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我在北宋的平凡生活 > 第五十五章 平日本下55(第1页)

第五十五章 平日本下55(第1页)

10月底,当秋天的最后一丝暖意被冬日的寒风卷走,张信站在窗前,目光远眺,心中正盘算着明年是否应该挥兵燕京。就在这时,几名士兵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为首的一人神色凝重地报告道:“公爷,日本那边有变,我们的使节曾晔大人被杀。”

这消息犹如平地惊雷,炸得张信心中一震。十几天前,曾晔还与他谈笑风生,讨论着日本的风土人情,谁曾想转眼间,这位使者已命丧东瀛。张信紧握拳头,眼中闪过一抹怒火。日本武士的嚣张跋扈,他早有耳闻,但这次他们竟然敢公然杀害大宋使节,这无疑是向大宋宣战。

“公爷,我们该怎么办?”士兵们看着张信,等待他的决断。

张信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杀我使节,那就是开战!传令下去,各部队立即进入战备状态,我要让日本知道,大宋的怒火他们承受不起!”

消息传回大宋,举国震惊。曾巩,曾晔的弟弟,却在这时候展现出了出乎意料的冷静和豁达。他淡淡地说:“兄长至四十五岁皆无所作为,没想到现在却不惧生死为国尽忠,当为豪杰。”他挥毫泼墨,为兄长写下了墓志铭,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兄长的敬仰和对国家的忠诚。

张信的行动迅速而果断。他调集了耽罗的锡伯、女真、契丹人军队,石见国的萧近山也开始武装当地民兵。东边的江淮安也同步收到消息,开始调兵遣将。张信的战略部署清晰而明确:耽罗军团打北九州,石见军团打出云、长门,江淮安那边打武藏等关东地区。而他自己,则会率领大将直接攻打摄津国,直逼京都。

沧州黄骅港,大量的新军登船出发前往登州,再从登州沿着高丽国去耽罗中转最后前往日本。这支军队装备精良,士气高昂,他们是大宋的骄傲,也是张信的信心所在。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京东东路转运使曹吴却遇到了麻烦。他被一队穿着铁甲的士兵拦住去路,只见这群士兵臂章上写着“炮卫”。曹吴心中恼怒,却也不敢造次。他只能在一旁等待,直到张信的出现。

张信的出现让曹吴心中的恼怒瞬间消散。他跪在地上,恭敬地行礼:“拜见魏国公。”张信淡淡地让他起来,并解释了自己的规矩。曹吴对张信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曹吴一直对张信的事情充满神往,这次他作为转运使使听说黄骅港有大量船只进出,甚至调用了很多京东东路的船只,于是他也过来看看什么事。他趁机向张信请教了关于军队和国家的问题。张信的回答让他茅塞顿开,对张信的敬仰之情更加深厚。

与此同时,日本朝堂也陷入了混乱。他们面临着来自大宋的强大压力,不得不考虑如何应对。藤原家提出了一个计划:用利益来诱惑大宋的权臣李乐,让他牵制张信。于是,日本派人前往东京,同时召集全国军队抵挡张信的进攻。

然而,此时的日本并没有后世那般对全国管理的凝聚力。各地的豪族和武士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忠诚对象。比如九州的日向国岛津庄的庄官岛津广言,他带着家族给张家商号提供硫磺,慢慢他的家族及管理下也有了万余人。当大宋的船停靠过来时,他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最终,在权衡利弊之后,岛津广言选择了支持张信。他认为大宋的胜算更大,跟着张信的话,说不定将来还能成为大名或者知州、知县。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率领家族和部下加入了张信的军队。

这样的事情在日本各地发生。四国岛土佐国的安云家、伊予国河野家也纷纷配合大宋的军队进攻当地的驻军。而张信则率领自己的精锐部队直扑京都。

战争一触即发,整个日本都笼罩在了一片阴霾之中。然而张信却毫无惧色他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就是要让日本知道大宋的威严和力量。他相信在自己的带领下大宋的军队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为曾晔报仇雪恨!

在浩渺的濑户内海上,张信率领着他的精锐部队,犹如一条巨龙般翻涌而来。三个团,五千人,他们的战舰如同山岳般巍峨,千料之巨,让沿途的日本水军望而生畏。那些日本船只,即便有一百料之大,在张信的战舰面前也如同玩具般脆弱。他们无需发动攻击,只需稳健前行,便可将那些阻挡者撞得七零八落。

大阪港外,藤原良纲雄心勃勃,他带着一千武士、一万五千士兵,构筑了三座坚固的城寨和无数的野战要塞。他部署了高丽弓箭手,准备在张信的攻击下,让他付出惨重的代价。他甚至幻想着,打败张信后,他将成为日本新一届的战神,超越历史上的源赖义。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未如他所料。张信的军队并未选择直接攻打他们的阵地,而是在离阵地一千步的地方开始挖矿。这让藤原良纲心中生疑,难道宋军要制造投石机?但他很快便否定了这个想法,投石机在千步之外射击,准确度极差,几乎可以说是信仰射击。为了防备投石机,他命人建造了许多砖石结构的碉堡。

