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巧算师 > 第18部分(第1页)

第18部分(第1页)

家在大城市里,联系到这样大的生意,真是他家三世修来的福份!我们同住一村,乡亲老邻,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对他家关照支持自然不在话下!”

师爷见村上的地头蛇人物表了态,便把脸转向小木匠,笑着说:“听见了吗,村上的父母官已经表态了。木匠店开业后,如果遇着什么困难只管找他解决。”

小木匠一家人站在旁边,一直听着他们的谈话,对前面人解释县太爷书写法杖二字的讲究,听着一窍不通,一点也听不出个所以然,只好陪着笑脸跟随点头哈腰。只是听到本村的保甲说,县太爷这个题词,至少得值两千两银子,吓得差点儿没哭出来。如今听见师爷只是在为木匠店操心,又在叮嘱村上保甲要好好关心董家,并没提县太爷要银子的事,才渐渐放下心来。小木匠听得师爷跟他说话,忙点头说道:“多谢师爷挂心,今后许多事情肯定还得麻烦保甲!”

“下步木匠店开业准备好了没有,还有没有困难?说出来,看看在坐的能不能帮上忙?”师爷喝口茶又问道。

“木料已经雇人去砍伐了,接下来需要雇十几个会木匠活的人手来家做活。不然两千根刑杖,三个月就要交货。从现在起,每天至少得做出二十多根出来,才能到时候不误交货期限。眼前最困难的就是资金不足。我们算了算,木杖全部打造出来,成本至少摊到五百多两银子。州府给了三百两银子做定金,剩下的银子需要交货后才能拿到。这二百两银子还得去借,不知借到借不到,我心中还没底!”小木匠如实把开办木匠店的情况向师爷作了汇报。

师爷听后沉吟片时又问:“这二百两银子缺口估计到底能否借到?”

小木匠答道:“能借的亲戚朋友,乡邻亲戚我都搁在心考虑过了,加在一起至多能借到五十两银子,这还得看各家的情况。附近村有放高利贷的,我曾考虑过去向他们借贷,可是,这是滚油锅里的钱,驴打滚,利滚利,一旦上手,生意稍有担搁还不上高利贷,到时候不但会倾家荡产,说不定家人的性命也不保!所以我考虑来考虑去,宁可生意不做也不敢向他们伸手。”

师爷见小木匠说的句句属实,也感到这是个问题,资金不足是抑制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处理不好,企业往往刚起步便就夭折了。小木匠这次拿到州府的订单着实不易,虽说有县爷推荐的功劳,但在大城市和那些享有盛名的大企业刀对刀、枪对枪的较量,把对手竟然一个个打垮最后中上标,说明小木匠做出的产品确实非同一般。如果在这钱上面受到阻隔,叫企业发展不下去,不是太可惜了么!想到这,便把眼光落到乡约身上,问道:“乡约能不能给想想办法,帮忙解决?”

………【第四十五回 筹集资金】………

乡约见师爷把球踢给了他,不好不接,于是抓耳挠腮犹豫半天才说:“镇上是有家银庄,可是人家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营企业,不受官府掌控。平时往下放贷银子,都是贷给大企业,大商铺。像董家这种刚起步的小企业去借贷,银庄根本不放在眼上。不过凭着我去说一说,银庄肯定会给个面子不好回绝。但是银庄放贷有放贷的规矩条件,不知董家是否具备?”

“什么规矩条件?你说出来听听。”师爷问道。

“就是得有财产做抵押担保。”乡约回答说。

师爷听说后便把目光转向小木匠,似乎在询问小木匠家中有没有值钱的东西可抵押?要知道,小木匠家中保存下来的家谱记载,祖上还没有谁发迹当过富商,做过官宦的,所以根本没有值钱的传世珍品留下来。家中能换银子的猪和牛已叫打折,目前只有几间破草房,加起来不值五十两银子。所以小木匠只好无可奈何的朝师爷摇摇头。

一桌人听此便沉静下来。只听见呼噜、呼噜的喝茶声和叭哒、叭哒的抽烟声。桌上坐着的三位老者一直听着人家说话,根本插不上嘴。听到前面这些镇上、村上当官的都在拍这个叫师爷的马屁,心想师爷!师爷!肯定就是县太爷的老师,比县太爷还要大。于是也想对这个比县太爷还要大的师爷恭维两句,也好对董家请自己过来陪客的任务有个交待。

见场面冷了下来,于是,有个老者喝口茶清清嗓子开口说:“师爷这样大的官还为董家操心,真是董家的福气!刚才我听说:县太爷写的字帖得值两千两银子,何不用县太爷写的字帖拿去银庄抵押!”

