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115部分(第1页)

第115部分(第1页)

照相机和摄像机。

“来,我们拥抱一下,”赫斯曼说,“德国的将军和苏联的将军,让世界人民看看我们社会主义阵营是多么的团结。”

“对。我们非常团结!”图哈切夫斯基和赫斯曼在各种镜头前面热情的握手和拥抱,心里却在琢磨:波兰根本禁不起打。苏德联手的话,一个月就差不多了,然后呢?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和社会主义苏联还有共同利益吗?

图哈切夫斯基在革命胜利后基本没有出过国,所以不知道资本主义和伪社会主义国家是什么样子的,柏林汽车交通异常繁忙,路上行人衣冠楚楚。神情欢乐,这样一派繁荣昌盛、蒸蒸日上的景象使他感到惊讶。一眼望不到头的商店橱窗里精美的商品琳琅满目,这也让他感到意外。

虽然莫斯科在迎接外宾时也会尽量装出繁荣和充沛的样子,但是现在柏林展现出的一切非常自然,这是他们的日常生活——赫斯曼并没有为图哈切夫斯基安排什么盛大欢迎仪式。只是几辆奔驰w07汽车在柏林宽阔街道的车流中穿行,有几次还被小堵了一会儿。

奔驰w07汽车把图哈切夫斯基一行送到了柏林最好的凯撒霍夫饭店。这里并不是“国宾馆”,而是对外营业的大饭店,生意非常兴隆,装饰豪华的大厅里面不少穿着体面的旅客正在办理入住或是退房的手续。

“图哈切夫斯基同志,”赫斯曼直接把图哈切夫斯基带进了一部升降电梯。“我们已经为您安排了行程,参观措森的总参谋部,波茨坦的第一装甲师军营,沃尔夫斯堡的国民汽车厂——那里将是德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而且是一家国营企业。1934年5月26日奠基,预计在1938年1月完成第一期工程,2月开始量产汽车。我们准备在那里生产一种廉价的国民汽车,这是一种卖给德国普通家庭的小汽车,每辆汽车的最低定价仅为990帝国马克。”

“990帝国马克?”

“图哈切夫斯基同志,卢布和马克的比价大约是1比5。”娜塔莉在一旁解释说,“990马克就是不到200卢布。而德国去年的人均月收入是128帝国马克,到时候每个德国普通家庭都会拥有汽车。”

“那很便宜啊!”图哈切夫斯基又一次被德国的先进给震惊了,汽车都要进千家万户了,这在苏联可没有人敢想。“老百姓真的能买到?得生产多少辆?”

“现在德国有大约1000万个家庭,每个家庭一台就是1000万台。”

电梯的门打开了,一条宽敞,明亮,铺满了地毯的走廊呈现出来。赫斯曼一边说着大话——考虑到1939年是总参谋部规划中的“开战年”,所以大部分德国老百姓恐怕得耐心等待上许多年才能买到990马克的汽车了。

“1000万台?每年得生产多少?”

“至少100万台吧,”赫斯曼看了一眼图哈切夫斯基,“红色拿破仑”并没有展现出惊讶的神情。“产量不是问题,问题是990马克的售价有没有办法给生产商带去合理的利润。通过大规模生产、预付款购买和精心控制成本,这个售价可以让汽车公司赚到钱。那可是100万台产量啊,哪怕按照990马克的最低配置价格计算,也能创造将近10亿马克的收入。我想1亿马克的毛利不成问题,而且还可以用顾客的预付款进行前期投资。

希特勒总理准备推出一个‘每周5马克’计划,让想要买车的人每周在劳工阵线的指定户口上存上5个马克,国民汽车公司则用这笔钱投资开办工厂,目前已经有30万人愿意加入这个计划了……这可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不得不说,我们的总理是个管理经济的奇才。”

被后世称为“众筹”的商业模式,好像就是希特勒发明的,虽然在历史上这次“众筹”好像搞成了诈骗案。不过在这个时空,希特勒的“众筹”看来是能够成功的。

“这家国民汽车公司什么时候可以达到100万台年产量?”图哈切夫斯基完全不关心利润和经济效益,他只关心产量——因为他知道国民汽车的产能也是可以用来生产装甲车和军用载重汽车的。

“关键在于市场。”赫斯曼走进了宽敞豪华的套房,服务生早就将点心、伏特加还有口味很重的俄罗斯咖啡摆放在了茶几上,赫斯曼和图哈切夫斯基还有随行前来,却一言不发的别尔津分宾主落座,然后继续谈话。

“国民汽车厂第一期工程的达产目标的是年产30万台国民车,2万台卡车,8000台履带式拖拉机,25万台各种型号发动机。”

8000台履带式拖拉机!

