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地仙演义 > 第180部分(第1页)

第180部分(第1页)

正讲到此,有那左右的,来拉游僧,喝道:“你这疥癞游僧,胡言乱语,惊扰高僧大德,罪过不小!”

游僧于是现了本相,乃是观音菩萨,端坐祥云,瑞光四射,妙相庄严。唐皇并众文武,几曾见得神仙显圣?尽皆拜倒于地,虔诚俯首。

唐皇问道:“菩萨,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

菩萨道:“在西天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说罢,催动祥云而去,地上落下两件宝物,与一张简帖。

众人看简帖时,见上面写道:

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

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唐皇再看两件宝物,乃是锦澜袈裟、九环锡杖,便知是菩萨赐予取经人之宝,因而问道:“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周遭无人答,只闪出玄奘,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

唐皇大喜,上前扶起玄奘道:“法师发此誓愿,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于是赐名三藏,将锦澜袈裟、九环锡杖授予,又赐紫金钵盂、从者马匹,使往西天拜佛求经。

这一去,正是:

九九归真道行难,艰贞笃志度玄关。灵猴苦战神魔退,佛子诚求*还。

莫把经章当容易,要传三藏遍人寰。古来妙合参同契,毫发差殊不结丹。

这却不表,且说淮阴龟山足下,大江之中,有一水府,自大禹治水时起,被镇压了一只混世神猴。此猴世间无二,天赋神通,熟知变化,刀枪不入,尤其善于御水,力敌九龙,自大禹时在桐柏山悬湖为祸,有异人特地出世,好不容易将她降服镇压于此。

这神猴被压在水底,琵琶骨穿了锁链,鼻孔上带了金玲,驾不得水遁,踏不得祥云,变又变化不得,若稍有动弹时,那鼻上金玲,便要铛铛作响,声音传到耳中,头痛欲裂,痛苦不堪,也不知道是什么法宝。

这境况,怎一个惨字了得!

没奈何,她只得按下心性,在水底养性修真。好在那异人当日,虽将她锁拿在此,亦传了阴阳之数,推算之功,出入之理,避死延生之方。神猴既不能活动,平日里便以修炼这些功法为乐,苦挨时日!

但心躁喜动,乃猴之天性,岂一根锁链、一个金玲可以压制得住?这神猴既然抗不住金玲,身体不能活动,便静坐水府,日日功聚双耳,收听世间诸般声响,体察众生情态。久而久之,竟生六耳,练就了一桩大神通:能聆三界之音,能察天地之理,知前知后,万物皆明。

时光倥偬,转瞬两千余年过去。这神猴在水府之中,慢慢亦将锁链、金玲炼化,成为防身之宝,这才终于一声长啸,破水而出,摆脱了这番囚禁之苦。

她出世时,正值地仙封神刚毕,三界大变,诸教皆收敛爪牙、舔舐伤口,因此也无人注意她。但她既受了这番苦楚,又精通术数,也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之理,不敢过于嚣张,便偷偷回到老家桐柏山上,也不为非作歹,只聚集了一群同类,山林啸傲,称王称霸,不受天庭管,不受地府辖,端的是其乐无穷!

这一日,神猴与底下的言道:“我闻得东海边上,亦有一只石猴出世,学了诸般神通,在那里称王做祖。似此等品类,总与我同是神猿,乃为族类,不可不识!因此我欲去东海一趟,若合意时,与他做个八拜之交。众孩儿在此,且守紧门户!”

底下有一众猴儿皆说道:“大王去罢!大王去罢!”

于是神猴略施变化,驾起水遁,顺流而下,不过盏茶时分,已到了东海。神猴出海上岸,随便寻个老者,问道:“老丈,不知花果山可在附近?”

