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红楼之许阳的十八世纪 > 第43部分(第1页)

第43部分(第1页)

让个正经的大男仆李贵跟了去,当然之前贾政也对李贵种种叮咛,务必让他看紧了宝玉不许他逃课,也不许他到学校外面玩儿,不到休沐日不许放他回来。

照理说被送到寄宿学校宝玉应该是苦不堪言的,没错,这孩子一想到要离开家去住校就伤心,见不到奶奶跟娘,见不到姐姐妹妹,连屋子里的丫头都要一旬才见一天,要在学校里蹲上九天才能被放出来,这根本不是人过的日子啊!可是别忘了有一点,宝玉家伙他是个颜控!说真的这真是个坑爹的爱好,可是,现在这个情况却起了非常好的作用。

要说容貌,读书人的平均水准绝对比一般人高。毕竟科举这玩意儿,对外貌有硬性要求,长得难看你趁早另寻他路,科举是别指望了。要不然钟馗怎么做了镇宅真君?你以为他乐意当啊,那是因为他太丑了科举被刷下来所以愤而自杀了,这才做的丑鬼真君!就是艾达令那样的糙汉子,也只是黑点壮点,人家的五官绝对是端正的。你长个獐头鼠目直接就别念书了,科举一途根本没戏的。

宝玉本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去的官学,谁知道去了班里一看,吓,好多美少年!虽然大多穿着简朴可是毕竟都是正经读书的孩子,长相没差的,更别说总体气质上比贾家家学那些混吃混喝的熊孩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宝玉这个人最有那个呆劲儿了,只这一下子就觉得这学校好了。

更让他振奋的是,一下课许陌就来找他了。许陌这时候已经是秀才了,当然不可能跟贾宝玉一个班,学校分三等,最低的是宝玉上的这种班,连童生资格都没有的孩子念书的地方;然后是童生的班,这一级主要教儒童考秀才的科目;最高的是秀才班,再往上就没有了。举人们一部分去书院念书,再说这毕竟事竟成,出身好的举人又有很大一部分去了国子监,当然也有在家自学或是跟着先生的。

许陌在林如海家见过贾宝玉一次,贾宝玉是个颜控,所以头次看见许陌就觉得亲切极了,许陌为人最宽和不过了,把宝玉当小弟弟看,因此听说他来上学,便特地来看他。

许陌虽然拜了林如海做老师,可是林如海还得上班呢,哪里可能一天到晚的教他呢,所以许陌依然老老实实的在官学读书,只隔三岔五的在下午去老师家请教学问,当然休沐日他一般要在林如海家呆一天的。当然他现在是秀才了,家里人也没必要再故意锤炼他了,所以并不需要每天都住在学校,上课也不是天天都来的,要不说许陌对人真诚呢,贾宝玉压根不知道他在这所学校,可是许陌听说了,明明这天没有他想听的课,还是专程赶来了。

一群长得不错的正太环绕,又来个超级美少年看望他,宝玉这些天因为要来上学而攒起来的郁结之气早不知道抛到哪里去了,只觉得学校里并不精致的饭菜也十分可口了——这绝对是饿的,一上午没吃零食的缘故,他平时在家里嘴巴哪里能闲上一个时辰啊。

宿舍的条件不算差,但是也绝对不算好。学校对这些富贵人家的子弟还是有优待的,至少给他们住的是单间儿,只是也真的就是个单间,不过一丈见方多一点儿,满满的塞了两张窄床一个柜子一张桌子进去,仆人得跟着住在同一个屋里,比起宝玉家里的住处那真是天上地下。不过有了金光闪闪的许陌做邻居宝玉绝对真是什么都无所谓了!他心说,许家四哥这般集天地之灵秀之人都不嫌此处粗陋,我这样泥猪赖狗般的东西又有什么可挑的?竟是一句抱怨的话都没有,只老老实实的看李贵与他收拾行李。

