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红楼之许阳的十八世纪 > 第13部分(第1页)

第13部分(第1页)

对于林如海来说,是长姐如母;而对于许子清来说,就是长嫂如母了。许太太添补了他内心对于母爱的缺失,性格也一点点被扳回到正轨上来,只是毕竟这会儿年纪也大些了,除了许子常夫妇,他对其他族人却也亲不起来了。

第十八章

许太太早把自己找到儿子的事情写信告诉了族长,又说已经是年末了,天气又冷,年根里实在忙乱就不带许阳回去闹大家了,明年春暖花开便带许阳回去认祖归宗。当然,为免族里有人心里乱想反倒影响许阳入族谱的事情,又特地的强调了虽儿子回来了,但是送出去的家产倒并不准备要回来,家里还剩下有宅子,铺子也没卖,加上自己的嫁妆,足够养儿子了。只是以后铺子的出息不能一直都不要了,今年的租金不要了给族里,明年的就得让儿子攒下来娶媳妇了。

消息传回许家,族长便叫了族里的人过来开会,先是通知了许太太找回儿子的消息,虽大部分的人都为许太太高兴,但也有些人脸色不好看了。许家真的是穷了,许太太送出的田地很是让几户在乡下只靠种地养家的族人当做了救命田,划归祭田的几百亩地更是让族里几十个孩子开春就能去读书了,现在人家儿子回来了,万一提出要回财产怎么办?虽然许太太为人宽厚不太可能出尔反尔,再说都过户了,想要也没那么容易的,可是万一许太太较真呢?正面面相觑呢,族长又笑眯眯的告诉大家,许太太信里说了,并不准备要回田地,让大家放心。只是几间铺子的租金可就不能再随便发了,毕竟阳哥儿以后也要娶媳妇的。不过今年的租金族里已经帮忙收回来了,她就不要了,发给大家做个彩头,算是庆祝阳哥儿回来。

顿时所有人都松了口气,人家儿子回来了,快一千亩的良田都不要回去了,人家家里铺子今年的租子居然还发给大家!至于明年后面的,本来就没见个影呢,谁还能多心疼?大头的田都得了,再计较这个的话,说出来只会让人唾。难不成让许太太全用嫁妆养儿子不成?那儿子是姓林还是姓许啊?

许太太也不是瞎大方,她是最正直的人不过,在她看来,许阳是许家人又并非此许家人,认他就是给自己认的养老儿子,把大部分许家的东西给了真正的许家后代,自己没什么亏的,再没有送了人的东西再要回来的道理。可毕竟许阳以后也要给自己的丈夫坟前烧纸的,所以依然要留下一部分许家的财产,对族里宽和是可以的,可是过于大方过于示弱也不合适。反正这么一折腾,许阳年后回去入宗谱的事情是没什么问题了,族里人又对许太太一番称颂,直说是好人有好报,是许太太积德,这才把阳哥儿找回来了。

什么?有人怀疑许阳身份没?还是那句话,干你屁事啊!族长族老们都没说什么呢!脑子被驴踢了才会为每年每家分到手上没几两的铺子租金去得罪全族最体面的太太,人家分你是情分,不分是本分。许太太有个三品的弟弟,更纠结的是族里最大的官,许子清几乎只把许太太当亲人。再说除非心理特别阴暗的,谁也不会往那方面想,许太太想要儿子的话早就过继了,犯得着过了这么多年弄个孩子冒充么!不合逻辑嘛。所以这世间或许有很多没事找事,损人不利己的人,可是没事儿就想找块铁板踢的人还是很少的。

这不,过年了,往年大家不管贫富,都会给许太太送点礼品,这是礼节。当然许太太的给他们的回礼要更实惠一些,原本就是这样子,亲戚往来,过年就是不伤脸面的接济穷亲戚的好时机。今年大家都过得不错,因为许太太分的田地。尤其几家过去最穷的,得的好处最多,因而过去送一篮子鸡蛋半篓子鱼就对付过去的几家也细细的准备了礼物,诸如成对的鸡鸭,又比现榨出来的当年的菜籽油。庄户人家心眼实诚,全是些他们觉得实惠的东西。只是礼物准备好了犯了难,这可怎么送啊!虽然扬州不太远,可是也有三百里地呢!巧了,正好京里许子清派来给许太太送年礼的秦管事到了。