然而,第二天,张信的军队前却出现了三十门巨大的铁管。那是火炮!火炮团指挥凌德在得到张信的同意后,一声令下,三十个巨大的铁球便如同愤怒的雷神般飞向了日军阵地。藤原良纲还未反应过来,他的营寨已经被炸得千疮百孔。紧接着,张信的营寨中又射出一百架火厢车,带着爆炸物的火箭如同火龙般冲向日军阵地。

三轮齐射过后,张淳亲自率领两营骑兵发起了冲锋。这两营基本都是铁骑,采用了铁鹞子战术,目标直指敌方集群。从尾张国赶来的守护斯波义直带着自己的三千人刚到摄津平原,便看到了令他瞠目结舌的一幕。广袤的平原上,宋军正在对日军进行一路追杀,尸体横陈,连绵数十里。斯波义直的部下们吓得两腿发抖,有的甚至倒地不起。

就在这时,一伙十几人的骑兵发现了他们,直接向他们奔来。斯波义直等人误以为他们是来进攻的,顿时一片慌乱。然而,那伙骑兵只是过来询问情况。在得知他们是来抵抗宋军的后,骑兵们并未发动攻击,而是转身离去。

没过多久,斯波义直被俘虏到了张信面前。面对张信的询问,他如实回答了自己的姓名、职务和来此的目的。张信听后冷笑一声:“听说你的人被我十几个骑兵就吓跑了。”斯波义直尴尬地低下了头:“小人吟诗作对、种种地、搞搞商贾事还行,打仗真的不在行。败了也认命,请大人怜悯在杀了小人后,让人把我的尸首送回老家神社。”

然而,张信并未如他所愿下令杀他。

相反,他提出让斯波义直成为他的幕僚。斯波义直听后大喜过望:“荣幸之至!”

摄津国的大败让平安京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后冷泉天皇不知所措,三摄家族也纷纷上门献策。

近卫家提出交出一个家族作为替罪羊来平息宋人的怒火;

二条家则认为张信的目标是灭掉整个日本国,绝非交出一个人就能解决问题的;

而鹰司家则提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灭我们?他图什么?难道说日本能比大宋还富庶或者有什么奇珍异宝值得他劳师动众?”

一行人在这里抄的不可开交,而此刻,斯波义直带着张信的使节曾布,如同春风拂面般来到了平安京的皇城。

曾布,一个名字犹如锋利的刀剑,他的眼神坚定而果敢。他直接走上前,声音洪亮而坚定:“曾晔是我大哥,我叫曾布。这次国公爷提出了三个要求:割地、赔款、退位。”

割地,这是一个让人痛心的词汇。九州、长门、出云、石见等地,这些曾经繁荣昌盛的土地,如今却要割让给他人。每一块土地都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梦想,如今却要成为他人的领地。

赔款,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日本国需要赔偿我国白银3000万两,这个数字如同天文数字一般,让人无法想象。然而,这就是战争的代价,是日本国必须承担的责任。

退位,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要求。天皇退位,从皇子中选一个当天皇。这意味着日本国的权力将发生巨大的变革

曾布的话语如同冰冷的风雪,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寒意。他说:“这是通知,不是商量。”他的声音充满了威严和不容置疑的坚定。

天皇,这个曾经至高无上的存在,此刻却显得如此无助和迷茫。他问道:“可否允许孤问问……能否……”然而,曾布的回答却是如此冷漠和无情:“你要问能否,那就等大军进城了你再问,到时候国公爷亲自回答你。”

说完,曾布转身就要离开。然而,二条家的人却跪在他面前,恳求道:“我们愿意接受天朝条件,只求停了兵戈。”他们的声音充满了哀求和无奈,仿佛整个世界都压在了他们的肩上。

一天后,大军进了平安京,日本军队全部解除武装。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如今却成为了大宋的领地。进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参与杀害曾晔的人全部抓了起来,按照十步一人绑在柱子上立于平安京的道路两旁。他们的罪行无法被掩盖,他们的罪行必须得到惩罚。

此刻的天皇已经退位,他的三个儿子,都是5岁,眉宇间看着就是小时候的张信。张信站在他们面前,心中充满了犹豫和纠结。他不知道该选谁做天皇,这三个孩子都是他的血脉,都是他的亲人。

最终,张信选择了最大的宽仁作为天皇。然而,他并没有完全放手,而是担任了摄政王,掌控着日本国的军政大权。他仿照后世的幕府制度,自己先是担任天皇授予的征夷大将军,之后选择在摄津国大阪湾建立城池,并把日本军、政大权全部归幕府掌控。

张信对日本的管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把日本66令国改成一府(大阪府)、一都(京都)、八州、二十五县,又从自己的人中选了6个知州、10个知县,剩下的全是经过考核忠心能力的投靠者。至于军队,他仿造大宋,精锐归中央,地方只有乡军维护治安。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