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红楼小地主 > 第90部分(第1页)

第90部分(第1页)

自贾琏去江南做官之后,腰杆子也渐渐挺拔了。有些事情自然不是王熙凤能够拿捏的住的。她如今不能仗着王家的家世辖制贾琏,贾琏又在江南接二连三的纳妾,这个扬州瘦马那个清流名媛的,比她这个正室是又会唱又会作还懂得温柔小意曲意逢迎。王熙凤原先还撒泼打滚明刀明枪的闹过几回,甚至写信向王子腾夫妇哭诉,要他们帮忙撑腰威逼贾琏等嫡子出生后再放任那些个姨娘进门。结果贾琏立刻修书一封将她当年所做的包揽诉讼放印子钱甚至还有些后宅阴私的事情悉数告诉王子腾,并明言这样心肠狠毒且又生性嫉妒的媳妇他也是看在王家的面子上才没有休弃。这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了,倘或王大人再想如何,他贾琏虽然是晚辈但也是个男人。

王子腾见贾琏书信中如此决绝,倒也不好掺和别人的房里事儿。当下嘱咐王夫人两句话,倒也不再理会了。

于是这几年吵吵闹闹的,贾琏的后宅虽然多了几位姨娘,但也从不安宁,夫妻两个的情分也是越发淡薄了。后来还是平儿劝着她多温柔顺从一些,才让贾琏回转了些许心意,答应每月留宿她那十天。可是依旧也没让王熙凤怀上儿子。

所以这些时日王熙凤只觉得心里发虚。回到荣国府后也不像早先那般抓尖儿买快,恃强凌弱。倒是有心同婆婆妯娌处好关系。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余人等都还好说,唯有邢夫人这个婆婆总不待见她。虽然王熙凤心里对这个家世不行性格也不行的婆婆很不以为然,但是老话说得对,身为媳妇的怎么也不好和婆婆正面对仗,好歹面子上也得差不多才是。

李纨和尤氏看着王熙凤不住和邢夫人赔小心的模样,饶是知道她在做戏,但尤氏因尤二姐一事心中有愧。少不得开口帮腔道:“其实我倒是很喜欢琏儿媳妇这爽利性子。她自嫁入荣国府就帮着二太太管家,年纪轻精力不足有些地方失了礼数也属平常。想来她也不是故意的。要不然也不会这会子到伯娘跟前儿赔小心了。”

邢夫人冷哼一声,不过面上却闪过两抹得意。想来花花轿子人抬人,王熙凤能放□段讨好家世不如她的婆婆,邢夫人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这厢王熙凤也隐隐听说了贾琏要偷取尤二姐的事情。原本对尤氏也不很待见,不过看尤氏如此小意的帮她说话,又想到下人风言风语的说尤三姐仗着姿色在宁国府作威作福的事儿,不免叹息一声,也有了两分同病相怜的感觉。更有几分怨恨不平。只觉得尤氏是拿捏不住她两个妹子,所以将送到这边儿府上来嫁祸。

王熙凤眼中闪过一抹寒光,当即凑到尤氏身边儿拉着尤氏的手笑道:“还是嫂子真心疼我,嫂子对我的好,我会记得。”

尤氏微微一笑,并不放在心上。

王熙凤细细打量着尤氏形容憔悴,衣衫老旧的模样,摇头叹道:“不是我心直口快,嫂子这性子真是太绵软了。这么多年贾琏纳妾我管不了,但后宅那么多莺莺燕燕也没一个敢在我眼前儿猖狂的。嫂子更是国公府珍大哥哥的正夫人,难道还怕了一个没羞没臊的小娼妇。要是依我的性子,她敢在我的地盘撒野,非得乱棍打出去叫她这辈子都不敢登门才是。”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李纨轻轻的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尤氏却听出来王熙凤依旧是很在意贾琏和尤二姐的事儿,不觉歉然说道:“二姐的事情,我原本劝说过一两回,奈何他们都不听我的——”

王熙凤冷笑一声,呸的说道:“这事儿我也听说了。国孝家孝两重孝下,量他也不敢闹腾。他要是真敢娶了那小娼妇为外室,我也得让他知道知道我们王家的人不是好惹的。江南那些个莺莺燕燕的清倌儿也就罢了,他借口说什么是上峰同僚送他的,又有舅父发话,我不敢拿他们怎么样。可要是那不要脸的敢进门……”

王熙凤说着,目光灼灼的盯着尤氏发狠道:“我好歹让她知道我王熙凤的王是老虎头上的王,可不是她一个自甘堕落的贱货能欺辱的。”

