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再聚水泊 > 020 于子骄得三卷兵略 黎藏迹斗八卦木人(第1页)

020 于子骄得三卷兵略 黎藏迹斗八卦木人(第1页)

诗曰:董家二郎能言事,八百三十书卷谆。

半篇遗计乱三国,一曲弦歌袅十分。

兼济老臣扇孤羽,丧魂名刀引酒温。

茶凉日落山居处,秋暝芜雁一声声。

却说这于玦,便要出庙门时,忽的一阵晕眩,倒在地上,并无体力起来。只听得耳边有人唤道:“天骄神主,姜老爷有请。”那于玦只是有些头昏脑胀,不知那个是甚么天骄神主。只得暗暗地道:“我于子骄今日死于此地么?”忽的那背后来了二个青衣女童,扶起这于玦道:“星主恁地还不走?怕是迟了!”那于玦本待要开口,却只是毫无力气,看时,那二个女童自扶着他去了。

行了不久,到得一处地方。于玦看时,原来是一座宫殿,自家身上那头晕目眩之感却也无了。便道:“此是何地?我却也不是甚么星主。”那二个女童不知何时已经去了,这于玦丝毫不敢乱动,道:“拜神佛,倒拜出祸来!”忽然有人声道:“星主请起。”于玦大惊,道:“我并不是甚星主,本只是一介凡人而已,无修仙大德!还望送小人归去罢!”说完,伏地不起。却说那人声乃是何人发出。原来正是这于玦背后之人。那人,不似别人,正是那于玦在庙中所见的一般!却说那人见于玦伏在地上,不敢起来,便自用手搀扶他起了,道:“子骄星君,且看我是何人?”那于玦仍是有些心惊,勉强转过头一看时,正是那庙中人物!当时于玦不知是惊是喜,道:“先生却是那一路神仙,来此凡间,与弟子又是何干?却并不知,还望先生教诲。”那人哈哈大笑,道:“你道我是甚人?当年那商纣王无道,我做主帅自西岐出兵,一路走来,也是风风雨雨。可怜那天下之人,都不知好汉在何处,有些跳梁之辈,只做出些微不足道功绩,便把自家当成神仙一般!最可笑之处还是那世人之心,英雄倒把来埋没了,庙堂上鼠辈安居乐业!可不骇人么?”于玦便联想至先前所知道的陈希真、云天彪等人,道:“先生莫不是说当今事务么?”那人也不答话,只是长叹一声,转身离去。于玦暗暗地道:“这个人,听他所说,好似那姜子牙一般;却为何流落此处?”思量一阵,也得不出甚么答案,看那人便转了过来。于玦问道:“先生此去为甚?”那人不答,背转身去,道:“天下大事,原本是一片清明,前数年星宿出世,又有雷部神人下凡。匡助甚?又保卫甚?我自那周朝建国之后,便不再出,一心一意,只修炼道术,也成了一番功业。后归天前将那对阵兵斗中道理,整理作三卷竹简,收藏在此。死了之后,被封作这嵩山山神。谁知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改朝换代!我那周朝也已亡了;后来朝代更是一代不如一代!心既死了,又何热忱?正所谓“狡兔死,良狗烹”!那三卷竹简,我曾化作一个老叟,与了那汉时人物张子房,后来见天下稍定,便就收回,再不示人。今日看天下大事,分合不定,又被惊醒,看你这人,也是豪杰,若是得了此书,更加习练,能成一番作为!休负了我重托!”便从腰间掣出那竹简,递与于玦。于玦本猜到此人有些不寻常,却不知他行动如此!当时这于玦呆了,道:“老先生,你当是那姜尚姜子牙先生罢,我自无限崇敬他。只是老先生把这竹简赐我,我只是一介凡人,常时学些武艺,欲要报效家国而已,当不得如此!更加我亦不喜文字,看不晓时,却是如何?”那人长叹一声,道:“此缘故日后便知。你本是天间星宿下凡,得遇贵人,成就自家名声。此竹简,只合同天煞星、天晖星二宿同看,切记,切记!”言罢,那人忽然不见,这于玦忽的又是一阵晕眩,当时大叫一声,头面撞在那门槛上。于玦起身,只觉得头颅疼痛,忽的记起这一番奇遇来,道:“莫非我做梦么?”却探着自家腰间,有一束硬物在此。待拔出细细看时,不是自家腰刀,却是一片竹简,那竹简上字迹看来奇异,不类宋朝之物。于玦叹道:“不料此番,竟然得这异物,好道我不是做梦也!”便收了,出得那寺庙,思量道:“已到了此处,不如上这嵩山看一回。也不枉了他“中岳”名号。”就寻路而走,望丛林里便去。