这秦管事真不是一般的苦逼,他离开京城的时候许太太给许子清送的信还没到呢,所以这管事直接就顺着京杭大运河奔着镇江就来了。他也是个会办事的,知道许太太一个寡妇,所以把家里的仆人散了不少,故而整个许家宅子虽大,一共就那么点人,大车也没几辆,故而到了镇江并不去送信,省的许太太还得忙活派车接,他直接就找了车马行雇了七八辆大车,折腾了半日方把东西都卸了下船来又装了车,趁天还没黑赶着马车跑到镇江城里,进了城来到许家大宅,一叫门,出来个老的腿都直打晃的老门房。一问情况,这管事差点没哭出来,尼玛,多走了几百里,前天路过扬州的时候直接下船就对了。

可是既然来了镇江,当然不能掉头就走。听看门的老仆说的情况,林夫人(既是许家人,因而称呼家里的女性都用娘家姓。又因许子清十分尊重他的嫂子,所以家里人也就跟着称“林夫人”。虽“夫人”二字在古代其实是一品,二品的诰命称号,但是不少人家都是这么叫长辈女性的。比如红楼梦里的王夫人,邢夫人,按品级其实都不是夫人,但是大家都这么称呼。其实在古代的很多时候,“夫人”日常是作为一种敬称而不是诰命品级存在的,许多人都这么叫,也没什么人较真说不对)竟是把家产都分了族人才走的?这可得弄清楚,若是林夫人被人欺负了可不是小事。好吧,这位确实是许子清的下人,主子的态度学了个八成,分明把许家族里的人都当成豺狼虎豹了。打听了一圈总算得到消息林夫人是主动投奔弟弟去了,并不是受了族里的气,送田产给族人也是因为寡妇人家没儿子。索性把许家的产业先给了许家人一些。

这管家赶紧又跑到乡下许家家族的本家所在地,去给许子清的爹妈,还有许子常,许子常的爹妈清理了墓地,这是每年必做的,不过往年都是先给林太太送了年礼再来,可现在总不能再跑三百里路送完了年礼再转回来啊?便先去收拾了墓地。要说往年许子常一家的墓当然有林太太管派人收拾,不过今年林太太还没来得及派人过来,这秦管家是个极会办事的,也不顾旅途辛劳,带着人一并都打扫干净又垒了新土又上了祭品,这才准备重新上路。

谁知正要走正赶上族长也来上坟,看到他登时热情无比,直接把秦管家拖回家里坐。秦管家纳罕死了,这老爷子一向不怎么待见我们家的人啊?(= =你确定不是不敢招惹你们家的人?),喝了几杯茶才知道,原来是族里想给姑太太送年礼,可是雇船真是蛮贵的,一共不值几个钱的东西,还不够来回运费折腾呢!知道他家一向都是雇整只的船来送年礼,便打听一下能不能帮忙捎点东西。

于是前后耽搁了足足七天,秦管家终于又上了船,顺便还捎了许家本家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还有族长大人的儿子一个。

秦管家一见许太太,眼泪哗哗的,五十岁的老家伙业务又熟练,哭起来还是很煽情的,就是一开口就破坏气氛了:先是检讨自己笨得要死耽误了时间,该打;然后又替许子清检讨说没及时得到消息没给小少爷备礼物,也该打,不过许子清不在,就让他一起替他主子挨了算了;最后又说自己越长越难看,怕吓着小少爷,还是得打……换了衣服过来的许阳听得囧囧有神,自己这位小七叔哪里找来这么个管家?太奇葩了,这找打的本事简直绝世无双了。

许太太也被他弄得哭笑不得:“你这老东西,每次来都说自己该打,难不成非要让人打你一顿才舒坦?”谁知这秦管家利马收了眼泪道:“若是主子叫打的,可不就是打了也舒坦么?”许阳登时悟了,感情这位是个M。

