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大唐将军烈 > 第59部分(第1页)

第59部分(第1页)

赵子良立即拱手道:“大王,如今本使到了这里,那么贵国解除北方突骑施人威胁的时机到了!”

莫贺咄吐屯马上来了兴趣,身体从胡床上前倾,立即问道:“尊使这话何解?”

赵子良道:“好叫大王得知,这些年并非我国实力不足而无力对付突骑施,而是因为北方突厥人一直在阿史那氏的统治下,阿史那氏对十姓突厥拥有很强的号召力和统治力,在如果一直由阿史那氏统治十姓突厥人,那么我国西垂就会一直不得安宁,因此我国才在二十多年前任命了非阿史那氏的苏禄为十姓可汗,以消除阿史那氏在突厥人心中的影响力和威慑力,现如今阿史那氏在十姓突厥人的心中已经微不足道,甚至绝大部分突厥人都不知道阿史那氏是什么,苏禄也是自食恶果,这些年来非但不感激我大唐,还时常兴兵攻打我安西之地,又向西向南与大食国和昭武九姓各国结仇,在内部的威望下降到了极点才被部下杀死,突骑施人不经过大唐的允许就擅自册立可汗,这已经犯了我大唐的大忌,我朝认为已经到了收拾突骑施的时机了,而且我国安西副大都护、四镇节度使盖大人认为如果能够联络贵国等昭武九姓的各国一起联合攻打突骑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北方的威胁,重新恢复丝路上的畅通,如此一来,对于贵国和其他昭武九姓的国家都是有好处的,不知道大王以为如何?”

莫贺咄吐屯有些迟疑:“让我国出兵以及其他昭武九姓的各国与大唐一起攻打突骑施?这个·······”。

这时旁边一个身材极为魁梧的壮汉瓮声瓮气道:“可本王子怎么听说大唐如今是四面环敌呢?西南有吐蕃国正在强势崛起,已经成为贵国的心腹大患,北方的后突厥也是很不安分,时常发生叛乱,贵国东北的契丹、室韦、靺鞨也经常兹扰生事,在如此情形之下,贵国又有何精力来对付北方的突厥人?”

赵子良顺着声音看过去,只见说话之人乃是一个身材极为高大魁梧、脸相却是很稚嫩的汉子。

“放肆,不可对尊使无礼!”莫贺咄吐屯对说话之人大声呵斥,他显然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会有人出来搅局,当看见是自己小儿子时连忙进行呵斥。

“这是本王的小儿子屈勒,今年十七岁,从小被本王骄纵惯了,不知礼数,还请尊使别跟小孩子一般见识!”莫贺咄吐屯连忙向赵子良解释。

赵子良打量着屈勒,听见莫贺咄吐屯这么说,于是摆手笑道:“天下间果然多俊杰,石国此地也是人杰地灵,没想到屈勒王子生得高大威猛,却头脑灵活、智慧如海,在下佩服!”

屈勒却是听不得人夸赞,别人一夸赞他,他就找不着北了,脸上马上换了一副表情,欣喜道:“算你会说话!”

莫贺咄吐屯见状赶紧结束这次谈话,对赵子良说道:“尊使,此事事关重大,本王也要思虑一二,还请尊使容我一些时日,如何?”

赵子良点头道:“理当如此,那在下就先告辞了!”

莫贺咄吐屯连忙对另外一个儿子喊道:“那俱车鼻施,你带尊使出宫,将尊使安排在使节馆住下!”

一个二十多岁的壮汉抚胸道:“遵命,父汗!”

赵子良听见不由扭头看了一眼这个名叫那俱车鼻施的王子,他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因为这个名字有些特别,记得前世看唐代史书时,史书上记载过,在天宝十二年时候,唐朝册封石国王子那俱车鼻施为怀化王。要知道唐朝每一次对属国国王或王子进行册封都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册封那俱车鼻施为怀化王显然也不例外。

在使节馆安顿下来之后,赵子良却是闲不住,他带着楚歌和几个扈从很快从使节馆出来在渴塞城内四处闲逛,一边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一边查看城内地形、建筑格局。

经过观察,赵子良发现拓折城方十里,城墙虽然不高,但都是石头砌成,坚固结实,这样的城池即便是在大唐也算是不小了,人口很是稠密,比拔汗那国的都城渴塞城大得多。

拓折城的市面上多有麦、粟米贩卖,该地还盛产良马,在拓折城内就有三处马匹交易市场,交易的马匹都是上等好马,就连街面上行人骑乘的也都是上等好马,一些贵族坐的马车用的马匹没有一匹是骡马,全是好马。

赵子良看到这种情况不由感到可惜:“真是糟践了这些好马啊!”

