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入世读水浒 > 8朱贵酒店21(第1页)

8朱贵酒店21(第1页)

林冲在过年前,冒雪来到了朱贵的酒店。

从后续信息推算,这个酒店此时建立时间还不久。这个酒店对外供应的有生熟牛肉肥鹅嫩鸡。按《水浒》世界的饮食层次,这个酒店是对中下层劳动人民、一般的过往客商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说明酒店较为偏僻。生熟牛肉在水浒里面基本上是中层食物,对底层劳动人民应该算勉强能够得着的蛋白质食品;肥鹅嫩鸡是稍微好点的招待品,属于有点资产的大客商享受的食物;没有羊肉、不提供鱼肉也是说不考虑贵客来往、不提供较高层次的聚餐服务。

过往行商,只要在朱贵酒店选择了这些食物,恐怕基本就意味着进入了梁山泊狩猎的视线范围——吃不起肉的,没什么油水,梁山泊不至于浪费精力下手;只吃羊肉的,害了之后会惹来大事情,干脆拒之门外。此外鱼肉同样属于贵客群体挑嘴的吃法。本身酒店靠水,从后文来看酒店其实是有鱼肉的,故意不拿出来卖,同样也是将可能惹麻烦的群体排除在外——当然,一个靠水的酒店不主动提供鱼肉,这本身就已经形成了一定异常。只是和酒店提供鱼肉,随即有概率招惹上几个贪风情、贪尝鲜的贵宾,进而人多眼杂暴露自己、影响梁山情报工作相比,还是不对外提供鱼肉要好一些。这个肉食菜单也说明这个酒店是在相对位置比较偏的地方。如果较近范围内来往人多,则酒店的异常依然容易暴露。

随后林冲吃喝、朱贵出来采集潜在猎物信息,书中从林冲的角度给出对朱贵第一印象。

林冲向酒保问话。但在问话之前,先不提事,主动请酒保喝一碗酒。喝完酒再问,酒保心情好点、受点小恩惠就能稍微偏向自己一些。这个细节很符合林冲为人性格特点,是孤身在外、行为有礼、从而尽量争取别人帮助的行事方式。林冲“以情使人”和鲁达“因罪使人”(当然有条件基础)的行事风格区别得很明显,林冲待人没有迫使的意味。

林冲的问话没有得到他最希望的答案。而同时,与后来梁山酒店酒保见人问梁山名号,就敢于主动接引人上山不同,此时朱贵酒店的酒保是不敢透露出自己和梁山的关系的。这是背景还不够硬气的缘故——随着梁山实力的不断加强,后续梁山各酒店的行动比此时这位酒保的行为要主动和大胆许多。

从读者角度来看,其实这个酒保的回答并不是作为一个正常酒店酒保的客观回答,而应是作为一个比较机敏的梁山泊底层喽啰的回答。这里酒保的回答疑点并不算太显著。一是林冲问路直至梁山泊,而酒保并不提梁山泊有风险(当然这个阶段可以解释作梁山泊名声还不大);二是酒保对没辙的回答太过肯定绝对了些,显得有点过于敏感。

如果这是一个一般的酒店,其酒保此时应该要考虑多挣点外快钱,不应该把话完全回答死,比如可能回答说“客官若不急切时,不妨在此住上两天。待得雪晴些,看看能否讨得船家出来渡你过去”。这样回答的话,即使过几天没船家,也可以赖在天气上,或者解释说天冷船家不爱来活动,而不该是直接回答“却是没讨处”。此外,宋时天气梁山泊一带腊月天都能自由行船这个问题,对应后文气象表现记录,看起来小冰河期之前,天气是真的暖和。不像现在,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水域就有结冰现象。

随即林冲写了一首诗,点了自己名字,诗的结语落的是威镇泰山东。

林冲这个行为,我不能完全肯定该如何判定。这里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林冲此时对酒店已有所怀疑,选择主动挑开帷幕;第二种可能,林冲纯粹是感伤太重,意气舒张所致。这里文字旁白只交待感伤,同时以林冲此时心中的激昂、酒后的冲动确实也可能导致他抒发情感于文字,一切都当作所有事情都算计好,有可能过度敏感、过于多疑。但是,如果这里是林冲有所怀疑、主动挑明做试探,这也依然符合林冲人设和性格,林冲的行为和观察能力是可能做得到这些的。此外,林冲本来是纯粹感伤,但在发生事情后,因势导利,也依然算是合理行为,即这里还存在从第二种可能,自然过渡到第一种可能的情况。

林冲的行为得到了反馈。朱贵把林冲劈腰揪住。这里劈腰揪住不知道单纯是林冲的个子比较大,或者是说朱贵避免引起林冲太大怒火,又或者兼而有之,我不太肯定。因为这里林冲刚放下笔,正饮间,可能还没坐下。这个行动自然不算友好,但也算不上太过冒犯。

在面对朱贵的问话时,林冲很冷静、没有贸动。

林冲问“你道我是谁”,我倾向理解为确认对方认字、有点见识、且确实消息灵通、不是巧合误会,这是达成沟通的第一步,是双方身份的确认环节;答“我自姓张”,一方面展现自己的冷静,同时也是在问“这里的环境安不安全、你要不要装个糊涂揭过”。朱贵继续点破,那么在林冲来看,朱贵的回答实际上是“我有把握这里安全,可以说话,放开来说就可以”。