大家正在沉思,冷不防叫这个老者说的话给怔住了。保甲缓过神,朝说话的老者翻眼弄鼻的望望说:“你在不招头不招尾瞎说什么?县太爷送来的字帖,相当于皇上赐给大臣的东西,还能随随便便的拿出去送人!”

“我又没说把县太爷写的字帖拿去送人!我只是说拿去作抵押,等董家有了钱还上银子,再把字帖从银庄赎回来!”老者振振有词替自己辩解道。

“那也不行!你没听说,皇上赐给大臣的东西,要是大臣一不小心给弄丢了,轻则罢官,重则杀头!县太爷送的东西能随便处置么?”保甲虎着脸说道。

老者叫保甲一吓唬,吧哒了几下干瘦的嘴巴,不敢再多嘴。一旁的另两位老人见保甲用这种口气跟他们长辈人说话,早已看不惯了,便打抱不平起来,说:“师爷和乡约大人都在这里,你别拿皇上来吓唬我们。师爷是县太爷的老师,拿上县太爷的字帖去抵押,只要师爷作主,县太爷也不会怪罪的!”

保甲听这两个老人说话也是分不清头尾,便打断他们的话说:“又在瞎说什么?就是县太爷听从师爷,师爷也不好答应把县太爷写的字贴拿去抵押!你们最好别说话,别人不会把你们当哑巴!”

两个老人好不容易等到开口发言说话的机会,没想到刚说一句话就叫保甲给劈头盖脸的奚落一通,好不生火。再想起刚才桌上,保甲夹起鸡腿只顾往师爷和乡约碗上放,全不把他们长辈子放在眼中。亏得这些大人知书识礼,懂得尊老爱幼,把夹到碗中的鸡腿让给了他们老人。要不然坐在桌上老脸火辣辣的发烫,想到此处便如火上浇油,气得直抖胡子,冲着乡约嚷道:“人家说的话都是瞎说,就你说的话是金口玉言。我看是一亩田撒下三斗种子,就出你一个能豆子!”

保甲没想到老人们突然冲他发威,脸上顿时一阵红一阵白。虽说保甲官不上品,但平时在村子里也是个说一不二,一踩直晃的人物,在人面场合还没受过这样的屈辱。再加上中午吃饭时,不得已啃了只甲鱼,嘴唇叫鳖盖剌戳得血肿还没消,一激动又开始在隐隐作疼,于是心头火起也跟着相骂:“我是看你们老糊涂了,说起话来牛头不对马嘴!好心提醒你们不要乱说,你们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反而怪罪于我。真是老牛三根筋,依(犁)重不依轻!”

“你爷爷才是老牛三根筋呢!”三位老人听得保甲这样骂他们,气得脸色发青,还好三位老人都没有高血压和心脏病,要不然真是要闹出个人命案来!

保甲还想回骂,被乡约用眼色严厉制止住了,只好把到口的话忍气吞声的咽回肚去。又见师爷在场,头脑清醒过来,不敢再和老人们较劲,不然叫人家瞧着显得自己没有涵养。所以听凭老人们骂两句,只是把眼瞪得如铜钱大,脸上的青筋时隐时现。师爷、乡约和几个公人见此,便对老人们加以劝慰,小木匠一家人更是担心事情闹大,让来客不悦,便上前连劝带拉,费了半天工夫总算把三位老人安抚回自己家中。

众人等老人们走后,谈话又回到了正题。师爷接着说:“不管怎么说,乡约你得给想想办法。董家的木匠店要是办不起来,县爷也是没有面子!”

乡约听到师爷把县官也抬出来了,不得不对此事慎重起来,皱眉苦脸的想上半天,终于表态说:“好吧,看在师爷的面上,我就冒一次险,违一次法,把镇公所的地契拿出来作抵押。不过这要是出了问题,可是罢官丢帽子的事啊!”因为乡约的官帽还称不上乌纱,所以乡约只好自谦说是帽子。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