许陌心里十分纳罕:“这样娇生惯养的孩子,到这样的住处竟也没怨言,他倒真是比别的勋贵子弟强些”他是没听到宝玉的内心独白,不然非喷了不可……神瑛侍者的神思维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不管怎么说,贾宝玉算是乖乖在官学里住下了。其实好多时候,穷讲究纯粹都是闲出来惯出来的,贾宝玉在家里整天没事儿挑三拣四,喝个茶也要研究下第几道出色儿。现在学校里整天课程紧,又严禁带零食到课堂上,发育中的青少年最容易饿了,所以明明做的很一般的饭菜宝玉居然也能咽下去了,还吃的不少!许陌这人最温柔不过,怕他不适应,所以连着几天过来陪他吃饭,带他熟悉学校——宝玉圈子里压根没有上这种学校的人,所以他只认识许陌一个,许陌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总是能照顾就照顾一下,这越发让宝玉喜不自胜。

其实贾宝玉一开始不是没抱了混几天等父亲身体好了就想办法逃回家的念头的……可是,颜控的悲剧就在这里,他哪里舍得这些美少年美正太的同学们啊!家里的丫头们,就算自己不在也不会飞了去,回家还能见到,至于家里姐妹们,就是平时也未必天天都见面啊!可是若是自己不上学了,这些同学,尤其是这位性格十分好的许家四哥,可就再难得一见了。于是患得患失了两个月,虽然学校的日子实在单调,条件实在是简陋,可他依然舍不得离开。

贾宝玉其实最聪明不过,开始的时候确实只是颜控之心发作才舍不得离开,可是呆的久了,就逐渐发现了这里的学生与家学里的学生的不同之处了。

其实宝玉刚到学校的时候并不算受欢迎。他生得好,脾气温柔,在自己家还有他的那个勋贵子弟的交际圈子里向来都是香饽饽,可是,这不是在他家,这也不是那个纨绔子弟的圈子。官学里的孩子哪个不是想走科举路子的?来上学的要么是的孩子,要么是文官的子弟,还有一些就是专门就是家里寄予厚望的普通人家的孩子,这些人无不以勤学刻苦为荣散漫度日为耻。且,咳咳,小孩子么,跟大人不一样,心思什么的都更简单,土豆堆里面掉进颗地瓜,怎么看怎么别扭啊!

地瓜跟土豆都是土里挖出来的,也都是大块大块儿的玩意,可一个是根儿一个是茎儿,绝对不是一回事儿。身为勋贵子弟的贾宝玉,实在跟大家太不同了。他那一身的大红的宝宝装,满脑袋满身的装饰品,靴子上都是满满的绣花,这造型简直就差在额头上写上“纨绔子弟”了!幸好他的娃娃脸十分可爱,再加上性格好,一点儿脾气都没有,所以几天下来,原本挺不待见他的土豆同学们也就接受了他这颗地瓜的存在。

不过小摩擦还是有的。

一日宝玉不小心弄翻了后排同学的砚台,把他写好的一沓子字给泼了,他慌忙道歉,那同学却只拉了脸,也不吭声,接下来两天都不理他。宝玉挺委屈的,自己又不是故意的,他看了那字不过是唐诗罢了,并非老师的作业,怎么就这么不依不饶呢?心里憋闷的厉害,就跟许陌偷偷的诉了委屈。

许陌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便问他:“你说的那个陶静是不是被大家叫做陶四郎?”宝玉便称是。

许陌叹道:“这就难怪了!你却是把他坑苦了,他不生气才怪了。”看宝玉一脸的懵懂,饭堂的人多说起来不方便,就拉了他回了房间与他细说。

原来这陶四郎本也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可他那做到六品官的爷爷十年前就死了,好在家里还有点儿家底儿,他父亲很是精明能干,而叔叔也中了举人,兄弟俩没分家,关系很好,两家十几个孩子凑在一起,过的也还不错。谁知道几年前城西发了场火灾,正好把他家给烧了!这年月也没银行啊,全部的财产都在个宅子里,更惨的是,火起的时候是晚上,他的祖母,父亲,叔叔婶婶跟九个兄弟姊妹那天都在家里睡觉,大火从大门的方向进来,门口巷子又被往别处跑的顺便抢救财产邻居们的拉出来的车给堵住了,全家人被堵在院子里出不去,一个没拉都给烧死了,十几口子的一大家,转眼间只剩下那天跟了母亲回娘家的陶大郎陶四郎跟陶小妹。一家四口孤儿寡母,要多难有多难,勉强在邻里的帮衬下,搜集废墟里把烧融了的金银凑了凑在原址上盖了个小房子凑活住了,一家人全靠乡下几十亩地收租子,以及陶娘子做针线过活儿。幸好他们姊妹三个都很懂事儿,大郎早早考上秀才,每日里又是抄书又是给人家带蒙童的养家,四郎书也读的不错,也是早早的就学他的哥哥一边念书一边给书店抄书,帮人代笔写信赚钱。