所以林冲接下来就真正开口说话了。林冲问“你真个要拿我”,是承认“我就是林冲”,并同时问对方态度、表示“开玩笑那就到这里为止”。毕竟如果朱贵要是真与林冲作对,此时应该选择稳住林冲,偷偷走掉报官,这样才能降低风险、提高收益。所以林冲题诗后,应该是提防着视野内出现过的人长时间消失。对主动暴露自己走上前来的,林冲要么可以排除其敌意,要么以对自己武力的自信,也有较大把握控制住局面。这里朱贵笑笑,是不敢往下开玩笑了,毕竟豹子头林冲问出来的“你真个要拿我”分量十足,配着这句话林冲可能眼睛睁开目光聚焦,也可能眼睛微微眯起来,像看待猎物一样,甚至是撇着眼看着朱贵,那都应该足够吓人——是哪个表情并不重要,所以施耐庵甚至连这个表情都惜取文字不作交待。此时朱贵还不知道林冲脾气,如果继续开玩笑下去,万一林冲误会动起手来就不好收拾。所以朱贵让步,缓和场面地笑笑,不敢和林冲继续争夺话语上的主动权,安排偏僻环境说话。

这轮交锋,气势上是林冲胜了一步,毕竟名气、实力在那里。这几句言语往来,都是林冲控制了对话话题和形势,朱贵被动跟随。看似林冲步步后退,实则朱贵三句话招架不住,被林冲以力破局(但不能完全肯定林冲题诗是以巧开篇)。

两人到了水亭上,点起灯。

这个场景:一方面风景相对略好——当然此时天色渐渐晚了,应该是冷了点、黑了点——是标准较高的待客场所;一方面视野开阔,明面上算是对林冲表示没有暗害你的埋伏、视野内你可以看到没有人偷听得到说话;而另一方面,这实际上又是把林冲置于朱贵的控制之下。要知道这水泊里是可能潜伏着水军接应朱贵的,而且这一点对于北方不常见水域的人来说,往往容易形成认识盲区。

朱贵与林冲交谈。这时朱贵还在正常自我保护,没有表明身份。而林冲选择以诚恳的态度争取信任,同时尽量避免暴露非必要信息。

林冲这个态度是必要的,因为此时林冲总体是力量、资源都薄弱的那一方,需要表明诚意,进而方便争取接纳或者外部力量支援。

林冲坦诚要入伙后,朱贵说“必有个人荐兄长来入伙”。首先这是给出信息,你要入伙,我依然尊敬称你为兄长,至少我们不是敌对关系;同时“必有个人荐”一方面可以曲解作只是猜测“想必有个人荐”,另一方面在实际上说明“我是了解流程的、你要给出引荐人信息”。这同时说明在这个阶段,梁山泊并没什么名声,和山上没关系的外来人一般不该知道来这里找入伙。林冲说沧州恒海郡故友,不点出具体名字。这里一是朱贵毕竟没有表明和证明身份,对无关的人不暴露柴进名字,那就有修改解释、保护柴进的空间;二是试探,引对方的话,看对方是否能猜出、进而获取对方信息。

朱贵仅就“沧州恒海郡故友”这一个信息点直接猜到正主身上,这说明梁山在沧州交往的人极少,甚至可能就这一个。于是林冲马上反客为主,问“足下何以知之”(严格翻译应该更接近于“您根据什么判断出这个答案”,而不是“您怎么知道的”)。

这个反问顺理成章,一方面这是一个态度依然模糊的表述,可以算承认,也可以不算承认,但首先是在获取朱贵信息。朱贵此时只能坦白自己身份作答,因为这个猜测确实敏感。而在作答中朱贵基本已经表明自己的山寨身份“柴大官人与山寨大王头领交厚,常有书信往来”。既然给出了这个信息点,那么朱贵哪怕不是山寨头领之一,至少也得是头领身边的人。于是林冲算是明确了对方身份、可以确认自己找到了目标,可以按对正主的方式开展后续沟通了。

朱贵接下来回答林冲的这段话,既交待了背景信息,也体现了朱贵为人的一些特点。朱贵自我交待身份是耳目,说明此时朱贵虽然地位高于一般喽啰头目,但还没有落实头领身份——后文林冲对王伦等说话,也是“三位头领”,并不是四个。随后借朱贵口来交待梁山酒店业务。在林冲来此投奔梁山的事情上,朱贵看法是“既有柴大官人书缄相荐,亦是兄长名震寰海,王头领必当重用”。从这两句话的次序来看,朱贵算是老实人。即朱贵认为在这件事情上,柴进的面子比较重要,林冲的名气居其次;而如果是一个偏重说话效果的人,则有可能会强调林冲名气大——但在这次事情上,客观来看应该是对梁山有恩的柴进的举荐发挥更大的作用。

朱贵安排分例酒,旁白专门点到有鱼肉,对应之前酒店待客无鱼肉,显然之前是故意不给。林冲发言继续谦逊自抑“何故重赐”。朱贵发言依旧贴合和加强他老实人的人设,没有借此吹捧林冲,比如没有用出类似“教头名满天下,此来王头领必当重用,区区分例酒食,理所应当”之类的话语。

吃了半夜酒,林冲表达了急切心理,朱贵正常回应,正常按流程安排。因为前一天林冲表现明显急切,这一天朱贵也就满足林冲要求,凌晨三到五点喊起林冲、安排服务。随后描述了梁山的上山流程、对梁山泊的形象以林冲的视角进行了描述。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