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红楼之许阳的十八世纪 > 第58部分(第1页)

第58部分(第1页)

孟姨娘笑道:“我如今最清闲不过了,每天就这么点事儿,一点儿都不辛苦。”边说着挥手让丫头们退下,自己快手快脚把碗筷摆好,然后也坐了下来跟这父女俩一起吃饭。

林家人太少了,把孟姨娘都算上才三个人,三个人的饭也很简单,就是四菜一汤,四个菜里两荤两素,配着一大碗甜口儿的百合汤,典型的江南口味。

因饭做得顺口,黛玉吃的不少,一小碗米饭扒拉个干干净净,林如海看她吃得香,自己也不知不觉多添了半碗饭。吃完饭便有下人回报说洪大人跟艾大人求见,黛玉听了便先告退了。孟姨娘则给林如海披上外袍,派人随着他去了外书房。

林如海到了外书房,果然洪秀全与艾达令已经在门口等着他了。洪秀全是这届的探花郎,刚授了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而艾达令通过了庶吉士的考核,授了刑部都给事中,同样是正七品。这对好友兜兜转转的又凑到了一起,偏一个长身玉立一个黑面魁伟,两人形影不离的,没几天就在京里也出了名,美男与野兽的组合再次雷倒一干人等。扬州来的考生们凑到一块儿一提起这俩人就笑的不成:“可惜可惜,他们还没见到明灿呢!这三个人凑到一起,那才真是笑死个人呢!可惜达令没有把他那头老驴带来。”

这一届崇雅书院考上了两个进士,跟别的书院比算是不错了,但是对于崇雅本身来说这个成绩只能算是中下。不过出了洪秀全这个探花,加上许陌也算半个崇雅的学生,这么一算这个成绩也还说得过去。

洪秀全是来跟林如海告别的,他进京赶考也是住在林家的,这会儿授了官职,他家也算富裕,便在离翰林院不远处赁了个小院子,准备以后踅摸着合适的宅子再去买下来,这回儿新房子收拾好了,他便过来跟林如海道别,准备第二天搬走。而艾达令当日颇受了林如海的照顾,所以这几年也是经常上门拜望的,这会儿他来看望好友,就干脆一起来拜见一下林如海。

两人向林如海行礼后坐下,洪秀全说了要搬走的事情,林如海便笑着说明日请他吃酒践行,又闲聊了几句,林如海却忽然想起别的事儿来:“达令,你如今是刑部都给事中,虽名义上是稽查刑部事务,可你莫要因为自己有了稽查的权利就太过张扬,一定要小心做事。”

林如海说的隐晦,可艾达令在京里混了三四年了,怎么会不知道他说的潜台词是什么呢?刑部是周海华的地盘,他一个庶吉士才毕业又没有什么后台的穷光蛋怎么能轮到都给事中这种看起来官不大却很有实权的位置?还不是因为上一任的刑部都给事中因为严格审查结果得罪了周海华,被整的贬到岭南了,这才腾出这个如今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空缺来!艾达令长得粗,心却十分的细,这种事情一点就透,忙谢了林如海的提醒。

艾达令不是空手来的,他还拿了何娘子酿的两坛子黄酒跟一大盒子卤肉酱菜。跟林如海说了,林如海一听就笑了:“多谢了。这些东西做起来太麻烦了,你媳妇好歹也是位七品的安人了,何苦再让她亲自动手做这些东西呢?太辛苦了。”

艾达令笑道:“京里吃食的味道大多跟江南不同,我家人都吃不惯的,我家那几个小子如今也都住在学校,总说学校的菜就饭不香甜。我媳妇做些能放的住的菜给他们带去,吃起来也方便。这些东西一做就是整坛子整缸的,我们一家也吃不了,干脆就给您送来了。”

林如海骂道:“明明是好心送我东西,到你嘴里就成了吃不完剩下的才给我,不讨喜到你这份上也真是稀罕!”

艾达令却满不在意:“也就是在您面前我才敢这么说,况且不是您的话我怎么敢送这些东西?换了别人,就是个跟我平级的七品芝麻官,我特意的拿了酱菜送人家也得被人家骂的。”

洪秀全笑道:“我也是七品芝麻官,你送我,我肯定不骂你!”

这下子林如海也撑不住笑了:“罢了罢了,看着你们两个就好笑。难怪阳儿跟你俩最要好,真是物以类聚,全是这样调皮的性子。”

说道许阳了,林如海的情绪一下子又低落了,心里难受的很,他这个外甥似乎把运气全都分给了自己父女,从此只剩下厄运缠身。“好几年没见阳儿了,也不知道他如今怎么样。”

艾达令的心情也低落下来,许阳虽然年纪比他小,可第一次见到十四五岁的许阳起,这少年就已经是个是个光明磊落的男子汉了,一个人活到三十岁,能够做到约束自己只做该做的事情,这并不稀罕。可是一个人从还是个孩子起就能做到行得正站得直,不说一句谎话,不走一步歪路,勤勤恳恳堂堂正正的一路向前,那真的太难得了。一开始艾达令只是觉得这少年性格直率,所以才跟他交往,可越是相处越觉得许阳身上简直无处不闪光,容貌英俊风度翩翩,品格高洁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完美的简直不像真人。这样好的许明灿,怎么就这么命运多舛呢?

