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巧算师 > 第14部分(第1页)

第14部分(第1页)

第二天,是老牛受刑的日子。天没亮,男人便叫妻子起床烀一锅黄豆,由他端进牛棚喂给老牛吃。老牛刚睡醒,仍然趴在地上,用嘴嚼着枯燥无味的稻草茬,见主人端来一盆热腾腾烀黄豆,牛眼瞪得如铃铛一般。要知道,烀黄豆对于牛族来说,不亚于燕窝、鲍鱼。黄豆蛋白质高,牛出力气活,最需要这类食物营养。

老牛一见主人端来这样的好菜,激动得一头从地上爬起来。一头伸进盆里,半天不抬头,一边吃一边感激地望着主人,心里想:怪事了,今天又不是过年,主人怎么想起来赏我饭吃?

村里人并不富裕,黄豆对于村人来说还是显得比较精贵,一般百姓家中,平时人都吃不上口,那有喂牛的道理!但牛在主人家里干活算最多,一年到头吃的却都是草。主人不忍心,所以每年年三十晚上,家中再穷也要给耕牛烀些黄豆送去,以犒劳耕牛一年来的辛苦。所以有句话是这样描写耕牛的,叫做“打一千,骂一万,年三十晚上吃顿饭。”这就是耕牛生活的真实写照!

当下,老牛三口两口吃完盆中黄豆,连盆沿都给添得干干净净,不浪费一粒粮食。老牛做梦也没想到这是它的倒头饭,最后的圣餐。牛主人拿起空盆,心如刀绞,一步步走出牛棚,走到门口还回头望了老牛最后一眼。因为他实在没勇气跟着儿子一起过来做试验。

吃过早饭,小木匠明白父母心情,没去惊动二人,只是独自一人拖着刑杖走进牛棚。蹑手蹑脚来到老牛身后,轮起刑杖啪啪啪就打将下去。老牛刚吃下一顿丰盛的伙食,这会儿正在乐滋滋的反刍,享受着美味佳肴。突然身上遭受连珠炮一样的毒打,被突如其来的打击惊得蹦起来,身上痛得直颤抖,**来回摆动。可是无情的大棒还在像暴雨般的往身上落。老牛瞪着发红的眼睛看着小木匠,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

啪啪声传至厢房,小木匠父母二人听着如同打在自己身上,钻心的痛。二人眼中包含着热泪,相对无言。左邻右舍也被惊扰起来,纷纷跑过来观看,因为小木匠从没打过人,所以放心过来。一见小木匠对着老牛下毒手,又见厢房里两口子热泪眼眶,都以为小木匠这回疯经犯大了,各自回家中不停地叹息:“作孽呀!作孽呀!好好的人疯成了这样!眼见得老牛的命又要断送在这个疯子手上。”

小木匠一气打了一百大杖,气喘吁吁的停下手。查看老牛被打的皮肉不曾出现一处破伤,心里甚是高兴。父母等到听不见了响声,便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牛棚,见老牛站在那儿仍然活着,虽然眼中流泪,但皮肉未曾受损,不像猪狗那样身上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横流地惨死去。妇夫两人心中充满了安慰。

小木匠样品见大试成功,等于大功告成,好不快活。顾不得疲劳,马上动手准备再打造两个,好带庐州府去。

天明时分,一家人醒来,男人惦记老牛昨日吃了许多苦,就叮嘱女人再烀一锅黄豆,然后由他端去慰劳一下老牛。男人端着一盆黄豆来到牛身边,老牛趴在地上想起身,可是努力几次也站立不起来。男人便把盆直接推到老牛口下,老牛费了很大力气才把嘴伸进盆,似乎刚张口,又便把嘴移开了盆。再一瞧,只见盆中的黄豆被染得血红。

男人一见吓得走了魂。老牛把两只眼睛凝望着主人,大滴大滴的眼泪从眼中滚出来,似乎对主人依依不舍,和主人作最后的告别!小木匠父亲见状如万箭穿心,忙用一双粗糙的大手捂住眼睛,可是仍然挡不住伤心的泪水从指缝中流出。怕被老牛瞧见,便一转身大步走出了牛棚。

