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入世读水浒 > 6秦明反下85(第1页)

6秦明反下85(第1页)

这样把逻辑梳理下来,此事的重点根本不在清风山怎么行动,而在于青州城里的应对实在奇葩,才导致最后发展到这个结果。这个结果,责任谁都有。宋江是计划出了大纰漏、没有控制住事情的发展走向;花荣是以其对慕容知府的了解没有预计到他会坐视城外百姓被百骑盗匪和假秦明屠戮;燕顺是现场无法控制喽啰让他们只放火不杀人;秦明是没有想到清风山离间计谋、自己在城里剩下的将领和队伍会冲不破慕容知府指令。但屠戮结果既然发生,包括宋江、花荣、燕顺甚至包括秦明本人,的确人人手染血腥。只是最大的罪犯又在何处?身为国舅、身为知府、凭着青州坚城、城内至少数十将领(包含低级别的)、数千军马,对百人以内的贼寇危席坐视、转头对只是有嫌疑的同僚痛下杀手。慕荣厌达是也。

秦明跟到清风山上,清风山五人跪拜秦明;秦明不敢托大,回跪。

宋江表示:“宋江定出这条计来,叫小卒似总管模样的,却穿了足下的衣甲、头盔,骑着那马,横着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点拨红头子杀人,燕顺、王矮虎带领五十余人助战,只做总管去家中取老小。因此杀人放火,先绝了总管归路的念头”。确认了清风山昨夜只有小百骑人马、宋江自己揽过了所有是非,不提慕容知府错处、不提燕顺现场控制、不提花荣误判慕容知府、不提秦明做事思虑不周、青州将领表现意外,这让秦明无话可说。

一旦宋江提起那些,虽然是事实,但要让秦明眼下怎么找慕容知府?还是让秦明怨气转向身边兄弟?还是让秦明自己认了应该?对宋江而言,既然大家都有错,那就是我的错;由我来担、由我来负责改、后果由我挽救。虽然宋江在清风山是逃犯、是外来人,但只有宋江表现出了领导者的担当。所以宋江只提是自己过错,所有黑锅一块总揽。而虽然确认了事情发起者就在眼前,秦明怒气于心,却“又自肚里寻思”。寻思内容还是没有明写,在此再作如下猜测:

清风山众人是事情发起者,但自己要返回青州其实才是事情起源;宋江揽了全过,背这黑锅,自己哪能真当这口黑锅在他身上?慕容知府这个罪魁祸首,自己无法对抗,那才是最为可恨之人;如何报仇?眼前这班子人允许自己回去、冒事情败露风险、毫不推诿、事后紧跟自己、不谈委屈,其实尽到了最大努力,所行之事可算出于自保必须和道义;事情走向非其所能控制,自己哪能真不明白?慕容知府阻断,官场已无法回头。但眼前这些人能否接纳自己、信任自己?

因此秦明也是军官风气的习惯做法,先把责任推对方身上,和鲁达如出一辙“你们弟兄虽是好意,要留秦明,只是害得我忒毒些个,断送了我妻小一家人口”。宋江依然毫不辩解、全都接下,都是我的问题,我给你安排解决家族传承、我给你出资。宋江主动做的了花荣的主、花荣也没反对。眼见一个个不该背的锅宋江都主动背得瓷实,秦明无话可说,“方才放心归顺”。

是的,“一则是上界星辰契合,二乃被他们软困,以礼待之,三则又怕斗他们不过,因此”这段解释,和事情逻辑走向根本不一致、和后续作者的呼应交待形不成因果,我认为依然是后来说书人看不明白事理,胡乱添加,误导了寻常读书人。要按这解释,则秦明的名字就成糊涂起的了。

天猛星霹雳火秦明。霹雳火自然是其急性子;天猛星也是其行为风格总结,猛进猛收。但青州城下“肚里寻思了半晌,纵马再回旧路”,和清风山上“却又自肚里寻思,只得纳了这口气”。这两次寻思,才是秦明另一面特征的关键体现——秦明多半是“情明”。就算秦不是喻“情”,这个“明”字才是他作为青州指挥使总管的关键所在,而不是后来说书人错描而成的糊涂傻子。还好秦明是“情明”,要真是个糊涂傻子,真把帐记宋江头上,那天魁背这锅施的恩更冤得慌。

