龚德茂等人面前表现了一番英明,但周世龙可没有多少值得高兴的,只淡然一笑之后,无不敲打之意的说道。

在场的工匠,包括龚德茂在内,无不额头冒出了冷汗,干笑了几声急忙应道。

“那好,既然问题已经解决了,那本官就回去等龚师傅你的好消息。”周世龙满意的点了点头,觉得也没什么要看的了,因此随即便决定离去。

不过最后还不忘补充了一句道:“对了,龚师傅,火铳弹yào的装填问题,其实你们也可以多多考虑,不要一味的参照原来的方式,或者采取后装式、定装式,这些你们要多多试验,选出一种最佳的方式来。本官希望第一支制造出来的火铳能够令本官满意。”

凡事说得太多,最后都要他来指点,哪里有那么多时间?而且这些东西肯定是要专业人士自己研究出来,这样才能形成技术的积累,而不是凭空掉下来,这样根本没有任何前途可言。

看看后世国内的发动机制造业度工业机床等等这些jīng密工业就知道,全都照搬照抄,根本没有半点的技术积累,知道是知道,但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然后创新吗?根本不行,因为断代了,被原型产品固定了思维。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