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秦时明月之梦回大秦帝 > 第47部分(第2页)

第47部分(第2页)

今天黎姜一反常态与王绾当众翻脸,如李斯般没身份没靠山由嬴政亲自提拔上来,不削与王绾等自命不凡的‘老’臣为伍的年轻一代官员终于看到希望,他们很清楚自己跟着什么人才能更有前途。

王绾悸怕黎姜,不止是因为她的身份,更因嬴政独一唯二宠爱和黎姜在军中的威信,所以他才把主意打在分封上。只要分封一块富庶地方为王,到时再招兵买马,储存实力,另做打算。因此他这才趁嬴政不在宫中时秘密派人走动,让人在今天支持他迫使嬴政同意封王。 ;不过他没料到今天黎姜竟然和自己当众唱起反调,让他丢光了颜面。

反正也翻了脸,王绾索性打算把黎姜拉下马,让天下人知道这王后在大殿上逼死老臣。

“丞相,这柱子可是新刷的。”喝了一盅酒蒙武开口道,“有事说事,一把年纪别学女人家家的要死要活。黎王后可什么都没说,你不要多想。”意说你别心虚。

文臣最拿手的三件事,一痛哭、二喊冤、三以死明志。 ;风光了一辈子,王绾在今日算是丢光了老脸,于是气得发抖。 ;望向朝自己微笑的蒙武,黎姜愣神儿一下然后回笑起来。

今日她黎姜就拿德高望重的王绾开涮,再不发威还真当她是ketty猫了,有事没事的来害自己。自己倒还好,就怕自己的孩子出事。

大殿上的歌舞、杂耍早已撤下,殿门紧关无一人敢乱动。此刻上大殿的气氛再配上这里闪动的灯火光令现场众人都浑身别扭,感到压抑。无人再敢多说一句话,特别是那些抱着私心和王绾一起咋呼分封的几个人。现在他们别说不敢吭声,一个个都恨不得挖个坑给自己埋了,再怎么样也不能让王后黎姜揪住不放。

说这王后今日为何敢这么说,冷嘲热讽一气把事情搅得乱了章法。众人心知肚明却只得烂在肚子里的话今日都被她一人都说了,根本不给任何人面子。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就是这事不但被默许还有人给她撑腰,也说不定就是人家联手演这出戏。

收权!这是明明白白告诉众人他大秦大王要再次清理朝堂,很明显第一个被拿来开刀的就是两朝元老王绾及他身后代表的外戚。 ;想嬴政怎么能允许外戚再牵扯进他嬴氏一族的内部问题当中,有多少事不是他们这些外戚挑唆起来的。

分封、分封!看在眼皮子底下都想折腾出风浪,放到外面指不定会埋下多大隐患。

黎姜知道嬴政已经动了心思要收了王绾的权,更是知道王绾今晚说的话一定以及肯定的踩到了嬴政的雷点。要知道嬴政什么事情都可以很大度,却唯独在治国根本上最恨人扯后腿,于是黎姜才决定在这件事上抓着不放。

不过她要做得这些事情都必须建立在一个根本上,这就是嬴政的信任和放任,两者缺一不可。帝王心思难预料,开始黎姜还不太敢确定嬴政会在大殿之上放任自己。但经过小小的试探之后黎姜这才发现嬴政应该不会扯自己的后腿,还会容自己“肆意”而为。这令黎姜更加确定今天不把心高气傲的王绾气得老年中风都对不起嬴政的信任之情和孩子和自己受的罪!