第315章福洞仙山堪啸傲名枷利锁不逍遥

那老者闻言,遥遥一指,道:“便是那威宁瑶海之处,倒也是一座仙山!但如今听说有妖猴盘踞作乱,甚是可怖。年轻人,此山去不得,去了恐要丢掉性命!”神猴答谢几句,辞了老者,寻着花果山路径,往山上正走,突闻东海之上,有打斗之声,近前看时,只见一条蛟龙,正与一只猴子交战。那蛟龙好生厉害,使一杆长枪,将东海之水,搅得翻覆不已。猴子手持棒子,虽然也势力万钧,但在水里打来打去,如击棉絮,总近不得蛟龙分毫。

神猴看了一回,终究是手头技痒,忍耐不住,大喝一声:“我来也!”手持一根铁链,如同灵蛇搅动,就朝蛟龙缠去。那蛟龙跟猴子都是大吃一惊,只听蛟龙喝道:“那泼猴,上来就打,好生无礼!”与猴子息了争斗,双战神猴。

神猴一见,不惊反喜,大喝一声:“来得好!”将铁链舞动得灵蛇一般,迎上便打。

她本是水中所生,得天独厚,蛟龙也克她不住,哪会惧怕?因此将一根铁链千变万化,挡长枪、挡长棍,无不如意,又用天赋神通,反将海水驱动,压制对手,以一敌二,竟丝毫不落下风。

三人战得数百回合,那猴子大喝道:“打得许久,有些乏了,且住,且住!”三人同时停手,彼此通名,原来猴子便是孙悟空,自号美猴王,蛟龙自称蛟魔王,来自东海。神猴不想再提往日之名,便随后说了个猕猴王的称号,只说是听了孙悟空的名声,前来结识。

孙悟空听得大喜,说道:“竟与俺一般样貌,更难得神通广大,是难得的英豪,可喜!可喜!”连忙将猕猴王邀到洞府之中,又召来其余几位兄弟相聚。分别乃是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六位,加上美猴王,一共七人,聚在一起讲文论武,走摐传觞,其乐何极!

席上,众人酒酣耳热之际,孙悟空突然道:“今与诸位相逢,豪兴不浅!俺们都是那啸傲山林之辈,不受拘束。逍遥自在。志趣相投。不如八拜为交,结为兄弟!”

众人都道:“甚好!甚好!”

蛟魔王道:“凡人结拜,都序年庚。吾等都是灵智开发的神通之士,哪记得住年庚八字?依吾之见。不如就论得道先后,以排长幼之序!”众人都叫好,于是说起得道年岁,牛魔王乃是妖巫劫前得道,当仍不让,排了第一;蛟魔王是天皇年间得道,排了第二;待到鹏魔王与狮驼王时,狮驼王道:“我乃是地皇时拜师学道,比蛟兄略晚。至于鹏兄。他得道时,我尚未出世也!”

狮驼王与鹏魔王总形影不离,他既如此说,众人皆深信不疑,惊道:“不料鹏兄如此高明。愿闻其详!”鹏魔王却不愿意说起,只道是比狮驼王早一些。于是众人将鹏魔王排了第三,狮驼王排了第四。

至于剩下几位,猕猴王是大禹时得道,排了第五;禺狨王在夏商时得道,排了第六;孙悟空在秦汉时才得道,故排在最末,乃是第七。

于是七兄弟摆下香案,拜了天地神明,结为八拜之交。此后更把臂同游四海,朝去暮回,把万里之遥,只做庭堂之路,正所谓点头径过三千里,扭腰八百有余程。

一番兴尽,七人俱散,各归本府。

忽忽不过数月,这一日,猕猴王正与众猴嬉戏,突然收到孙悟空突简帖,邀猕猴王往花果山一聚。猕猴王便借水遁,片刻至水帘洞外,猴儿禀报,孙悟空相迎。猕猴王入内看时,六兄弟皆在,只等自己一人。

只听孙悟空说道:“诸位贤兄,想俺等天生地养,逍遥四海,胸怀自在,性合天真。但如今天庭玉帝,却看不惯俺们这等快活,要发十万天兵天将,征伐花果山。诸位贤兄与俺八拜为交,结为兄弟,有道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还望助俺一臂之力,待击退天兵,再共享逍遥之福!”

蛟魔王闻言大惊,问道:“贤弟,你自在山间享乐,只不要为非作歹,惹得天人共忿,谁敢来欺你?当真内情,还望分说一二。”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