却说这于玦走不得许久,忽听得耳边有人笑声,那笑声却不似常人,仿佛是一个汉子,在彼大笑。于玦道:“怪哉,这却是何人?”转过一道长陂,却见一个秃头汉子,坐在一个秃树墩上大笑。那汉子,正是和尚打扮;身材宽大,便坐着也有五六尺,面上赤黄,双眼炯炯有神,脖子上系一串佛珠,腰里挎着一口戒刀,身穿一件皂色僧袍,却是有些破了。于玦道:“怪哉,那里来的这样一个奇人!”那汉子听了此话,站起来道:“你这厮看甚?去便去,不去时,老大佛珠伺候!”于玦见这人言语不逊,料想是个英雄,却不识他手段,暗想道:“且待我试他一试。”便掣出腰刀,大喝一声,逼上前来。那和尚大惊,急忙将出戒刀来抵挡。当时正是:

英雄性高,纵泰山只压九纹龙;豪杰发狠,提江河独战麒麟臂。渊深海阔,蛟跃龙腾;山高月晓,狼吼虎啸。二汉两刀一力相并,四体双心独争胜负。是不忍挑话成怒,难看见要分输赢。

当时这于玦本来并不要斗,只是要试他手段而已,见这汉子狠怒,内心已然有些怯了,便抡开那口腰刀,依着那王进家数,就地一跳,道:“那和尚,你是何人?真好手段!”那和尚哈哈大笑,道:“你是何人?看来也不是贼子!我便告诉你不妨,洒家乃是这嵩山少林武僧黎某的便是!人都道洒家是黎藏迹法师!不唯经忏通晓无数,这武道之术也精熟十分!自那修行练功起,打穿八卦木人之巷为终,那一日不受苦受累!倒也经受得住。只是有个济天下苍生之愿在此,便离开那寺,寻路要走。看你也是个会武艺之人,便请一问,兄弟是何人?”那于玦施礼道:“小弟姓于,名玦,本是此地人氏。今来这嵩山游玩,因见了师兄相貌魁梧,料是个英雄。却言语不对口,打斗起来,休怪,休怪!”当时二人哈哈大笑,那黎藏迹道:“既然是投契之人,待我也说一说我那成就!”便开言说嘴,直讲出许多话来。

原来这中岳嵩山附近,倒有个少室山,又有一处寺庙,便是有名唤作“少林寺”的;这黎藏迹自小在此修行,随那寺里高僧练功,又参悟透了那拳术精妙,自此以武僧扬名。再说这黎藏迹,虽然入佛门,却不泯心中济天下之志,修行得好了,便要云游天下,救济人间苦海;他那师兄与他用拳法相斗,又比试戒刀,都奈何他不得,便两下立誓,那少林寺内有处地方,唤作“木人巷”,内里藏有数十个木人,据言乃是古时所造,不知典故,却是能与人相斗,不输于习武之人半分;多少寺内欲出之人,须得与他搏斗,若是赢得了,方才得出。那木人还有些不好之处,会自家布设阵法,唤作“八卦木人大法”。多少高僧费劲心机,枉自破他不得,这阵法,好似天教他来!当时这黎藏迹也去看了一回,见那木人高大,自家虽然也晓得武艺,却指不定能胜他,归来后便独自在那禅房里思索,也不练功,也不讲习。忽的一日,这黎藏迹不见踪影,有晓事之人道:“黎师父闯木人巷去了!”那众僧徒都吃一惊,到底是何缘故?当时有一两个与他好的去看了一眼,但见那黎藏迹浑身大汗,身上并无明显伤痕。那去看的大吃一惊,道:“黎师父无事么?”那黎藏迹微微摆手,道:“浑身疲乏而已,那木人被我打倒了数个,我一人闯了出去!不信时,你等自己去看!”说罢,也不要人搀扶,径自归去了。当时那二个看的,仗着有些胆子,便去那木人巷口一看,道是天神发作,打碎一地残肢断臂!那二个惊骇不已,道:“这黎师父,怕不是疯癫了,得了神力助他,才打了这木人巷!放在我等,尽了全身之力,也才打得翻他一个,还要伤损些哩!”这二人咋舌一阵,方才想起那黎藏迹来,道:“我们且回去看他,便问一问这木人巷是如何打的。”就回转去,看那黎藏迹时,正打点行装。那二个道:“黎师父,这木人巷,是恁般经历,与我等说一说!”黎藏迹便微笑不语,半晌方道:“这木人遵循八卦道理,若是晓得时,便也好办;不晓得时,任你三头六臂,也须七损八伤。贫僧不过是运道好也,何谈经历?”便道:“今番打毕了这木人巷,我便走了,云游天下去也!”不顾那二僧言语,收拾包袱,禀过寺内住持,取了一双僧鞋、数两银子,打得扮齐全了,就离了走去。