王权的争夺③

王绾再怎么说也是在官场上打拼多年的人,能做到丞相这个位子也不简单,因此他很快冷静下来思索扳倒黎姜的计策。他这辈子最不甘心的两件事:一个是没能参与进赢政亲政的智囊团里,失了先机失了皇上的信任。另一个则是他的女儿,竟未能坐上王后的位置,以致令他的外孙成了庶出的皇子不能名正言顺的继承大统。这两件事一直令王绾耿耿于怀,他知道嬴政一直想削弱的自己手中仅剩的一点权力,如不是碍于自己在朝上盘根错节的厉害干系哪里会容他到今天。

因此王绾才想尽快让自己的外孙封王,暂离咸阳去封地培养势力,博取好名声,再不济到时自己也可以自立为王。冷静下来,王绾抽出被将闾拉住的手臂上前一步,抬头回看向黎姜开口道:“王后,您不能仗着大王的宠爱就肆意诬陷老臣。”

“丞相此话说得可有些赌气,本宫从头到尾也没说您什么,是您一上来先是二话不说痛哭流涕,接着又要以死明志。不瞒你,到现在本宫还没想明白,您到底要明什么志?” ;黎姜摆明了胡搅蛮缠,而嬴政也摆明了放纵,蒙武等人更是摆明了站在黎姜一边。

不想再与黎姜浪费时间,王绾拿出一国丞相应有的气魄直起腰板对嬴政道:“大王,千万不能听信小人之言而疏远了自己的亲子,那些人是想颠覆大秦的天下,嬴氏的天下。轻亲而重外势必令天下人笑话,也令人心寒。古往今来那个贤主不是把自己的兄弟、儿子册封出为自己镇守国土把一国之安。”

黎姜对王绾口中的‘古往今来’无限唾弃和鄙视,心道:你才见过几个古,诸王之害后患无穷。当初刘邦为了彰显自己与秦始皇不同,处处与之反着来,一下就封了七个藩王出去。结果呢?他腿一蹬没多久就闹腾出来个七王之乱,不知牵扯进去多少人。汉朝每任皇帝登基都为了衬托出自己的仁德而封自己的兄弟或儿子为王,结果呢?还不是杀了一批又一批!简直就是多此一举!

黎姜抿了口酒,站起身绕过桌案站在高阶之上俯视下方的王绾许久,才开口道:“本宫不知丞相为何一定要废除郡县制,而捡起分封制,所以还望丞相为本宫解答几个问题。”

“王后请说。”不知黎姜这是做什么,王绾不得不戒备起来,今天他可没少吃黎姜的亏。

礼貌的朝王绾作揖一拜,黎姜不耻下问道:“王丞相一直都说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秦,为了大王,然而本宫想问一句,大秦从何而来?”

王绾一顿,寻思了一下谨慎道:“大秦先主当然是周王封赐的藩王。”此话说完一再小心的王绾才知中了黎姜的鬼计,可是已经来不及后悔了。

不容王绾有思考的时间黎姜又问:“不说燕、楚、齐,单是这赵、魏、韩三国从何而来?”

“晋!”王绾咬牙道。

“晋从何来?”黎姜紧盯不放。

“周王……册封同族……”

堂堂周朝被自己册封的藩王架空权利分刮疆土这是事实,因为秦国就是这么来的,这是不可磨灭的事实。周王圣贤封了兄弟到外为王为自己守疆扩土,一度曾册封达一百二十多个诸侯王,结果他自己却被这些兄弟所吞,说来都可笑。如果这叫圣贤那这世间就没有“蠢”这个字。

该问的黎姜都问了,剩下的结案陈词她决定交给更合适人,例如“郡县制”的提出者——李斯。

一直关注黎姜一举一动的李斯瞧这人对自己眨眼,马上会过意站起身。先对上座的嬴政和黎姜一拜,这才说道:“大家不要忘了周文王和周武王当年分封的诸子、兄弟、亲戚极多,可是到了他们的后代因为封地的大小,富庶与贫瘠相互攻击,如同仇敌。而周天子也管不了诸侯之间的战争。如今大王划分郡县,如果维持现在这样的局面天下治理非常容易控制,并能得到安宁,有利于统一。但如果重设诸侯则会重蹈周朝的覆辙。即便如此,丞相还是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大秦的天下,而不是想毁了这来之不易,多少代人的努力?”

李斯的话正是王绾一直策划要做的事情,不过他当然不会承认,只是一个劲的辩解:“这……这是你一面之词……危言耸听……大秦是大秦,周朝发生的事情怎么就一定能保证会上演在秦朝身上!”

?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