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重生之傲视三国 > 第2部分(第1页)

第2部分(第1页)

老爷总是会大声喝斥,让寇劭自己慢慢的从地上爬起来。寇夫人虽然心疼儿子,但是她深深的爱着自己的丈夫,也理解寇老爷望子成龙的心情,每到这个时候就偷偷抹眼泪。由于寇劭天资好,所以他之用了普通孩子一半的时间就学会了走路,再过了一个月,小寇劭就已经健步如飞了。这让寇老爷高兴的逢人就夸自己的儿子是天赋异禀,对寇劭更是疼爱有加。

第二年,延熹八年乙巳,即公元一六五年二月,护羌校尉段颎击罕姐羌,破之。六月,段颎击破西羌,进兵穷追,展转山谷间,自春及秋,每天都有激烈的战斗,羌人在段颎穷追猛打下大败。段颎斩首二万三千级,俘虏数万人,降者万馀落,因此封段颎都乡侯。

永康元年丁未,公元一六七年,十二月,大汉桓帝驾崩于德阳前殿,刘宏继位,建元建宁。又过了三年,建宁四年辛亥,公元一七一年春,正月皇帝加元服,赦天下,唯党人不赦。这一年,寇劭八岁。

寇劭已经张大懂事了,他知道了自己的父亲名叫寇循,自己的母亲叫张氏,而自己的家族乃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寇恂之后。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人,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曾经常年在颍川一代为官。建武二年,为颍川太守。寇恂杀贾期,平定颍川。光武帝封他为雍奴侯,食邑万户。建武十二年,寇恂去世,谥威侯。由儿子寇损继承爵位。寇恂同产弟及兄子、姊子以军功封列侯有八人,但是没有传给后人。寇氏到了寇恂的曾孙寇荣的时候就家道中落了,寇荣年轻的时候就有很有名气,桓帝时为侍中。但是性格太过清高孤傲,和同僚相处的不好,因此得罪了权宠。延熹年间被诬陷罢官,寇氏一族也回到了颍川郡。寇荣此刻又头脑发热写了一封信给皇帝鸣不平,结果皇帝大怒,下令处死了寇荣,寇家由此开始衰落。

八岁的寇劭已经到了该上学读书的年纪了,起初寇老爷只是找了一个儒生来庄园给寇劭上学,但是寇劭天子聪明,加上原本的知识基础,学习的效率特别快。虽然看汉篆对于看惯了简体汉字的寇劭来说有些不适应,但是在先生的指导下很快就克服了这个困难。先生对于自己的这个学生也是很惊奇,这个孩子不光个头张的比同龄人高大,而且在学习上的悟性更高,几乎教一遍就会,甚至稍微提点一下就领悟的要领。于是这个儒生回到阳翟之后,寇劭聪慧的名声也就在颍川郡传开了。

寇劭对先生交道的经学没什么兴趣,只是勉强应付一下,一有空闲就从寇老爷的书房里找些兵书来看。当然,寇劭的兴趣爱好也不仅仅是看书,他常常把庄园里的同龄孩子们组织起来,然后把他们分做两队,开始玩领兵打仗的游戏。每到这个时候,寇夫人张氏总是会笑着对寇老爷说:“看,真是你们寇家的种,这么小就爱看兵书。”寇老爷总会反驳道:“父精母血,这儿子你也有一半的。”说罢夫妻二人相视大笑。

熹平二年,寇劭十岁,寇老爷寇循准备将寇劭送到颍川大族荀氏门下做门生。所谓门生就是拜一些知名的士族大家的知名人士为师,虽然这种师徒关系只是名义上的,师并不传授给徒弟什么学问。但是有了这层师生关系之后就等于傍上了一棵大树,在郡国的举孝廉推荐中就多了一个砝码。在东汉时候,中小地主要做官吏,只好先读书,所以,东汉的太学、地方官学、私学都很发达。也因为学校发达,士人间的竞争也更加剧烈。但是,有凭借的士人,或以阀阅(门第资格)被荐举;或者走权贵之路。例如河南尹田歆,有一次荐举6个孝廉,其中权贵指定的就有5个。不管士人用什么方法求仕进,有权荐举士人的大官还自有一个选择法,那就是“郡国举孝廉,大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荐主与被荐人在政治上发生君臣关系,在私人感情上发生父子关系,被推荐的人如果对荐主不表现臣子的情分,就算忘恩负义,将为士人所不齿。大官们历年荐举士人,形成大大小小的私人集团。有些名门世家,甚至形成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巨大团体。例如汝南袁氏、弘农杨家和颍川荀氏就是此类,此刻荀爽因为党锢正赋闲在家。

从陉山南下到蜀城,然后取道雍城,接着渡过颍水,就到了颍川郡的郡治阳翟城。这次要拜见的人是荀爽。荀爽字慈明,一名谞。颍川颍阴人。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时人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延熹九年拜郎中,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党锢,后又参入谋除董卓之乱。一生对经学皆有著述,“著《礼》、《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又汇集了汉朝一些可以供借鉴的事例,谓之《汉语》,又作《公羊问》及《辩谶》,并汲取其它论叙,题为《新书》。

