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文卫纪事 > 第29部分(第1页)

第29部分(第1页)

明拙说,“老规矩,你的即食饭店的收成我要分一半,主要是补贴书院的,现在窑是我在管,有收成不怕,以后万一窑不是我管了,以后没有那么多旗人过来学武,书院入不敷出,接手管书院的人没钱怎么办。另外这里所有卖吃的都必须经过我们允许才准开。说不定就混进来啥人了,万一下点啥毒就太可怕了。旗人杀孽极多,虽然天理循环,报应不爽,但是不应该牵连到与无辜的我们。我不可能让松竹庄这么多人陪葬的。我们这里不准人横行霸道,也不准人反清复明。我们松竹庄收留这么多流民做事,是为了让他们过日子的,可不是为了让他们来造反的。你让江平抽个人过来这边做保长吧,开店买房租房写契或是卖东西之类的,得先同保长讲。”

江容说,“没人手。”

明拙说,“有。你们染坊的雇工全都是挑过的,你们现在正在给那些雇工修房子。那些雇工都会听话的。他们要是带人过来,你同江平讲,他们都要写担保书,告诉他们带进来的人如果犯事了,他们也不要做了。来摆摊卖东西的人也要严查保证。”

江容瞪着明拙,“你为什么自己不去找江平?”

明拙笑嘻嘻的说,“当然不能直接找他。万一他提条件呢?但是他欠你钱啊。你说的话他就不能提条件。”

江容说,“现在人多了,肯定得多开店,方便住进来的人的生活起居。客栈是你开的,卖笔墨纸砚的,卖粮油的,卖香烛的,卖药的医馆这些都是你会弄的啦,你还要开啥铺子,我晚饭时同他们讲,让他们卖其他的东西。”

明拙说,“我暂时只做这些吧。现在书院刚开,好忙。这边可以摆小摊的,看上去人气旺点,不过都得经保长同意,指定位置摆摊,不收钱。尤其是摆摊卖吃食的。你看看,那些卖吃食的,可不可以在你们的染坊找到人做担保,或者是保长查实他们的家人与住处了才准摆,先给他们讲下情况,要他们写保证书才发许可证让他们进来摆。这个让江平去处理好了。”

第五十四章 松竹书院 下

文卫纪事第一卷 第五十四章 松竹书院 下 类别:其他类型 作者:菜贩阿九 书名:文卫纪事

江容在吃晚饭时,同大家讲了明拙要开松竹庄书院的事,把明拙的话转告,说明拙不愿意松竹庄的人陪葬,这里进出的人要管制,尤其卖吃的要注意,怕有人投毒,让江平把刘大全的未婚表弟弄一个过来做保长,他同染坊的人不是一伙的,于是方便管理。.另外,明拙的客栈现在要开业了,也许有人会租别业的,于是配套的设施一定要准备好。

江老头说,“明拙真是个人才,厉害啊,开客栈是无本生意,开书院一定还会卖笔墨纸砚的,肯定还有卖香烛之类的铺子,这些都赚钱啊。他的一半的房子估计都快派上用场了。江平,你赶快帮江容把即食饭店人手赶快找齐,江平媳妇,让你的几个丫头眼睛放亮些,哪个与保长看对眼了就赶快成亲。布庄赶快这几天占好位置,装修可以慢慢弄。”

江平说,“明拙开粮油店,开药铺医馆,这些我们都不与他争。不过我们的竹纸坊已经在出纸了,江容你去同明拙讲,我们有好纸,可以供纸与他,我们不卖纸。不过我们开印书坊,印布都印了,何况印书,我们要开家印书坊,肯定比不上胡正言的十竹斋,那就五竹斋好了。先帮寺里印经书送人。其他书,先让满城里的官看了再印,不要随便印。卖包子卖点心的这些,让染坊的雇工家眷来弄。路口那个卖茶水的那家铺子,给那太婆每个月一两银子,看到不正常的人进来,立时向保长汇报,让保长盘查。”

刘老头说,“看来保长事还挺多,我们得训练点人手出来去巡查。先把立刻就要弄的事弄好再讲。其他的慢慢来。既然有人住进来,那住进来要用的杂货,全都得准备好。我看,杂货铺得开一间。子文,你去向明拙订玻璃烛台灯盏去。”

江容跳起来说,“我们可以晚上露天摆夜宵摊子啊,燃蜡烛,摆摊卖些卤的鸭脚鸡爪鸡头类的,煮点花生啥的,再卖酒。”

江老头说,“这样也有理。不过人家干吗来这里喝酒。”

江平说,“唱皮影戏。每晚唱皮影戏,反正戏台还没拆,那样不愁四乡八邻没人来。白天大家得做活,晚上听戏是可以的。我们这里是乡下,没得宵禁一说,庄户人家今年收成好,请草头帮唱戏。那些甘蔗糖人啥的,我们收起来卖,免得有人跑来玩刺杀。只要保证安全,应该是没人说啥的。”

江容惊,那不就是剧院么,江容高兴的说,“我马上写信给文颜文媛。上次她们没看成影子戏,正在掂记呢。”

江老头摸摸江容的头,“你想不想你额娘?”

