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杏坛一笑 > 第9章 孙悟空再被贬逐 从一个玩笑开始(第1页)

第9章 孙悟空再被贬逐 从一个玩笑开始(第1页)

成语小隙沉舟,指小小的裂缝可以使整个船只沉没,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西游记》第五十六回,师兄弟打打闹闹,玩笑过了火,矛盾逐步升级,以唐僧再次赶走孙悟空的悲剧收场。小差错酿成大灾祸。孙悟空第一次被驱逐是在三打白骨精时。唐僧认为悟空行凶,将他赶回花果山。之后,唐僧在宝象国遇险,被妖怪变成老虎,八戒请悟空出山。悟空解救了唐僧,师徒言归于好。接下来的几年时间,数万里征程,尽管有磕磕绊绊,总体上大家相安无事。经过了磨合期,感情日益深厚。在西梁女国,几人齐心协力,斗败了女王和蝎子精,更是达到空前团结,一派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祥和局面。然而好景不长,还没走出西梁国界,几个人又闹翻了,孙悟空第二次遭驱逐。本来说说笑笑,友谊的小船怎么说翻就翻了呢?咱们来分析事态如何恶化的。

向师父辩解,你不杀强盗,强盗因你而死,我与强盗素不相识,是为保护你取经,才杀了强盗,而且是他们先把师父吊在树上,又不断打人,咎由自取。孙悟空气急败坏地对那两个死强盗说:你们爱哪告哪告,所有的神仙鬼怪都是我的朋友。十分狂傲。唐僧见行者“说出这般恶话,却又心惊道:徒弟呀……你怎么就认真起来?”悟空不该认真吗?难道一向严肃的师父是在开玩笑?悟空又回敬了一句:“师父,这不是个好耍子的勾当”。徒弟顶嘴,唐僧“只得怀嗔上马”。

“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取经五人组分裂了,有四位与悟空站在了对立面。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发生,小摩擦过两天也就没事了。然而,事情正在起变化。晚上借宿在杨老头儿家,半夜时分,杨老头的儿子一一强盗之一,领着被打散的强盗回到家里。杨老头儿知道自己儿子“专好打家拱道,杀人放火。相交的都是些狐群狗党”,他让唐僧师徒从后门逃走。如果强盗到此停止,事件可以结束了。但那些强盗没抢到财物,又有两个同伙被杀,十分恼怒,不依不饶追杀和尚。他们的做法激怒了孙悟空,在被对方砍了六七十刀之后,悟空发威,打死了大部分的强盗。怒气冲天的孙悟空打死杨老头的儿子,把血淋淋的人头拿给唐僧看,似乎是在示威。唐僧唬得面色全无,忙念《紧箍儿咒》,驱逐孙悟空。

小事件逐步升级,酿成悲剧。此时孙悟空也冷静下来,一再道歉认错,但唐僧不肯原谅悟空,认为他野性难驯,狂魔在心,即使走到灵山也取不到真经,还连累自己。悟空不得已离开了取经队伍。在悟空被逐过程中,以往的功劳苦劳一笔勾销。八戒和沙僧与上一次一样,仍然一言不发,没有一句劝说唐僧的话。亲兄热弟,也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唐僧对悟空的管理办法,简单粗暴,先立规矩,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如果违背,只有惩罚和开除两项。每次批评悟空的话都是“你连累了我”。悟空被唐僧驱逐后,忽然发现自己“无依无倚”,回不去的故乡,不能久留的他乡。如果回花果山,不仅面子难看,还会沾染妖气,几年的修行生活,悟空已经不愿再占山为王了。一个弃徒在江湖中是没有尊严和地位的,更没有跳槽的可能。悟空硬着头皮又回来检讨道歉,却不见容。好在还有上级能管得了唐僧,悟空找菩萨诉苦。菩萨不能说唐僧有错,只能教导悟空,强盗虽不良,到底是人身,打死人是不仁,打死禽兽妖怪是功绩。佛家讲众生平等,虽说“天生万物,唯人为贵”,生命的本质上,人与禽兽都是平等的。菩萨的这段话像更是作者说的。

悟空拜观音、拜佛祖,都请求“把《松箍儿咒》念一念,褪下这个金箍”,“放我还俗去吧”。悟空不是真心想走,如来也不认为悟空有大错,对这种撒娇赌气的做法,佛祖叫他不要乱想,说:“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如来佛指派观音菩萨送悟空回到唐僧那里,“不怕他不收”。菩萨命令唐僧:“你今须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必得他保护,你才得到灵山,见佛取经。再休嗔怪。”唐僧只得接受悟空。终于在佛祖和菩萨的干预下,取经团队重新团结,继续征程。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