说到此处许陌叹道:“陶大郎跟我是同窗,他都十九了,却放出话说这几年不考虑婚事,考上举人再提。私下跟我说他其实是想等弟弟也考上秀才了再说的,这样他结婚也安心些,男孩子不急的。再说他们都考个功名妹妹找人家的档次也能高些!兄弟俩昏天黑地的忙,就想着在妹妹出嫁前给她攒笔好嫁妆。你给陶四郎弄坏的那沓子诗,怕是他准备订成集子卖给书店的,那么些东西,怕是他好几天的功夫,陶家兄弟平日练字里只用最差的纸墨,可卖与书店的东西,材料上却不能大意,那是人家专门买的,这一下子几天的功夫也白费了,本钱也折了进去,你说,这是你随口道个歉就行的事儿么?”

宝玉早就听得痴了,不禁道:“可恨可恨!我是犯了大错了,难怪陶静恼了我!”又站起身来连连跺脚:“我这样子的泥猪癞狗,却生在富贵人家享福;这般剔透的兄妹几人却要受这般苦,老天实在不公,实在不公!”

许陌认识了宝玉有阵子了,对他各种奇异言论早就有了免疫力,知道他是真心这么认为的,也不觉得他语气夸张,但还是摇摇头纠正了宝玉的看法:“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你觉得他们是受苦,岂不知苦难其实也是财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话说的是俗气了,可是未尝没有道理。能过富贵日子,也能捱得住贫困,从小就这样长大,以后还有什么事情能难得住他们!陶家小妹今年才十一岁,不过与你同岁罢了,可却已经有不少正经的好人家去问亲事,他家现在又不富裕,还不是因为她有两个好兄弟!”

说到这里许陌的话已经非常有针对性了:“宝兄弟,我知道你看不上一心走科举路子的读书人。但你可知道,并非人人像你一样一出生就在富贵窝里什么都不用操心的!谁没有父母兄弟?男子汉大丈夫,活在世上就算不为了自己功名利禄,也总要想想家人。我父亲自幼失怙,若不是得了堂兄堂嫂的照料,就是长大成人都难,更别说科举做官了!他做了侍郎第一个想的就是给我那伯娘弄个诰命,免得在家乡没人撑腰受人欺负……你说,若是他不去科举不去做官,怎么才能报答得了我伯娘的恩情?还有这陶家兄弟,他们家破人亡只剩下孤儿寡母,不读书,不科考,怕是连像模像样的活着都难!更何况,人品端正的人,做官也会端正,这才能造福百姓。若是清白的人都不去做官,任由那些乱七八糟的人败坏国家,那才真是糟了呢!你前日提起来科考做官,把那些国贼禄蠹的词儿挂在嘴边,你现在觉得你说的可对么?”

宝玉早听得呆了,有些事情,他不是弄不懂,而是根本就没人告诉他应该怎么去想怎么去看。母亲祖母对他只是一味宠溺,父亲望子成龙却每每只知道训斥……长这么大,头一次有人这样子与他掰开了揉碎了讲道理,偏偏字字都在点子上!他从来就不是蠢人,话到这个份上又怎么会想不通这么简单的道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日子他本就见识了不少与荣国府腐朽气息截然不同的生活,早就动摇自己过去的一些看法,而许陌的这番话,摧枯拉朽的彻底摧毁了他对于生活原本的态度。

