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大明皇太孙,朱棣求我做皇帝 > 第53章 真的赔钱么53(第1页)

第53章 真的赔钱么53(第1页)

要知道,朱棣可不是一个安分的皇帝。

他当皇帝这二十多年,大明一天都没消停过。

五征蒙古,四征交趾,又疏通运河,又是大修北京城,既要编纂《永乐大典》,还要赈济黄河的灾民……

在这种情况底下,还要支持七次,消耗巨大的出使……

别说是一个刚刚经历过“靖难之战”之后,经济尚没有全面恢复的阶段,就算是放在整个华夏历史上,又有几个阶段能抗住这样的花销。

上一个这么干的,早在江都就被人干掉了。

如果朱棣跟在江都被干掉那位一样,好大喜功,那么郑和出使确实有可能是面子工程,但事实证明,朱棣可不是那一位。

退一万步讲,就算郑和出使真的是朱棣的面子工程,考虑到郑和下一次西洋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这样花钱买面子的事情只会干一两次,而不是在永乐朝连续下西洋六次之多。

毕竟,朱棣可不是傻子!

更重要的是,朱壕很清楚,在永乐朝,至少到永乐十三年,朝廷确实缺钱,毕竟花钱的地方太多。

但是,大明的整体财政,却一直保持在了良性的阶段。

这固然有,朱棣和代替朱棣监国的朱高炽都是明君的缘故,但是在常规收入不变,开支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财政稳定,那么,能影响财政稳定的因素就剩下一个了,那就是变量。

而朱壕能想到的最大的变量只有一个,那就是郑和出使,准确说,郑和出使从事的贸易活动给大明朝带来了巨额的经济利益。

当然,更重要的是,朱壕通过贿赂户部的官员,拿到了数据。

要知道,郑和船队不仅有大量精锐军队随行,更携带大量瓷器、丝绸等硬通货。

通过将瓷器和丝绸贩卖至海外,郑和为大明攫取了巨额的商品差价利润。

郑和的船队,带出去的是瓷器和丝绸,带回国的主要货物为胡椒和苏木。

通过贿赂随行人员,朱壕得知,胡椒在其产地苏门答腊岛,一两银子可以买到一百斤胡椒。

而大明呢,一两银子只能买到五斤,这还是因为海外贸易使得胡椒的价格下跌,饶是如此,利润也超过了二十倍!

事实上,郑和前三次出使,以及他带来的对外贸易,至少,给大明至少带来了白银千余万两,黄金三十万两的收益。

若非如此,在大明总税赋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朱棣疯狂的花钱没,大明怎么可能不出现财政危机。

由此可见,郑和出使非但不是“入不敷出”的赔本生意,反倒是为大明王朝带来巨额财富。

所以,朱壕很清楚,那些反对派的话,统统都是在放屁!

当然,这些家伙为什么会睁着眼说瞎话,朱壕也很清楚,否则朱壕也不会在收益的前提下加上一个把大明看做整体的限定。

正如朱壕所知道的,站在大明这么一个整体的角度下,大明收益惊人,但是,如果具体拆分一下呢?

郑和的船队是大明倾全国之力打造,大家都出力了。

在出使之前,采购物资的时候,朱棣也没有通过正常的方式进行采购,而采取低价采买的方式盘剥,就连朱壕家的奢侈品都没能跑得了。

大家为什么愿意支持出使,还不是为了赚钱。

结果,朱棣,把郑和出使定性为了大明朝廷的行为,从而以这种方式将海外贸易的收益直接垄断了。

朱棣是赚的盆满钵满,但是其他人连口汤都喝不着。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