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绣拙园 > 第十七章 井梧摇落16(第1页)

第十七章 井梧摇落16(第1页)

“真噶?建华被调到出版社?”陆勤听闻这个消息,只觉得雪上加霜,难以置信。

“真的!”陈阿姨放下篮子,招呼大家过来吃午餐。

“李太史绣品”的质检车间上个月安在木桥巷中,有十二个人。陆勤被李闲夫妇聘为主任,一来她责任心重,碰到次品不肯轻易放弃,总是想法设法地修成良品;更重要的,她严苛的性格适合做质检,碰到其他员工有疏忽遗漏之时,她象教育女儿一样,唠叨个不停,事后不忘讲道理分析利弊,也象对家人一样苦口婆心。效果很明显,“李太史绣品”到客户手中的良品率维持在近百分之百,损耗低、信誉好,自然而然订单多价格好,李婶娘统计,上半年的订单已有三百二十万元,全年保守预计六百万元。但问她利润多少,她便抱怨成本高、开销大,象应付税务局一样,再三强调没赚到多少钱。质检车间员工的工资是多劳多得的计件制,按绣品大小难易定价,每件一分到五分不等,每天计产,月底结算,李婶娘渐渐地将这些事也交给了陆勤。陆勤感激李婶娘的信任,越发干得尽职尽责,碰到忙季便和员工们商量不回家吃饭,在陈阿姨处定点心送来,二十分钟吃完继续干活。陈阿姨很高兴多了个固定客户,每次都精心准备,有时肉馒头加菜饭,有时青团配酒酿,今天是每人一碗菜馄饨,青菜虾仁的馅,鲜掉眉毛,人人吃得心满意足。陆勤顾不上称赞,拉着陈阿姨,悄悄问叶建华的事。陈阿姨知道陆勤的心事,把知道的一五一十都告诉了她。陆勤听得又是叹气又是跺脚,说:“都怪友之!”

原来,叶建华敢做敢当,向交警自首,当日交通事故中他的指挥不当:如何让桑塔纳跟着沈友之,如何在坡顶冷不丁地鬼探头,以及如何突然发生事故,他本人从车中飞奔而出,痛悔莫及地奔向卡车,却发现意中人安然无恙但喜欢的偏偏不是他。十九年的青梅竹马,怎么就失败了呢?

当时最煽情的言情小说也没他的故事精彩,交警在内,所有听众唏嘘不已,由衷同情这个痴情种子。事故处理结果,叶建华陪了医药费、护理费和汽车修理费,他本人被调离报社总部的岗位,去下属出版社做了一名图书编辑,比起“无冕之王”,这算是贬谪。但此时放浪形骸的叶建华,表现得毫不在意,欣欣然地卷起家当,骑车前往。上岗当天,直言不讳地指摘部门同事工作中的错误,显出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刚硬的文人风骨。又加入了书法家协会,很快成为协会中的风云人物,日日写字,喝酒,或者喝酒,写字。见到沈友之的时候,他斜睨着友之,明目张胆地说:“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轮到沈友之落荒而逃。好好的苏城青年、江南才子,怎么变成了花和尚?沈友之一来存心躲避叶建华的疯癫和母亲的埋怨,更是因为不想离开罗成,每天一下班就去医院,泡在病房里。罗成挺过了手术当夜,一日日好转,渐渐能明白眼前陪伴的是沈友之,视线总跟着她移动,但是一旦沈友之回望,他立刻避开目光。一月中旬,罗成能说话的时候,沈友之趁中午午休时来到病房,罗成看看只有他们两人在,犹豫着说:“沈友之,你回去吧!我已经好了,以后你不用来了。”

沈友之诧异地看过去,罗成的目光闪躲着,说:“谢谢你这段时间照顾我。不过,车祸是个意外,不是谁的错,你不用内疚弥补。”沈友之不回答,探究地继续寻找罗成的目光。罗成索性低下了头,但仍旧强硬地说:“你回去吧!”

“我不!我喜欢在这里。”沈友之笑嘻嘻地:“你赶不走我的。”

“友之,不,沈友之!”罗成有些着急,板下脸严肃地说:“请你端正态度!我们仅仅工作上有接触,连同事都算不上,你老在这里,影响不好。”

“影响不好?影响谁了?”沈友之一副轻松愉快的样子,笑道:“孔处长挺关心你的,他蛮赞成我在这儿啊。其他人的闲言碎语,你管他呢!”