若是许阳这只蝴蝶的翅膀没有扇动的话,贾宝玉怕是很快就要与秦钟结识了。可如今,他没有认识那个让他迷恋于其皮相的秦钟,却认识如长兄般循循善诱能教他做人道理的许陌,许多东西,真的不同了。

蝴蝶的翅膀终于把贾宝玉的命运扇离了原有的轨迹。

第十九章

宝玉来林府却是为了找许陌。

许陌如今已经是举人了,所以不再去宝玉那所官学念书了,家里已经安排了让他开春就去国子监念书,因为国子监还没开学,许陌就天天到林如海这里念书。前一年夏天许陌就回扬州参加秋闱了,到腊月底才赶回来,大过年的更是忙,宝玉好容易放假,被他母亲跟奶奶扣在家里轻易不许他出门,好容易过了十五,偏又开学了,宝玉想许陌想的够呛。好容易上了两三天课就到了休沐日,实在忍不住了,索性杀到林府来找他。

贾宝玉如今书念得不错,所以见林如海也就不那么憱了。非常规矩的跟林如海行了礼,又汇报了一下自己的学习进度,林如海听了也还满意,便让贵明带宝玉去内书房找许陌玩去。

谁知道两人去了内书房,许陌居然不在,却碰到孟姨娘领着丫头换屋里的幔帐陈设——过完了年,那些特别喜庆的绣墩套什么的也该撤下去了。宝玉知道孟姨娘与自家的周,赵两位姨娘多有不同,规规矩矩向孟姨娘行礼问好,又问许陌去哪里了,孟姨娘便告诉他许陌到后面东边的院子找朋友去了,看宝玉依然是一脸疑惑,带路的贵明便笑:“陌少爷年前是跟几位江南来赶考的举人老爷一起回京的,那几位都是老爷在崇雅教过的学生,也是阳少爷的朋友,因此便住在家里备考了。还有六七位苏州来的举人,也拿了乡老的信来拜访大人,也住到了家里,两拨人正好分住在两个院子里,都是江南老乡,十几位举人老爷凑在一起每日里谈文论诗的很是逍遥,老爷最近忙得很,所以陌少爷做完功课就去东边那俩院儿去凑趣儿。”

若是放在前年,宝玉一听许陌是去找一群赶考的举人玩儿了,他准扭头就走,等回头再来找他。可他早不是当年那个不懂事儿的小孩子了,自然不会那样了,他冲孟姨娘道:“既是许四哥的朋友,定然不是俗人,我大半年没见他了,想得很,只是也不认识这些举人,贸贸然的过去万一扰了人家备考,倒是不妥了。”

孟姨娘一听就乐了:“有什么妥不妥的,你们两个是家里的亲戚,他们却是家里的客人,你便到后面找你四哥去又能怎样!他若怕吵到那些举人备考,自然会带你出来玩儿。我看啊,今儿天气这么好。他们十有八九又在院子里打羽毛球,才不会嫌你吵呢!”

羽毛球是什么东西,贾宝玉还真不知道,不过这肯定不是一句两句能形容出来的,想知道自己看看就是了,当下也不多问,又与孟姨娘行了礼告别,让贵明带他去后面东院儿。

出了内书房,沿着抄手游廊又穿过一个正在移植花木收拾修整的大院子,又过了一道隔墙便来到一条南北向的甬路上,青石砌的一丈宽的路,东西两边各有两个院门,贵明便跑到东边比较近的那个院门处叩门,片刻便有一个小厮开了门,贵明便问陌少爷在这里么,那小厮笑道:“原来是宝二爷到了,陌少爷正在这儿,我这就去禀告。”

说罢回身进去,宝玉便听到院子里有人叫好的声音,紧接着门许陌便匆匆的走了出来,他额头上微微见了汗,脸色十分的红润,一见到宝玉便笑:“半年不见,你又长高了!”说罢亲亲热热携了他的手把他拉进院子:“过来过来,给你引见几位江南的老乡。”许陌这话还真没说错,别看贾宝玉最远不过只去过京郊,可人家是正经的金陵人,可不是跟这些江南的举子都算老乡么!

宝玉看到许陌就开心,其实他对认识别的什么人兴趣真不大,虽然他现在对科举并不排?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