小木匠母亲瞧见男人脸上挂着泪,知道情况不妙,忙和儿子一同跑进牛棚。只见老牛将嘴无力地搭放在盆上,似乎想最后吃上一口,但却没能如愿。眼见得老牛奄奄一息,一双无神的眼睛依然在流泪。看着这种场面,就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受到震憾,何苦老牛为这个家庭劳累了一辈子。

小木匠母亲差点伤心晕厥过去,小木匠也控制不住,流出了伤心的泪水。一个时辰后,老牛终于不再流泪,闭上眼睛,起完了它的牛生之路。男人找来杀牛匠,剖开牛腔后只见许多内脏都破裂了。杀牛匠大惑不解,因为牛身上没见一处硬伤破皮,怎么内脏全叫破裂了?真是怪事!

小木匠接连打造出三个新样品,用草绳将刑杖细心缠绕好,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和父亲扛着一同去庐州府衙门碰运气。一路上,小木匠父亲心里俱是忐忑不安,不知这打狗棍样的东西是否能给家中带来收入。家里已为这种东西弄得接近破产,成败在此一举,如果不成功,恐怕全家人只得抱着这种打狗棍外出乞讨去了。

二人星夜兼程来到庐州府,先找了家个体旅社住下来。然后由小木匠拿上县太爷写的推荐信,上衙门寻找人。小木匠拿着书信上衙门一打听,便找到了县太爷的哥们,原是分管衙门刑具采办的典史。典史接过小木匠呈上来的书信,见是同科上榜的哥们推荐,接待甚是热心,便问小木匠:“既是同榜好友推荐,本官自当效劳。请问客人家做木匠活有几代了?”

………【第三十六回 面见典史】………

小木匠听典史问他这话,明白人家是想探探他是不是木匠世家,做的木工活是不是可靠?可是小木匠根本不是出自世家,他的父亲只会驾牛犁田耕地,平时做个打牛的鞭杆、拾狗屎的粪勺把还差不多,至于干木匠活儿一窍不通。小木匠的手艺完全是向别人拜师求艺所学。今见官爷所问,不敢相瞒,只好如实作答。

典史听了小木匠的回答,不禁皱起了眉头,心想凡是来做刑杖的人家,至少具有三代人从事这项业艺的经历,堪称木匠世家!可是眼前这个小木匠纯粹是个乡村砍砍削削,捶捶打打的小木工罢了。要他来做这种衙门专用品刑具,恐怕有些难以胜任,去做做打狗棍还差不多!真不知我这位哥们出于何心,竟跟我开这种玩笑,给出了这个难题!不过既然如此,瞧这小木匠一脸期盼的表情,又从乡下大老远跑来,无论如何还得给我那位哥们留点面子,免得日后相见闲话牢骚。

想到这,典史老爷决定给小木匠一个机会,便说:“衙门刑杖此乃是国家专用产品,技术质量要求甚严。一般来竟标生产的人家,至少得具备三代从事木匠的世家!看在我好友的面子上,本官这次特破例照顾你入围参与竞标。至于竞上竞不上,那就要看你的产品质量了,产品质量不过硬,就是本官也无能无力。你把样品拿过来,我让手下人把你的样品验收收下。回家去等过半个月再来参加开标。”

小木匠谢过典史老爷,回到小旅舍。父亲正焦急地等候消息,一见儿子回来,忙上前打听,儿子便将和典史见上面情况说了一篇。父亲听后半喜半忧。二人扛起刑杖来到衙门,负责验收刑杖样品的两个公人,已经接到典史的指示,热心地接待了小木匠。小木匠和父亲当着两位公人的面,一一打开捆绑刑杖的草绳。

两位公人瞧了瞧样品,见来人没有一点意思意思的迹像,心里头便开始不高兴。心里想,这两个乡下人恐怕是蜻蜓投生,眼睛长在头顶上。只看见上面典史老爷,拿我们下面做公的人全不当回事!看来不给点颜色瞧瞧,两个乡巴佬,还真不知道你二大爷官不在高,有权则灵的厉害!于是二人相视交换下眼色,开始验产品。

一会儿,一个公人说道:“产品摸上去软绵绵的,像是木头已经发朽。拿这种产品去打人,我看打不了三下就会被打折。想想真是可笑,竟然拿这种东西来参加竞标,这不是花果山开批判会——斗猴吗!”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