等许阳一露面,这位管家又是一声惊叹:“小少爷真不愧是大老爷跟夫人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才得来的,果然是龙凤之姿……”许阳顿时也想打他了。

不过不等他开口,旁边就有人被呛着了。原来是许家本家派来送年礼的,族长的小儿子许阶。许阶差点被秦管家给雷死,尼玛,怪不得我爹跟我说少搭理这个老货呢,果然说起话不是一般的没谱!爹我误会你了,我还以为您非要假清高,小七叔不怎么搭理你你也就不肯搭理他呢!连人家的管家都记恨……我错了,您说得没错,小七叔家确实就没个正常人。

许太太也想抽他,不过最后抽抽嘴角还是忍了回去,这家伙没谱儿也不是一天半天了,反正又没人会当真,理他呢,只是小七弟到底怎么想的,每年都派这家伙回来?其实许子清派这么个活宝回来,纯粹就是因为他那比针鼻儿大不了多少的小心眼,知道他嘴坏,往年专门拍他来是为了顺便膈应族里人,结果今年不小心,把许太太给膈应到了。这也是意外,秦管家只要神经绷紧点脑子还是挺正常的,对许太太他一向是毕恭毕敬的自然不会出问题,只是今天见到许阳有些激动了,于是脑神经一不小心又搭错了。

许阶的表现就正常多了,不过也掉了泪,他一见许阳便道:“阳儿跟小时候一模一样,半分都没变的……可恨那拐子,让伯娘骨肉分离这么多年!幸好老天保佑终于让伯娘母子团聚……”话没说完已经泣不成声。

许阳的汗刷刷的,这古人就是感情丰富,过去看三国的时候就纳闷,这古代人的泪腺是不是比现代人泪腺发达啊?一个个大男人说哭就哭……今儿才算见识了,确实不是罗贯中夸张,这才几百年前啊?男人就这么会哭了……再回溯一千多年的话,可不是哭功还得要更惊人?

好吧,脑神经最经常搭错线的,其实是许阳。

第十九章 (1)

客人来去匆匆,毕竟到了腊月,谁也不准备在路上过年。各自都带了许太太的回礼回家。许太太给许子清的回礼要轻了大半,却把族人的礼物都翻了倍的还礼了,还让人给许阶安排了与个还乡的行商凑了一船一起回去。

许太太看许阳瞅着礼单子发愣,便主动跟他解释:“你七叔送礼,是为了报你父亲跟我当日待他的情分,我若是反倒加了倍还他,让他心里怎么过得去?况且他做官,手头本就宽裕,咱们何苦打肿脸充胖子?便是这些都不论,他也本就比你父亲小……”喝了口茶,又笑眯眯的说:“族里则不然,从上到下,就没有一家比咱家宽裕的,往年他们给我的礼物比今年的要薄,我回的还更多呢!只是今年大家都知道咱们家里出息少了,比过去简薄一些也无妨。亲戚原本就该相互扶助,本就应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的。”

许阳这才恍然大悟,便有些不好意思,许太太看他窘了,便又宽慰道:“这些东西你知道个皮毛就好,不用那么用心去想具体怎么做……有我呢!便是以后,这些事情也自有你媳妇儿操心。”许阳一听这话更不好意思了,不知怎么接话,便又装小孩:“谁要媳妇儿,我只要妈妈就够了。”知道他是装傻,许太太便戳了他的额头,故意板了脸道:“还不赶紧念书去,要是连秀才都考不上,看谁家小姐肯要你,到时候与你说个大字不识的黑面村姑可别嫌丑!”黑面村姑这四个字威力太大,许阳忙蹿下椅子一溜烟跑去读书了。

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一转眼,已经是腊月初八了。又下了一场雪,这次雪不比上次。这会天气完全冷下来了,雪都冻的极其干爽,想团个雪团都要使劲的捏才不会散开,落在身上也是一抖就掉,不像上一场雪那样走一路就沾一身。

