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杏坛一笑 > 第4章 悟空初脱困 师徒七过招(第1页)

第4章 悟空初脱困 师徒七过招(第1页)

古往今来,世人最难过四关——酒色财气。唐僧遇到此处关卡,闭目念经。孙悟空不贪财不好色,定住仙女了也不会多看一眼,唯独在“酒”和“气”上过不去。曾经瑶池醉过酒,取经路上生过气,演绎了一系列故事。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在了五行山下。那山化成了一个石头匣子,悟空只有脑袋能够露出来,身子都被压着。眼睛只能看到近处,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就被树木山石遮住了。500年中,无论是以前的妖精兄弟,还是后来的神仙朋友,一个来看他的都没有。偶尔能望见樵夫和猎户经过,没人过来与他聊天。看管他的神仙们不搭理他。偶尔悟空闹得厉害了,就喂他钢铁做的丸子、铜水配的饮料,一点味道都没有。悟空头上长了青苔,脸颊上长了草,抓耳挠腮是不可能了,手被压住了,只能任由它们野蛮生长。刮风下雨泥水流也只能忍着。寒来暑往,五百年匆匆而过。在中国,经历了从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到唐朝初期。忽然有一天,观音菩萨来了,问悟空愿不愿意给一个要到西天取经的和尚当徒弟,如果愿意就放他出来,悟空非常欢喜,满口答应。从此,悟空一直盼着自己的救星。终于有一天,悟空听见猎户刘太保与人说话,提到取经二字。悟空兴奋异常,立刻大声喊道,师父救我呀!师父救我呀!孙悟空把自己的遭遇和菩萨的嘱托告诉了唐僧。唐僧听了,半信半疑,不过还是爬到了山顶。唐僧相信佛祖会给自己启示,对巨石上的六字真言行礼,问:把山下那人放出来是佛祖的意思吗?六字真言应声飞走了。

第一次过招——

悟空:菩萨让你救我。

唐僧:我听佛祖的。

孙悟空脱困后第一件事情,是去给唐僧行礼,认师傅。遇到悟空之前,唐僧的徒弟已经被妖怪吃了,只剩下他孤身一人,即将走出国界,前途未卜。现在有了新徒弟,唐僧喜忧参半。如何对待孙悟空是个烧脑的问题。悟空是徒弟,是菩萨给安排的、以前的罪犯。自己能不能管得了呢?应该没问题吧?万一出了事,佛祖和菩萨不会不管的。唐僧给悟空起了个新名字叫孙行者。为什么一定要另外起名字呢?谁给起名字就是谁的人,这是一种标记。如果你有一只小狗,你给它起了名字,你们之间就建立了一种从属关系。

第二次过招——

悟空:你是我师父。

唐僧:你是我下属。

悟空背起行李,“拐步而行”,跟随唐僧踏上了西天取经的道路。孙悟空的个子不到四尺,按照现在的算法,就是身高一米三左右,与低年级小学生的身高差不多。如果用扁担挑行李,恐怕行李包袱得在地面蹭了。悟空腾云驾雾、高来高去容易,在崎岖山路上背着大包袱行走,着实不易。悟空被压在山下500年,衣服早就烂掉了,光着身子,精赤淋淋的。唐僧骑马走在后面,只装作看不见。恰好来了一只猛虎,唐僧早就吓哆嗦了,孙悟空一棒子把老虎打得稀烂。用猴毛变成刀,割下虎皮,扯下路边的藤条系在腰上,上身还是没有衣服的。一路上,两人都不说话。他们年龄差了上千岁,说什么呢?唐僧一直在琢磨孙悟空,既高兴又畏惧,也有几分歧视。悟空东张西望,没时间聊天。

第三次过招——

悟空:我尽本分。

唐僧:咱俩没私交。

天色将晚,师徒二人借宿在一户人家。孙悟空对主人说,能不能给我一桶热水呀?我已经500年没洗澡啦。主人热情招待,师徒都洗了澡。唐僧默默地在悟空旁边放了一件白色上衣。悟空一看就明白是给自己准备的,于是穿上了。又借了针线,悟空自己做裁缝,把虎皮做成了裙子。漂亮多了。西行路漫漫,从秋天走到了冬天,唐僧与悟空相安无事。

