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入世读水浒 > 9皆佯岭下93(第1页)

9皆佯岭下93(第1页)

十来只火把有可能是沿着宋江压开芦苇的痕迹来到江边。

穆家威胁艄公把船摇回来;张横点了自己身份。双方对话。张横口里声称是要财,但是又表示得宁可把人杀水里,也不让穆家把人带走。这里,如果双方真不和气,那张横确实不敢靠拢,但平白杀人也不给穆家,这仇结得过分,难道张横以后都不上岸了,真要如此得罪穆家(对照后续李俊组织下和穆家会面情况,明显没有如此仇恨)?如果双方和气,那临时合作,一方拿财,一方拿人当然是最优解,有充分商讨空间;既然张横不应该往死里得罪穆家,那张横非要带走宋江,如果不是纯良,那就只能是演戏需要,不会是真想杀宋江。

宋江貌似脱离了险境,并不记得薛永未能脱险、也不记得和李俊已经结拜兄弟,又健忘又负义,却在船里开口庆幸。穆家眼看张横把宋江摇走、按理要被杀在江中,并不觉得大仇得报、也不失望离开,还点着火把在岸边空等。

张横摇船到水面上,面对两个有水火棍的公人,不选择偷偷动手,却先主动唱歌声称自己是恶人,并公开宣称船底下有刀。宋江又没了刚来揭阳镇准备和穆春动武的武勇、两个公人的水火棍就拿在手头,宋江也不抢来和张横动手、也不去抢船底的利刃,反而先把两公人扯住、干扰两个公人拿武器动手;自己只管求饶、绝不亮名号,一定要眼睁睁看着张横先拿出武器。

张横刀已拿出、宋江扯着公人、公人拿着武器在船上也使不开,只好反过来扯上宋江、认命。张横只管不断吼叫催促,只逼宋江三人跳水。

和清风山上不同,宋江这次宁可准备跳水也不愿意亮自己字号。李俊再次恰好登场。张横放着船上有武器、只是相互扯着的宋江三人不先剁水里,反而回头去和李俊搭话,不怕宋江等人拿棍子从身后动手;话还越说越长,言语里用词轻视,但说话的行动上对这批船客是真的重视,生怕有什么交待不清楚,闹出误会。张横说的线索清晰,李俊就好搭话,喊出宋江身份。两边说了这半天话,宋江听完了,认声音的本事似乎不行,总算反应过来,赶紧大叫救命。于是张横总算下来了台,抱怨宋江怎么要死都不报名号。

李俊介绍张横,说起张横这是“稳善的道路”。宋江和两公人笑,李俊张横并没有笑意。

宋江和两公人笑的恐怕也各不同。这句话在此时恐怕是残酷的真话。这个时代,凡是张横刀下杀的人,几乎必然以恶人居多、善人为少。如果张横身居官府之上,在那个染缸里,则反而坑害百姓居多、造福世人为少。因此横江打劫相对走正道来说,是稳善;为富为官想要致善反而为难。这是社会背景所致。善人遭压迫为牛马,哪有闲钱走动、雇私船;有钱雇私船的,大多与压榨百姓脱不了干系。

两个公人的笑,自然是认为这几个打劫的反话正说,是在说笑;李俊和张横不笑,因为这说的是认真的;宋江心里是理解、苦笑,但面上当然要继续伪装不懂、和公人一起当表面笑话。

宋江应该已经听武松说过张青的故事;知道张青在十字坡上凭着三不杀,硬生生杀人卖肉杀成一个好汉,不至于这里对这个“稳善”理解不了。当然,鱼米之乡不比十字坡,这里一般而言,道义和财富、权力的可互容空间要更大一些,所以张横杀的只是夜间有钱乘私船的人。这正常来说自然不会包括通常多人一起行动的戏子妓女;不包括没多少钱单独包船的云游僧人;通常其实也不会碰上公人押犯人。这些人出行正常都是不会考虑雇私船的,更别说还是在夜间(日间是否也做如此行事,信息是不足的)。

