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红楼之满庭芳 > ①大乾编年史官职爵位设定求收藏(第1页)

①大乾编年史官职爵位设定求收藏(第1页)

本章所有设定纯属虚构,与正史无关,切勿对号入座。

~~~~~~~~~~~~~~~(正文如下)

大乾编年史:

崇祯十五年(1642年)陇南李家崛起占领甘肃大部,同年年底家主李思齐率众投李自成,被封敦煌郡公。

1645年李自成兵败后,李思齐吞并山、陕、甘,称王建制,随即北上抗清,南联大西,东交南明,西抚鞑靼土默特部。

1647年兼并大西,1653年趁清南攻南明之际,复套出阴山,收漠南蒙古三十六部,与南明、清成三足鼎立之势。

1654年在长安建立大乾称帝,建元泰始,大封群臣,称泰始勋臣,三公十四候,吸取明清长处,摒弃糟粕,轻徭薄赋,励精图治,国力逐渐强盛。

泰始四年(1658年),与南明联盟,分三路伐清,历时7年,于泰始十一年将清赶出山海关,掌控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与南明划淮河而治理。

同年(1665年)效仿前明天子守国门,迁都燕京,称神都。

然泰始帝因多年征战,屡有创伤,在位16年,于泰始十六年(1670年)驾崩,享年57岁,太子李念祖36岁继位,建元昭武。

昭武帝继承泰始帝遗志,北抗清廷,南望残明,修养生息九年之后,于昭武九年(1679年)发动灭南明之战。

历时四年,于昭武十三年(1683年)秋灭南明,一统中原,随即大封群臣,称昭武勋臣四王十公十八候。

昭武十四年(1684年)携大胜之威,御驾亲征北伐清廷,出山海关攻占锦州,昭武十六年(1686年)夏与清盘锦大战。

连战三月,不幸遭遇流矢,不治身亡,享年52岁,双方损伤都很严重,随即罢兵言和,以辽河为界,建锦州大营,以其为抗清前沿。

帝崩,神都大乱,诸皇子发动兵变与太子争夺皇位,勋贵文臣多半参与,称昭武事变,最终年仅十六岁昭武帝嫡幼子李怀宗胜出。

李怀宗于昭武十六年(1686年)在神都继位登基,建元兴隆,重振朝纲,立志为昭武帝李念祖报仇。

分别兴隆六年(1692年),兴隆十七年(1703年)夺清廷西京沈阳、上京会宁府,封边军十二候。

清廷被逼东迁,攻下高句丽半岛和东瀛九州岛,定都平壤,称清东京。

此后大乾又多次北伐东功,未见功效,但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大乾国内亦有乱象,西南土司、江南白莲多有作乱,兴隆二十一年(1707年)祭告上天,改元咸宁。

自此开始休养生息,撤锦州大营,建辽东三镇,为沈阳镇、会宁镇、黄龙镇,移民充边,实行军屯,勋贵多有封地在此,以防清廷。

终于在咸宁三年(1710年)平息大乾国内叛乱,全力发展民生,大乾迎来经济、交通、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迅速发展,社会稳定、国力强盛。

强盛的国力、丰厚的经济、盛行的文化,这些都让咸宁帝感到满足,并很快沉醉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中,五下江南,所费奢靡。

咸宁二十五年(1732年),趁咸宁帝北狩之际,太子义忠亲王李延嗣谋逆造反,遭遇镇压,李延嗣自刎神武门,称神武门之变。

咸宁帝大发雷霆,勋贵大臣卷入不计其数,文官趁势崛起,咸宁帝经此变也元气大伤,随即封皇四子义德亲王李延昭为太子。

同年清廷传言雍正帝要退位,但其后数次谋划西攻大乾,辽东三镇苦不堪言,多有失地之败,咸宁二十七年(1734年)咸宁帝再次御驾亲征,受伤而返。

清雍正帝积劳成疾,卧榻半年之久后驾崩,于咸宁二十八年八月(1735年)清乾隆帝继位,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妄图谋求神州大地。

同年,咸宁帝册封义忠亲王遗孤李彰为新任义忠亲王,并欲封其太子,都中兴起波澜,朝堂大乱,此议遭群臣抵制不遂。

咸宁帝无奈,随即禅位太子李延昭,建元顺德,称顺德帝,咸宁帝时年65岁,在位49年,仍驻大明宫。

顺德帝李延昭时年33岁,驻宣政殿临朝,自此开始二帝治世时代。

大乾文官设定品级职官:九品十八级。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宗人府宗人令、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留守司正留守、都指挥使;

从二品:布政司左右布政使、都指挥同知;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