当时这黎藏迹离了寺庙,一路走去,便到那嵩山脚下,遇见了于玦。当时忍不住要开言讲这木人巷之事,这于玦也是爱好武艺之人,恁地不喜?却见黎藏迹再说道:“当时我自那木人巷口入去,便听得远处有人声响动。洒家并不以为然,只顾往前;谁知忽的穿出一具木人来,那厮们倒也狡猾,就伏在那里待我来。洒家一见,便要挥刀砍他,谁料那里又有六七个木人穿出来,把洒家团团围住;洒家不得脱身,只得用刀劈去。却见那木人行动,符合八卦,便思索路径,改用这佛珠打去,那木人不知是何缘故,就退开了,洒家乘机砍倒了他一个,那其余的便不成队形,吃洒家一打而破了。洒家便就此下山,得和贤弟相会。”那于玦听了如此经历,叹道:“不想哥哥有此一番,也不枉了!”那黎藏迹道:“洒家自离了寺,还未结识过一个豪杰哩!今日见了兄弟也好了!”当时二个厮傍着起行,到得路边一处酒店里,二个坐下,于玦叫道:“来二斤素食,一壶好酒!”便对藏迹道:“今日同一醉如何?不知哥哥心愿如何。”那藏迹本是豪杰,道:“甚好!愚兄除了不食荤腥,其余人间诸味都尝,有何不可?”须臾酒菜好了,于玦先把了一盏,道:“愚兄待要何去?”却见那黎藏迹说出一番话来。有分教:无妨英雄同投契,只看日里共奔忙。毕竟这黎藏迹说出甚话来,请看下回分解。

诗曰:董家二郎能言事,八百三十书卷谆。

半篇遗计乱三国,一曲弦歌袅十分。

兼济老臣扇孤羽,丧魂名刀引酒温。

茶凉日落山居处,秋暝芜雁一声声。

却说这于玦,便要出庙门时,忽的一阵晕眩,倒在地上,并无体力起来。只听得耳边有人唤道:“天骄神主,姜老爷有请。”那于玦只是有些头昏脑胀,不知那个是甚么天骄神主。只得暗暗地道:“我于子骄今日死于此地么?”忽的那背后来了二个青衣女童,扶起这于玦道:“星主恁地还不走?怕是迟了!”那于玦本待要开口,却只是毫无力气,看时,那二个女童自扶着他去了。