因此清风山上,宋江不仅有原本最高的道义和关系基础,更是做出了最多计划安排、解决了众多困境,还背走了最大的责任。众人都认宋江居首。秦明本人能力、影响力、落草前身份最高,又受其它人迫害,他人多少理亏,居次;花荣是从秦明打清风山以来的中流砥柱,居三。此地虽然是清风山三大王的原始地盘,但三人水平实在跟不上宋江、秦明、花荣的档次,居后三。话题回到清风寨上,秦明已经改变立场,有把握解决问题、作为进献礼。其它人还没发话,宋江先赶紧定调,“大喜”、不给其它人怀疑秦明用意的空间,表达出最大的信任“如此慨然相许,却是多幸多幸”。宋江发了言,其它人相信宋江,不提反对意见。

当然,实际表现上,宋江并没那么理想,而是有后续跟进手段。秦明单人走在前头,没人阻拦;走不多久,宋江等人列队随后出发。

黄信在清风寨上防备清风山的攻击;探听不到青州兵马的消息——秦明来的那天,大部分时间在北山跑,到了东南也没一个跑出去的。秦明到了清风寨,解说了之前的状况,以“免受那文官的气”这个共识为由,让黄信放弃抵抗落草。搞清宋江何时到的清风山,黄信这才知道自己之前被打劫取笑的原因。黄信秦明商量妥了还没起身,宋江马军步兵已经过来,共三百余人,出发时间离秦明骑马出发相隔并不多久。这个行动间隔,如果秦明违背先前言语,在黄信这里反复,则黄信就很难信得过秦明,容易怀疑秦明和清风山勾结、影响联合作战能力;如果秦明没有反复,而黄信没被秦明说服,则寨外的兵马能给秦明撑腰。目前秦明黄信已经商量好,于是后续事件顺利发展。黄信不抵抗;宋江吸取瓦砾场事件教训,明确传下号令,不许伤害百姓和寨兵。

至此,秦明之反尘埃落定。秦明之反谁过邪?理清文字和行为背后的缘由,可以看到,不同于网上常见的“宋江险恶、坑害秦明甚苦”论,秦明之反实在是秦明自己莽撞天真和“慕荣厌达”为“留膏(搞钱)”方便等原因综合形成的结果,其中慕容知府被作者点评“华容遑信情明”(事情明明白白,上位者就是不肯相信),是绝对主责;而宋江只是没有预料到,且进行了大量挽救行动。宋江不易!在书里替一堆人承担责任还则罢了;在书外还要被无数看得到全部信息的人误解近千年。

与此同时,黄信前后的行为表现其实合乎道义、智勇仁义基本齐备,只是没有过度热心、没有深度掺和刘高和慕容知府的坑人行动,却因为“留膏”惹事与坑人行为太过奇葩,也落了个被说书人编排近千年的下场。黄信的主要问题其实还是信息问题。由于缺失关键信息,主观上再出色的计划,也无法达成客观上的合理结果,非人力所能为。

“无公岭”已翻过,这整个“慕荣厌达留膏”的故事,实在给纯朴读者们开了眼,看到清风之后的污浊是副什么嘴脸。通过清风山一行,宋江意识到了自己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在江湖盗匪、军方武官的影响力水平;认识到自己过去主要打交道对象知县时文彬实在是官场的一大例外。刘高、慕容彦达给读者开眼界的同时,更给宋江留下了切肤的深痛教训。这就是文官?这就是国舅?这两人扣紧了“乱行法度”、“残害良民,欺罔僚友,无所不为”这些评语,让宋江不要再以自己的善良、光明、正常思维去揣摩这些内斗料人机先、奇招横行,而对外则一无是处、自毁长城最为在行的奇葩脑袋。

当然,现实中的慕容知府、刘高并不会如书中这么简单;此类文官的奇葩表现,往往有其它逻辑线上的背后原因。无论那些原因是某些特殊人员、资源、经济、政治还是军事、文化、习惯因素还是精神毛病,确实是有可能理解、有某些道理存在的。但对那些,底层人民管得着吗?既然《水浒》的视角取自中下层阶级,那在下层理解的眼里,慕容彦达、刘高等人,不论他们遵守的其它逻辑规范是什么,反正于百姓无益、与道义无关。那么以其客观行动、破坏结果而言,在道义和逻辑范畴上就该被判定为奇葩脑袋。这个逻辑在人民视角上、在那个江湖浪潮开始汹涌、需要以暴力行动决定最终结果的时代背景来讲并没有什么问题。

清风山外清风镇,清风寨里清风存;

慕荣厌达知青州,留膏念动风便浑。

保义翻成郓城虎,遑信误德缚箭神;

霹雳火急如雷动,清风水缓似渊吞。

青州城上一奸骨,青州城下百冤魂;

可怜公明行大义,千百年来岂堪闻。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