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绣拙园 > 第十八章 燕衔新巢17(第1页)

第十八章 燕衔新巢17(第1页)

半个月很快过去,到了2月6号大年三十。沈友之这些天忙得脚不沾地:钱阿姨、宋老伯等孤寡老人全部上门一一探望,安排好了过年期间的衣食取暖;孙家、冯家那些单亲留守家庭也都确认了过年没问题。昨天到魏嫂子家的时候,正好她丈夫从打工地石狮回来过年,刚到家,一家人忙着包馄饨,叠元宝,见到沈友之,非要请她一起吃碗馄炖。唉,魏嫂子手艺真好,吃撑了,到现在还没消化。

好容易到今天喘口气,上午去培智学校转一圈,下午没什么事,五点下班就能走了吧?沈友之想着有些兴奋,催吴科长:“走吧?宋校长我约好了九点半。”吴科长面前堆满了文件,忙得头也不抬,递给沈友之一张对折的传真。

整个街道办事处只有一台传真机,放在办公室里,由专人负责看管。接收的传真按科室分,每天派发两次,发传真需要科室负责人签字后,送去发。沈友之的工作面向街道居民,这还是第一次被派发传真,连忙打开来,竟然是李凤莲的,更竟然是获奖通知!

《拙园冬雪》绣品,获得了“中华传统工艺品大赛”的白金奖,其他获奖的还有香港工艺师的景泰蓝花瓶、台湾地区陶瓷家的唐三彩摆件,澳门木雕师的木雕,马老西亚华侨的鸡血石印章,印尼华裔的水晶鼻烟壶,美国华人的红木屏风,泰国华人的象牙雕等等。这个赛事虽然是民间比赛,但已经举办了二十多年,在全球颇有影响力,这幅绣品,是首幅中国大陆的参赛作品,一举拿下白金奖,可喜可贺。五月中旬在新加坡举行颁奖典礼,欢迎李雪洁前往领奖。最后祝愿农历年快乐,恭喜发财。

传真写得密密麻麻,工整娟秀的字迹、平和体贴的语句,让沈友之眼前出现了李凤莲温暖的笑容。对于李凤莲,离开家乡半个世纪的作家,老街巷和古宅院是她寻找的根;对于全世界的华夏子孙,这些流传千年的中华传统,工艺品、音乐、诗歌、文学、节日、习俗,都是流淌在华人血脉中的根,跨越五湖四海,将华夏子孙长久相连。沈友之凝视着传真,看完一遍,又看了一遍。

这时,吴科长处理完了桌上的文件,说可以出发。但沈友之激动地不能自已,急急忙忙拨通李家电话,偏生是慢性子的李闲接的,“年三十还上班吗”等等,礼貌寒暄了好一会儿,急得沈友之不停觑看吴科长。吴科长指指墙上挂钟,示意已经九点二十,沈友之实在等不及,提高声音打断李闲,说:“李伯伯请您告诉雪洁,《拙园冬雪》绣品得奖了,五月中旬去新加坡领奖!”不顾李闲惊讶地询问“什么?”“谁去领奖?”挂了电话,和吴科长急忙去培智学校。

平日都是步行,今天因为东西多,沈友之提前问单位要了车,装得满满的全是书籍和文具。五分钟开到学校,宋校长正等着,见一车东西,连忙让同事们一起帮着卸货,直接搬进了大教室。六十七个智障孩子正在里面上课,有的欢呼着迎上来,大部分没有反应,老师们也不催促,仍旧一个一个地耐心对待,有的孩子上文化课,有的孩子体疗康复,最多的是针对性的缺陷补偿教育。

吴科长与宋校长慰问商谈,沈友之蹲在地上,将书籍一本本放在低矮的书架上。街道每年都会有一两次筹款活动,救助大病的居民,帮助社会福利院的孤儿等等,为培智学校的募捐总是最快完成,居民们对学校的智障孩子是由衷地爱怜疼惜,即使平日最节省的秦阿婆、最计较的老蒯、最爱发牢骚的陆勤,都主动捐款。过年的这批书籍文具本来预算需要八百元,结果半天收到了九百二十元,所以书籍的数量也超过了原计划。

沈友之突然感觉到有人拉她的袖子,低头一看,是谢小星,住在“同和堂”庞居中的谢家的女儿,今年十五岁但长得极矮极瘦小,看起来只有十岁出头的样子。这孩子一生下来就发现不对劲,目光斜视不看人,一直不会说话,谢家带着她四处求医问药,但看了多少医生也没用,无奈接受了智障这个残酷的事实,八岁送进培智学校。经过学校七年的耐心培智包括感统训练和物理治疗等,现在能听懂,能讲简单的字和词。