图哈切夫斯基心想:这是8000辆坦克和履带式装甲车辆!德国人不可能只有一家国民汽车厂能生产坦克……攻打波兰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坦克和装甲车,他们这是要征服全世界啊!

赫斯曼看着图哈切夫斯基,继续介绍着行程安排,他说:“参观完了国民汽车厂工地,我们还要去威廉港的造船厂参观,我们可以观看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的下水仪式。”

这个时空的《英德海军协定》比历史上早了三年,所以沙恩霍斯特号也就提到1934年开工了,下水时间也提前到了1935年11月——不到一年半完工一艘三万几千吨级的战列舰的舰体!这说明德国造船工业还没有把本事都丢干净。

不过舰体下水不等于战舰完工,接下去的舾装和试航还要花费几年时间。沙恩赫斯特号真正入役,还得等到1938年——比历史上提前了一年。

另外,第三帝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现在也已经开始了舰体建造,预计将会在1938年投入试航!(未完待续。)

第223章 绿色方案 二

沃尔夫斯堡的国民汽车厂建设工地的占地面积很大,足足有几十平方公里,不过和苏联伏尔加河畔的汽车城相比,仍旧算是小号的。但是在建工厂的密度显然要超过伏尔加汽车城,许多大型厂房已经完成了土地平整,正在打地基。到处都能看到忙碌的工人和正在运转的工程机器。

进出“汽车城”的公路、铁路都已经竣工,各种建筑材料正源源不断运来,整齐堆放,还覆盖上了防水布。德意志式的认真和严谨,在这座巨大工地的各处显现无遗。就连建筑工人临时居住区也非常整洁干净,没有丝毫马虎了事的意思。

晚上快到饭点的时候,穿着类似军服的劳工制服的年轻工人,就会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鼓舞人心的歌曲返回——这些人都是纳粹劳工阵线组织起来的,原本都是失业者。而在他们返回的时候,饭菜的香味已经在整个营地的各处漂浮。

图哈切夫斯基和别尔津都是非常善于观察的人,不大会被表面的现象所欺瞒。他们仔细观察了那些工人,每个人脸上、手上的肤色都被晒成了小麦的颜色,而且看上去都非常强壮结实,这说明他们在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同时,营养也足够可以跟得上。

在工人们的居住区,还有不少开设在临时房子里面的商店,和柏林大街上的那些商店一样,这里的商店同样有琳琅满目的货品,而且看上去生意相当兴隆。根据图哈切夫斯基和别尔津的询问,这些商店都是私人开办的,附属于几个商业合作组织,有几个商店老板还是荣誉雅利安人——就是犹太人,他们每个人都表示在这里工作的建筑工人收入很不错。所以购买力也强,他们的生意还是比较好做的。

很明显,德国国家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是非常良好的,体现出了一些社会主义优越性,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社会主义苏联……

从沃尔夫斯堡回到柏林的凯撒霍夫大饭店后,图哈切夫斯基和别尔津就开始准备他们的报告。本来只是一份关于德国战备和装甲部队情况是报告。但是图哈切夫斯基却打算在报告中提及德国非常繁荣的经济。

“扬。卡尔洛维奇,看来我们原来对德国经济的一些看法需要修正。”图哈切夫斯基手里拿着香烟,站在豪华套间的阳台上,看着沐浴着金色光辉的城市,这是夕阳透过清新空气射出的光辉。宽阔的大街两旁都是一排排雅致的房屋,整洁,干净,有点像列宁格勒,不过明显比列宁格勒更多了几分……活力!

作为一个布尔什维克。他很不想用“活力”这个词来形容德国的“伪社会主义”,但那似乎就是事实!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