行了不久,到得一处地方。于玦看时,原来是一座宫殿,自家身上那头晕目眩之感却也无了。便道:“此是何地?我却也不是甚么星主。”那二个女童不知何时已经去了,这于玦丝毫不敢乱动,道:“拜神佛,倒拜出祸来!”忽然有人声道:“星主请起。”于玦大惊,道:“我并不是甚星主,本只是一介凡人而已,无修仙大德!还望送小人归去罢!”说完,伏地不起。却说那人声乃是何人发出。原来正是这于玦背后之人。那人,不似别人,正是那于玦在庙中所见的一般!却说那人见于玦伏在地上,不敢起来,便自用手搀扶他起了,道:“子骄星君,且看我是何人?”那于玦仍是有些心惊,勉强转过头一看时,正是那庙中人物!当时于玦不知是惊是喜,道:“先生却是那一路神仙,来此凡间,与弟子又是何干?却并不知,还望先生教诲。”那人哈哈大笑,道:“你道我是甚人?当年那商纣王无道,我做主帅自西岐出兵,一路走来,也是风风雨雨。可怜那天下之人,都不知好汉在何处,有些跳梁之辈,只做出些微不足道功绩,便把自家当成神仙一般!最可笑之处还是那世人之心,英雄倒把来埋没了,庙堂上鼠辈安居乐业!可不骇人么?”于玦便联想至先前所知道的陈希真、云天彪等人,道:“先生莫不是说当今事务么?”那人也不答话,只是长叹一声,转身离去。于玦暗暗地道:“这个人,听他所说,好似那姜子牙一般;却为何流落此处?”思量一阵,也得不出甚么答案,看那人便转了过来。于玦问道:“先生此去为甚?”那人不答,背转身去,道:“天下大事,原本是一片清明,前数年星宿出世,又有雷部神人下凡。匡助甚?又保卫甚?我自那周朝建国之后,便不再出,一心一意,只修炼道术,也成了一番功业。后归天前将那对阵兵斗中道理,整理作三卷竹简,收藏在此。死了之后,被封作这嵩山山神。谁知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改朝换代!我那周朝也已亡了;后来朝代更是一代不如一代!心既死了,又何热忱?正所谓“狡兔死,良狗烹”!那三卷竹简,我曾化作一个老叟,与了那汉时人物张子房,后来见天下稍定,便就收回,再不示人。今日看天下大事,分合不定,又被惊醒,看你这人,也是豪杰,若是得了此书,更加习练,能成一番作为!休负了我重托!”便从腰间掣出那竹简,递与于玦。于玦本猜到此人有些不寻常,却不知他行动如此!当时这于玦呆了,道:“老先生,你当是那姜尚姜子牙先生罢,我自无限崇敬他。只是老先生把这竹简赐我,我只是一介凡人,常时学些武艺,欲要报效家国而已,当不得如此!更加我亦不喜文字,看不晓时,却是如何?”那人长叹一声,道:“此缘故日后便知。你本是天间星宿下凡,得遇贵人,成就自家名声。此竹简,只合同天煞星、天晖星二宿同看,切记,切记!”言罢,那人忽然不见,这于玦忽的又是一阵晕眩,当时大叫一声,头面撞在那门槛上。于玦起身,只觉得头颅疼痛,忽的记起这一番奇遇来,道:“莫非我做梦么?”却探着自家腰间,有一束硬物在此。待拔出细细看时,不是自家腰刀,却是一片竹简,那竹简上字迹看来奇异,不类宋朝之物。于玦叹道:“不料此番,竟然得这异物,好道我不是做梦也!”便收了,出得那寺庙,思量道:“已到了此处,不如上这嵩山看一回。也不枉了他“中岳”名号。”就寻路而走,望丛林里便去。

却说这于玦走不得许久,忽听得耳边有人笑声,那笑声却不似常人,仿佛是一个汉子,在彼大笑。于玦道:“怪哉,这却是何人?”转过一道长陂,却见一个秃头汉子,坐在一个秃树墩上大笑。那汉子,正是和尚打扮;身材宽大,便坐着也有五六尺,面上赤黄,双眼炯炯有神,脖子上系一串佛珠,腰里挎着一口戒刀,身穿一件皂色僧袍,却是有些破了。于玦道:“怪哉,那里来的这样一个奇人!”那汉子听了此话,站起来道:“你这厮看甚?去便去,不去时,老大佛珠伺候!”于玦见这人言语不逊,料想是个英雄,却不识他手段,暗想道:“且待我试他一试。”便掣出腰刀,大喝一声,逼上前来。那和尚大惊,急忙将出戒刀来抵挡。当时正是:

英雄性高,纵泰山只压九纹龙;豪杰发狠,提江河独战麒麟臂。渊深海阔,蛟跃龙腾;山高月晓,狼吼虎啸。二汉两刀一力相并,四体双心独争胜负。是不忍挑话成怒,难看见要分输赢。

当时这于玦本来并不要斗,只是要试他手段而已,见这汉子狠怒,内心已然有些怯了,便抡开那口腰刀,依着那王进家数,就地一跳,道:“那和尚,你是何人?真好手段!”那和尚哈哈大笑,道:“你是何人?看来也不是贼子!我便告诉你不妨,洒家乃是这嵩山少林武僧黎某的便是!人都道洒家是黎藏迹法师!不唯经忏通晓无数,这武道之术也精熟十分!自那修行练功起,打穿八卦木人之巷为终,那一日不受苦受累!倒也经受得住。只是有个济天下苍生之愿在此,便离开那寺,寻路要走。看你也是个会武艺之人,便请一问,兄弟是何人?”那于玦施礼道:“小弟姓于,名玦,本是此地人氏。今来这嵩山游玩,因见了师兄相貌魁梧,料是个英雄。却言语不对口,打斗起来,休怪,休怪!”当时二人哈哈大笑,那黎藏迹道:“既然是投契之人,待我也说一说我那成就!”便开言说嘴,直讲出许多话来。

