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杏坛一笑 > 第1章 没想到西游记还可以这样读(第1页)

第1章 没想到西游记还可以这样读(第1页)

人们经常探讨孙悟空为何前后表现有天壤之别。其实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与后来保护唐僧取经的孙行者来自两套故事系统,中间用小型民间故事斩龙、入冥、游地府、刘全进瓜、门神传说衔接。在早期杂剧里,唐僧是男主角,到百回本《西游记》,孙悟空变成了主角。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是一颗不受羁绊、完全袒露出来的心灵,是独立自由的灵魂。四川、闽粤台等地都有猴精的传说,被称为某某大圣,如通天大圣、齐天大圣、丹霞大圣等,他们有的偷仙丹偷御酒,有的被压在龟山底下……最后所有故事都集中到一个猴子孙悟空身上去了。取经故事里的孙悟空以前叫“猴行者”“孙行者”,可能是印度神猴哈奴曼的化身,或者是玄奘大师的保镖石盘陀。关于孙悟空是猿还是猴的问题,早期版本写的是石猿,与猴行者故事结合后,石猿、石猴混用。石猴会有尾巴,而且尾巴的功能还比较强大,可以是武器。早期杂剧都是把孙悟空当罪犯猴妖,百回本《西游记》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西游记》在一定意义上是把取经队伍当作一个修行的人来写的。孙悟空是人心智的代称,猪八戒是本能的代称。在宋元时期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出来就姓孙了,直到百回本《西游记》才给出解释。孙悟空是一个猢狲,胡是古月,老阴,不能化育。孙字繁体字孙字是子系,是婴儿的意思,合“婴儿之本论”,这是道教的影响。道士们讲究炼丹,宋代以后强调内丹。内丹术秉承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屏除邪欲修炼精气神。他们认为人体是一座大丹炉,体内的元神和元气是药物,通过内炼,将其凝结起来,形成婴儿状的“圣胎”,最后出元神,肉体就可以抛弃了。金元时期的道教全真派,属于提倡内丹的北宗。

金箍棒的原型是船的锚,也叫碇子。民间把航海家郑和神化了,他下令抛的锚子也化身为镇海针了。《西游记》故事的最终写定者,很可能是东南沿海或非常熟悉福建的底层文人。明代有一个给国家养马的机构,叫太仆寺,太仆寺卿是从三品。周穆王有个出名的大臣叫伯囧,做过这个官,后世把太仆也叫囧卿。太仆寺养马场遍及全国,设有牧监。一个牧监管理一千到几千匹马。孙悟空管千匹天马,弼马温相当于牧监,即一个县级养马场的管事。另外,明朝还有个御马监,主管太监是正四品的高官。正德时期的御马监太监管理四万匹军马,可以调兵遣将。孙悟空的官职没这么高。佛教的五眼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起初是一种眼病,后来才演变成厉害的法术,能看到远处的物品,不过识别妖怪主要是观察外围吉凶云气。据统计,火眼金睛一共使用过31次,成功18次,失败11次,成功率大约在58%。孙悟空手下的花果山四健将——马流二元帅、崩芭二将军。马流是闽粤一些地方对猴子的称呼,崩芭可能是印地语猴子的音译,或者是蒙古语虎将的讹音。百回本《西游记》里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神魔都有来历,他们的事迹在民间传说、佛经故事、戏剧或者真实历史中出现过,只是做了重新编排。追根溯源,长知识。

猪八戒的第一个妻子卵二姐,应该是卯二姐之误。卯兔,暗合月宫里的玉兔。八戒在天宫调戏嫦娥,到凡间与兔子精结合,前后呼应。在古代的小说和志怪里,猪又很淫。亥猪配五行之木,如果用干支来给猪八戒配对,适合的是卯和未。《周易》里说,“坎者,水也”,又说“坎为豕”,豕就是猪。《史记》里有天豕主管沟渠,大禹治水时,有神猪来给他当向导。十二地支的亥,属相为猪,配位在北方水位。天蓬元帅作为真武信仰里的北极四圣之一,是北方之神,是司水之神。写猪八戒时提到了木母,有全真教的影子。道教称铅为金公,汞为木母。