街面上还有卖艺之人在街边搭一个草台班子,有女子在台上跳着舞,惹得台下众多牲口们嗷嗷大叫不止。

“石国人好舞,男女老少皆能跳,台上那女子跳的是拓折舞,是本城独有的,听闻这种舞在长安十分受欢迎,各个青楼、酒楼、茶楼都有女子跳这种舞以博取客人们的青睐!”楚歌向赵子良介绍道。

赵子良闻言不由诧异地看向楚歌:“你如何得知?”

楚歌扭捏着说道:“属下十三岁之前一直在长安居住,家境还算不错,只是后来家中出了变故才不得不离开长安前往安西,因此识得这种舞”。

“哦,原来如此!”

第124章 冲突(1)

走了一段,赵子良等人经过一处奴隶市场,突然听到一个女声传来:“公子,救救小女子母女,公子·······”。

这是汉话?在这千里之外的异域他国竟然听到了汉话!赵子良听到这个声音身体一顿,停了下来,扭头一看,只见街边奴隶市场内最前面一个木囚笼内装着两个女子,一个三十余岁,一个十四五岁,两人都衣衫褴褛、神情憔悴,她们正用极度渴望的眼神看向自己。

赵子良犹豫了一下,虽然因为盘珠隽秀的死让他这段时间以来对其他女人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甚至看都懒得看一眼,但这被装在木囚笼内的两个女人终归是自己的同胞,不忍看她们母女二人流落异国他乡沦为番邦的奴仆,生死掌握在他人手中。

走到囚笼面前,还没等他开口询问,旁边一个穿着华服的粟特奴隶商人连忙上上前堆起笑脸道:“这位大爷看中了笼中两名女子?您看她们是一对母女,母亲年纪不到三十,可谓是风韵犹存,女儿只有十四,可谓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

赵子良听不懂粟特语,竖起手掌看也不看那粟特奴隶商人,喝道:“够了,巴鲁,你让他闭嘴,待我问清楚了再说!”

“诺!”巴鲁连忙答应,用粟特语与粟特奴隶商人说了两句,那粟特奴隶商人便笑了笑,退后两步不出声了。

赵子良打量了笼中母女俩,问道:“夫人母女姓甚名谁,是何方人士?”

那年龄稍大的女子听见赵子良这么问,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即道:“公子,奴家姓陈名清莹,这是奴家女儿王芷韵,我母女是灵州人,家在边城,有一间成衣店,半年前北方突厥人南下袭击了奴家所在的边城,杀死了城内所有百姓,奴家的夫君也没能幸免,突厥人见奴家母女还有几分姿色,就将奴家母女虏至漠北,又转卖数次,辗转半年来到了这西域之地,求公子救救我母女,带奴家母女返回大唐,奴家愿做牛做马报答公子”。

赵子良闻言问道:“你婆家和娘家是否还有其他人?”

陈清莹摇头道:“奴家自小父母双亡,被婆婆买回家给夫君做了童养媳,长大后就嫁给了夫君,后来婆婆病死,家中就剩下我和夫君,幸而剩下了女儿芷韵”。

“你在边城的家只怕也被后突厥人烧掉了!你们就算回到大唐,又能去哪儿呢?”赵子良说着有些犹豫,如果买下这母女俩,明显是一个累赘,婆家和娘家都没有亲人了,她们无依无靠,能去哪儿?总不能一直跟着他吧?

陈清莹听了赵子良的话,顿时急了,连忙从囚笼内身处手抓住赵子良的袖子,唯恐他走了,哀求道:“公子,求求您带我们回大唐吧,只要能回大唐,无论干什么,也比流落在这异国他乡被人当做玩物好一万倍啊!”

赵子良心中一震,是啊,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华夏人自古就有落叶归根的传统,就算在外面混得再好,到老了、死了也要回到家乡葬在家乡,这是深入骨髓的烙印!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