谢小星抓着一本图画书,说:“我,看。”目光却对着窗户。

沈友之双手扶住她的双肩,轻声但坚决地说:“小星,来,看着我,看着我。”这是沈友之从老师那里学来的纠正方法。

谢小星被动地转头,目光仍旧散乱。沈友之继续鼓励,耐心讲了十多遍,终于对上了谢小星的目光,将她要的图画书给了她。谢小星开心地捧着图画书,回她自己的课桌上阅读。沈友之走近留神观察,看图画书的谢小星,双目是聚焦的,落在她喜欢的人和物上,右手并在桌上无意识地划。沈友之想了想,从挎包里取出一只铅笔塞在谢小星的右手手掌中,她象是不知道,仍旧无意识地滑来滑去。沈友之暗暗叹气,站起身,却看到地上黄澄澄地闪亮,是那日蒯强赠送的奖章,一直装在挎包里,刚才取笔的时候带出来了。沈友之正想弯腰捡起,谢小星个子小动作快,已经将奖章握在手掌中凝视。

沈友之拿不准她是在看,还是象过去错误的斜视,一时迟疑,不知如何是好。宋校长走过来,惊讶地示意沈友之别出声,挥手招来几位老师。大家看看谢小星,又互相看看,都是又惊又喜的表情,放低了声音讨论,说是谢小星第一次如此聚精会神,难道是对金色的圆东西有特别感觉?宋校长问沈友之那是什么,沈友之红了脸,支支吾吾地说是朋友的奖章,寄存在她包里的,需要还给朋友。这时吴科长催沈友之回单位,沈友之为难地看看谢小星手掌中的奖章,这时候总不能硬夺?只好拜托宋校长,等奖章不用了告诉一声,她再过来取。临出门,沈友之抱一线希望,再次回头察看,只见谢小星仍旧牢牢握着奖章凝视,简直象科学家在做试验,只好无奈地离开。

刚进办公室,电话响,沈友之以为是李雪洁问获奖的事,意外地听见是乐之,说她已经从公司出来,在去长途汽车站的路上,三点的车,六点半差不多到家,“姐!你告诉外公了吧?”

“早告诉了,外公说等你。”沈友之好奇的却是另一个问题:“你有移动电话?”

“是啊,上海很多人都有啊,我是工作需要,公司配的,诺基亚。”乐之讲得轻松愉快。沈友之十分羡慕,刚才要是有移动电话,就不用匆匆忙忙挂李闲电话了。前两天小姨陆慧来看外公,手里也抓着个手机,建议陆勤买一个,方便联系;结果听了陆勤老长一顿牢骚。陆勤抱怨家里电话才装上,三千块初装费好容易凑的,这又新花样手机,有钱人哪里知道没钱的苦!陆慧被讲得当场就掏钱包,被外婆死活拦住,外公虽然讲不了话,但用目光在劝。陆慧悻悻然收起钱包,手机也丢进挎包里,沈友之本想看看的,也没看得上。

匆匆说了几句,乐之要进站,挂了电话。沈友之心情好极,下午就能见到妹妹,而且啊,今天是计划的大日子!

沈友之小心地从文件柜里取出绣品。昨天晚上完成图案,今早提前一个小时到办公室、绣上题字,算是正式完工。沈友之凝视绣品,和工业园区规划蓝图一样的画面,积丝累线绣得细密匀称,平顺光鲜,让人看着仿佛身临其境,漫步碧波荡漾的金泾湖畔,奔驰在笔直宽阔的大马路,或进入整洁摩登的大厦。比蓝图多的,空中飞着两只黑燕,旁边绣的七个小字是“香泥衔去理新巢”。沈友之相信,将这绣品展示给罗成看,诚恳告白,能说服他。对了,还需要两份申请去工业园区的报告。

沈友之将绣品放下,提起笔开始写申请报告。这半个月,忍住了没去医院,每天上班之外就是埋头赶刺绣。张主任和吴科长那里偶尔听到消息,罗成一直在医院住院,一定也想念我吧?沈友之抬头看看挂钟,已经两点多。哎,坚持,再坚持三个小时!

四点半,电话铃突然响,沈友之诧异地接起,真的是叶建华,气急败坏地喊:“友之!友之!”

沈友之哭笑不得。这个人,自从那天讲到叶建军的话题挂了电话,一直就失去了影踪,在拙园里也不见人。陆勤很奇怪,询问张老师,张老师支支吾吾说他出差去了。“图书编辑出什么差?”陆勤当时还嘀咕了几句。这又突然冒出来,又开始四点半打电话了?

“叶大编辑!出差回来了?”沈友之故意加重了“大”字,有意调侃。

“友之!你快回家!快回来!”叶建华的喊声带着哭腔:“外公,外公不行了!”

沈友之摔下电话,大步往外奔。迎头撞上吴科长,沈友之喊了声:“我回家看我外公!”没听清吴科长的回答,沈友之也顾不上,胡乱抹去夺眶而出的泪水,百米冲刺般急奔,一口气奔进拙园,进了家。

一家人都在,消失半个月的叶建华也在,都挤在小房间,围在外公的床前。沈友之缓缓地走近,外公双目睁着,望着门口。

“外公。”沈友之轻轻叫了一声。外公不动,还是望着门口。

沈文说:“友之,外公已经走了。”沈友之不相信,蹲下身,握住外公的手,还有些微热,但身体和神情都僵硬得没一丝起伏,呼吸和心跳都已经停止。

“他是等乐之啊!”外婆哭着说:“一直熬着等啊!”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