到底也算是她的妹子。一笔写不出两个尤来,虽然本是自家先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儿,但听着王熙凤这么说,尤氏还是尴尬的撇过头去。

王熙凤发了一番威势,也算是将心中一股火气发了出来。又看着尤氏不自在的模样,立刻转回笑脸寒暄起来。她如今过来可是抱着交好的目的,况且看宁国府如今的情形,尤氏和她那两个妹子也未必是一条心。王熙凤还是觉得自己拉拢着尤氏,以后有机会再教训那小娼妇不迟。

于是众人说说笑笑着将此间嫌隙差了过去。闲聊间邢夫人不免又说起了宝玉的婚事,隐隐提及史湘云和宝玉倒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王熙凤正想着做些什么拉拢府上的女人,听了邢夫人这话,又觉得此事对二房也有好处,王夫人也会欣然同意。不免拍着胸脯揽事儿道:“这个请婆婆放心,等会子我到老太太跟前儿说话,定然将这个巧宗说给她听才是。老太太这辈子最喜欢宝玉,也喜欢湘云丫头,一定会满意这门婚事。”

邢夫人、李纨、尤氏三人听王熙凤这么说,很隐晦的相互对视,心照不宣。

等到晚上吃罢晚饭饮茶的功夫,王熙凤果然对贾母说了此事。这会子贾母正因宝玉坏了名声而十分担心他的婚事。听到王熙凤的话,不觉心中一动。就连王夫人都忍不住面带笑意。

毕竟论起家世人品,史湘云也是不俗的。何况这还是老太太的侄孙女儿,也算是从小养到大的情分。不比黛玉相差很多。最重要的是相比起来,史湘云的性子越发急功近利,很乐意巴结荣国府的各位主子以及的得脸的丫头管事们,并不像当初的林黛玉一般目下无尘,孤高自许。

贾母满意的点了点头。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同史家的人见见面,大家能坐下来仔细说说就是再好不过的了。不过她相信史家的人也定然不会反对她的做法。毕竟保龄侯夫人之所以着紧史湘云的亲事,不过是为了自己嫡亲女儿的前程铺路罢了。但史湘云总是在这边府上讲保龄侯夫人的坏话,以致保龄侯一家子都不是很待见史湘云的事儿贾母也心知肚明。她觉得史湘云嫁进来也好,至少荣国府的人也不会欺负了湘云。而保龄侯府的人能让史湘云嫁到国公府来,对外头的名声来说也是不错的。毕竟也不是所有侯府家的女孩子都有嫁入国公府的福气的。

当然,贾宝玉当初做过的那些声名尽毁的混账事儿,贾母和王夫人等下意识忽略了。

而之于保龄侯府,想是也乐得用长者命,不可违的借口将史湘云推出去——倒是省了一桩费心操办的事儿。对于保龄侯夫人这个觉得史湘云有点儿小没良心的婶娘来说,也是很开心的。

不谈这厢荣国府的女人如何讨论商议贾宝玉的婚事,那厢贾琏见了尤三姐如此作威作福咄咄逼人的模样,也不由得心下吃惊庆幸。对尤二姐的心思也淡了两分。尤二姐很敏锐的察觉到了贾琏的冷淡心思,心中一惊。立刻着急的同尤老娘商议起来。

两人商议着商议着,不觉就起了给尤三姐配人的心思。

========================================================================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真觉得史湘云有点儿小没良心,比如原著中种种细节都表明保龄侯一家子对史湘云不错(带着她出去应对,有机会和南安太妃相熟,又给说了卫若兰这个王孙公子,保证两人婚后的琴瑟和鸣。可见是很把她的事情放在心上)

但是史湘云却几次三番的映射她在侯府的日子过得不好。甚至开个诗社都让薛宝钗花钱,然后造就了薛宝钗的名声反而陷保龄侯一家子于不义之地。

虽然从物质上可能保龄侯家族不怎么优待史湘云(比如大学天穿着贾母送的大氅,送戒指也送了几回一样的等等)。但是这也是人家家风本来就清贫吧。书中讲保龄侯阖府上下都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然不会让史湘云特殊。且史湘云年岁越发大了,还总是给宝玉做东西当然也不好青天白日当着大家的面儿做。

而且以保龄侯夫人给史湘云的婚事都精挑细选的性子,又总是带她外出见客,想必不会蠢的有很明显的待遇。这么说来也就是明面上很公平公正的态度但是史湘云却总是含沙射影的说人家虐待她。真心觉得史湘云这个人胸大无脑且有点儿小心眼。

当然,最主要的是我看不惯她总是针对林黛玉。所以在史湘云的结局上准备尊重原著一把╮(╯_╰)╭

70欲从良姊妹生嫌隙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