洪秀全算起来还是许阳的姑父呢,他心里更是难受,好一会儿才慢慢道:“我出发的时候他送我来着,虽然脸色依然不太好,可是身体却好多了。他身体其实没什么大碍,主要还是心病,总得他自己慢慢想开了才行。”

林如海知道这是实话,只能叹了口气,把话题又转开了。

洪,艾二人又坐了一会儿,便向林如海告辞了,京里的宵禁比扬州还要早半个时辰,洪秀全还好,如今住在林家,艾达令再不走的话,就走不了了。

第二章

黛玉这几年过的虽然没有扬州时那么多姿多彩,但是总的来说还是相当自在的。身为林如海的女儿,她虽然没有母亲,但是社交一点都不少,她回京不过两年,作为老林探花的宝贝女儿已经成了京中闺秀中很是拔尖的一个,生的美,行为举止极为得体,更别说她那在扬州都是极拔尖的才华了。偏黛玉虽在才学这方面傲了些,可是为人处世却很是谦和的,所以在京城闺秀堆里人缘倒是很不错,当然,她交往最多的还是外祖家的几个姐妹,毕竟亲戚跟一般的朋友还是不一样的。

因为父亲有客人,黛玉就回了自己院子,让人点了几盏灯照的亮亮的,自己坐在桌前开始写信。给姑姑的信很快就写好了,可是轮到写给哥哥的信了,写来写去揉了好几个纸团总是写不好,她自己也是好一阵子才从悲伤里走出来,所以前后有快半年都未曾给许阳写信了,这会儿提起笔居然不知道从何说起。想了好阵子,实在无从下笔,干脆翻出了记录自己诗词的集子,把这半年自己比较满意的诗抄录了几首出来,又找了去年到外祖家大观园玩的时候写的一个短篇游记也抄上。又呆坐了一会儿,开了柜子翻了一阵子找出了一张绢画来仔细端详,却是张工笔,画的是许阳与紫萱,画里的许阳正在吹笛子,紫萱在一旁抚琴。两人在才发芽的新柳下一站一坐,背后的池塘里一对儿鸳鸯交颈而眠。这是黛玉离开扬州前为哥哥嫂子画的画,她画画的水平跟许阳那是没得比,但是毕竟也是正经学过的,虽没什么太深的技法可言,功底倒是扎实,工笔这东西的“形神兼备”的特点也是被她琢磨差不多透了,画上的二人一眼看上去就显得十分的安逸洒脱,宛如神仙眷侣一般。

黛玉还清楚的记得当时的情形,那会儿她非逼着哥哥嫂子给她摆造型好让她画画,哥哥嘴上说她麻烦,可是还是高高兴兴的让人抬了琴摆了案子,嫂子更是兴致勃勃的建议说天气好,要画就到花园子里画去,那里景色更美。一开始这两个人不过是配合黛玉摆造型,谁知道他们一合奏就沉浸了进去,两人一吹一弹,一曲接着一曲,弹琴的弹琴吹笛的吹笛,间歇的时候两人就随意的聊几句,没一会儿就把黛玉给忘到了一边,等他们从两人世界里醒过神来的时候,黛玉把稿本都基本打好了。后来她又修改了好久,等定稿了,把画勾到绢上,彻底画出来已经是离开扬州的前两天了,哥哥开玩笑要她把画留下给他们夫妻作纪念,她不舍得,想要带回京里想念哥哥嫂子的时候看。嫂子捶了哥哥一顿,说他总是喜欢欺负妹妹,不但没有要这幅画,还把哥哥压箱底儿的好几幅画也拿了出来塞给她。只把许阳弄得哭笑不得:“都说我惯妹妹,你比我还惯得厉害!”

黛玉看了一会儿画,心里更觉得难受,不过是两年而已,物是人为,昔日的神仙眷侣如今却阴阳永隔,温柔体贴的嫂子去了,只剩下哥哥一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好不凄凉。她看了一会儿,又细细的把画重新收了起来,又流了一阵子泪,这才坐到桌前重新开始给哥哥写信。

第二天一早,黛玉便把一薄一厚的两封信给了父亲请父亲让人一并捎到扬州去,她夜里总算憋出了一封给许阳的信,连同自己的诗词跟游记一起塞进了信封,把信封塞的鼓鼓的。林如海看她眼里有血丝,就知道她睡得晚了:“你是写信写的晚了吧?眼睛都熬红了。”

黛玉点头:“今天是邮船发船的日子,不写出来又要耽误好阵子。我都几个月没有给姑姑跟哥哥正经写信了,正好前阵子写了几首诗,一并送过去给哥哥赏鉴。”

林如海知道女儿肯定是找一些开怀的诗词劝慰许阳,也不多问,拿了个牛皮小箱子把两封信装好,又把自己写好的信跟几样礼物也塞了进去。又叮嘱道:“今天外面有点风,去你外祖母家的时候多披个披风吧!”

黛玉道:“我省得,爹爹也要添件夹衣才好。”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