守南天门的天王与托塔李天王。四大天王是镇守佛国四方的神,托宝塔的多闻天王梵语音译毗沙门天王,其信仰在唐代非常兴盛,因为名字里有一个“门“字,民间以为是个叫毗沙的门,于是把他和其他天王安排到天宫守大门。唐代开国功臣李靖与毗沙门天王合体后,成了托塔李天王。毗沙门天王的三儿子哪吒变成了李靖的儿子。哪吒形象原来是穿盔甲的,《封神演义》把善财童子和红孩儿的形象安到了哪吒身上,这也是我们现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形象。哪吒、孙悟空都变成三头六臂,手里拿着各种法器,这是来自密教神的形象。哪吒的两个哥哥金吒、木吒,实际上是军吒、木吒,都是音译的名字。唐代僧伽大师的两个弟子惠岸和木叉,讹传成是一个人,木叉的叉与吒音近,变成了木吒。金能克木,军吒变成了金吒。闽粤台一带,哪吒信仰十分兴盛,一般被封为中坛元帅,所以《西游记》里才会有玉帝封哪吒为“三坛海会大神”。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不是夫妻。玉皇大帝是宋代以后在传说里成为天庭的最高统治者。王母娘娘原型是西王母,比玉帝老了很多。西王母在瑶池大摆宴席,这是蟠桃会的原型之一。汉代有故事说东王公与西王母两人一年在大鸟背上见一次面。许多帝王宣传曾经接待过西王母,如周穆王曾经上群玉山拜访西王母。七仙女。二十八宿的北方七宿第三个是女宿,附近有一组“扶匡”七星。早在战国之际,人们就相信她掌管蚕桑女工。久而久之,认为这七颗星是七位仙女。七个蜘蛛精有可能是暗喻七情。二郎神形象有多个来源,有毗沙门天王的二儿子独健、四川地区的赵昱、李冰的二儿子等。宋朝末年,宦官杨戬请道士做法,抓假二郎神。杨戬与二郎神总是一起讲,就拼凑到一起了。二郎神戴三山帽是英俊小生,实际上是太监的打扮。三山帽是明代太监的帽子,漆纱质的圆顶,帽后一片高出来的环状板,正好围拢三面,空出正面,三面山墙的意思。四川地区的二郎神庙在灌江口,《西游记》里孙悟空曾经到此一游。哮天犬的品种是白色细犬,金、元以来,不断被人豢养。郎世宁为乾隆画的《十骏犬图》里面只有一只是藏獒,其他都是细犬。关羽戴绿头巾是来自护教伽蓝的形象。密教神忿怒身有几个特点:特别大,顶天立地,颜色特别鲜艳,特别恐怖。忿怒神多是“面如蓝靛,发似朱砂”,这也是电视剧中,很多妖怪及沙和尚红头发蓝衣服的缘由。

游记》原着中太上老君不会三昧真火,只会用文武火,只有孙悟空和红孩儿会三昧真火。黄风怪的看家本事是“三昧神风”,佛教禅定有“风三昧”说法,是禅定中的疯魔作怪。佛教的“三昧”是梵语音译,意思是“定”,“三”只是个音,不是数字。道教内丹术把三昧拆成上昧、中昧和下昧,属于借题发挥。魔界都知道唐僧是修行过十世的高僧,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因为必须遵守一定的仪轨才有效,所以妖精们不急于吃唐僧肉,比如要蒸熟了吃。

天主教的影响。在乌鸡国孙悟空变成了“立帝货”,引太子到宝林禅寺后变了一个红金漆匣,自己变成一个二寸长的小和尚钻进去,后来告知太子真相。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来没有一个神仙法宝起这样的名字。传教士带来的耶稣像,一般是装在带槽涂金的木质盒状神龛里。基督教耶稣的专称之一“救赎主”,译成“立帝贸”,或“立帝莫”。贸与货形近,可能是搞混了。明清时期人把西方的十字架叫做圭。乌鸡国王的鬼魂,临走时留给唐僧一柄“金厢白玉圭”作为信物。在车迟国,鹿力大仙、虎力大仙、羊力大仙与唐僧师徒比坐禅、猜物等,作者从比赛规则角度进行深挖,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孙悟空如何利用规则与潜规则,破坏规则,取得了比赛胜利。唐僧喝素酒。《西游记》中的酒,有荤酒,有素酒。素酒的酒精度数低,没有辛辣的强刺激味道,比如葡萄酒、糯米酒等。《西游记》里有一些趣味数字。孙悟空一共变化了105次68种。在《山海经》《楚辞》的汉晋人注中,有女娲“一日中七十变”的记载,到唐宋时期,发展成了三十六变和七十二变。孙悟空七十二变,猪八戒三十六变的梗,都是从这里来的。按照佛教说法,地、火、水、风四大元素能引起人生病,每一种是101种病。地、火能引起热病202种。风、水引能起冷病202种,合在一起404种病。现在404有关敏感词。唐玄宗时期,汉文《大藏经》(佛教典籍的总称)的卷数是5048卷。5048称为“一藏之数”,被当成了一个成数。起初只是个普通数字,没有隐含意义。后来经典数量变化,但人们一直沿用5048。八戒、沙僧的武器重量都是5048斤。

小说《西游记》的创作持续了几百年时间,是多位作者在各个时代写成的,不少前后矛盾之处,也有大量抄袭的内容,最后有一个人做了全书的统稿、编排、润色工作。我们现在看到的百回本《西游记》,是明代中晚期一位署名“华阳洞天主人”的人校对的。没属真名可以理解,毕竟在那个时代,写小说是不体面的事情,科举才是正途。《西游记》的定稿者是不是吴承恩存在争议。20世纪20年代,铅印出版了第一部署名“吴承恩”的《西游记》。历史上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很有可能是一部地理书或者旅游书。小说《西游记》受全真教的影响较多,但作者不是丘处机。丘道长写的《西游记》已经找到了,不是小说。《西游记》里灵山脚下有一座玉真观。穿过玉真观,出后门便是灵山(也叫灵鹫山)。用意是说,道是厅堂,佛禅是内室,修道是通向成佛的门径和必经之路。明代三教合一,通达之士并无门户之见,成仙成佛合二为一。《西游记》融入了宣扬佛教、道教、民间信仰等各种内容,阴谋论不可取。《西游记》是通俗小说,涉及人情世故,有很多民间故事被改编进来了,它没有微言大义,很多地方不必深究。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