第四次过招——

悟空:感谢师父关心。

唐僧:团队的体面得维护。

旅途乏味,某日遇到了六个劫匪。这六个人名字非常有趣,叫做: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喜怒忧思爱欲,是七情六欲中的六欲。看到劫匪,唐三藏又害怕了。说来奇怪,他见过悟空掀翻高山,打死老虎,但他还是不信任悟空的能力,认为六个人比一只老虎厉害,悟空可能对付不了。唐僧的智商也够可以的了,难怪后面的十万里路上,悟空要给他讲经。这六个倒霉蛋,敢抢劫孙悟空,悟空兴奋极了,轮了一圈金箍棒,六个人都死了。除掉六贼,断七情六欲,这是修佛的基本功。但是唐僧认为,这里虽然不是大唐国,还是应该把强盗交官府,按法律治罪,而不是自己去杀人。唐僧非常不满,嘟囔“忒恶!忒恶!”,絮絮叨叨的,悟空耳听怒,一生气出走了。这是唐僧与悟空的第一次摩擦。悟空始终过不了“气”这一关。

第五次过招——

悟空:我除恶务尽。

唐僧:你忒恶。

唐僧又回到一个人西行的状态,不能骑马了,马背上放了行李,唐僧拿着沉重的禅杖步行。菩萨及时赶来传授他紧箍咒。孙悟空离开唐僧后,不知道该往哪里去。想回花果山,可是回得去吗?他当初何等的风光,齐天大圣啊!现在,4万多小猴儿只剩了一千来只,花果山也没了花果,荒荒凉凉的。当年喊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引来天兵天将,在小猴儿面前,被捉上天廷,杳无音信五百多年。现在回来了,要不要再树起“齐天大圣”旗呢?树了,天地能容吗?不树,多没面子啊。而且,如今做了和尚,应当了断尘缘,花果山水帘洞不再是他的归宿了。近乡情更怯!悟空犹犹豫豫,在花果山附近徘徊,却无法面对。还是先到东海龙王家坐一坐吧,悟空的金箍棒还是龙王给的呢。龙王苦口婆心地劝悟空∶你就不要给我做邻居啦,那终究是个妖仙,学一学汉代的张良,人家对师父多有礼貌。是进是退?一条路是实现承诺,经历千辛万苦西行取经,修成正果;另一条路是脸皮厚一点,回老家,做个自由自在的小妖精。悟空沉默多时,终于决定回来,跟随唐僧。总得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吧。遇到菩萨,悟空说,“(师父)他怪我,我才闪了他一闪”。见到唐僧时说,“我渴了,到龙王家讨口茶吃”。唐僧教训悟空,怎么可以说谎呢?和尚是不可以说谎的。龙王家那么远,你怎么可能快去快回的?孙悟空解释了自己的能耐。

回来就好,唐僧开始打感情牌。对悟空说,我一直忍着饿在等你,你也过意不去吧,你把包袱里的干粮拿给我吃。打开包袱,悟空“偶然”发现了新衣帽。然后唐僧就开始编故事。说他小时候的一套衣服帽子,如何如何好,骗悟空戴小花帽。为了打消悟空的戒心,唐僧还故意说,可能不合身,你未必穿得了,以退为进。悟空说真话,唐僧不信,师父说假话,悟空深信不疑。悟空“眼看喜”,穿戴上了,那小花帽立刻变成了金箍扎进了肉里,唐僧念起紧箍咒,把悟空疼得死去活来。

第六次过招——

悟空:我真心愿意保你西天取经。

唐僧:骗你没商量。

悟空伤心、羞愧、恼怒,举起金箍棒要打唐僧,唐僧急忙念起紧箍咒,悟空头痛欲裂,只得求饶。以后,悟空时常念叨的是怎么把金箍拿掉,注意力不在修行上了。浅显的道理是,如果悟空潜心修行,遵守戒律谨慎行事,紧箍咒不起作用。

第七次过招——

悟空:我怕了。

唐僧:就是要你有所畏惧。

有了这一层约束,孙悟空再也没有了任性的可能,死心塌地保护唐僧,再也不敢跑了。唐僧完成了团队的初步建设,放心上路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