江容说,“不想。她不先找我的话,我是不会先找她的。丽敏应该写信回来了吧。不知有没有提到过我。”

江老头叹气。

松竹学院院址选在湖边的一套五间带后院与后厢房的房子,白墙灰瓦,周围柳树垂立,周围全是别业那种房子。明拙说,等学生人数再多些,会把周围的房子连成一片,一整片都是书院区。初发蒙的学童还是在庙后面教书。

九月初八,松竹书院隆重开张,先是江平挑的口齿伶俐的少年绕庄敲锣打鼓通知大家过来观礼,时辰到时,张老夫子点香祭了孔子,周围的乡民全都过来观礼,都有送贺礼,有的就是一只鸡,有的是一小篮鸡蛋,有的送了一大捆青菜,一小把葱之类的,崇文之礼不在贵与重,在于心意。张老夫子一一收下,宣布书院主要是讲授经学义理与经世之学,教导学生治学,修身,做人,自学为主,相互论辩为辅,会延请学者文人过来讲学,讲学无固定方式,张夫子致辞后,就开始舞龙舞狮,放鞭炮以示庆贺。

这实在是一件造福乡民的的大好事,实在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大喜事。

张老夫子家学渊源,诗文学袁宏道公安派,曾与郭松贤陶汝鼐王船山教学相长互相切磋过,实乃当世大儒,明拙详细的列出书院开支计划并承诺不干涉书院讲学,庙里经营管理所有杂务,唯求张夫子只讲经学义理,泽披乡梓,造福一方子弟,勿论国事,方请得张夫子出山。特意找一个天份不错为人聪明伶俐的俗家弟子打杂,并专门准备一栋房子供张夫子与家眷住着,所有食宿杂用,全由庙里解决。明拙还承诺替张老夫子印诗文集。

那两个略年轻的夫子,其实也是相当不错的,那两个夫子听说张老夫子做山长,立刻任何条件都没有提。

这些都是事后听明拙讲的,江容佩服得五体投地。公安派性灵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后的光彩照人的一抹了,尤其袁中郎佛儒道俱参,擅禅宗净宗二系,著有西方十论被列入净宗经典。明末清初,由于清朝满人为了加强统治,许多文化已经形成断层了,

新中国在许多学贯中西的学者逝世以后,也有一个文化传承的断层了,有些高深文化不会再有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单单靠能念上书,靠勤奋,对于跻身上流社会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在进步,进入上流社会的门槛也相应提高,没有家庭背景或其他三头六臂的本事,想“成才”太难了。乱世英雄起四方的时代过去了,几乎必须是有家庭背景。没有权利背景,也得有经济背景,起码应该有家学背景。科举制度还是略强些,文人集团尚未完全垄断,尚能保证“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上下层的流动还有一定的机会和空间。

即使是靠个人奋斗,也还是要有一个起码的条件,就是美国这样的鼓励个人奋斗的社会,公认的自由平等国家,崇尚自我奋斗等等。现在也是社会流动越来越慢,基本上你的出身已经固定了将来你能够达到的高度。社会调查也早有结论,即,下层人流动到上层社会是少数天才或特例。

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成就跟家庭的关系一般成正相关。“书香门第”、“家学渊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都说的是这个意思。比如说,你还在为识字费力时,人家已经在辩经义真伪了。书香门第与家学渊源,意味着见多识广,能够比常人先期提供丰富的外界不易得到资料供阅读和研究,能够得到长辈高水平的指导,投入名家门下,也更容易进入专业领域取得成就。

明拙为许多学子争取来了这个机会,这必将改变许多学子的命运。江容为许多人感到庆幸。所以,觉得奉给张老夫子的束修真的不贵。如果书院能够这样长久稳定的开下去,再出十倍二十倍的束修都是划算的。

老家伙们已经要求江平刘子文有时间就去书院去旁听,老家伙们愁的就是没有多的后人子弟去听课,甚至同童氏说,她只要有空,也可以去听,方便将来有孩子了可以教导孩子。江老头说,当年李家也是家学渊源,书香世家,可惜大老爷的父亲一心抗清,折腾得很。二老爷天性聪颖,二老爷的父亲当时还在,还有指点,加上藏书尚多,后来二老爷的父亲过世,但凭着二老爷的恒心与执着才勉强在儒学上窥门入径,可惜后来又妻儿俱丧万念俱无做了道士,不理俗务,没有教导江平刘子文,不然,这两孩子也不至于象现在这样腹中空空。

江平与刘子文自己极愿意去听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