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村超教父 > 第14章 考验(第1页)

第14章 考验(第1页)

得到了文广电体局领导的支持,农大体育学院曹院长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调研工作又开始进行按照原本的计划正常推进,一方面是逐步开始了对社会足球现状的调查,而另一方面,则让在先前的调研工作中表现良好的学生成为小组负责人,开始对云山市八县的校园足球情况进行调查。

有人在这时候提出了一个在大多数人看来都十分合理的建议。

六城区的情况都这么糟糕,那八县区的情况只会更差。

考虑到很多乡村学校的条件恶劣,交通不便,数量又过于庞大,不如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以点带面,这样一来,调研工作可以更快完成,进入分析研究策划阶段,尽快完成这项任务。

关键是,可以大大地节约成本。

正常来说,这其实才是同类型调查普遍采取的手段,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只要前期准备工作充分,采用科学的抽样手段,结果也不会和现实有太大的差别。

但江成却坚决不同意。

开什么玩笑,对云山市周边所有学校进行调查才是他策划这次调研的重中之重,难道他花这么多钱出去,真的是为了一个他早就已经知道的答案?

足球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确是经济发达地区才能搞得起,搞得好的项目。

放眼中国,足球氛围好的也的确都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

但云山市本身就已经排除了“经济发达”这个因素,而在江成看来,未来中国足球的落寞已经证明了这种模式的失败,即便是他有着“返还系统”的帮助,不解决困扰中国足球的没人踢球的问题,就根本不可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他必须要反其道而行之,因为足球还有另外一种模式,那就是把踢足球当做改变人生的一个手段,甚至是唯一的手段。

究竟要什么样的职业前景才能让你愿意把孩子送去踢球?

不同的地区,不同社会阶层的父母给出的回答绝对不会相同。

放在北上广深,这个问题的答案最低也得是百万年薪。因为他们都明白足球运动员的职业生命不过十几年,而且一开始的时候肯定拿不到那么多。

如果对足球行业更了解一点,甚至还得考虑俱乐部欠薪的可能性。

拿不到百万年薪,整个职业生涯下来连一套房都买不起,更不要说其他。但放眼中国足球,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稳定拿到百万年薪的又有几个?

而放在云山这种经济水平在全国并不靠前的省会城市,答案有可能会是五十万,甚至只是三十万年薪。

一套房子一百万左右,稍好一点的铺面四五百万,差一点的两三百万,孩子走上踢球这条路,退役之后再去干其他的工作也不现实,整个职业生涯能够赚到下半辈子可以安稳生活的钱,这不是贪心,而是最起码的生存需求。

但放在云山市下面的那几个贫困县,放在那些高寒山区的乡镇,答案绝对会完全不同。

因为他们既不知道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是什么概念,也不会奢望在大城市生存落脚,一个月能够拿几千块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非常惊人的收入,还考虑什么退役不退役的问题?

哪怕只能踢十年,一个月只有五千块,整个职业生涯也能挣到六十万,足够他们在家乡建一幢很漂亮的房子,娶一个不错的媳妇,成家立业,生儿育女。

三十多岁就闲着啥也不干?

农村人不会有这种奢望,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成了家,立了业,不管是在本乡本土种地,还是到大城市去打工挣钱都才刚刚开始,说什么下半辈子?

当然,他们的孩子如果真的走上了职业足球这条路,想法肯定会发生改变,肯定会不甘于继续留在村里或者是打工为生。但这里首先要解决的是家长愿不愿意让孩子踢球的问题,从基本逻辑出发,只要说清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来自农村,尤其是来自偏远穷困农村的家长绝对有比城市家长强得多的动力。

前提是不花钱。

如果你还要让他们一年花个几万块送孩子上足球学校,甚至要让他们花更多钱让孩子有机会踢主力,那他们绝对会毫不犹豫地拒绝所有提议。

这其实也就是一直困扰中国足球“为什么没人踢球”的最大的怪圈和悖论。

足球行业原本应该把最有足球天赋的孩子挑选出来,一层层地进行筛选和淘汰,最终留下最有天赋,也最有热爱和自律的孩子,让他们成为职业球员,并最终挑选出国家队成员。

但在中国足球现有的体制下,足球行业根本就没得挑,只能在少数愿意送孩子踢球,也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持孩子踢球的家庭中挑选那些稍有天赋的。

某种意义上说,选拔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