罗成心一横,更加严肃地说:“影响我了。我不自在,我不喜欢外人在我面前晃悠。”

沈友之毫不在乎,调皮地笑道:“那你就继续不自在吧!反正我喜欢在这里。”见罗成苦恼地眉头紧皱,沈友之叹口气,坐在床沿,凝视着罗成,认真地说:“孔处长把你的过去告诉我了,我明白,你吃了很多苦。但是,你不能从此不相信人了呀。我也是认真的,我想,等你出院我们就去领结婚证。”

“沈友之!”罗成伸出大手,一把将沈友之推离床沿,激烈地喊:“你是以为你伟大吗?非要拯救我这个失足者?我不需要!我就是不喜欢你,看到你在我面前晃悠就心烦!你一个未婚女青年,请你自重!”

沈友之被推得差点摔倒在地上。好不容易站起身,被这几话砸得摇摇晃晃。罗成不看她,狠狠地说:“你走!不要再来了!”沈友之泪水盈眶,一转身出了病房,“砰”带上了门。

明明是个大晴天,太阳照得暖洋洋的,但是沈友之只觉得冷,胸口更象刀子割的一样,一阵阵疼。如果不喜欢,为什么会约我去新园区?为什么看我的目光满是爱怜?不,一定另有原因,罗成你到底怎么了?

沈友之骑着凤凰自行车,回想过去的大半个月,头脑一片混乱,想不出罗成为何变了态度。车祸前他很自信沉着,见到叶建华气势也高一筹,车祸后为什么软弱了?

这车还是李雪洁的那辆,后来叶建华送过来,摔得不像样子,李雪洁说算了不要了,万幸友之没事。但是沈友之坚持付了李雪洁车钱,把车送去修理铺子大修,补了漆,后刹车也修好了,每天骑车上班,骑去医院。车轮滚过窄巷中的石板路,发出好听的声音,吱吱嘎嘎,吱吱嘎嘎,象王载言的三弦。

胡思乱想中,听到木桥巷中有一群人说话:“今天弄还是明天弄?”“乘蒯强在,今天弄掉吧!”沈友之骑过去,见巷中老梧桐树下的万斛泉井边围了不少人,陈阿姨、秦阿婆、老蒯、陈老伯等都在,连忙问怎么回事。

“沈队长来了!太好了!”陈阿姨连忙告诉沈友之,这口井有几天了,打上来的水不干净,越来越脏,还有臭味。老蒯刚才看了,说是要清淤,正好蒯强今天在家,准备今天说干就干,天冷是不错,但等不到开春,淘米洗菜等着用。

之所以喊沈友之“沈队长”,因为她是这一期古井保护队的队长。这是十泉里街道的传统,三十七口古井,居民和街道共同维护看管,居委会的积极分子和街道干部轮流担任“古井保护队”的队长队员,走街串巷的时候顺便看管古井,碰到问题及时处理。象这井水脏了,就要及时抽干,把底下淤泥挖清,漂白井底,再等清水重新涌出来。

沈友之很赞成,当即说骑车回去喊蒯强。老蒯止住她,神气地取出个大哥大,打电话喊蒯强,高声嘱咐两遍:“工具带上!”

老蒯见邻居们好奇,得意洋洋地展示大哥大,黑不溜秋地象块转头,但是能打电话!陈阿姨看得啧啧咂嘴,秦阿婆小心地拿过细看,问多少钱,一听八千块,吓得连忙还给老蒯。老蒯更加得意,笑眯眯地说:“小强今天特意送回家!说是快过年了,孝敬我的!”

邻居们纷纷称赞,“蒯强的玉雕得奖哎!”“名气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好,供不应求!”“而且最孝顺,大哥大送老蒯!”梧桐树上的枯叶随寒风旋转着飞落,也象是争着在夸奖蒯强。老蒯笑成了一朵花,浑然忘记了对蒯强曾经的苛责、父子曾经的纷争。

蒯强这时带着工具赶到,看见沈友之愣了愣,微微点头打个招呼,便忙着干活。外面没插头,热心的居民们有的找插线板,有的搬机器,很快马达声轰轰隆隆响起,开始抽水。蒯强站在一旁看,不时回答邻居们好奇的问题,还是和以前一样木讷,答话都是短语,“好”,“容易”之类,绝不超过三个字。沈友之身为古井保护队的队长,也站在井旁,听着蒯强和街坊们的对话,医院发生的一幕又浮上脑海,心中刀割似地难过。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