阳翟是一座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在阳翟城内的主要干道两侧店铺林立,有卖米、麦和大豆的粮栈,有出售麻织物的商店,还有出售陶器、买卖铜器和丝绸的商店。寇劭这么多年来一直居住在寇氏庄园里,基本没怎么出门。虽然以前是生活在繁华大都市里长大的孩子,但是眼下却成了山里来的乡巴佬。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求学阳翟

寇循自己骑马,寇劭则乘坐一辆牛车。荀府位于阳翟城的东南角,府邸之大完全占据了阳翟城的东南角。朱门大户,高一丈二尺,一层是府门,门分双双阙,上面镶嵌着两个巨大的兽头铜门环。二层是类似岗楼的瞭望台,那里站着四名头戴绿帻,身穿黑色短衣的壮汉。

寇循在距离府门前还有十米左右的地方下马,步行来到荀府门前。“来者何人?”门楼上的绿帻壮汉大声喝问。

“吾乃陉山寇循,前来拜见荀爽大人。”寇循高声答道。

“你等着,我去通报~”说着就一路小跑、咚咚咚的下楼去了。不多时,朱红色的大门就在嘎嘎声中缓缓打开了。刚才那个绿帻大汉手拿长戟出现在门口,“我家老爷有请~”

寇循做了个揖,寇劭也跟着跳下了牛车。进入荀府,寇劭才知道这些豪强地主们的势力有多大。荀府不光占地光大,而且建造的更是富丽堂皇,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府中广植树木,长长的回廊将亭台楼阁和假山池塘连接起来。在绿帻壮汉引领下寇劭和父亲寇循来到一道汉白玉雕刻的大屏风之前,在这里站着一个身穿细织黑色麻袍,一样头戴绿帻的老者,与刚才穿短衣和平头麻鞋的壮汉不同,这个老者穿白色的襦裤和一双薄低布靴。

“两位请跟我来。”在老者的引领下寇劭和父亲沿着铺有青石板的回廊来到一间房间内,“我家老爷正与孔融大人议事,二位且在这里稍候。”老者冷冷扔下一句话就走了。

“连茶水都不招待,这算什么待客之礼?”寇劭不满的嘀咕了一句,寇循也对老仆的无礼有些动气。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子从门口走过,“待客之礼?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即为庶人,又要求何礼遇呢?”小男孩的话居高临下、颐指气使,骄傲的模样实在叫人难受。

寇劭不买账了,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他面前,自己比对方高了半个头,寇劭还故意举起手来比划了一下。对方意识到寇劭是在嘲笑他个头矮,于是一抬脚站到了门槛上,这下自己就和寇劭一样高了。“你真聪明,会这样跟我比高。”寇劭揶揄道。

“当然了,我们荀氏子孙各个都很聪明。”男孩子答道。

“你是荀家的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寇劭问。

男孩子一撇嘴,“无礼,哪有不通报自己名讳,而先问他人姓名的?”

寇劭“噢”了一声,“倒是真的把这茬给忘了。”寇劭答道:“我姓寇名劭,是寇循之子。”

“原来是你,我乃荀绲之子荀彧。”男孩把头昂的高高的。这一昂可不得了,他本来站在门槛上重心就不稳,再向后一昂头差点向后摔倒。好在寇劭一把抓住他的胸襟,把他拉了回来。

荀彧从门槛上下来,整了整衣衫,“我听说过你,去年有个儒生就夸奖过你,说你是神童。”

“神童?那到不敢当。”寇劭有些得意。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比比谁更聪明?”荀彧挑衅似的问道。能和这个“王佐之才”比赛智慧,寇劭求之不得,于是一口答应,“好吧,怎么比?”

荀彧想了想,“嗯,井绳一根,三折入井底余一尺,四折入井底差一尺。绳长几何;井深几何?。”

x3=y+1x4=y1

()免费TXT小说下载

x=24

y=7

绳子=24

井=7

“绳子长二十四尺,井深七尺。”寇劭随即答道。“二十四比七三折余一,四折则缺一。”

“嗯!荀彧的表情似乎有些后悔自己出题出简单了,又低头开始思考起来。

一看旗开得胜,寇劭乘胜追击道:“刚才是你出题,现在轮也该轮到我了。”

荀彧的思路被打断,不过他自视甚高,完全没把寇劭放在眼里,荀彧顿了一顿道:“可以,你请出题。”

“有一个牧民有十七头牛。他在病重的时候,要把这十七头牛分给他的三个儿子。他说:“大儿子可得一半,二儿子分得三分之一,小儿子可得九分之一。”後来他死了。这三个儿子不知道这到底是怎麼个分法。”寇劭狡黠的笑道。“试问聪明的你,在不伤害牛和必须完全分完的情况下,这三个儿子各得几头牛?”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