原来这中岳嵩山附近,倒有个少室山,又有一处寺庙,便是有名唤作“少林寺”的;这黎藏迹自小在此修行,随那寺里高僧练功,又参悟透了那拳术精妙,自此以武僧扬名。再说这黎藏迹,虽然入佛门,却不泯心中济天下之志,修行得好了,便要云游天下,救济人间苦海;他那师兄与他用拳法相斗,又比试戒刀,都奈何他不得,便两下立誓,那少林寺内有处地方,唤作“木人巷”,内里藏有数十个木人,据言乃是古时所造,不知典故,却是能与人相斗,不输于习武之人半分;多少寺内欲出之人,须得与他搏斗,若是赢得了,方才得出。那木人还有些不好之处,会自家布设阵法,唤作“八卦木人大法”。多少高僧费劲心机,枉自破他不得,这阵法,好似天教他来!当时这黎藏迹也去看了一回,见那木人高大,自家虽然也晓得武艺,却指不定能胜他,归来后便独自在那禅房里思索,也不练功,也不讲习。忽的一日,这黎藏迹不见踪影,有晓事之人道:“黎师父闯木人巷去了!”那众僧徒都吃一惊,到底是何缘故?当时有一两个与他好的去看了一眼,但见那黎藏迹浑身大汗,身上并无明显伤痕。那去看的大吃一惊,道:“黎师父无事么?”那黎藏迹微微摆手,道:“浑身疲乏而已,那木人被我打倒了数个,我一人闯了出去!不信时,你等自己去看!”说罢,也不要人搀扶,径自归去了。当时那二个看的,仗着有些胆子,便去那木人巷口一看,道是天神发作,打碎一地残肢断臂!那二个惊骇不已,道:“这黎师父,怕不是疯癫了,得了神力助他,才打了这木人巷!放在我等,尽了全身之力,也才打得翻他一个,还要伤损些哩!”这二人咋舌一阵,方才想起那黎藏迹来,道:“我们且回去看他,便问一问这木人巷是如何打的。”就回转去,看那黎藏迹时,正打点行装。那二个道:“黎师父,这木人巷,是恁般经历,与我等说一说!”黎藏迹便微笑不语,半晌方道:“这木人遵循八卦道理,若是晓得时,便也好办;不晓得时,任你三头六臂,也须七损八伤。贫僧不过是运道好也,何谈经历?”便道:“今番打毕了这木人巷,我便走了,云游天下去也!”不顾那二僧言语,收拾包袱,禀过寺内住持,取了一双僧鞋、数两银子,打得扮齐全了,就离了走去。

当时这黎藏迹离了寺庙,一路走去,便到那嵩山脚下,遇见了于玦。当时忍不住要开言讲这木人巷之事,这于玦也是爱好武艺之人,恁地不喜?却见黎藏迹再说道:“当时我自那木人巷口入去,便听得远处有人声响动。洒家并不以为然,只顾往前;谁知忽的穿出一具木人来,那厮们倒也狡猾,就伏在那里待我来。洒家一见,便要挥刀砍他,谁料那里又有六七个木人穿出来,把洒家团团围住;洒家不得脱身,只得用刀劈去。却见那木人行动,符合八卦,便思索路径,改用这佛珠打去,那木人不知是何缘故,就退开了,洒家乘机砍倒了他一个,那其余的便不成队形,吃洒家一打而破了。洒家便就此下山,得和贤弟相会。”那于玦听了如此经历,叹道:“不想哥哥有此一番,也不枉了!”那黎藏迹道:“洒家自离了寺,还未结识过一个豪杰哩!今日见了兄弟也好了!”当时二个厮傍着起行,到得路边一处酒店里,二个坐下,于玦叫道:“来二斤素食,一壶好酒!”便对藏迹道:“今日同一醉如何?不知哥哥心愿如何。”那藏迹本是豪杰,道:“甚好!愚兄除了不食荤腥,其余人间诸味都尝,有何不可?”须臾酒菜好了,于玦先把了一盏,道:“愚兄待要何去?”却见那黎藏迹说出一番话来。有分教:无妨英雄同投契,只看日里共奔忙。毕竟这黎藏迹说出甚话来,请看下回分解。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