张横认识完宋江,主动介绍了自己兄弟。李俊张横带着宋江往揭阳镇上走,在江上时李俊声称自己要赶的私盐生意也不打算做了。张横撑船出去许久,穆家兄弟还带着队伍在江边等着后续,他们能是在等些什么?李俊已经没了试探宋江的意思,让喊上穆弘穆春;宋江还得继续装傻,演个彻底:“使不得!他两个赶着要捉我”。

等穆家两人把戏演完、李俊这才彻底透彻地交待了周边黑道势力。宋江依旧装傻,没有装得过头,总算显露出点义气:“我们如何省得?既然都是自家弟兄情分,望乞放还了薛永”。转天一早,穆春就带了薛永进来,书里也没提薛永伤得如何,看起来穆春昨夜在宋江面前所声称的“尽气力打了一顿”的效果还不如薛永踢穆春那一脚。宋江在揭阳镇住了三四天,还特意来交待薛永留在穆家庄上,不让他去江州搅扰自己。这次穆弘送别宋江,就不像李俊那次只拿钱给公人,而是先给宋江拿了一盘金银。宋江对此也并不拒绝。宋江过江,“俊横弘春永威猛”七人各自回去。

从揭阳岭到浔阳江,是本书以智斗为主题的内容部分。这阶段内容,很多细节小点都可能影响到相关人物逻辑的判断,而后来说书人恐怕能识别出来的不多,所以现存版本传偏的内容估计不少。为什么确定这部分是智斗主题?作者提示地名“皆佯岭”、“皆佯镇”、“循寻佯江”是一部分;出场人物名字提示也是一部分,按出现名字的顺序:“(理)俊力同威猛;血勇张(掌)恒瞬;慕宏春”(才智的力量也同样威猛,血气之勇舒张的时间能掌握住的总是短暂,倾慕宏伟春光)。当然,这名字里,慕宏春三字虽然能指向“及时雨”,但也可能有别的更合适的解释。除了作者的提示外,从逻辑上去找,宋江在这个阶段许多表现反常。说书人可能把字句传错,但不可能把故事整体改编,因此看大局的事情逻辑,依然可以推断出这阶段讲的是什么故事。

揭阳岭到,有公人专门提示,即将进入江州地盘。过了浔阳江,宋江到江州后,几乎没有黑道力量来与他接触来往。虽然江州正道力量强盛,但如此表现结果,明显不合宋江名声在外、计划要在江州常住几年的常理。究其原因,可以看出是宋江在黑道面前表现得过于懦弱,被人看扁了。为什么宋江忽然如此懦弱?再看这阶段的几个主要事件,宋江从进李立的酒店开始,连续行为怪异,最后被蒙汗药放倒,而此前宋江听过武松的十字坡事件;下岭后,李俊不介绍本地势力,宋江也不问;薛永事件宋江表现还算正常,但听薛永受害危险后,丝毫不顾薛永,违背宋江为人原则;张横事件,宋江明明知道自己名声作用,还坚决不肯通名,宁可跳水。细处细节可能传偏,但这几个影响故事走向的大局逻辑怪异不可能全错。结合宋江出梁山的背景、宋太公的交待,去江州的意图,则宋江主动伪装、先行韬晦就成为这部分事情发展逻辑的唯一解释。

明确了这阶段的主线,再看李俊以俊字为名,本身就是智慧之人,则这个阶段主题必然是智斗。双方对斗,宋江胜出是必须结果,否则故事就主次颠倒。所以宋江从李立酒店开始故意中蒙汗药,就可以判断出是宋江主动开局伪装争了先,把李俊等人的主动试探心思打破。宋江的伪装,不可能伪装得和江湖名声显著不同,否则别人无从相信,所以宋江在仗义疏财、乐于结识好汉这两点上必然不能伪装;保留仗义疏财、乐于交游核心特点的情况下,如何让江州团伙放弃接触宋江,宋江的选择就是装傻、装糊涂、装懦弱。因此李俊眼里看到的宋江,就成了个只会仗义疏财、本身一无是处、窝囊、没经验的角色。