腊八自然要喝腊八粥,林家的腊八粥是孟姨娘指挥着熬着,贾敏去世后都是她管这些的,大大小小分了五六种粥,除了下人吃的送人的,主人吃的要分上几种,而送人的外包装也要分上几种。就为喝点儿粥,孟姨娘折腾了好几天!也不知道折腾个啥劲儿,这真是有钱有闲的人家才能折腾的事情。别的不说,家里这四个半主子喝的三种腊八粥,早上许阳去厨房偷偷都尝了,许阳觉得,这三种,真的,没啥区别。都是甜的,都是放了很多种东西……

许阳真的尝不出来湘莲跟建莲这两种莲子口感上有什么区别,至于用冰糖还是用蜂蜜调味也真的都是个甜味,至于山西的小米确实是很好的,可是放在一锅里的那么一小把真的能尝出好坏么?许阳深切的怀疑着。不过说真的,亲眼见到古人在粥里放食品雕刻,实在是太震撼了!每人的碗里一头狮子,太震撼了有木有!(亲,那叫果狮!)(注1)这狮子口感也太差了有木有!

不过古代人过节过的就是这份讲究。许太太跟孟姨娘信佛,更是极为虔诚的亲自下厨熬了一锅粥(就是别人把东西准备好,她们把材料扔进去,然后仆人再烧火这种亲自法 》 ),大汤盆装了摆在小佛堂的佛像前。让许阳十分无语的是粥里面居然有十八尊罗汉像。有没有搞错,你们把罗汉都煮了还特地拿给佛爷看,想象力真的是要飞天了啊!

不提把许阳震撼的要命的腊八粥,这个腊八也是非常忙碌的。林如海上午带了林黛玉去后面的祠堂拜祖宗,然后居然亲自安排了人去外面粥棚多加两口锅,要知道这种施粥事情平日里都是孟姨娘管的。

平日里大家早饭各吃个的,中午晚饭许阳跑去跟许太太一起吃。林黛玉早饭自己吃,午饭跟许太太许阳在许太太那里吃,晚饭跑去跟下了班的林如海与孟姨娘一起吃。腊八这天,破天荒的全家三顿饭都凑一起吃了,早饭午饭还有晚饭全都在一起,许阳表示压力很大。

别的不说,食不言这一条就能把他憋死。许阳在现代家教是很好的,可是他家的人都很忙,每天晚餐时间其实是他们一家难得的交流时间,不让说话?吃到好吃的东西顺便赞叹一下不是对辛苦的老妈最好的安慰么?当然他会注意不会含着饭说话,不会乱动乱扭冲着桌子打喷嚏神马的。至于敲碗挥筷子,咳咳咳,咱再不懂礼仪也不能跟新红楼那些小家伙们比……

许阳看着自己的晚饭,觉得十分的痛苦。也不知道谁这么缺德,早上的腊八粥是只每人一头狮子,晚上这顿别人的粥都是一小碗,偏给他上了个大海碗,里面,丫,整整齐齐一套八仙!神啊让我死了吧。等他无意中抬眼看到林黛玉促狭的表情,才发现是这个调皮小表妹搞的鬼。准是见他早上吃那个狮子吃的痛苦,于是才让人弄了这么一堆玩意来捉弄自己。还是孟姨娘好心,一发现就笑眯眯把碗给他换了。

好容易吃完晚饭,一家人漱口净面重又坐到了一起。却听林如海问许阳:“阳儿,你的论语读过一遍了?可读得通?”

许阳急忙站起来答道:“粗粗读了一遍,有些不懂的地方妹妹教了我。不然说读得通,只是大略明白了意思,知道了典故出处,还需再读几遍。”

林如海略略点头,却道:“先不忙着再读,你把《孟子》《中庸》《大学》这三本也这样粗粗的读一遍,不求研究的多深,但得会背,知道大致的意思。还是像这几天这样,不懂的典故依然问你妹妹,等过了年,二月份到我这里来,我再与你讲讲,三月份天暖了,四书你也就有点底子了,正好跟你妹妹一起上学去。”

许阳回住处的脚步都是飘的。苍天啊大地啊,居然还要上学,不,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为毛我都经历了一次千军万马独木桥的高考,研究生都搞定了不用再考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