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重生之我是慈禧 > 第144部分(第1页)

第144部分(第1页)

,虽然现在英国的商人还敢售卖军火,可要是英国下了行政令,恐怕军火贩子们也不敢明面上对抗国家政策太久。

杏贞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叫安茜,“把帆儿那个死丫头给我叫回来,把送出宫的年礼给承恩公府送去,还有封信叫她送出去。”

“是,娘娘。”安茜应下,又开口道:“玉贵人临产的日子还有一个多月,太医说玉贵人身子羸弱,恐怕。。。。。。”

“恐怕要早产,是吧?”杏贞淡然接话。

“是。”

“早一个月倒也不算什么早产,只是,安茜,”杏贞说道,“玉贵人的胎生下来,保得住吗?”

“太医院的话都是云山雾罩的,吞吞吐吐不肯说实话,我找御药房的小太监打听,玉贵人的药都是用药性强的安胎药,更听说早就烧艾保胎了,恐怕真的是情况不太好。。。。。。”

“那咱们小心点,别着了别人的道儿,”杏贞吩咐,“最近宫里怎么样?”

“倒也平静的很,贞妃帮衬着娘娘料理六宫,丽妃一心只围着皇上,文妃听了您的吩咐,一心只扑在编纂字典的事儿上,倒是不怎么眷顾皇上的恩泽了,一干小主们也紧着皇上的心思争风吃醋的,娘娘不在意皇上的恩宠,倒是把这些嫔妃们的嫉妒心转到了别人身上。”安茜算是皇后在六宫之中的重要耳目,听到皇后问话,把宫里各人的动向一一细说给皇后听。

“恩,云嫔呢?”

“她不是一直跟着娘娘么,最近看着娘娘忙,倒是没敢来打扰娘娘,只是时不时地在我耳边念叨,说是武守备回京了,什么时候把帆儿姑娘嫁出去,这储秀宫里外大家都知道了,大概也就帆儿这个傻丫头不清楚了。”

“哈,我就说嘛,照着武云迪的性子,估计这时候已经天天逼着云嫔了,难怪她要在这里絮叨。”

“谁说不是呢。”

两人说笑一会,杏贞又想起了一个差点要遗忘掉的人,“德龄在哪里?”

“他呆在后殿里,和以往一样,只是教导着新来的小太监,别的时候,娘娘叫咱们不许拘着他,只让他随便逛逛便是,他也时常出去遛弯,也不知道去哪里悠闲。”

“恩,”杏贞这会已经被帆儿逗笑地不想睡觉了,“咱们悄悄地去瞧瞧他。”

安茜扶起了杏贞,绕到了储秀宫正殿的后头,今天是咸丰八年的年初一,紫禁城外头的鞭炮声远远地传进宫墙里面,声音闷闷的,杏贞到了东偏殿之外的一座小小报厦,墙上红漆斑驳,前头种着几株不知名的花树,正值隆冬,大雪把大门的铜把手装饰地素净无比,安茜上前敲了一下门,门咿呀一声,门缝中露出了一个干瘦的人头,正是德龄。

德龄眯着眼看清了雪地之中的杏贞安茜主仆二人,连忙开门,跪下请安,“奴才给皇后娘娘请安。”

“快起来,”杏贞双手虚扶,走进了德龄所居的住所,虽然外头显得有些破败,内里倒是干净的紧,杏贞打量了一会,点了点头,储秀宫里没有亏待这个老头子。

“德公公在储秀宫住的还习惯吗?”杏贞坐在一个乌木的椅子上,瞧着屋内点的暖炉,悄然开口。

“托娘娘的福,老奴在储秀宫呆的很是舒坦,平日里空闲的紧,”德龄抬头,晶亮的眼睛瞧了杏贞一眼,又低头表示恭敬,“只是看娘娘有些忙碌,还请娘娘少些操劳才好。”

杏贞听到德龄的话,似乎其中还有别的深意,心下一动,便开口和安茜说道,“你去小厨房瞧瞧本宫的参汤好了没有,”等到安茜转身离开,便示意德龄坐下,“德公公有话直说,在本宫这里,言者向来是无罪的。”

德龄的耳朵听到“言者无罪”这四个字的时候无人察觉地抖了一下,随即视若无物,微微鞠躬,安然坐在了另外一只椅子上,这么一个干瘦的老太监,干巴巴说出来的话,却险些让杏贞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二十七、两江总督(上)

“哼!”咸丰皇帝看完了手里的战报,恼怒地冷哼了一声,跪在地上的军机大臣和六部尚书纷纷抬起头来窥视皇帝脸色,毫无疑问,正是铁青的状态,这是接到广州来的战报之后,咸丰皇帝第一时间就叫了起,“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哼哼,真是古之所无,今亦罕有!”右手狠狠地拍在御案上,咸丰脸上闪过厉色,“真是朕的好臣子!”

彭蕴章依旧是首席领班军机大臣,只见彭蕴章一叩首,“皇上切勿动怒,洋人不远万里而来,只不过是为了钱,微臣想着,不如,”彭蕴章悄悄抬头打量皇帝的脸色,想了个稳妥的主意儿,“不如宣一得力之人前往广州,和洋人商谈,毕竟边事要边臣解决才是。”

“若是钱能解决问题,那朕不吝千金之赏!只怕是洋人不仅要钱,更要得寸进尺!”咸丰皇帝不耐烦地打断彭蕴章的话头,“还想进京换约,可笑,京师重地,岂能让洋人进京!”

“皇上所言甚是,”肃顺接话道,“如今广州措不及防,被洋人攻破,但是民心可用,应该马上整饬军务,浙闽山东直隶沿海都要戒严,修缮炮台,洋人北上!”

“对!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哼,不给他们颜色看看,还真当我们是纸老虎!就按照你的意思办,跪安吧。”咸丰皇帝起身进了东暖阁,杏贞已经在里面等候多时了。

杏贞亲自给皇帝换了衣服。又给皇帝揉了揉太阳穴,皇帝原本烦躁的心情渐渐地平复了下来,如意送上了茶,喝了一杯参茶,皇帝细细的把刚才和军机们商议的决策和杏贞说了,虽然杏贞方才在暖阁里头侧耳听得**不离十,却也耐着性子听完了皇帝的转述,心里却是风车一般地转起想法来。

话说自从道光皇帝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每次战争统治者们都是强硬对外,但是。这都是刚开始的时候。等到吃了几次败仗,就开始当缩头乌龟了,色厉内荏,真是贴贴切切的形容。最为杰出著名的当然是自己了。向万国宣战。怂恿义和团攻打东交民巷,最后导致八国联军侵华,逃到西安之后。得知外国人不会追究自己的责任,大喜过望,说出了那句臭名昭著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然后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持久力不够,不能强硬到底,这就是缺陷。杏贞胡思乱想了一番,皇帝刚刚说完,问杏贞,“皇后以为如何?”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