当然,即使只是仗义疏财,以宋江的江湖名声,李俊也不能继续往下试探,必须以宋江的人身安全为第一位。否则真搞出人命来,揭阳岭道义中人在江湖上的名声必定不够抵消宋江在他们身边身死带来的影响。这是宋江的行为底气。当然,这里面多少成分是大胆、多少成分是观察后的心细,以现在流传下的文本,这里可能就有许多传偏的细节。

比如李立酒店宋江中蒙药之前,是否原本有更多提示,让宋江从细节中判断此地主人的情况?揭阳镇上,薛永告别时有没有更多细节提示宋江判断出薛永也是测试的一环(现在流传文本,我们判断薛永是测试一环,通过的是薛永打穆春很轻,但不一定能算决定性证据,需要结合后来薛永的更多信息和表现,比如薛永在无为军有收徒)?到穆太公处,宋江真的是破壁而出吗?我更怀疑宋江是按穆太公、穆春给的提示(门房),夺门而出,好方便穆春追踪,甚至还可能故意弄点声响,这样后续追兵很紧解释起来逻辑就更通畅;浔阳江边,宋江声称自己怕苦前,是否有细节提示宋江有了把握江上附近有人?现在的流传内容,只能是根据岸上火把猜测大概率有人会来附近,但不能肯定;在张横船上,对宋江扯住两公人,原文会不会有两公人抄了水火棍恰待动手的提示,以明确是宋江故意扭转形势?甚至可能原本有更多提示的细节点,但说书人分不清主线逻辑,使得现在还原完整事件变得更加困难。

不过主线毕竟都在、说书人改文应该也是删除偏多,对各人的行动方向、哪些事情本可以做而故意不做的,说书人如果刻意添加扭曲,留下的痕迹通常会比较明显。所以这个阶段发生的事情,仔细看来,整体面目还是非常清晰的。尤其有地名喻义、各人名字的连续提示,这个说书人压根想不清楚,肯定不会去改,来自地名和人名的提示必然是《水浒》原文的主题。

宋江在揭阳岭前后的伪装无疑是极为成功的。此后李俊等人基本放弃了对宋江的重视,而之后后来在江州独立接触宋江的张顺,反而比李俊等人更看得清宋江的真实,成了江州杀局上拯救宋江的主导力量。宋江成功伪装、苦心向公、摆脱黑道,反而将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这表现了宋江自绝于民众、一心正道的不可行,再次强调了朝堂之上的腐朽阴暗、无可救药。以此经验而论,同样能隐隐看到后续续书中招安形式的怪异和不妥——不是说会不招安,招安问题是梁山大势、改不了的,只是招安的具体形式不该如当前所传文本一般。当然,非要说宋江好了疮疤忘了疼,能把自己在江州成功脱离拥簇者,导致自己接近死亡如此深刻的生命教训彻底抛掉,那我也无话可说。

除宋江外,这个阶段里,李俊的临场应变、后续试探、周密计划,充分体现了“俊”字的风采;揭阳镇上管理极为严谨,就在江州边上,穆家二人对本镇人能够控制如此之深,有如军事号令一般,体现了穆家兄弟的才干,也更衬托了后续江州事件中,穆弘决断的极高水平——这才是穆弘身为天罡的真正过人之处。与此对比,虽然张横还安排了张顺对宋江进行后续观察,但整个阶段下来的表现则并非十分出色,这让我怀疑七百年流传里张横和宋江对戏过程有可能出现过较大的细节删减。当然,有一种解释是这些人里只有张横看明白了宋江,于是安排了张顺予以后续支持;又或者即便宋江如此,张横也继续予以支持。所以张横(甚至可能原本是张恒)星号是天竟星,表示其有始有终。我觉得这个解释有些勉强,现有文本对此提示不够,也不排除是流程过程中细节失落造成。

而天寿星李俊。这个寿应该不是长寿,应该取自《道德经》“死而不亡者寿”,即便人死去,也不会消失的,称作“寿”。“理俊”,过人的才智道理,是不会消亡的,李俊表现以智慧为主,因此星号为“寿”。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