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汉朝四百余年 > 第壹部 布衣天子 第3章 觉醒(第1页)

第壹部 布衣天子 第3章 觉醒(第1页)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陈胜、吴广的起义,就是因为天降连绵不绝的大雨,延误了戍边的报到日期。从法律上讲,这本是一个自然界的不可抗力,可以免责。但是秦法却不问经过,只看结果。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那就反吧,反他娘的!

最终迫使陈胜、吴广等人在大泽乡起义。

在陈胜、吴广起事之时,秦朝的大军不是在边疆抵御匈奴的入侵,就是在岭南一带,内部的兵力极其空虚。这主要是因为秦皇在收缴了天下武器后,自认为没有人敢再起兵作乱了,所以放松了对国内的防御,而将目光放到了对外扩张上。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中国历来是个熟人社会,是熟人啥都好办,不是熟人,自己去办事心里就没底,在利益驱动下,向熟人靠近也就是向圈子靠近,在熟人基础上自然而然就变成某些人的铁杆、战友,最终进入了某核心圈子。

秦朝是一个以法家理念为治国原则的国家,但是在统一六国之后,原有的制度开始出现僵化,而秦朝却因循守旧,不思变通。

在中国古代,皇帝治理国家,难度之大超乎想象,尤其是清朝设立军机处之后,一人系天下之安危,治国的风险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谋略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不用谋略。姜子牙讲:虚心平志,待物以正。就是说,提醒智谋过人的领导者,要在大功告成之后,要及时地涂抹掉之前的使用谋略的“痕迹”,这就好像影片出厂之前,要剪辑掉某些穿帮镜头一样。就这样,一个符合主流价值观,植根于下属心中,不可多得的好领导,慢慢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身为皇帝,必须具有高超的政治艺术、灵活的政治手段。所以,他们大多研究、运用帝王之术,以求明察利弊,驾驭群臣,治国平天下。

领导者可以通过静态展示自己精心设计的形象,从而避免暴露自己的固有缺陷。

以静制动,通过自身的静止来积蓄能量和材料,通过让下属动起来以便于观察其态度及行为,以便发现其优势与破绽。

同时,定基调,指方向,抓重点!领导要有主见,要明白下属的利益不可能与自己完全一致,因此大主意必须自己独自拿定,下属即使再聪明也只能起一个裱糊匠的作用,做点修修补补的工作而已。

换句话说,皇帝是通过各级官员来治理国家的。于是,治官就成了治国的切入点。

至于管理老百姓,那是官员的事儿,古代皇帝是不会搞访贫问苦、与民同乐、上山下乡、走基层之类亲民活动的。他的职责就是把各级官员管理好。所以,帝王术说到底就是治官术。

但官僚队伍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就拿清朝来说,在康熙的时候,全国文武官员的编制数是一万五千多人。

虽说皇帝统领百官,但做不到一一过问,皇帝统领的是级别较高的官员。比如部院大臣、各省总督、巡抚、将军、布政使、按察使等。

这些人经过几十年的磨练,身居高位,个个都有一套为官的诀窍,堪称久经官场的“老油条”,想把这些人玩转了也不容易。

明朝张居正编了一本浅显的帝王启蒙读物《帝鉴图说》,对皇帝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比如皇帝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皇帝犯错要反省,引咎自责,下罪己诏!皇帝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要让普天下得到皇恩雨露,要接受批评意见,要勤奋处理政务,要压制自己的欲望,要礼贤下土,要任用贤臣,要明察秋毫,要赏罚分明,要守信用,要节俭,要好学,要孝顺,要…看来,在古代的观念中,皇帝是靠做群臣的道德楷模来统领各级官员的。

那么,这种设想行得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为让皇帝成为圣贤的打算本身就很幼稚。中国古代的道德有一个普遍性问题—往往跟人的本性相悖,以至难以践行。

比方说皇帝富有四海,却偏偏要求他压制欲望,省吃俭用,不穿好衣服,不住好房子,不追求声色浮华,见了美女不动心。

再比如明明确立了一个不受监督的皇帝体制又要求他礼贤下士,谦虚谨慎,自己管好自己,成天战战兢兢地接受群臣的批评,累死累活地为普天下的百姓谋幸福。

要真是这样的话,试问谁肯出生入死打天下?皇帝的宝座怎能炙手可热?

所以,让皇帝成为圣贤的想法真的很幼稚,中国历史上有的皇帝跟流氓无赖没什么两样,尤其在开国帝王中,这类人比例更大。比如,堪称历史上最伟大皇帝之一的刘邦就是这样一个人。

精通人性,是乱世中生存之根本。秦始皇身边,一个精通人性的大将——王翦。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当权者变动,下属也相应变动。领导就要把那些重要的、对他有威胁的职位和最贴近他身边的人,全换上自己的亲信。领导用这样专制的治理方式,是以巩固自己的江山和自己位置。

秦始皇十一年,王翦领兵攻打赵国的阏与,王翦领军只十八天,便令军中不满的校尉下岗回家,赶紧换人!并从原军队的十人中选出两人留在军中,结果所留下来的都是军中精锐。

王翦就用这支士气很高的精锐部队攻下了阏与,同时一并攻取了赵国的九座城池。

秦王嬴政正式亲政后,秦国统一天下的战争开始了。这场统一战争以秦始皇十一年秦军伐赵拉开序幕,前后持续15年。

期间,除了最先的灭亡韩国王翦没有参与外,其他五国,要么为王翦带兵所灭,要么为其子王贲攻克而亡。

王翦采用反间计,除掉李牧。李牧死后,王翦势如破竹前行,大败赵军,并杀了赵军主将赵葱,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原来的各处土地入为秦地,成为秦郡。

秦始皇二十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事件,荆轲失败后,秦王嬴政暴怒,并利用这个机会,派王翦领军攻燕国。

燕王喜和代王赵嘉联合抵抗秦军,燕代联军由燕国的太子丹统领,最后在送别荆轲的易水河边兵败。王翦乘势攻取了燕都城蓟,燕王喜逃到了辽东,燕国也名存实亡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